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静 《医疗装备》2020,(6):146-147
目的探讨亚低温护理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接收的66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亚低温护理,比较两组神经功能及预后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护理可促进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探究将亚低温康复护理模式应用于ICU危重颅脑损伤中对患者NIHSS评分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20年1—10月于ICU中收治的危重颅脑损伤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对象共计52例,选用方便抽样法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应用亚低温康复护理,对比分析护理效果,以患...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仪干预配合“一病一品”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3月医院收治的70例颅脑损伤患者资料,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一病一品”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亚低温治疗仪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15 d后的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与意识状态[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估],干预前和干预7、15 d后的日常活动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以及预后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NIHSS评分、GC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5 d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GC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15 d后,两组Barthel指数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5 d后,观察组总体...  相似文献   

4.
吴碧珍 《医疗装备》2022,(24):161-163
目的 探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辅助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于临川区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辅助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腰椎功能以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Barthel指数量表(BI)、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B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ODI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腰腿疼痛、下肢麻木低温状态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辅助康复护理能够提升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腰椎功能和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行为护理联合局部亚低温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1例SA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行为护理联合局部亚低温干预,均干预至出院,比较两组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预后情况[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健康行为[采用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SRAHP)评估]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出院当天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整体预后情况较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当天SRAHP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44%)较对照组(19.56%)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H患者采用行为护理联合局部亚低温干预可提高术后神经功能,改善预后,提升健康行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与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综合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惠州市博罗县人民医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综合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差异。护理前后分别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IHSS)评分、瘫痪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日常活动能力(Barthel)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综合功能改善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相关指标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降低,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评分升高,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物质生活等生存质量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综合功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王军  邓斌  张丙辰  杨辉  孙波 《现代保健》2010,(33):60-61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将颅脑损伤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5例,进行常规颅脑损伤治疗.治疗者1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亚低温治疗.对两组治疗后的GOS和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测定.结果 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及差值、GCS、GOS评分相比均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 亚低温治疗对颅脑损伤的疗效显著,对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循环治疗仪结合康复锻炼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医院收治的64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脑循环治疗仪结合康复锻炼,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为(21.23±2.12)分,低于对照组的(25.87±2.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BI评分为(65.24±5.27)分,高于对照组的(48.67±4.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3%,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循环治疗仪结合康复锻炼能够促进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赖小勇 《医疗装备》2021,(7):180-182
目的探讨中频脉冲治疗仪联合早期康复锻炼在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2月医院收治的103例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采取早期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频脉冲治疗仪,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结果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1个月后步行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频脉冲治疗仪联合早期康复锻炼能够减轻卒中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升运动功能,增强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0.
林燕婷 《医疗装备》2023,(19):124-126
目的 分析气压治疗仪联合早期功能锻炼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早期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气压治疗仪干预。比较两组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黏度(PV)]、下肢静脉血流速度(腘静脉、股静脉)、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PT、APTT、PV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腘静脉、股静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运动功能评分、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压治疗仪联合早期功能锻炼应用于颅脑损伤患者效果理想,可降低凝血功能,提高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改善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大剂量纳洛酮持续微泵注入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早期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早期大剂量应用纳络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3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作为治疗组,采用盐酸纳洛酮持续静脉点滴10天。对照组不使用盐酸纳洛酮。比较两组病人治疗10天后GCS评分及3个月后GOS评分。结果治疗10天后两组病人GC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GOS评分,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大剂量使用纳洛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可明显改善病人的预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早期机械通气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接受亚低温联合早期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接受早期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反应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联合早期机械通气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良好,可以改善患者的炎症状态及脑微循环。  相似文献   

13.
沈东炜 《医疗装备》2022,(17):83-85
目的 探讨早期颅骨修补术在行去骨瓣减压术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医院收治的4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23例。两组均给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在去骨瓣减压术后的1~3、3~6个月行颅骨修补术,比较两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预后情况、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生命质量及脑血流量。结果 试验组术后3个月的GOS评分及预后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术前,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高于术前,且试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两组缺损处顶叶皮质及皮质血流量均大于术前,且试验组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给予行去骨瓣减压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骨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脑血流量、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比较两种营养护理方案在重症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天津市环湖医院ICU治疗的重症脑梗死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完全肠外营养护理方案,观察组实施早期肠道内营养护理方案。比较两组营养指标、免疫指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I评分。结果 经过对两组患者TSF、MAMC、Hb、ALB、PAB等指标的检验显示,观察组以上营养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对两组患者各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指标的分析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在CD8+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3+、CD4+、IgA、IgG、IgM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及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BI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动态监测颅内压(ICP)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后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接收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观察组另予以动态脑室内置管监测并控制ICP指导治疗,比较两组术后ICP变化、脱水剂应用情况、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3、7d观察组ICP低于对照组,脱水剂使用量较对照组少,入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脱水剂使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周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Barthel指数(BI)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6个月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P监测指导应用于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减少脱水剂使用量及术后并发症,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江门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以信封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和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护理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SAS、SDS、NIHSS和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NIHSS和ADL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可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改善患者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满意度,并缩短住院的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重症颅脑损伤后躁动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后躁动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30例),均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一组为对照组(30例),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SAS评分、NIHSS评分、APACHEⅡ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SAS评分、NIHSS评分、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颅脑损伤后躁动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预后,减轻其躁动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联合优质护理干预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改善临床疗效作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河南省荣军医院96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展开心理疏导联合优质护理干预,两组均干预2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并对比两组干预前后抑郁评分(HAMD)、焦虑评分(HAMA)及干预后2个月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且护理满意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干预前,两组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D、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BI、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BI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采取心理疏导联合优质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其负性情绪,减轻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增强其日常生活能力,促进其康复,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颅脑损伤患者采取规范化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高唐县人民医院2018年1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2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规范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I评分、NIHSS评分、FMA评分,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BI评分为(58.74±5.96)分,高于对照组的(47.24±4.83)分;FMA评分为(59.52±7.69)分,高于对照组的(52.72±7.14)分;NIHSS评分为(12.26±3.25)分,低于对照组的(18.92±4.33)分;生理机能、健康状况、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睡眠质量及人际交往等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78.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康复护理用于颅脑损伤患者可提升其日常生活质量,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规范化护理在行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术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0年8月—2021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术的92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采用规范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Fugl 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AM)和Barthel指数(BI)评分。比较2组患者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出院时,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评估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FAM及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FAM及B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