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足拇外翻伴小趾内翻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笔者自2011-01—2015-06诊治68例足拇外翻伴小趾内翻,手术采用4 mm小切口,用小磨钻截第1跖骨矫正足拇外翻畸形,截第5跖骨矫正小趾内翻畸形,并用克氏针固定。结果足拇外翻矫形手术时间为16~28(18.3±2.1)min,小趾内翻矫形手术时间为12~26(16.9±1.9)min,术后均获得随访8~60(28.6±3.2)个月,末次随访疗效按照美国足踝AOFAS功能评分评定:由术前(39.5±4.9)分提高至术后(86.5±5.2)分。根据温建民等对足趾畸形术后治疗效果的评定标准:优58例,良9例,差1例,优良率98.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足拇外翻伴小趾内翻畸形切口小,外形美观,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优良率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2.
微创截骨治疗拇外翻合并小趾囊炎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微创截骨矫正术治疗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采用微创截骨矫正术治疗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32例(49足),男2例(2足),女30例(47足);年龄23~80岁,平均57岁。手术前后对患者负重正位X线的HAV角(拇外翻角),IM角(第1、2跖骨间角),第4、5跖骨间角,改良第4、5跖骨间角,小趾内翻角及第5跖骨外翻角进行比较;采用拇外翻疗效评定标准从畸形纠正、拇趾跖趾关节活动度、患者满意度等情况对疗效进行评定;同时按照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小趾-跖趾-趾间关节评分系统(AFAS)对手术前后的AFA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0~60min,平均40min;32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5个月。术后负重正位X线的HAV角,IM角,第4、5跖骨间角,改良第4、5跖骨间角,小趾内翻角及第5跖骨外翻角均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术后AFAS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按照上述疗效标准:优33足,良15足,差1足。结论:微创截骨矫正术治疗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具有损伤小、痛苦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矫形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微创治疗拇外翻伴小趾内翻畸形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小切口微创截骨矫形治疗拇外翻伴小趾内翻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采用微创小切口截骨矫形治疗168例拇外翻伴小趾内翻畸形患者,其中男7例,女161例;年龄22~75(59.3±3.5)岁。术前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拇囊红肿、跖骨周围疼痛,拍摄患足正侧位X线片确诊为拇外翻及小趾内翻畸形。观察并比较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手术前后IMA(第1、2跖骨间角),HVA(拇外翻角),LDA(第5跖骨外翻角),MPA(小趾内翻角),IM4-5(第4、5跖骨间角)以及PASA(近端关节固定角)的变化,术后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拇趾-跖趾-趾间关节评分系统(AOFAS)进行功能评价。结果:168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48(28.6±3.2)个月。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无感染、窦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拇外翻矫形手术时间为16~28(18.3±2.1)min;小趾内翻矫形手术时间12~26(16.9±1.8)min;IMA、HVA、LDA、MPA以及IMA 4-5分别由术前的(10.1±2.1)°、(32.6±4.2)°、(6.9±2.3)°、(18.5±5.2)°、(15.1±2.9)°矫正到术后的(8.3±2.2)°、(10.9±2.9)°、(2.7±0.4)°、(6.5±1.6)°、(8.9±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ASA由术前的(9.1±2.1)°矫正到术后的(8.7±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OFAS功能评分由术前的31.6±3.9提高至术后的83.7±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优147例,良13例,可6例,差2例。结论:微创治疗拇外翻伴小趾内翻畸形的临床效果良好,具有切口小、无缝线、外观美、手术时间短,术后功能恢复好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切口去骨赘、跖骨截骨结合拇伸肌腱延长术治疗重度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7例(65足)重度拇外翻患者采用小切口在第一二跖骨头间切断拇收肌,松解挛缩跖趾关节外侧关节囊,微型磨钻去除第一跖骨头增生骨赘,微型摆锯斜形截骨,延长拇伸肌腱;结合手法矫正拇外翻角、跖骨间夹角、下移跖骨头,并以"8"字包扎法外固定。手术前后分别拍照,采用美国足踝矫形学会拇外翻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分。结果共矫正37例(65足),术后随访1年,拇外翻外形矫正及恢复足趾正常功能显著,单足优良率达93.85%,患者术后满意率为86.49%。结论采用小切口去骨赘、跖骨截骨结合拇伸肌腱延长术治疗重度拇外翻畸形,能较好地矫正前足异常,效果可靠,患者的满意率较高,临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水磨钻微创截骨与Chevron截骨治疗轻、中度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徐州仁慈医院足踝外科收治的51例轻、中度拇外翻患者,采用传统大切口,摆锯Chevron截骨伴拇收肌松解26例(传统组),采用水磨钻跖骨头下横行微创截骨结合拇收肌松解25例(微创组)。比较两组在完全负重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出血量及末次随访时X线测量足拇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 HVA)和第一二跖骨间角(intermetarsal angle, IMA)。