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牛鼻子引流术(nose ring drain,NRD)治疗严重糖尿病足感染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6月—2019年6月采用NRD治疗的35例严重糖尿病足感染创面患者临床资料。男24例,女11例;年龄28~82岁,平均54.5岁。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病程3~20年,平均9.4年。糖尿病足病程4个月~2年,平均1.16年。左足16例,右足19例。根据Wagner分级:2级11例,3级20例,4级4例;均为糖尿病足创面中重度感染。术后创面采用蚕食样持续清创至表皮再生愈合。治疗过程中分析并总结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类型、临床抗生素使用时间,创面愈合方式、愈合时间、截肢比例等指标。结果 35例患者均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平均4.5个月。术后创面细菌培养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5例、铜绿假单胞菌4例、大肠埃希菌5例、阴沟肠杆菌3例、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例,其他类型15例。临床抗生素使用时间3~15 d,平均9.1 d。创面自溶性愈合,无需植皮,创面愈合时间62~82 d,平均72.3 d;随访过程中3例(8.6%)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感染大面积扩散导致截肢。创面愈合患者原创面处未出现感染复发及新生溃疡。结论应用NRD治疗严重糖尿病足感染创面,能有效控制创面感染,促进创面再生愈合,无需植皮且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2.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治疗慢性难愈合伤口的疗效。方法 分析从2008年6月至2011年2月,应用VSD治疗慢性难愈合伤口患者29例,评价治疗前后的疼痛缓解情况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VSD治疗慢性难愈合伤口疼痛缓解明显。23例创面明显改善,换药或植皮愈合,好转4例创腔缩小后行皮瓣转移术,无效2例,有效率为79.3%。结论 VSD治疗慢性难愈合伤口能促进创面愈合,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踝周神经阻滞麻醉联合“牛鼻子”引流术在糖尿病足清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104例,分为常规清创组(GG组)53例,微创清创组(MG组)51例,比较两组间糖尿病足类型分布以及大、小截肢发生率的差异,比较两组间多个时点在溃疡面积、创面渗出量、VAS疼痛评分及心理量表评分的差别。比较两组间不同时点空腹血糖、白细胞计数(WB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差异。结果:两组的糖尿病足类型分布均包括缺血型、神经型及混合型,无统计学差异(P> 0.05);GG组大截肢发生率高于M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两组小截肢发生率间无明显差别(P> 0.05);随着时间推移,MG组创面渗出量、VAS疼痛评分、心理量表评分优于G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间空腹血糖、WBC、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MG组TNF-α水平低于G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踝周神经阻滞麻醉方式进行清创术后行“牛鼻子”引流术治疗糖尿病足...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截肋引流术在脓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于九原区医院胸外科及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胸外科21例脓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33~65(42.5±4.5)岁。脓胸位于左侧胸腔9例,右侧胸腔12例。患者均采用截肋引流术进行治疗。结果 21例截肋引流术均获得成功,无围术期死亡病例。术后应用抗菌素7~10 d。术后3~7 d拔除上胸腔引流管。术后10~21 d当胸腔引流液少于20 ml时,将脓腔内引流管引流改为开放引流,23~40 d完全拔出脓腔引流管。术后胸部X线片示18例患者肺膨胀良好,无残腔;3例患者有少量包裹性积液。21例患者均顺利出院。随访6个月至5年,患者症状消失,胸部X线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残腔,无复发。结论截肋引流术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技术,对于急慢性脓胸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创面灵治疗感染性伤口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创面灵治疗感染性伤口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创面灵治疗感染性伤口32例,并与30例雷佛奴尔作对照。结果:本组治愈71.9%,显效率87.5%,总有效率86.9%,均优于雷佛奴尔对照组(36.7%、53.3%、80.0%)。结论:创面灵在解毒抑菌、祛腐生肌方面的作用优于雷佛奴尔对照组。对伤口无明显刺激性,无皮肤过敏反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聚维酮碘外敷治疗感染性伤口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院2000年6月至2001年12月应用聚维酮碘(碘伏)治疗感染性伤口47例,除2例因原发病恶化转外院治疗无法判断疗效外,其余45例均获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伤口愈合是机体对组织损伤后的一种反应 ,它涉及各种细胞、细胞外基质、可溶性介质和细胞分子间的相互作用[1] ,是一种阶梯式的由分子信号高度调控的 ,以恢复正常组织的功能及形态完整为目的的复杂的细胞活动。实验研究显示 ,局部应用生长因子可促进伤口愈合[2 ] ,但临床效果却不尽人意。原因主要有 :( 1)穿透力弱 ;( 2 )生物半衰期短 ;( 3 )吸附细胞外基质成分 ,生物利用率差 ;( 4 )机体蛋白酶活性上调使其降解加速 ;( 5 )需反复应用且剂量要大 ;( 6)费用昂贵等。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生长因子的临床应用。因此 ,寻求新的、更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液体伤口敷料治疗慢性溃疡创面的效果。