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雅丽 《华西医学》2010,(10):1786-1788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的心律失常情况。方法对2000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的25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及Holter检查,比较有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及无LVH两组各类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 LVH组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与非LV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VH组室性心律失常及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为83.33%和51.85%,明显高于非LVH组(28.67%和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并发LVH与心律失常的发生有一定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黄玮 《现代护理》2007,13(11):1024-1025
目的探讨危险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以便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进一步明确护理工作的重点,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方法对417例原发性高血压应用超声心动图和X线胸片确定为左室肥厚组210例,无左室肥厚组207例。应用动态心电图确定为心肌缺血组233例,非缺血组194例。从动态心电图结果分析危险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分组进行对比。结果1)左室肥厚与无左室肥厚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78.57%,66.18%,Lown3级以上发生率分别为22.86%,9.66%(P<0.01)。2)缺血组与非缺血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78.03%,65.98%,Lown3级以上发生率分别为21.97%,8.25%(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及心肌缺血者危险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加强对原发性高血压心律失常的预见性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左心室肥厚(LVH)以及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93例,根据动态血压检测(ABPM)结果,分为晨峰组(73例)和非晨峰组(120例),同步记录24h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分析24h动态血压参数、24h动态心电图检出的房性、室性心律失常;超声技术检测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房内径(LAD)等指标,分析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晨峰组与非晨峰组比较:LVMI分别为(117.9±19.6)g/m2vs.(93.5±11.6)g/m2,P<0.01;LAD分别为(46.1±10.4)mmvs.(38.4±8.8)mm(P<0.05);左心室肥厚(LVH)的检出率分别为64.4%vs.30.8%(P<0.01)。房性早搏检出率分别为91.8%vs.81.7%(P<0.05);房性心动过速检出率分别为54.8%vs.20.8%(P<0.01);心房颤动检出率分别为23.3%vs.0(P<0.01);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动过速的检出率分别为76.7%vs.55.8%(P<0.05)和5.5%vs.2.5%(P<0.05)。44%的心律失常发作出现在06:00~12:00时间段,其中53%发作出现在清晨(06:00~08:00)。结论与无血压晨峰的高血压病患者比,具有血压晨峰的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更显著,心律失常更多见,且多出现在清晨。  相似文献   

4.
黄玮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7,13(11):1024-1025
目的 探讨危险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以便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进一步明确护理工作的重点,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方法 对417例原发性高血压应用超声心动图和X线胸片确定为左室肥厚组210例,无左室肥厚组207例.应用动态心电图确定为心肌缺血组233例,非缺血组194例.从动态心电图结果分析危险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分组进行对比.结果 1)左室肥厚与无左室肥厚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78.57%,66.18%,Lown 3级以上发生率分别为22.86%,9.66%(P<0.01).2)缺血组与非缺血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78.03%,65.98%,Lown 3级以上发生率分别为21.97%,8.25%(P<0.0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及心肌缺血者危险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加强对原发性高血压心律失常的预见性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高血压病左室心肌肥厚与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58例高血压病患者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重量(LVM)和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左心室晚电位,以连续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室性心律失常,分析左室心肌肥厚与心律失常的相关关系。结果复杂室性心律失常(Lown分级≥Ⅲ级)的发生率在高血压伴左室心肌肥厚组为70.8%(n=96)显著高于无左室心肌肥厚组13.6%(n=162)(P<0.005);伴心肌缺血者复杂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亦显著高于未检出心肌缺血者,分别为57.8%(n=118)和22.9%(n=140)(P<0.01)。复杂室性心律失常以6:00~12:00发生最多。结论认为高血压伴左室心肌肥厚和心肌缺血是发生复杂室性心律失常的基础,严格控制高血压、改善心肌重构和心肌缺血对预防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变异性与左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 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有无左室肥厚分为左室肥厚(LVH)组及非LVH组,同时选择30例血压正常患者为对照组,对3组进行动态血压和超声心动图监测.结果 高血压LVH组与非LVH组或健康组动态监测各时间段血压均值及血压变异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非高血压LVH组与非LVH组或对照组超声心动图检测的左心室质量指标(LVMI)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压变异性和左心室肥厚质量指标相关性好.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变异性与左室肥厚关系密切,血压变异性增大对左室肥厚的风险性预测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病左房、室构型与心律失常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左房、室构型情况及其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95例高血压病患者(EH组)依年龄分为<60岁和≥60岁两亚组。全组经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测左房内径(LAD),左室重量指数(LVMI);经动态心电图(Holter)判定心律失常,并将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EH组中检出左房扩大(LAE)63例(66.3%),左室肥顾(LVH)45例(47.4%),两者比较有差异(P<0.05);其中单纯左房扩大37例,单纯左室肥厚19例,左房扩大并左室肥厚(LEH)26例,与对照组比较P<0.01。EH组中≥60岁单纯左房扩大、左室肥厚及左房扩大并左室肥厚发生率与<60岁亚组比较P<0.05。EH组检出室性心率失常(VA)54例(56.8%),房性心律失常(AA)71例(74.7%),两才有显著性差异(P<0.05)。EH组年龄≥60岁各种房、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与<60岁比较P<0。05。结论 高血压病除存在LVH外,还存在左房扩大并左室肥厚,其发生率高于左室肥厚。高血压病左房、室构型与心律失常有关,房性心律失常高于室性心律失常;老年高血压病者比中年人更易发生左房、室内型改变及各种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脑利钠肽水平(BNP)及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32例原发性高血压无左室肥厚患者(NLVH组),30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LVH组),30例血压正常的健康成人(对照组)血浆BNP水平。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观察BNP水平与LVMI的相关性。结果 LVH组BNP水平明显高于NLVH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LVH组高于对照组(P<0.01)。BNP水平与LVMI呈正相关(r=0.64,P<0.01)。结论 BNP水平可以反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脏重构对房、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及其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0例,均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左房内径(LAD)、左室质量指数(LVMI);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判定心律失常;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浓度.结果 ①130例中检出左心房扩大87例(65.5%),左心室重构67例(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性心律失常91例(70.0%),室性心律失常72例(55.4%)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管是房性心律失常、复杂房性心律失常,还是室性心律失常、复杂室性心律失常,它们在心脏重构组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正常房室构型组(P<0.05).③LAD、LVMI和血清PCⅢ均在房、室性心律失常分级各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房性心律失常多于室性心律失常,此与左心房扩大多于左心室重构有关,心脏重构对高血压患者发生房、室性心律失常起重要作用,心肌细胞肥大和心肌纤维化越严重越易发生复杂房、室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0.
心室晚电位对高血压性左室肥厚高危亚群预测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测试了经超声心动图证实有左室肥厚(LVH)和非 LVH 的322例Ⅰ、Ⅱ期高血压病患者的心室晚电位(VLP),并结合24小时 Holter 心电图记录的室性心律失常(VA)进行分析。探讨 LVH—VA—VLP 三者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09例 LVA 患者中81.7%有 VA,其中47.7%为恶性 VA,显著高于非LVA 者(38.5%和10.8%),P<0.01。LVH 患者 VLP 阳性检出率为34.9%,非 LVH 者为9.9%,两者间差异显著(P<0.01)。并发现 VLP 阳性者中94.7%有 VA,其中81.5%为恶性 VA,而 VLP 阴性者仅为74.6%和32.%(P<0.05和 P<0.01)。在 VLP 定量指标中,D_(40)及 V_(40)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十分密切,具有显著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