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后外侧入路外侧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行改良后外侧入路外侧钢板固定治疗。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2个月。骨折均愈合,时间8~16周。无腓总神经损伤,无切口感染或皮肤坏死,无骨折复位丢失及内固定断裂,无膝关节内外翻畸形。根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评定:优10例,良5例,可2例。结论改良后外侧入路外侧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具有显露清楚、内固定放置安全、创伤小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在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中采用后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2月本院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的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6例采用后外侧入路,42例采用后正中入路。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学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无医源性血管、神经损伤。后外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后正中组(P0.05)。随访12个月以上,后外侧组开始下地行走时间、完全负重活动时间均显著早于后正中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减少,而HSS评分和ROM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后外侧组VAS、HSS评分和ROM均显著优于后正中组(P0.05)。影像方面,后外侧组骨折复位质量和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后正中组(P0.05)。[结论]后外侧入路更有利于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的治疗,具有安全、高效、创伤小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改良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3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记录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膝关节活动度,采用Lysholm评分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术后4~6周骨折断端周围出现骨痂,术后3个月胫骨平台内固定位置良好,骨折均已愈合。术后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及骨折复位丢失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屈曲105°~135°,伸直0°~5°;采用Lysholm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28/30。结论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显露充分、固定坚强、对肌肉神经血管干预较小、患者能早期功能锻炼的优点,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前外侧柱骨折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柱骨折的疗效。方法 经前外侧柱骨折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33例胫骨平台后外侧柱骨折患者。记录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情况、膝关节活动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HSS评分、WOMAC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8~48(23.06±5.30)个月。手术时间55~115(86.66±18.27)min。骨折愈合时间4~9(6.27±1.79)个月。术后均未发生腓总神经麻痹、小腿筋膜间室综合征、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HSS评分76~94(84.69±6.17)分,WOMAC评分16~40(28.96±7.65)分,膝关节伸直0°~25°(3.8°±5.7°)、屈曲110°~135°(125.8°±6.6°)。结论 经前外侧柱骨折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柱骨折,显露清楚、安全、难度小,能够稳妥固定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6):1502-1506
[目的]研究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不同内固定模型在轴向载荷作用下骨块位移、钢板应力的分布规律,探讨符合力学原理的最佳内固定。[方法]应用有限元相关软件建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有限元模型,包括Ⅰ、Ⅱ和Ⅲ度骨折,并分别用三种钢板固定方式,包括外侧解剖钢板、带状钢板和后侧支撑钢板。设定边界及载荷条件,模拟体重60 kg的慢跑步(1 200 N)情况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三种固定方式下胫骨平台位移、应力分布及钢板螺钉承受应力情况。[结果]在有限元软件中构建了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钢板固定三维有限元模型;三种固定模型在轴向载荷为1 200 N时,带状钢板与外侧解剖型钢板及后方重建支撑钢板的轴向位移接近;随着载荷增大,三种固定方式下胫骨与螺钉所承受的应力值也随之增大,但各组总体位移与最大应力值均比较接近。[结论]利用有限元相关软件建立的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有限元模型及钢板内固定有限元模型能有效模拟骨折真实情况。使用带状钢板固定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能达到外侧解剖型钢板后方重建钢板固定的生物力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后侧正中入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手术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11—2018-03采用后侧正中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的18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术后采用Rasmussen骨折复位解剖学评分标准来评价骨折复位质量,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同时观察并记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1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36(17.8±0.6)个月。术后Rasmussen复位评分15~18(16.9±0.4)分;末次随访时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80~96(90.7±3.8)分。术后有1例出现膝后切口浅表感染,未发现神经血管损伤病例。有2例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受限,经锻炼后明显好转。结论后侧正中入路能很好地显露整个胫骨平台后柱,有利于解剖复位骨折端并置入内固定物,未发生明显并发症,膝关节功能优良,可获得良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7.
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胫骨平台骨折类型,仍是目前创伤骨科的难点之一.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解剖位置相对复杂,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比较困难,但如未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往往会导致患者膝关节功能障碍.本文就涉及后外侧髁的胫骨平台骨折分型、手术入路、内固定方法和关节镜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正>胫骨平台骨折是常见的四肢骨折,约占膝关节损伤的8.95%[1],而其后外侧骨折为一特殊类型的平台骨折,主要累及胫骨外侧髁的后1/3。本院自2007年12月至2009年6月对13例该类骨折采用后外侧入路锁定接骨板固定治疗,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改良前外侧入路胫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3月采用改良前外侧入路胫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并获得随访的患者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26~55岁,平均38.3岁.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车祸伤10例,高处坠落伤7例,跌伤2例.合并胫骨平台前十字韧带止点撕脱骨折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15 d,平均7.5 d.手术均采用膝关节前外侧“S”形皮肤切口,较常规切口偏向后上,用胫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后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术后复查X线片和CT三维重建,3个月内每月复查X线片,采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 手术时间80~120 min,平均95 rin;术中出血量100~400 ml,平均180 ml.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2个月.全部获得骨折愈合,愈合时间8~14周.随访期间无内固定松动、断裂、骨不愈合,无膝关节内、外翻畸形和骨折再移位,无膝关节不稳.18例患者达到解剖复位;1例后外侧粉碎骨折脱位患者术后CT提示存在2 mm关节面台阶,患者行走2 km后出现膝关节轻度疼痛,膝关节伸屈0°-105°.1例患者膝关节伸屈5°-90°.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定13~30分,平均(22.9±4.9)分,优10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89.5%.