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0月,将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84例慢性溃疡创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44例采用液体伤口敷料换药(治疗组),40例采用常规换药方案(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诱因、创面部位、创面面积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换药次数、治疗有效率、创面愈合时间及治疗后第5、10、20天创面愈合率、第1、5、10天细菌培养阳性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于溃疡创面愈合后6个月,参照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评价创面愈合后瘢痕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达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P=0.009)。治疗期间,治疗组换药(11.36±3.40)次,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6.94±4.51)次(t=-6.231,P=0.000)。治疗组第5、10、20天创面愈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亦较对照组显著缩短(t=-6.627,P=0.000)。治疗后第1天,治疗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与对照组相似(χ~2=0.066,P=0.797),第5、10天显著低于对照组(χ~2=12.313,P=0.000;P=0.005)。对照组4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余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溃疡创面愈合后6个月,参照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评分,治疗组为(8.59±1.3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85±1.65)分(t=-3.752,P=0.000)。结论液体伤口敷料治疗慢性溃疡创面能明显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负压伤口治疗联合局部给氧对骨科慢性伤口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对60例骨科创伤性慢性伤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负压伤口治疗,连续10d。观察组在负压伤口治疗基础上联合局部给氧2L/min,干预时间同对照组,观察指标:2组治疗0d和10d监测伤口渗液pH、温度、PUSH愈合计分、肉芽组织覆盖率、伤口达到植皮条件所需时间、植皮成活率、愈合时间、治愈率。结果治疗10d后,观察组伤口渗液pH(7.22±0.16),低于对照组(7.50±0.26)(P0.01)。达到植皮条件所需时间(12.65±7.16)d,低于对照组(18.28±8.85)d,伤口床的温度(34.02±0.41)℃,高于对照组(33.25±0.35)℃(P0.01)。观察组肉芽组织覆盖率(34.30±2.83)%高于对照组(27.27±3.54)%(P=0.00)。植皮成活率(93.22±1.91)%,高于对照组(83.21±1.86)%(P=0.00)。压疮愈合计分量表(pressure ulcer scale for healing,PUSH)计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观察组治愈率为86.67%(26/30),平均愈合时间为(35±15.5)d,对照组治愈率为53.33%(16/30),平均愈合时间为(49±23.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负压伤口治疗与局部给氧联合应用于骨科慢性伤口能促进伤口愈合及肉芽组织生长,方法可行,效果优于单纯负压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开窗减压加负压引流术治疗下颌骨囊性病变,并与传统手术治疗、单纯开窗术治疗方法相比较,探讨下颌骨囊肿治疗中保存颌骨功能及颌面外形的较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采用开窗负压引流术治疗下颌骨囊性病变病例32例,平均负压引流18个月,通过摄X片及CT观察术后病灶变化,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病理诊断角化囊肿14例,造釉细胞瘤12例,含牙囊肿6例,30例术后囊腔有明显缩小,2例无变化。结论:开窗减压加负压引流术是治疗颌骨囊性病变的有效方法,能够消除病变引起骨膨隆破坏所致的颌面畸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信用于疑难伤口会诊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建立伤口微信群及多学科联合会诊微信群,对39例疑难伤口患者通过微信进行伤口会诊。结果共会诊110例次,接诊到开始伤口处理时间平均为60min,护士满意度由90.5分上升至98.5分,患者满意度由88.3分上升至95.5分。结论使用微信进行伤口会诊可缩短接诊到伤口处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拉杆式伤口皮肤扩展器(Skin stretching device, SSD)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在小腿慢性创面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2017年10月-2018年4月收治小腿慢性创面缺损5例,应用拉杆式伤口皮肤扩展器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并观察其术后疗效。结果 5例中3例应用拉杆式伤口皮肤扩展器直接闭合,2例创面较大,无法直接闭合,拉拢皮肤后配合植皮修复创面。5例术后均无感染,术后随访6~18个月,患肢皮肤未形成瘢痕挛缩,相邻关节活动未见受限。结论拉杆式伤口皮肤扩展器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小腿慢性创面缺损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二尖瓣成形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疗效。方法自2002年3月至2012年1月共有3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在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接受二尖瓣成形术,其中男23例、女10例,年龄10~67(35.7±17.8)岁。13例有心脏基础解剖病变。术前二尖瓣轻度反流5例,中度反流15例,重度反流13例。心功能分级(NYHA)Ⅰ级5例,Ⅱ级23,Ⅲ级4例,Ⅳ级1例。