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总结人工腕关节假体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人工腕关节假体相关研究,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人工腕关节假体目前已发展至第4代,临床应用于治疗腕关节疾病,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功能,但仍然存在假体松动、下沉、断裂、脱位等问题。而且第3、4代假体仍缺少中远期随访结果。结论由于腕关节生物力学复杂,人工腕关节假体临床应用较少,置换术后早期疗效较满意,但仍然存在远期并发症,有待进一步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2.
全腕关节假体应于临床失败率高,一直未能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全腕关节假体的改进及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全腕关节假体的设计有了很大进步。历史上的腕关节假体可分为三类,即:限制性、半限制性和非限制性全腕关节假体。临床实践证明限制性和半限制性腕关节假体并发症多,而非限制性腕关节假体已成为主流。美国最新一代的非限制性全腕关节假体应用于临床的疗效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假体松动、脱位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本文就全腕关节假体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的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传统实验生物力学方法存在创伤性及可重复性和可比性差等缺点,在复杂关节的生物力学研究中逐渐体现出局限性和不足.有限元分析方法可无创伤地对极其复杂的构件结构、形状、载荷和材料力学性能进行重建和力学分析,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组织众多、结构复杂的关节如腕关节的力学研究,成为与实验互动的仿真技术.该文就腕关节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自1984年4月~1988年7月共行6例(6关节)Meuli型人工全腕关节置换术,平均随访68.8个月。结果表明,除1例病人于手术后19个月时因骨赘增生,影响关节活动度,需手术清除骨赘外,其余手术关节均获得一定的活动度,关节疼痛缓解,畸形基本得以矫正,腕关节客观功能均较为满意,X线片上可见渐进性的假体柄周围骨质吸收,骨赘形成,其中有4个关节表现出明显的假体松动。我们认为,Meuli型人工全腕关节置换术虽然临床疗效较为满意,但是假体植入后容易发生无症状性松动,远期疗效可能不佳,因此关节置换术只能做为晚期腕关节炎的一种手术方式,绝不能用它来完全代替关节融合术。原发疾病、手术技术、术后康复是影响手术疗效的主要因素,其中适应证选择和手术技术更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比倒刺型腕关节假体置换前后的腕关节活动度差异,以及假体抗拔出测试,初步评价倒刺型镍钛记忆合金人工全腕关节假体的生物力学特性。 方法搜集6例正常新鲜人体前臂(南方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纳入标准:新鲜冰冻成人前臂,腕关节可自由活动;排除标准:腕关节存在骨折、脱位、骨肿瘤等情况的非正常前臂。使用配对t检验对在术前术后Cortex动作捕捉系统中对比腕关节在掌曲、背伸、尺偏、桡偏四个方向上的最大活动度进行比较。在Elector Force高精度生物材料试验系统上对腕关节假体施加拔出力,拔出力以2 N/s递增,直至假体出现2 mm以上的位移,记录假体松动瞬间的拔出力。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桡骨组件和腕骨组件假体松动瞬间拔出力进行比较。 结果术后腕关节在背伸、尺偏、桡偏的活动度较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掌屈方向最大活动度为(75.0±3.5)°,术后掌屈方向最大活动度为(52.6±3.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9 ,P<0.05)。桡骨组件平均抗拔出力为(164±15)N,腕骨组件抗拔出力平均为(512±38)N,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59, P<0.05)。 结论倒刺型记忆合金人工腕关节假体在活动范围、抗拔出方面基本满足生物力学需求,具有应用于临床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腕关节镜辅助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广泛查阅腕关节镜辅助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相关文献,对桡骨远端的解剖特点及骨折分型、腕关节镜辅助治疗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手术方法、合并相关软组织损伤的诊治以及该术式优势与不足等进行总结。结果腕关节镜作为辅助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微创技术,与传统手术相比,能够精确地观察关节内受损情况;而且在镜下实施操作既能避免二次破坏血管、神经、肌腱等,又能对关节内存在损伤的韧带、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以及腕骨脱位等实现一期修复重建,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适应证广泛、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满意等优势。结论腕关节镜技术具有传统X线片、CT、MRI及关节造影等检查不具备的优势,且腕关节镜辅助治疗关节内桡骨远端骨折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由于腕关节解剖结构及生物力学机制极其复杂,腕关节损伤治疗效果一直未能尽如人意。腕关节镜技术的出现为腕关节损伤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可用于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舟骨骨折、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及骨间韧带损伤。该文就腕关节镜在腕关节损伤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腕关节不稳     
腕关节不稳自70年代开始被人们认识和重视。现在已知,腕关节骨和韧带损伤、尺桡骨远端骨折、某些先天性畸形和腕骨缺血性坏死等均可导致腕关节不稳。在应用解剖方面,重提和发展了腕关节三纵柱理论。在腕关节不稳的分类、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方面,都有新的认识和提高。  相似文献   

9.
腕关节不稳     
腕关节不稳(carpali nstability)一词最初由Gilford等于1943年首先提出,到1970年Fisk以与舟骨骨不连相关的损伤再次描述了腕关节不稳。1972年Linscheid等明确提出了腕关节不稳的分类及定义。1999年国际手外科联盟解剖和生物力学委员会提出新定义为腕关节出现以不能承受正常的生理负荷和/或在其正常运动范围内的任何部分活动时出现异常的运动学表现为特征的关节功能障碍。这些不稳定可以是急性或慢性发生,病因多数为创伤、炎症所致  相似文献   

