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和隧道法内镜黏膜下切除术(STER)治疗食管胃交界处黏膜下肿瘤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0年10月福建省漳州市医院的100例食管胃交界处黏膜下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采取STER治疗,对照组采取ESE治疗。记录两组术中钛夹使用数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术前及术后1周时,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19-9(CA19-9)、鳞状细胞癌抗原(SCC)]水平;比较两组术后2周内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术后肿瘤残留情况及术后18个月内肿瘤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术中钛夹使用数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1周时CYFRA21-1、CA19-9及SC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内,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残留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 相似文献
2.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8,(2):90-92
目的:回顾性对比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在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NENs)治疗上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内镜中心2013年4月~2017年4月共41例ESD患者和28例EMR患者进入本研究,对2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及随访。结果:2组患者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EMR治疗组在手术操作时间、手术费用上显著少于ESD治疗组(均P<0.01)。在术中失血量、住院天数上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ESD治疗组和EMR治疗组完整切除率均为100%。EMR组1例发生术中穿孔(发生率3.4%,病变位于胃体,直径1.8cm),ESD组无术中穿孔事件发生。2组均未发生气胸、大出血、化脓性感染等严重并发症。随访至今,均无复发病例。结论:针对本研究,EMR具有手术花费少、操作时间短等优点;而在肿瘤病变直径较大时ESD可能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早期胃食管交界处癌与胃癌的临床、病理差异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疗效分析,从而评价ESD治疗早期胃食管交界处癌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9年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ESD治疗且术后病理证实为早癌的338... 相似文献
4.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肿瘤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在食管肿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利用染色内镜及超声内镜探测病变范围及侵犯深度,对位于黏膜层及黏膜肌层的早期癌、癌前病变、黏膜下肿瘤等病变行ESD治疗.于病灶边缘2 mm处用氩气刀标记切除范围,于病灶及周围黏膜下注射甘油果糖使病变与固有肌层相分离;沿标记线外侧切开病变周围黏膜;剥离病变下方黏膜下层组织,完整切除病变.结果 21例病灶,最大直径均大于2 cm,病灶最大者直径5 cm.8例早期食管黏膜内癌,5例食管黏膜中、重度异型增生及8例食管平滑肌瘤经ESD-次性完全切除.ESD手术时间30~180 min,平均110 min;术中少量出血均经电凝止血;术后无迟发性出血发生;1例早期食管癌术中发生穿孔(4.76%),经内镜金属夹封闭、内科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随访1~12个月无复发.结论 在超声内镜及色素内镜的指导下,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黏膜内癌、癌前病变及黏膜肌层的肿瘤,是一项安全有效的内镜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食管黏膜下肿瘤包括起源于黏膜下层、黏膜肌层及固有肌层的肿瘤,有平滑肌瘤、脂肪瘤、间质瘤、施万细胞瘤(神经鞘瘤)、颗粒细胞瘤、神经内分泌肿瘤等,多为良性,但间质瘤、施万细胞瘤(神经鞘瘤)、颗粒细胞瘤及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潜在恶性,需密切随访或手术切除。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食管黏膜下肿瘤的内镜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内镜黏膜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挖除术及经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在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食管早癌(EEC)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2018年10月~2020年6月本院行内镜手术治疗的64例EE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ESD组38例和EMR组26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整块切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食管黏膜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Lugol′s碘染色确定病灶边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完整剥离病灶并送检。