所有患者均行二尖瓣成形术,活动期手术14例。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6例,三尖瓣成形术5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左心房粘液瘤切除术1例,主动脉窦瘤修补术1例。成形方法包括心包修补穿孔5例,瓣叶切除缝合17例,双孔法成形3例,腱索转移及人工腱索5例,15例使用人工成形环。结果围术期死亡1例,于术后7 d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死亡。32例存活患者均康复出院。出院前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左心房内径分别为(48.9±7.6)mm及(31.7±7.4)mm,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00)。32例患者完成随访,随访时间6~125(73.0±38.6)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无心内膜炎复发及出血栓塞等并发症。1例术后3年因二尖瓣狭窄而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心功能分级(NYHA)Ⅰ级25例,Ⅱ级5例,Ⅲ级2例。二尖瓣有少量反流4例,中量反流1例,无反流26例;舒张期二尖瓣流速偏快(1.7 m/s)1例,主动脉瓣中量反流1例。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及左心房内径与术后早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射血分数较术后早期改善(60.9%±6.6%vs.57.5%±6.7%;P=0.043)。结论二尖瓣成形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关闭不全疗效可靠,左心房、左心室内径显著减小,心功能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采用封闭负压引流(VSD)联合自体富血小板(PRP)凝胶对腹部手术后围术期切口感染及伤口慢性愈合不良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更加经济和安全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和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疝和腹壁外科2018年9月至2019年7月期间行腹部手术后围术期切口感染及伤口慢性愈合不良的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以手机彩信为平台的远程伤口治疗模式对偏远地区下肢慢性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收集湘西地区综合性医院就诊的37例农村下肢慢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5例和对照组12例,干预组进行彩信平台的远程伤口治疗,对照组按常规处理伤口,6个月后通过自制问卷调查评估.结果 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伤口治疗评分、疼痛及症状管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基于彩信平台的远程伤口治疗有助于改善偏远地区下肢慢性溃疡患者的伤口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美盐敷料用于感染性伤口换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美盐敷料在感染性伤口换药中的疗效。方法将80例感染性伤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常规清创消毒后,观察组用美盐敷料填敷创面,对照组用优锁尔填敷创面。观察两组的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以及疼痛情况并记录。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显著缩短,换药次数显著减少,患者疼痛明显减轻(均P0.01)。结论美盐敷料用于感染伤口换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胆肠内引流术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肝内胆管结石的发病率较高,尤其在中国沿海地区,有文献报道,部分地区肝内胆管结石占胆石症患者的42%以上。"去除病灶、取尽结石、解除梗阻、通畅引流"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原则和方针,然而在临床应用中,有些患者肝内大量结石,且在Ⅲ级胆管以上,或肝内病变所处的位置特殊.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各型胆肠内引流术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2~2001年手术治疗的1232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人资料,对其中的334例胆肠内引流术病例的适应证、方法及其效果进行总结。结果胆肠内引流组发生术后并发症57例(发生率17.1%)。死亡5例,分别死于腹腔内出血、吻合口瘘及肝功能衰竭等。近5年中因肝内胆管结石而行胆肠内引流术者无1例死亡及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胆肠内引流术在肝内胆管结石的处理上有重要的作用,但随着肝切除在临床上推广,胆肠内引流术逐步减少,其适应证亦愈来愈严格;它对不能切除的胆管狭窄有重要意义;胆总管十二指肠内引流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应摒弃。  相似文献   

19.
糖皮质激素替代疗法在感染性休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一直是临床棘手的问题。近几十年来,虽然对感染及感染性休克的病理生理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依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各种治疗对策,尤其是针对炎性因子的抗炎治疗相继在临床上应用.给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治疗带来希望,但遗憾的是这些措施并没有提高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生存率,其28d的死亡率仍然超过50%。  相似文献   

20.
<正>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是利用低压力吸引体液流量的控制真空原理[1],由泡沫敷料接引流管将压力平均分布在伤口上,并利用泡沫敷料提供一保护性屏障覆盖在伤口上,将开放性伤口变成受控制密闭式环境,该技术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