10.
腕关节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近年来有关腕关节的功能解剖、生物力学研究和损伤机理的新观点以及腕骨和韧带损伤的检查、治疗及后遗症作一扼要综述。过去文献中常采用人名来命名各种疾病,如Colles、Barton、Smith等,缺点为不能表达其病理变化。由于运动学和生物力学研究方法的发展,现已可能采用能表达其损伤机理、解剖功能和病理特征的术语来命名。本文引用了一些按此原则试行的术语,是教科书上所没有的。  相似文献   

11.
腕关节造影术田光磊,王澍寰,杨克非腕关节造影术是一种用于诊断腕骨间韧带、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以及腕关节囊等结构损伤的影像学检查。临床上,它与X线平片摄影术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腕关节损伤影像学诊断的基础。指征和禁忌腕关节是一个由挠腕关节、腕中关节、桡尺远...  相似文献   

12.
腕关节不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腕关节不稳是近年来手外科的热门话题 ,其诊断、分类、治疗一直存在着争议 ,虽然腕关节不稳的许多表现形式已为人们熟知 ,但仍有不少问题需要克服和解决。现就腕关节不稳的有关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1 定义腕关节不稳一词最初由Gilford等[1] 于 194 3年首先提出 ,那时描述腕关节是作为一种链状关节(linkjoint) ,腕关节不稳主要与舟骨的大小和所处的位置有关。在随后的近三十年中 ,腕关节不稳的研究进展不大 ,直到 1970年Fisk[2 ] 以与舟骨骨不连相关的损伤再次描述了腕关节不稳。 1972年Linscheid等[3] 明确…  相似文献   

13.
腕关节不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手外科协会联合会将腕关节不稳(carpal instability)定义为临床上表现为有症状的腕骨排列不齐、不能承载及在腕关节运动弧的任何位置上的运动学异常。静止型不稳指在标准正位及侧位X线片上即能看到的腕骨排列异常;动力型不稳指当手法操作加以外界压力时摄应力位X线片才能看到的腕骨排列异常,此型在普通平片上见不到腕骨排列不齐。  相似文献   

14.
舟状骨骨折作为最常见的腕骨骨折,不仅易漏诊和误诊,而且治疗不当很容易引起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对于稳定性舟状骨骨折患者,一般可采取石膏固定;对于不稳定性舟状骨骨折及骨不愈合患者,可采取腕关节镜辅助经皮螺钉内固定,其中舟状骨远极及腰部骨折采用掌侧入路,近极骨折采用背侧入路。该文就舟状骨骨折诊断、分型及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人工腰椎间盘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椎间盘置换技术经40年的研究和发展,已达到了临床试用阶段。由于胸椎间盘疾患较少见且胸椎结构较稳定,人工椎间盘技术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腰椎间盘,其次是颈椎间盘。 一、人工腰椎间盘出现的理论基础 下腰痛(low-back pain)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资料表明,美国人一生中发生下腰痛的概率为60%~80%;在成人丧失劳动能力的原因中,下腰痛位居第三位。下腰痛的原因多达158种,椎间盘退行性病变被认为是主要致病原  相似文献   

16.
人工气管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人工气管的研究状况进行分析,为人工气管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有关人工气管研究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越来越多的新材料被用于人工气管的相关研究,较好地解决了人工气管移位、管道阻塞、感染等并发症,显示出了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的结构特性,但大部分研究仍处于动物实验阶段,临床应用较少。结论人工气管材料的选择是人工气管成功研制的关键,高分子可降解材料以其独特的生物学性能成为目前人工气管领域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7.
用组织工程方法构建的人工神经是解决神经缺损的有前景的神经移植替代治疗方法。本文从 支架结构、促进神经再生因子、支持细胞三方面阐述了理想的人工神经构成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自行设计3D打印微孔钛人工腕关节,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观察临床效果。方法自2019年2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类风湿性腕关节炎4例,枪伤致腕关节开放性部分缺损1例,骨性腕关节炎1例,均采用个性化3D打印微孔钛人工腕关节置换术治疗。纳入标准:腕关节炎疼痛明显,需要行全腕关节融合,腕骨严重缺血坏死、塌陷。排除标准:腕关节结核或化脓性感染,全身情况差,合并严重并发症。术前、术后评估测量腕关节疼痛(VAS)评分,腕关节活动度(屈伸、尺桡偏、旋转活动度)以及握力,采用配对资料比较的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5(2.7,19.5)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由术前的47.5 (45.0,60.0)分减少为0 (0,2.5)分(Z=-2.232,P 0.05);握力由术前的7.00 (3.0,9.0) kg增加到术后17.5 (11.5,20.0) kg (Z=-2.201,P 0.05);腕关节活动度中屈曲、尺偏和桡偏较术前明显改善(Z=-2.214,-2.041,-2.333,均为P 0.05),背伸、旋前和旋后改善不明显(P 0.05)。关节假体均无松动及脱位。结论 3D打印微孔钛人工腕关节治疗重度腕关节疾病初期临床观察效果良好,病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腕关节炎致腕部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在处理上十分困难,以往多采用腕关节融合术,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手、腕活动功能。全腕关节成形术可能是治疗腕关节炎疼痛的较好方法。本文对全腕关节成形术的历史简述及现状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0.
全腕关节置换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熟悉和了解全腕关节置换术的历史及现状。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来有关全腕关节置换术的文献 ,进行综述。结果 回顾了各个时期所使用的全腕关节假体的特性 ,重点描述了各种假体的设计及生物力学特性 ,并对手术方法、并发症及其补救措施进行了讨论。结论 尽管目前腕关节融合术对各种晚期腕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 ,使用设计良好的假体行全腕置换术对某些对手部功能要求较高的患者仍是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