切除成功率、手术时间、手术即刻及短期并发症及其发生率等纳入统计。结果:32例共33处食管黏膜病变接受治疗,30例共31处病变成功完成ESD治疗,ESD成功率93.9%(31/33)。2例患者病灶局部黏膜下注射后抬举不良且难以剥离转行手术治疗。ESD手术时间(自开始标记至完整剥离病变)55~125 min(平均85 min)。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有少量出血;2例食管黏膜内肿瘤剥离过程中出现皮下气肿,保守治疗成功,ESD穿孔发生率6.3%(2/32)。1例食管黏膜内癌合并皮肌炎的患者术后发生创面感染,术后第3天出现发热胸痛,抗感染治疗后6天恢复正常。成功实施ESD手术的30例患者平均住院8天,人均住院费用1.45万元人民币,术后每月随访1次,随访期3个月,创面基本愈合,无1例病变残留和复发。3例术后创面超过食管2/3周的患者,术后1个月就发生食管狭窄,经过平均2次球囊扩张后狭窄缓解。结论:ESD是治疗食管黏膜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诊治的104例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内镜黏膜下切除术( EMR),观察组患者应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对照组少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病灶直径比较对照组小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病灶整块切除率、纵向切缘阴性率、横向切缘阴性率、治愈性切除率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应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病灶切除更彻底,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康医学》2019,(17)
目的:观察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早期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消化道早期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内镜黏膜剥离术治疗,对比两组病灶切除情况、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性切除率为82.0%,高于对照组的48.0%,整块切除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45.9±12.8)min,长于对照组的(35.2±9.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对照组为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早期肿瘤患者采用内镜黏膜剥离术治疗的效果优于内镜黏膜切除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 EA)发病率不断升高,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是 EA 唯一公认的癌前病变和致病因素.BE的癌变过程为特殊肠上皮化生(specialized intes.tinal metaplasia,SIM)→轻度异型增生(low grade dysplasia,LGD)→高度异型增生(high grade dyspla.sia,HGD)→腺癌(adenocarcinoma).中、重度异型增 生癌变率高且甚少逆转,能否早期发现并开展确实 有效的干预性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例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这18例患者病灶的形态、大小对其进行分型,并联合使用ESD 和EMR对这些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这些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对其进行随访。结果:手术结束后,这18例患者的病灶均完整切除。其中,只有1例患者发生术中出血,在对其使用钛夹进行止血处理后,其病灶的创面停止出血。术后半年,对这些患者进行随访,有2例患者失访,对其余16例患者进行肠镜检查,结果显示其病灶处均已完全愈合。结论:联合使用ESD 和EMR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治疗胃底黏膜下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40例胃底黏膜下肿瘤患者进行胃镜及超声内镜检查,并采用ESD进行治疗,围手术期针对专科特点,给予优质的护理并观察预后。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整切除瘤体,其中3例在术中出现小穿孔,予止血夹夹闭,5例患者术后胃管吸出少量血性液体,未特殊处理均自行好转,无大出血及迟发型穿孔发生。结论 ESD是目前治疗胃底黏膜下肿瘤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在围手术期,根据病人的病理生理学特点,正确运用护理程序,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4月—2013年6月收治的54例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结果经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与护理,全部54例患者均一次性完整剥离成功,病变直径为1.5 cm~3.5 cm,平均2.6 cm,手术时间为35 min~140 min,平均75 min,手中创面少量出血均予以电凝下止血,术后3例(5.6%)患者出现迟发性出血,行内镜下止血术治愈,无1例发生穿孔。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肿瘤,能成功处理较大的病灶,安全有效,同时具有微创的优势,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可作为早期消化道肿瘤和消化道黏膜下肿瘤临床治疗上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病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食管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胃镜检查发现的食管病变应用头端弯曲的针形切开刀进行ESD治疗:(1)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抬高病变;(2)预切开病变周围黏膜;(3)剥离病变下方黏膜下层结缔组织,完整切除病变。