结论 改良前外侧入路胫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操作简单安全,固定可靠,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后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的手术方法 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7 年5 月至2011 年2 月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采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的28 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 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34 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0.2 个月;骨折愈合时间5~8 个月,平均愈合时间6 个月.术后1、3、6、12 个月的膝关节总伸屈度数分别为80°~120°(平均105.0°)、95°~135°(平均120.3°)、90°~135°(平均119.1°)、110°~135°(平均127.3°).术后12 个月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86~97 分,平均92.1 分.关节功能评定按Hohl 评分标准:优19 例、良7 例、可2 例,优良率93%.未见关节面塌陷、膝关节内外翻及不稳定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膝关节后外侧入路能够充分暴露胫骨后关节间隙及胫骨平台后外侧髁,为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的直视复位和植骨内固定提供良好的操作空间,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后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21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采用后外侧入路显露胫骨后外髁,对骨折进行支撑钢板内固定,关节面塌陷者采用异体骨或自体髂骨植骨。结果 21例均获随访,时间13~19个月。1例膝关节伸直轻度受限(-5.0°),其余患者无膝关节伸直障碍。膝关节总伸屈度95.0°~135.0°(122.6°±12.8°)。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9~16周。Rasmussen放射学评分:术后即刻13~18(16.2±2.7)分,末次随访时11~18(15.5±3.2)分。后倾角:术后即刻6.0°~9.0°(7.8°±1.5°),末次随访5.5°~10.0°(7.6°±1.8°)。HSS膝关节评分65~98(83.9±8.2)分。结论经后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尽管暴露范围较局限,但可直视下进行复位固定位置,具有一定优势,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入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自2010-06—2014-03采用经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21例,采用Rasmussen放射学评分对骨折复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13.8(12~18)个月,术后12个月Rasmussen放射评分平均15.9(13~18)分,优5例,良16例。术后12个月HSS评分平均87.6(83~95)分,均为优。结论经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时,骨折复位满意,内固定牢靠,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下经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4-03-2019-05诊治的23例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首先在关节镜下探查膝关节韧带、软骨、半月板损伤情况,半月板损伤行部分切除成形或缝合术.在膝关节镜辅助下经前外侧入路复位骨折,采用T形或L形接...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8月~2017年3月,我科采用胫骨远端前外侧锁定钢板倒置治疗17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35~69岁。患者均为闭合骨折,不伴有血管、神经的损伤。骨折Schatker分型:Ⅱ型12例,Ⅲ型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5~7 d。1.2治疗方法腰硬联合麻醉下手术。采用腓骨小头上方入路,显露胫骨平台后外侧关节面,直视下用顶棒行胫骨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采用经腓骨截骨的后外侧入路来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 自2010年6月至2013年7月,采用经腓骨截骨的后外侧入路,后侧或后侧联合外侧支撑钢板固定的方式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患者共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33~65岁,平均47.8岁。按AO/OTA分型原则进行分型,其中41-B-2.2.4型2例;41-B-3.1.2型9例。结果 术后X线片示所有患者均达到解剖复位。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17.1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9~13周,平均11.6周,随访过程中未见高度丢失,Rasmussen放射评分16~18分,平均17.6分。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为86~100分,平均93.8分。结论 经腓骨截骨的后外侧入路来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可以清晰暴露后外侧骨折块,方便进行后侧支撑钢板固定,同时可以暴露外侧平台,尤其适用于后外侧骨折合并外侧平台劈裂的病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arlson后内侧或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对2010年4月至2012年1月15例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行Carlson后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并进行随访,做疗效分析。结果 1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11个月,骨折愈合后以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for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估。骨折愈合后HSS评分72~94分,平均85.3分。结论 Carlson后内侧或后外侧入路对胫骨平台后侧骨折可以很好的显露并复位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较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内固定治疗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方法。方法自2007年3月至2009年4月对19例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关节镜辅助下内固定手术治疗,按Schatzker分型Ⅰ型9例,Ⅱ型4例,Ⅲ型6例。所有患者均应用关节镜探查处理半月板及韧带等合并损伤,并在关节镜监视下行骨折复位、支撑钢板或拉力螺钉内固定术。结果 19例患者均在术后3~4个月获得骨性愈合,无局部感染、骨筋膜室综合征、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最后一次随访HSS评分平均87.9分(67分~98分),优良率94.7%。结论关节镜辅助内固定术治疗外侧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效果良好,可同时处理关节腔内合并组织损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单一外侧纵行直切口双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至2014年8月采用单一外侧纵行直切口双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共16例,其中男11例,女5例;平均年龄32.6岁(22~61岁)。交通事故伤10例,高处坠落伤4例,重物砸伤2例,均为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68个月,平均35个月。骨折均一期愈合,无一例发生感染、骨折不愈合、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未见骨折再移位或者塌陷。随访参照Rasmussen评分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优10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93.8%。结论 单一外侧纵行直切口双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临床上效果显著,对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具有良好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改良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 采用改良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内固定治疗16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记录手术骨折复位情况及愈合情况、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骨折均对位对线良好。术后均未发生切口感染、周围皮肤坏死、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术后6周X线片显示骨痂均形成,术后3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均愈合,患肢无明显疼痛,患者均可完全负重行走。术后12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均愈合良好、对位对线良好;膝关节屈曲110°~135°(122.0°±5.1°),伸直0°~10°(5.5°±3.1°);HSS评分88~94(90.5±1.7)分。结论 改良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中避免体位变换,视野暴露充分,骨折端软组织剥离少,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利于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