术后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组AOFAS(拇趾-跖趾-趾间关节评分系统)功能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2~24个月(平均14个月),截骨均骨性愈合,拇外翻畸形均得到矫正。传统组术后7例切口周围麻木,1例第一跖骨头抬高伴转移性跖骨痛,1例截骨周围骨质增生,第一跖趾关节活动受限;微创组患者拇外翻均获得矫正,无骨质愈合慢及皮肤坏死、麻木、骨质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发生。两组负重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出血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HVA及IM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第1跖趾关节融合联合改良Weil截骨术治疗中、重度足拇外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6-12诊治的22例中重度拇外翻畸形,于第1跖趾关节内侧切口用空心钉及钢板内固定行第1跖趾关节融合,同时对第2~5趾畸形行改良Weil截骨术。结果 2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4个月。患足外形得到改善,足拇囊炎消失,患者穿鞋及步态要求均获得较大改善。末次随访时足拇外翻角矫正为(16.62±3.30)°,第1、2跖间角矫正为(10.81±1.68)°,均较术前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为(79.09±3.27)分,优2例,良17例,可3例。结论第1跖趾关节融合联合改良Weil截骨术治疗中、重度足拇外翻畸形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明显改善前足外形与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回顾性分析第5跖骨Ludloff截骨治疗小趾内翻畸形并小趾囊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第5跖骨Ludloff截骨方法治疗小趾内翻合并小趾囊炎8例;患足均于手术前、后拍摄负重位正侧位X线片,并测量相关解剖角度;应用拇趾一跖趾一趾间关节评分系统(AOFAS)对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临床评估。结果本组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40~90 min,平均60 min;术后随访5~12个月,平均10个月;第4、5跖骨间角,小趾内翻角,改良第4、5跖骨间角,第5跖骨外翻角均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术前AOFAS评分为(44.75±3.65)分,术后为(86.25±3.8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5跖骨Ludloff截骨治疗小趾内翻畸形并小趾囊炎方法简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微创截骨矫正术治疗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微创截骨矫正术治疗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32例(49足).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30~60 min,平均40min,术后随访6~24个月.参照评定标准:优45足,良3足,差1足,优良率98%.结论 微创截骨矫正术治疗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具有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矫形满意等优点,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第1跖趾关节融合术联合跖趾关节成形术治疗老年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第1跖趾关节融合术矫正18例老年拇外翻患者(20足),并对第2~5趾畸形行跖趾关节成形术,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拇外翻角(HVA)和第1、2跖骨间角(IMA),应用AOFAS评分系统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24个月。末次随访时,矫形足负重正、侧位X线片显示HVA和IMA均较术前显著减小(P 0. 001);根据AOFAS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1足,良17足,可2足,治疗优良率为18/20。结论第1跖趾关节融合术联合跖趾关节成形术可有效矫正老年拇外翻前足畸形,减轻疼痛,降低术后前足疼痛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微创手术矫正足拇外翻畸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应用微创手术矫正足拇外翻畸形.方法 应用自制手术器械,经皮肤小切口锉除第一跖骨远端及趾骨近端的骨赘,用3-0可吸收性强生薇乔缝线在切口两侧真皮组织内,纵向褥式缝合牵引固定跖趾关节.术后给予绷带"8"字形包扎.结果 共治疗40例患者,74足.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足拇外翻畸形明显改善.随访8个月至5年,优良率为98.6%.结论 本微创手术效果可靠,简单易行,可作为矫正拇外翻畸形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第1跖趾关节融合联合跖骨头切除术治疗类风湿性前足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1—2020-04诊治的16例(24足)类风湿性前足畸形,采用第1跖趾关节融合术矫正足拇外翻畸形,采用跖骨头切除术治疗类风湿性前足畸形中第2~5趾畸形。结果 15例(23足)获得随访,1例(1足)失访,随访时间平均13(6~20)个月。术后患足畸形获得不同程度改善,足部疼痛明显缓解,末次随访时跖侧胼胝体消失。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AOFAS评分、足拇外翻角、跖骨间角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术后第2天换药时发现第3趾发黑,予以截趾。1足第1跖趾关节不愈合,翻修手术中予以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术后18周愈合;其余20足第1跖趾关节获得骨性融合,融合时间平均13(10~15)周。结论第1跖趾关节融合联合跖骨头切除术治疗类风湿性前足畸形手术操作简单,近期疗效满意,并发症少,但该术式是一种挽救性手术而不是解剖重建,难以恢复足部全部功能。  相似文献   

12.