结果20例食管病变,最大直径0.5~7.0cm(平均2.6cm)。18例病变成功完成ESD治疗,ESD成功率90.0%(18/20)。所有剥离病变全部得到病理确诊,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ESD手术时间(自黏膜下注射至完整剥离病变)15~150分钟,(平均45分钟)。术中出血量平均30ml,均经电凝、氩离子血浆凝固和止血夹成功止血,未出现需再次内镜下治疗的出血;1例ESD术中出现内镜难以控制的大出血,三腔管食管囊压迫出血部位成功止血,ESD出血发生率5.0%(1/20)。1例食管囊肿剥离过程中出现皮下气肿,保守治疗成功,ESD穿孔发生率5.0%(1/20)。术后随访11例,随访期1~3个月(平均1.5个月),创面基本愈合,无1例病变残留和复发。结论ESD是治疗食管病变的新方法,不仅能完整切除较大的病变,还能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食管黏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电子胃镜检查及病理确诊的60例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经超声内镜确定其侵犯深度未超过黏膜下层,卢戈氏液碘染色明确病变边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剥离病变。观察ESD成功率、剥离病变大小、手术时间、并发症及复发率等。结果:60例64处食管黏膜病变接受了ESD治疗。其中2例病变术中黏膜下注射后病变抬举差,术中黏连不易剥离且易出血转外科手术。另1例术后病理证实癌变且基底有癌变组织残留,行外科根治手术。ESD成功率95.0%(57/60)。病变直径为1.9~6.5 cm,平均3.6 cm。ESD手术时间为35~118 min,平均59 min。2例患者术后胃管引流有暗红色血性液体,内镜下见术后创面活动性出血,电凝成功止血,ESD术后出血发生率3.4%(2/58)。3例在ESD术中发现有小穿孔,应用软组织夹成功缝合穿孔,术后保守治疗成功,未转外科手术;ESD穿孔发生率为5.2%(3/58)。术后57例患者均随访,创面基本愈合,染色内镜及病理证实无病变残留和复发。5例环周剥离病变患者,术中术后给予激素治疗,其中4例术后创面无明显狭窄,1例术后3个月发生食管狭窄,给予3次(间隔2周)球囊扩张后狭窄缓解。结论:ESD治疗食管粘膜病变疗效可靠。出血和穿孔是其主要的短期并发症,食管狭窄是其主要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观察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肿瘤性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入组41例患者,男性19例,女性22例,术前行超声内镜检查确认病灶深度并排除手术禁忌,术中采用气管插管下全身静脉麻醉,并按标记、注射、切开、剥离的顺序操作,术后病理送检,并予抑酸、止血、预防感染等治疗,术后1、3个月随访胃镜。结果所有患者的上消化道肿瘤性病变均一次性切除成功,病灶边缘及基底病理阴性,其中1例术中穿孔并转腹腔镜修补,所有创面愈合良好,均无术后出血、穿孔、消化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病灶平均长径约(1.17±0.66)cm,手术平均时间45 min。术后病理提示:黏膜内腺癌1例,平滑肌瘤16例,间质瘤4例,绒毛管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例,管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例,异位胰腺2例,增生性息肉13例。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肿瘤性病变安全有效,可以一次性完整切除消化道肿瘤性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资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临床应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是否安全及其预后效果。方法:2008年8月到2011年8月期间共89例患者在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均通过ESD治疗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收集患者的实验室检查和相关病史资料,分析本组患者ESD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和远期疗效。结果:随访89例,随访成功率100%。89例患者包括食管早期癌16例,食管高级别内瘤变38例,食管低级别内瘤变35例。ESD一次性整块切除率93.3%(84/89),一次性完整切除率和治愈性切除率均为92.1%(82/89);术中穿孔2例,予以术中内镜下修补术;术后迟发性出血1例,均予保守治愈;3例发生食管狭窄。共对89例患者情况进行随访;ESD术后3年内病变再发1例,总复发率1.1%;随访时间10~58(36.3±21.2)个月,3年内死亡2例,3年生存率97.8%。结论: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治疗可以选择ESD,该方法安全性较高并且术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或挖除术(ESE)对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对37例常规内镜检查发现并超声内镜(EUS)检查诊断为消化道SMT的患者,分别采用ESD(黏膜肌层或黏膜下层来源)或ESE(固有肌层来源)的方法切除,观察病变完整切除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定期内镜随访。结果3例固有肌层来源肿瘤ESE治疗失败,1例因大出血转外科手术,2例因向腔外突出圈套器切除,其余34例(91.9%)均经ESD或ESE切除。4例发生穿孔,2例迟发性出血,均经内镜治疗后保守成功。平均随访13.8个月,无肿瘤残留及复发。术前EUS对病变定位诊断准确率为94.6%(35/37),而定性诊断的准确率仅为78.4%(29/37)。结论EUS对消化道SMT具有较高的定位诊断价值,但定性诊断准确率不高。在EUS指导下,采用ESD或ESE的方法多可将肿瘤一次性完整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