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校学生肥胖程度对体能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高校学生肥胖程度对体能素质的影响,为预防学生肥胖和提高高校学生体能素质提供依据。方法测量潍坊医学院696名2003级本科生的身体素质,分析体重与台阶试验、肺活量、握力、立定跳远、闭眼单脚站立测试成绩的关系。结果肥胖人群和超重人群台阶试验,握力成绩不及格率高于正常人群(P值均<0.05)。立定跳远不及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肥胖人群>超重人群>正常人群(P值均<0.05)。肥胖人群闭眼单脚站立不及格率高于正常人群和超重人群(P值均<0.05)。结论大学生肥胖者体能素质较差,应通过加强锻炼、合理饮食、纠正不良生活方式改进体能素质。  相似文献   

2.
对肥胖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乔来明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5):2912-2914
[目的]调查研究高校肥胖大学生的肥胖程度对体质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肥胖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抽取河南科技学院2005级1 472名学生,测量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体重指数(BMI]与血压、台阶指数、肺活量、握力、立定跳远、心率、SCL-90各园子分等测试成绩的关系. [结果]肥胖学生的血压明显高于正常学生(P<0.05),肥胖学生的台阶指数、握力、肺活置、立定跳远等成绩不及格率高于正常人群(P值均<0.05),不及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肥胖人群>超重人群>正常人群(P值均<0.05),心理健康方面,肥胖学生在7因子显著高于正常学生(P<0.05). [结论]大学生肥胖者体质和心理健康状况较差,随BMI的升高体质和心理健康状况逐渐下降,因此高校可通过运动与肥胖、饮食与肥胖、心理与肥胖讲座及改变肥胖学生不良生活习惯及开设身体锻炼课程和加强课外辅导来控制肥胖学生体重,提高其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学龄儿童青少年不同体重指数(BMI)对体能各指标的影响,为提高儿童青少年体能水平,保持健康发展提供支持。方法抽取南京市43 424名儿童青少年体质数据,依据中国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筛查标准及营养不良筛查标准分为营养不良、正常、超重肥胖组,了解不同体重指数学生各体能指标及体能指数(PFI)间的关系。结果南京市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占6.19%,正常占74.57%,超重肥胖占19.24%。男生随着BMI的增加,肺活量和握力指标也随之增高,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生立定跳远、50 m跑、1 000/800 m跑、坐位体前屈和体能指数方面正常组学生的成绩优于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组学生。儿童青少年不同体重指数与肺活量、握力呈现正相关关系(P0.01),与立定跳远、50 m跑、1 000/800 m跑和体能指数(PFI)呈现负相关关系(P0.05)。男生不同体重指数与坐位体前屈呈现负相关关系(P0.05),女生则呈现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儿童青少年不同营养状况与体能指标及体能指数存在密切联系,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对体能均会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嘉兴一中学生的体质状况,为今后体育教学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身高/体重,握力指数,肺活量指数,台阶指数,立定跳远等5项指标进行联机测试,严格按《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操作要求进行,并参照其标准进行评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4个等级。[结果]肥胖比例,男、女生分别为9.96%、4.02%,并且各年级男生均高于女生;体能素质,不同性别之间除高一年级台阶指数无差异,其余均有差异,不同年级同性别之间在4个指标方面,均有差异(P﹤0.05)。[结论]加强力量性练习的同时,还应注意科学饮食与营养方面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医学生体质指数(BMI)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所确定的测试指标和方法 ,对3 997名医学生进行体质测试,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50 m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及左右眼视力;BM I与体质测试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医学生BM I均值为(21.79±1.84)kg/m~2,87.57%的学生处于BMI正常范围内,超重肥胖学生比例为10.84%;BMI正常组男、女生肺活量体重指数[分别为(61.4±12.73)、(53.08±14.1)mL/kg]和男生立定跳远[(2.27±0.22)m]、座位体前屈[(11.24±7.04)cm]及引体向上[(6.36±4.16)个]成绩均明显高于超重肥胖组(P0.05);BMI正常组男生视力水平[左眼(4.68±0.25)、右眼(4.68±0.27)]、女生视力水平[左眼(4.68±0.24)、右眼(4.67±0.27)]和女生立定跳远[(1.68±0.17)m]、座位体前屈[(13.12±6.76)cm]成绩均明显高于低体重组和超重肥胖组(P0.01);BMI与女生50 m跑用时呈正相关(r=0.049,P0.01),与男、女生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仰卧起坐成绩及左右眼视力呈负相关(P0.05)。结论 BMI等级与医学生不良的体质健康有关联。  相似文献   

6.