背景:传统微创技术治疗外翻常出现第1、2趾骨间皮肤溃烂、行走不适、术后截骨端再移位、第1跖趾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目的:研究微创三维矫正有限固定治疗外翻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7月至2010年10月采用微创技术、三维手法矫正加克氏针有限固定术治疗外翻151例281足,其中132例245足获得随访,男8例,女124例;年龄16~76岁,平均(50.2±10.3)岁;113例双侧226足,19例单侧19足。按Mann外翻分类:轻度98足,中度122足,重度25足。对比手术前后外翻角(HVA)、第1、2跖骨间角(IMA)、趾骨间角(IPA)、近侧关节固定角(PASA)、远侧关节固定角(DASA)、跖楔角(MCA)、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足趾-跖趾关节-趾间关节功能评分标准(AOFAS)评分及前足底压力。结果:随访时间为2~6.25年,平均3.9年。236足外翻畸形完全矫正无复发,6足复发,3足第一跖趾关节炎行关节融合术。前足第2、3跖骨头底部胼胝体的疼痛早期均获得缓解,后期233足的胼胝体疼痛逐渐完全消失,12足未完全消失。囊炎疼痛完全消失;6足趾背内感觉麻木;15足第一跖趾关节活动受限4°~9°。伤口均Ⅰ期愈合,无一例出现感染、骨不愈合、跖骨头坏死和克氏针断裂。术后245足X线片均示HVA<20°,IMA<10°。手术前后各角度变化、AOFAS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前足底压力由术前第2、3、1、4、5跖骨头依次递减改善为术后第1~5跖骨头依次递减。结论:微创三维矫正有限固定治疗外翻是一种操作简单、损伤小痛苦少、下地早康复快、矫正彻底不易复发的治疗方法,疗效理想,但亦存在一定弊端如畸形纠正力度不强、转移性跖骨痛等,仍有待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远端软组织松解、Akin截骨联合第一跖骨基底开放截骨楔形植骨治疗中重度足拇外翻畸形的疗效.方法 对16例(24足)中重度足拇外翻患者行第一跖骨远端软组织松解、近节趾骨Akin截骨、第一跖骨基底内侧开放截骨后将Akin截骨楔形骨块植入并用克氏针固定.结果 第一、二跖间角由术前16°~20°矫正至术后8°~11°(平均矫正7.6°),足拇外翻角由术前37°~43°矫正至术后9°~15°(平均矫正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ryland足功能评分结果显示,优18足,良5足,可1足,优良率为95.8%.结论 远端软组织松解、Akin截骨联合第一跖骨基底开放截骨楔形植骨治疗中重度足拇外翻畸形的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拇趾近节趾骨截骨术联合改良小切口第1跖骨截骨术在重度拇外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7年1月~2017年6月所行拇外翻病例2123例(3865足);其中女性2082例,男性41例;年龄22~84岁,平均56.39岁。重度拇外翻病人207例(253足),其中124例(163足)采用拇趾近节趾骨截骨术联合改良小切口第1跖骨截骨术治疗;83例(90足)采用改良小切口第1跖骨截骨术治疗;轻、中度拇外翻病人1916例(3612足),采用改良小切口第1跖骨截骨术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30个月。联合手术组术后第1跖趾关节外翻角(HVA)(2.80±1.11)°,第1、2跖骨间角(5.68±1.62)°,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联合手术组与仅采用改良小切口第1跖骨截骨术的重度拇外翻组术后HVA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44)。术后疗效评定:联合手术组优84.67%,良14.52%,差0.81%。仅采用改良小切口第1跖骨截骨术的重度拇外翻组中,优79.52%,良19.82%,差1.20%。仅采用改良小切口第1跖骨截骨术的轻、中度拇外翻组中,优82.83%;良17.07%,差0.10%。结论对于重度拇外翻病例,采用拇趾近节趾骨截骨术联合改良小切口第1跖骨截骨术对HVA的改善要优于仅采用单一手术,且术后并发症更少,病人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论Swanson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术结合Peterson截骨矫形术治疗严重足母外翻合并小趾内翻、锤状指、痛风性关节炎、骨囊肿等前足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Swanson人工跖趾关节置换结合Peterson截骨矫形术对15例(17足)前足畸形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其中男5例(6足),女10例(11足);年龄52~74岁,平均年龄67岁。其中单纯足母外翻2足,足母外翻伴小趾内翻5足,足母外翻伴锤状指6足,创伤性关节炎3足,足母外翻伴骨囊肿、痛风性关节炎1足。使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对手术前后行走功能、疼痛感、能否穿鞋、跖趾关节活动度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患者均进行6~24个月随访,术后行走功能恢复,其中13足疼痛基本消失,4足疼痛明显缓解。患者均未出现假体松动,截骨移位,感染等情况。AOFAS评分由术前(50.6±5.56)分增加至术后(80.23±4.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5,P0.05)。