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应用加压持续冷疗袋的镇痛效果。 方法选取100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等距随机抽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术后采用自制的加压冷疗袋给予持续加压冷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清水冰块冷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通过方差分析、双侧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冷疗前和冷疗后6、12、24、48、72 h伤口疼痛评分及两组患者使用止痛药情况。 结果术后6、12、24、48、72 h的疼痛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0、22.6、20.5、19.5、18.6,均为P<0.01);观察组术后72 h给予镇痛药物的频次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1, P<0.001)。 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应用自制加压持续冷疗袋的镇痛效果优于传统冰块冰敷的镇痛效果,减少了止痛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冷疗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及膝关节活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对照组在手术后给予硬膜外镇痛泵自控镇痛(PCEA)和口服镇痛药物基础镇痛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法联合冷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标准(HSS)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VAS评分、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 <0.05);治疗后1 d,2组VAS评分、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3,7 d,2组VAS评分、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冷疗缓解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疗效明显,能够有效降低疼痛评分,明显改善膝关节活动度,是缓解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及促进膝关节活动功能的良好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加压冷疗装置在肩关节镜检术后的镇痛效果,并与一次性冰袋的镇痛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创伤骨科因肩关节疾病行关节镜检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疾病种类包括非复杂性肩袖损伤、冻结肩等。记录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根据患者术后镇痛方式的情况,分为干预组(采用加压冷疗装置)和对照组(采用一次性冰袋)各30例,镇痛治疗的方法均为患肩周围的间断冰敷,每日3次,每次20 min,持续3 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后镇痛治疗期间的疼痛程度。 结果60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65.5±18.47)min,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62.17±15.96)min和(68.83±20.41)min,术后24、48、72 h干预组与对照组静息疼痛指数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24h=0.005,P48h=0.002,P72h=0.000);术后24 h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活动疼痛指数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24h=0.057),术后48 h、72 h两组患者活动疼痛指数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48h=0.015,P72h=0.000)。 结论加压冷疗装置可有效缓解患肢术后疼痛,操作简便,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促进肩关节功能康复,且便于护理操作,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肩关节镜检术后的有效镇痛方案。  相似文献   

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1):1968-1971
[目的]评价不同镇痛模式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全膝关节置换手术40例,随机分为两种股神经阻滞方法进行术后镇痛,即连续股神经阻滞(连续组)(20例)和单次股神经阻滞联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组(单次组)(20例)。连续组术前0.5%罗哌卡因30 ml行股神经阻滞并置管,术后0.2%罗哌卡因连续股神经自控镇痛;单次组术前行0.5%罗哌卡因30 ml单次股神经阻滞,术后0.2μg/kg舒芬太尼自控镇痛。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术后4、8、12、24、36及48 h术后静息、主动功能锻炼(AFE)及持续被动功能锻炼(CPM)状态下疼痛VAS评分情况,记录恶心、呕吐、嗜睡不良反应发生率、镇痛泵按压次数及追加哌替啶次数。[结果]术后4、8、12、24h静息VAS评分连续组和单次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48 h静息VAS评分连续组显著低于单次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的AFE和CPM状态下VAS评分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6、48 h,连续组显著低于单次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12 h按压次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而术后24、48、36 h连续组按压次数明显低于单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良反应、追加哌替啶例数连续组明显高于单次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优于单次股神经阻滞联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且前者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erector spinae plane,ESP)阻滞对肋骨骨折病人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全麻肋骨骨折手术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ESP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后,ESP组行超声引导下术侧ESP阻滞,对照组注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术后均行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记录术中病人生命体征、麻醉药物用量,手术后VAS评分和Prince-Henry(P-H)疼痛评分,PCIA按压次数和输注总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中生命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中ESP组瑞芬太尼使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48小时内ESP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和输注总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ESP组术后VAS评分和P-H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能减少肋骨骨折病人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减少PCIA的按压次数和输注总量,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连续腹横肌平面阻滞(CTAPB)与单次腹横肌平面阻滞(STAPB)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纳入拟行LC患者90例,分成对照组、S组和C组,每组30例,S组和C组患者气管插管后分别行STAPB和CTAPB,术毕三组患者均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记录三组患者术后1,6,12,24,48,72 h切口部位及腹部深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术后72 h内PCIA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后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术后镇痛的满意度。结果 S组和C组患者术后1、6和12 h切口部位和腹部深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S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24、48和72 h切口部位和腹部深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术后24、48和72 h切口部位和腹部深处VAS评分显著低于S组和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72 h内S组和C组患者PCIA按压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C组患者术后PCIA镇痛泵按压次数显著少于S组患者(P0.05)。