了解河南省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及其对儿童青少年体能素质的影响,为改善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及提升中小学生体能素质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2014年河南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共43 650人),根据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MI)超重肥胖筛查标准和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营养不良组、正常体重组和超重肥胖组,分别计算各项体能指标的Z值,将每人6项指标的Z值相加得出体能指数(PFI).结果 共检出营养不良2 621(6.0%)人,超重肥胖8 549(19.6%)人,男生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均高于女生(x2值分别为136.246,308.444,P值均<0.05).不同年龄组男、女生肺活量和握力测量结果均为超重肥胖组>正常体重组>营养不良组(P值均<0.05);男生50 m跑、立定跳远、耐力跑、坐位体前屉测量结果均为正常体重组优于超重肥胖和营养不良组,女生则为超重肥胖组低于其余2组;体能指数均为正常体重组最高.剔除年龄因素影响后,男、女生营养状况和各项体能指标及PFI均呈负相关(P值均<0.01).结论 河南省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同时存在,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均会导致体能素质下降.  相似文献   

7.
了解内地藏族大学生4a生活中的体质状况及变化规律,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及预防体质下降提供依据.方法 用中体同方CSTF-5000型测试仪,对931名内地藏族本科生4a共4次身高、体重、肺活量、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握力、台阶试验等7项跟踪测试,并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内地藏族大学生体质测试平均得分50%以上处于及格水平,不及格和良好各占20%左右.男生大一与大二、大四;大二与大三、大四;大三与大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生4a间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全国汉族大学生相比,男生在身高、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握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生在身高、肺活量、立定跳远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高原藏族大学生相比,男生在体重方面,女生在体重、肺活量、立定跳远、握力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加强对藏族大学生的管理和教育,促其调整生活习惯和膳食结构,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京津冀地区不同营养状况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和生理功能水平及其相关性,为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和干预提供参考和帮助。  方法  2019年9—12月,以班级为单位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京津冀地区对4 424名7~18岁中小学生进行营养状况、身体素质和生理功能指标测试。  结果  中小学生消瘦、正常、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7.93%,67.36%,24.71%。不同营养状况男生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肺活量体重指数、握力体重指数、斜身引体/引体向上、立定跳远、50 m跑、1 000 m跑、体能指数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9.6,55.2,118.6,332.5,122.8,15.6,49.5,47.5,12.6,113.5,P值均<0.01);不同营养状况女生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肺活量体重指数、握力体重指数、1 min仰卧起坐、立定跳远、50 m跑、800 m跑、体能指数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3.9,24.5,46.5,262.5,102.6,32.5,27.5,33.6,27.6,51.6,P值均<0.01)。男生体质量指数与收缩压、舒张压、50 m跑、1 000 m跑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7,0.31,0.14,0.16),与心率、肺活量体重指数、握力体重指数、斜身引体/引体向上、立定跳远、体能指数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07,-0.62,-0.41,-0.21,-0.35,-0.29)(P值均<0.05);女生体质量指数与收缩压、舒张压、800 m跑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1,0.27,0.22),与心率、肺活量体重指数、握力体重指数、体能指数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2,-0.49,-0.32,-0.18)(P值均 < 0.05)。  结论  京津冀地区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与身体素质和生理功能存在相关,超重肥胖者身体素质和生理功能较低。应有效控制超重肥胖的发生,以更好促进身体素质和生理功能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单纯性肥胖儿童与正常体重儿童身体形态、机能及素质发育状况。 [方法 ] 2 0 0 1年在济南市市区随机整群抽取 2所小学 ,在 2 3 0 0名 7~ 12岁学生中 ,通过目测 ,按身高标准体重和皮褶厚度并排除病理性肥胖筛选出肥胖儿童 14 3名作为肥胖组 ,以正常体重儿童 60人为对照组 ,检测形态指标 (身高、体重、胸围、皮褶厚度 )、机能指标 (血压、脉搏、肺活量、握力 )和素质指标 (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2 5m× 4往返跑 ) ,采用《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检测细则》对受试儿童进行检测。 [结果 ]肥胖组的形态指标体质指数、胸围、皮褶厚度、肩胛下角皮褶厚度 /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功能指标中 ,收缩压、舒张压、脉搏肥胖组均高于对照组 ,肺活量指数、握力指数肥胖组低于对照组 ;素质指标中 ,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肥胖组均低于对照组 ,2 5m× 4往返跑所用时间肥胖组多于对照组。体质指数、肥胖度、肩胛下角皮褶厚度 /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与血压均存在正相关关系。 [结论 ]单纯性肥胖已明显影响儿童的体质状况 ,已对健康构成危害。  相似文献   

10.