结论 Swanson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术结合Peterson截骨矫形术治疗前足复杂畸形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外翻患者的临床病理变化特点及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方法选择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0年7月,采用小切口、跖骨颈梯形截骨致嵌插骨折、辅以软性外固定治疗外翻106例(182足),均为女性;年龄18~50岁,平均42岁。术前负重位X线检查外翻角为20°~40°,平均28.6°;第1、2跖骨间(intermetatarsal angle,IM)角为9°~15°,平均11°。均合并有囊炎。结果本组外翻的病理改变主要为以下几种类型:即第1跖骨内收、IM角增大;第1跖内翻、囊炎及第1跖趾关节半脱位;第2、3跖骨头处胼胝;第2趾呈锤状趾;第1跖趾关节骨关节炎。术后随访6~36个月,其中外翻复发1足,内翻1足,转移性跖骨痛2足。结论根据外翻患者的临床病理改变特点,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可明显提高矫形手术的成功率,降低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良Scarf截骨术矫正第一跖骨远端关节面固有角(DMAA)增大型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拇外翻患者(33足)采用改良Scarf截骨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足负重位正、侧位X线片的拇外翻角(HVA),第一、二跖骨间角(IMA),DMAA的变化。依据AOFAS足拇趾、跖趾关节、趾间关节功能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36个月。33足术后足负重位正、侧位X线片所示的HVA、IMA及DMAA均较术前明显减小(P0.001)。术后未出现畸形复发、截骨处不愈合、跖骨头坏死及足趾坏死等并发症。其中有2足螺钉松动,1足术后感染,1足术后跖趾关节活动僵硬。末次随访参照AOFAS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29足,良2足,差2足,优良率93.94%。结论对于合并DMAA增大型拇外翻患者,采取改良Scarf截骨术治疗可有效矫正畸形并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治疗合并痛风的(足)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McBride联合Akin截骨治疗痛风的(足)拇外翻患者17例23足,取病变跖趾关节内侧弧行切口,锐性分离,彻底清除泥砂状物,切除增厚部分的关节囊。清理肿胀的滑膜组织,紧缩跖趾关节囊;外侧弧形切口,将足拇收肌腱移位至第l跖骨头外侧,同时切除外侧籽骨和内侧跖骨头突出骨赘,从而矫正第1跖骨内收畸形。再显露近节趾骨“V”形截骨矫正外翻角度,自制骑门钉固定,、结果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截骨处切口在12周愈合,第1跖趾关节疼痛消失,未出现术后转移性跖骨痛,术前根据患者足正位X线片测量拇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AV)为15~30°,平均26°,第1、2跖骨间夹角(inter metatarsal angle,IMA)为0°~12°,平均为6°。5例第1跖趾关节籽骨半脱位。美国足踝矫形学会拇外翻评分。结果手术前后IMA(分别为8°±1.5°,5.5°±1.5°)、HAV(分别为23.5°±5.5°,12.5°±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拇外翻评分优良率为92.6%。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切口全部一级愈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McBride联合Akin截骨方法治疗合并痛风的轻度拇外翻,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拇外翻诊断与治疗方法选择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温建民 《中国骨伤》2018,31(3):199-202
正拇外翻(hallux valgus,HV),是指足拇趾偏离中线,向外倾斜大于正常生理性拇外翻角度,俗称为"大脚骨"或"大觚拐"。可在拇趾跖趾关节内侧骨性凸起处形成疼痛性滑囊即拇囊炎,经常伴有其余足趾的畸形和前足痛等症状,如锤状趾、疼痛性胼胝、跖趾关节脱位、小趾内翻等~([1])。拇外翻是足踝外科常见疾病,有关拇外翻的诊疗文献很多,现就几个热点问题做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改良第1跖楔关节融合术联合近节趾骨近端截骨术治疗中、重度足拇外翻畸形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3—2018-05采用改良第1跖楔关节融合联合近节趾骨近端截骨术治疗中、重度足拇外翻23例(27足)足拇外翻畸形。结果 2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6.9(12~36)个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第1跖楔关节均骨性融合,未出现螺钉断裂或内固定失效。末次随访时第1跖趾关节外翻角为(16.2±2.4)°,第1、2跖骨间角为(8.5±1.0)°,跖骨远端关节固定角为(8.5±1.2)°,足踝功能AOFAS评分为(88.2±4.7)分,以上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改良第1跖楔关节融合联合近节趾骨近端截骨术治疗第1跖楔关节松弛的中、重度足拇外翻患者效果良好,但该术式对术者要求较高,特别是行近节趾骨近端截骨术时一定要把握截骨的分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