S组和C组患者术后恶心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S组和C组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C组患者满意度高于S组患者(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CTAPB可有效增强LC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减少患者阿片类药物使用,降低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满意度,可作为LC术后较为理想的镇痛方式。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自控静脉镇痛加括约肌侧切用于痔术后的镇痛效果,将拟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痔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术中给予括约肌侧切,并在术后给予自控静脉镇痛,B组给予亚甲蓝局部注射镇痛,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换药及排便时疼痛情况,同时观察A组的不良反应。结果显示,A组术后6h、24h、48h及术后首次换药和排便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P〈O.05。A组自控静脉镇痛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结果表明,自控静脉镇痛加括约肌侧切可有效减轻痔术后疼痛,而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混合痔手术中超前平衡镇痛和自控泵镇痛的镇痛效果。方法对2012~2014年期间于我院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400例混合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镇痛处理措施分为超前平衡镇痛组和自控泵镇痛组,观察比较2组术后未排便静息状态下及术后首次排便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疼痛首次出现时间及末次疼痛消失时间。结果在术后未排便静息状态下及术后首次排便后,超前平衡镇痛组的镇痛效果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自控泵镇痛组(Ρ0.05),超前平衡镇痛组较自控泵镇痛组术后首次疼痛出现时间晚(Ρ0.05),而末次疼痛消失时间早(Ρ0.05)。结论超前平衡镇痛在混合痔手术中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单一自控泵镇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与比较不同超前镇痛时点应用帕瑞昔布钠对妇科手术后镇痛的作用效果.方法 将60例ASA Ⅰ或Ⅱ级择期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10 min以及术后12h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而B组于手术结束时以及术后12h静脉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两组患者术后均采用芬太尼进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A).观察术后12和24h患者PCA的总按压次数和PCA有效按压次数、术后2、4、6、12和24 h的疼痛强度(VAS评分)、满意程度(BCS评分)、镇痛的补救措施以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与B组比较,A组术后12和24 hPCA总按压次数和PCA有效按压次数降低(P<0.05),术后2、4、6和12 h的VAS评分降低而BCS评分提高(P<0.05),而两组24 h疼痛强度和满意度以及有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尤统计学意义.结论 妇科手术超前应用帕瑞昔布钠,能减少术后芬太尼的用量,提高镇痛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围术期多模式超前镇痛在膝关节镜手术应用的镇痛效果。方法行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A组为多模式超前镇痛组,在术前30分钟肌注帕瑞昔布钠40 mg,B组患者肌注等量生理盐水。手术后A组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单次股神经阻滞(0.2%罗哌卡因25 m1)。B组患者在术后给予硬膜外注射吗啡2 mg。两组均带自控镇痛泵,2 mL/h,每次追加0.5 ml,锁时15分钟。术后12小时A组患者肌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B组患者肌注等量生理盐水。记录术后6小时、12小时、1天和2天的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股四头肌肌力、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在术后6小时、12小时和1天的VAS评分和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均显著低于B组(P0.05),两组术后2天的VAS评分和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股四头肌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发生不良反应例数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多模式超前镇痛在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硬膜外给予吗啡的方法,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1.
李海晴  郑广昊  魏媛媛  王璐怡 《骨科》2024,15(2):155-158
目的 探讨高能量激光疗法(HILT)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对半月板损伤病人术后膝关节疼痛和功能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拟行关节镜半月板成形术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病人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病人术后康复训练2周后,对照组采用本体感觉训练,观察组采用HILT联合本体感觉训练。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简版生活质量量表(SF-12)评分,美国膝关节协会(AKS)评分,膝关节主动活动度和下肢运动学指标(步频、步长、步速),并发症发生率和病人满意度。结果 治疗10周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SF-12评分、AKS的膝关节评分和活动功能评分、膝关节屈曲和伸展角度以及下肢运动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P均<0.05);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F-12评分、膝关节评分和活动功能评分、膝关节屈曲和伸展角度以及下肢运动学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ILT联合本体感觉训练能够有效改善半月板损伤病人术后膝关节疼痛、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并且还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纳布啡与舒芬太尼在混合痔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中的效果。方法:将72例混合痔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舒芬太尼进行PCIA,观察组患者术后采用纳布啡进行PCIA,比较2组患者术后不同时点疼痛评分,检测血清应激指标水平,恢复时间以及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与术后2 h比较,2组患者术后12 h、36 h、72 h的疼痛评分均升高(P<0.05),与术后12 h比较,2组术后36 h的疼痛评分均升高(P<0.05),与术后36 h比较,术后72 h的疼痛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 h、36 h、72 h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均升高,观察组患者ACT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PCIA首次按压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舒芬太尼比较,纳布啡能够提高混合痔术后PCIA的镇痛效果,缩短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等效剂量丁丙诺啡与舒芬太尼在口腔外科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60例ASAⅠ或Ⅱ级口腔外科术病人依病历号奇偶数分为舒芬太尼组(S)与丁丙诺啡组(B),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给药,S组舒芬太尼50μg,B组丁丙诺啡0.6 mg,总量100 ml,首次负荷剂量4 ml.术后5、10、20及40 h行VAS疼痛与Ramsay运动评分,记录PCA有效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VAS疼痛评分、Ramsay运动评分及PCA有效按压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不良反应发生率B组显著高于S组(P<0.05或P<0.01).结论 等效剂量舒芬太尼与丁丙诺啡用于口腔外科术后镇痛效果相当,但舒芬太尼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更适合口腔外科术后镇痛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静吸麻醉术后ICU老年患者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行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随机将96例接受静吸麻醉的术后老年患者分为2组,各48例。术后均接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转入ICU治疗。对照组经泵注舒芬太尼,观察组泵注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按压PCIA次数、躁动发生率、各时间点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静吸麻醉术后转入ICU治疗的老年患者,经PCIA泵注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躁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5.