分析河南省大学生体质量指数(BMI)与身体素质的关系,为探讨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2010年河南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依据BMI标准将人群分为低体重、正常体重和超重肥胖组.计算身体素质指标(50 m跑、立定跳远、仰卧起坐、耐力跑和坐位体前屈)的Z分,5项Z分之和为身体素质指数(PFI).研究BMI与各项体能指标以及PFI的关系.结果 河南省大学生BMI总体分布在14.69~33.49 kg/m2,76.84%的大学生处于正常范围(18.5~24 kg/m2).肺活量、握力随BMI升高而增大,经过体重校正后的肺活量指数和握力指数则相反.男生3个体重组(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和超重肥胖组)的PFI均值分别为-0.84,0.16,-1.86.男生的PFI、立定跳远、引体向上、1000m跑、坐位体前屈不同体重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两比较显示,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身体素质指标均优于超重肥胖组.PFI与BMI呈现负相关(r=-0.105,P<0.05),肺活量、握力与BMI呈正相关(P值均<0.05),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耐力跑、50 m跑、肺活量指数和握力指数均与BMI呈现负相关(P值均<0.05).结论 BMI与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密切相关,且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身体素质优于超重肥胖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2010年山东省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 分析超重肥胖消瘦与体能发育水平的关系。方法 利用2010年山东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数据, 根据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筛查出体重正常、超重、肥胖及消瘦的儿童青少年;根据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 WC)划分出中心型和外周型肥胖。控制性别和年龄的影响, 对不同营养状况儿童青少年的生理功能和运动素质指标进行偏相关和协方差分析。结果 超重、肥胖和消瘦的检出率分别为14.7%、11.4%、7.9%;中心型肥胖和外周型肥胖分别占肥胖儿童青少年的77.4%、22.6%;控制性别和年龄的影响, BMI和WC与收缩压、舒张压、50 m跑用时、耐力跑用时呈正相关(P<0.01), 与肺活量指数、握力指数、仰卧起坐、立定跳远呈负相关(P<0.01);不同营养状况体能发育的协方差分析显示, 超重、肥胖和消瘦儿童生理功能和运动素质的平均水平均低于BMI正常组;中心型肥胖儿童的生理功能和运动素质水平低于外周型肥胖儿童。结论 山东省2010年儿童青少年营养过剩与营养不良问题并存;超重、肥胖和消瘦可导致儿童青少年生理功能和运动素质下降;中心型肥胖对儿童青少年体能发育的影响高于外周型肥胖。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运动与营养疗法对单纯性肥胖儿童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来院治疗的90名单纯性肥胖儿童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取运动、营养、运动+营养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单纯运动、营养及运动+营养调控均能使肥胖儿童体重减轻。运动组、运动+营养组儿童身体素质(肺活量、握力、仰卧起坐、立定跳远、台阶实验指数)比营养组明显提高。运动组、运动+营养组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较干预前明显降低。结论:运动与运动+营养组在调控肥胖儿童体重和形态方面具有较好效果,其中运动+营养组效果更好。肥胖儿童应采用综合运动处方,在减体重、增加心肺功能的同时,要增强肥胖儿童的力量素质和整体活动能力,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13.
秦朗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6):4184-4185,4188
目的 调查成都体育学院400名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多个方面的体质健康状况.方法 纳入2008~2010年成都体育学院的大一和大二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对比研究.包括男生234名和女生166名.测量身高、体重、肺活量、立定跳远、握力(男)、坐位体前屈(女)、台阶试验等7项指标.结果 成都体育学院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处于中等水平,情况良好,并且男生和女生平均身高体重水平优于全国水平.体育专业男生和女生的各项指标均高于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主要有6种因素,其中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为主要因素.结论 学校应提高体育氛围从而确保每位学生每天有1h的体育活动时间,培养学生自身锻炼身体的意识和终生体育的理念.  相似文献   

14.