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镇痛用于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后镇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患者自控镇痛(PCA)用于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MVD)后镇痛的疗效、安全性及其副作用.方法 将62例MVD术后患者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n=32)和芬太尼组(F组,n=30),分别使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进行术后PCA.记录术后1、6、12、24、48和72 h的疼痛评分、生命体征、副作用以及患者总体满意度.结果 术后12 h时安静痛VAS及48 h时需求按压及有效按压次数S组少于F组(P<0.05);两组效果均较满意,S组非常满意率高于F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和芬太尼PCA用于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后镇痛时安全有效;等效剂量舒芬太尼镇痛、镇静效果强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脉冲射频联合硬膜外自控镇痛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7例。对照组实施硬膜外自控镇痛(PECA)治疗,治疗组实施脉冲射频联合PECA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疼痛评级指数(PRI)、现实疼痛指数(PPI)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等观察指标的变化,并比较2组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的PRI、PPI、VAS评分等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冲射频联合硬膜外自控镇痛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用于剖宫产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30例腰麻下行剖宫产手术产妇随机均分为两组.术后双侧TAP分别注射0.375%罗哌卡因1.5 mg/kg(R组)或等量生理盐水(S组).所有产妇均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比较两组术后2、6、12和24 h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和镇痛满意度.结果 两组产妇不同时点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S组相比.R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减少(P<0.05),镇痛满意度较好(P<0.05).两组均未见TAP穿刺引起的不良反应.结论 TAP阻滞用于剖宫产手术后镇痛能明显减少静脉镇痛药的需要量.  相似文献   

18.
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妇科腔镜手术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啶在妇科腔镜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行妇科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三组:Ⅰ组术后镇痛给予舒芬太尼1.5μg.kg-1.d-1,Ⅱ组舒芬太尼1.0μg.kg-1.d-1,Ⅲ组舒芬太尼1.0μg.kg-1.d-1+右美托咪定1.0μg.kg-1.d-1。三组术后镇痛持续量2 ml/h,单次负荷剂量2 ml,锁定时间15 min,总容量100 ml。采用疼痛VAS评分评价三组术毕(T1)及术后6 h(T2)、12 h(T3)、24 h(T4)与48 h(T5)疼痛程度及各时段自控镇痛按压次数,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术后各时点疼痛VAS评分均<4分,T2~T5时Ⅱ组疼痛VAS评分显著高于Ⅰ、Ⅲ组(P<0.05);0~6 h、6~12 h、12~24 h时Ⅱ组自控按压次数明显多于Ⅰ、Ⅲ组(P<0.05)。Ⅰ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Ⅱ、Ⅲ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妇科腔镜手术术后镇痛可减少舒芬太尼使用量,同时降低其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但心动过缓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腕踝针治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 年7 月—2020 年7 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LC 患者9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 组、B 组和C 组,各30 例。A 组在麻醉诱导前不采用任何治疗方法,手术结束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B 组在麻醉诱导前行耳穴压豆疗法,手术结束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C 组在麻醉诱导前行腕踝针治疗,手术结束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比较三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镇痛、镇静评分,术后有效按压次数、总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12 h、24 h、48 h 时,B 组患者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均明显低于A 组患者(P <0.05),C 组患者NRS 评分均明显低于A、B 组患者(P <0.05)。术后12 h、24 h、48 h 时,B 组患者镇静评分均明显高于A 组患者(P <0.05),C 组患者镇静评分均明显高于A、B 组患者(P <0.05)。B 组患者经静脉自控镇痛(PCIA)用量和有效按压次数均明显低于A 组患者(P <0.05),C 组患者PCIA 用量和有效按压次数均明显低于A、B 组患者(P <0.05)。B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A 组患者(P <0.05),C 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A、B 组患者(P <0.05)。结论:腕踝针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泵能够明显缓解LC 患者术后疼痛,提高镇静效果,并可有效减少静脉镇痛药物的使用量,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局部浸润麻醉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在老年患者剖腹探查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拟行剖腹探查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局部浸润联合静脉自控镇痛组(A组)、局部浸润联合静脉自控生理盐水组(B组)和局部浸润生理盐水联合静脉自控镇痛组(C组)3组。记录各组患者术后1小时、2小时、4小时和8小时视觉模拟评分(VAS),各组静脉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不良反应,胃肠道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结果 1小时、2小时、4小时VAS分别为2.6,3.3和3.4,A组分别为1.9,2.1和2.3,B组分别为2.0,2.0,和2.4。与C组比较,A组和B组明显降低,术后8小时,B组VAS评分(4.3)显著高于A组和C组(2.7,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各组患者按压镇痛泵次数明显增多,B组在8小时按压次数(18)显著上升(P0.05);三组或者呼吸遗忘发生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和胃肠道功能恢复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浸润麻醉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可满足老年患者剖腹探查手术后的镇痛需求,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