焦晓霞  纪红  陈静 《中国学校卫生》2021,42(9):1323-1327
  目的  探析传统五禽戏对女大学生体智能与心理健康改善效果,为女大学生寻找有效的促进身心健康的健身方法提供参考。  方法  2019年3月随机选取蚌埠学院2018级80名在校女大学生为实验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各40名,实验组进行为期16周的传统五禽戏干预习练,对照组保持同步非固定其他运动项目习练。  结果  实验后,实验组体重由(52.45±7.35)kg下降至(50.05±6.89)kg,与实验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体质量指数、腰围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实验组台阶实验指数由(45.28±4.27)上升至(50.38±4.26),与实验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肺活量体重指数、握力体重指数、仰卧起坐体重指数与实验前相比也显著提高(P值均 < 0.01)。实验组闭眼单足立由实验前(28.84±9.42)s提高到(30.61±10.26)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立定跳远和800 m跑与实验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实验组的各项心理健康指标均呈现降低趋势,且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6项指标与实验前相比呈现显著降低(P值均 < 0.01)。对照组除800 m跑在实验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 < 0.01),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  传统五禽戏对女大学生体能健康和心理健康均有积极提升作用,是一种切实有效的健身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体重指数(BMI)与体质健康指标的相关性,为提高学龄前儿童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9—10月对丽水市城区幼儿园进行分类,随机抽取25所幼儿园中3 484名3~6岁在园儿童进行体格测量,以及体质健康指标10 m往返跑、网球掷远、走平衡木、双脚连续跳、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6个项目监测,按照我国“2~6岁儿童BMI标准”进行BMI评价,按“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进行体质监测综合评定,用方差分析等方法,分析不同BMI与学龄前儿童体质健康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3 484名儿童中,男童1 860名(53.39%),女童1 624名(46.61%),根据BMI评价,消瘦77人(2.21%),正常体重2 765人(79.36%),超重424人(12.17%),肥胖218人(6.26%),男女童BMI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356,P<0.001)。消瘦、正常体重、超重、肥胖这四组儿童的体质监测不合格率分别为38.96%、7.63%、13.44%、31.65%。不同BMI的四组儿童间比较,在体质监测的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网球掷远3个项目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瘦组和肥胖组儿童的坐位体前屈得分均小于正常体重组和超重组儿童,超重组儿童的立定跳远得分均大于正常体重组和肥胖组儿童,正常体重组儿童的网球掷远得分均小于超重组和肥胖组儿童。 结论 丽水市城区不同BMI的男女学龄前儿童体质健康状况差异较大,肥胖、消瘦的学龄前儿童体质监测不合格率较高,建议学龄前儿童体重应控制在正常范围,以提高身体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16.
孙闽君  曹在池  林勇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6):3123-3124
[目的]分析BMI指标与体质的关系。[方法]于2004~2005/4选择山东省烟台市成年人,随机抽取997人为研究对象,利用体能测试系统采集他们的身高、体重及其他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指标数据,计算各组BMI指数均质的变化规律。[结果]1)烟台市成年人BMI指数男性平均为23.7kg/m2,女性平均为21.8kg/m2,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各年龄段男女之间比较,除50~54岁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年龄段男性BMI均大于女性,但到35岁以后,这种差距明显缩小。2)体重偏低和正常两类人群在各年龄段中所占的比例基本上随年龄段的增加呈逐步下降趋势,而超重和肥胖两类人群在各年龄段中所占比例基本上随年龄段的增加呈逐步上升趋势。3)女性体重偏低和体重正常的比例都远高于男性,而超重和肥胖的比例则明显低于男性,尤其是女性肥胖者的比例比男性低了19.4个百分点。4)在相关性显著的所有指标中,血压与BMI指数存在较大的正相关性,提示人体超重或过于肥胖将增加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类疾病的患病风险。[结论]BMI指数与身体机能和体质指标均有显著性相关;体重超标对某些相关体质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体重的过度增长,以改善自身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单纯性肥胖对儿童体质及健康的影响,为单纯性肥胖的预防及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结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细则要求,并参照Achenbach 儿童行为量表,比较分析103例单纯性肥胖儿童和102例正常对照组儿童的体质及健康现状。结果 1)肥胖组儿童的身体形态指标包括体质指数、胸围、皮褶厚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生理机能指标中,肺活量体质指数肥胖组低于对照组;3)身体素质指标中,立定跳远、实心球、坐位体前屈及握力指数肥胖组均低于对照组, 25 m×2往返跑所用时间肥胖组大于对照组;4)心理素质及社会适应能力肥胖组低于对照组;5)体质健康指标综合评价肥胖组优良率为11.7%,达标率为67.0%,对照组优良率为59.8%,达标率为91.2%。结论 单纯性肥胖明显影响儿童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体质、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对儿童健康成长构成危害,应当引起医学及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儿童少年体重指数与运动素质的关系,为提高儿童少年的身体素质提供依据。方法将12070名7~18岁儿童少年的体重指数(BMI)与50m跑、立定跳远、斜身引体/引体向上(男)、1 min 仰卧起坐(女)、耐力跑、立位体前屈作相关分析,按照《中国学生超重肥胖BMI筛查标准》进行肥胖筛查,分析肥胖儿童少年的体质状况。结果体重指数与速度、耐力、下肢爆发力、肌力呈显著负相关,肥胖儿童运动素质较差。结论体重指数增加对运动素质发展不利,在正常范围内控制体重、加强体育锻炼对增强体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