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用PCR-RFLP分析结核分枝杆菌rpsL基因突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SM)耐药基因突变情况,建立快速检测耐药突变株的方法?方法 通过PCR-RFLP分析62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rpsL基因突变的部位和性质?结果 以H37RV标准株为对照,13株敏感株的rpsL基因有MboⅡ酶切位点;37株耐SM分离株中,31株(838%)无MboⅡ酶切位点;12株耐其它抗结核药物株中,也有2株无MboⅡ酶切位点?结论 大多数结核分枝杆菌SM耐药分离株的核糖体S12蛋白编码基因(rpsL)第43位密码子有点突变?PCR-RFLP可能成为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突变株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国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rpsL基因突变特征及其与链霉素耐药的相关性,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对302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rpsL基因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PCR-DS)进行检测。结果 59株对INH、RFP、SM、EMB和PAS全部敏感,rpsL基因没有突变,61株对SM敏感的耐药株有6株突变,SM敏感菌株突变率为5.00%(6/120)。182株SM耐药MTB,rpsL基因突变率为70.33%,其中43位密码子赖氨酸转变为精氨酸(Lys43Arg)突变率为52.20%;88位密码子有4种突变类型,突变率为17.58%;86位密码子精氨酸转变为谷氨酰胺(Arg86Gln)突变率为0.55%。SM耐药株的rpsL基因突变率明显高于SM敏感株的基因突变率,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05,P〈0.05。结论 rpsL基因突变与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耐药高度相关,其中Lys43Arg突变是主要突变类型,PCR-DS检测rpsL基因突变可以用于临床结核菌链霉素耐药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寡核苷酸探针膜杂交法快速检测临床分离株中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INH)、链霉素(SM)、乙胺丁醇(EMB)的耐药性。方法设计与合成用于检测结核分枝杆菌3种药物常见耐药基因的寡核苷酸探针,点于硝酸纤维素膜上,与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生物素标记的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进行反向斑点杂交。结果26株耐INH菌株中,16株Klb杂交阳性;7株inhla杂交阳性;23株耐SM菌株中,17株rpsl基因突变型探针Slb杂交阳性,2株突变型探针rrslb杂交阳性;31株耐EMB菌株中,13株Elb杂交阳性,1株Elc杂交阳性,5株Eld杂交阳性,1株Ele杂交阳性,11株与El探针杂交。kagG、inhA、rp-sL、rrs和embB基因膜杂交突变检出率分别为61.5%,26.9%,74%,8.7%和64.5%,与PCR-DS分析结果一致。结论寡核苷酸探针膜杂交技术可能成为检测部分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型简便、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gidB基因突变在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耐药中的作用。方法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60株为链霉素耐药,30株敏感。同时进行链霉素MIC测定并采用DNA测序法分析gidB,rpsL和rrs基因突变。结果20%的耐药株含有gidB单基因突变,80%的耐药株除gidB基因突变以外,还有rpsL或rrs基因突变。敏感株中也有gidB基因突变。gidB突变呈散在分布,未发现突变热点。结论gidB基因突变在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耐药中的作用尚不能肯定。  相似文献   

5.
链霉素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gidB基因突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gidB基因突变在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耐药中的作用.方法 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60株为链霉素耐药,30株敏感.同时进行链霉素MIC测定并采用DNA测序法分析gidB,rpsL和rrs基因突变.结果 20%的耐药株含有gidB单基因突变,80%的耐药株除gidB基因突变以外,还有rpsL或rrs基因突变.敏感株中也有gidB基因突变.gidB突变呈散在分布,未发现突变热点.结论 gidB基因突变在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耐药中的作用尚不能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型,建立一种新的分子药敏试验方法。方法以传统药敏试验和PCR-直接测序方法为对照,应用基因芯片快速检测157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异烟肼(INH)、利福平(RFP)、链霉素(SM)和乙胺丁醇(EMB)耐药基因(katGr、poB、rp-sLr、rs和embB)的带荧光素标记的PCR产物。结果PCR-直接测序和基因芯片检测36株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株的5种耐药基因均为野生型。121株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分离株中,56株耐INH分离株,katG基因突变率为62.5%,其中katG缺失率为7.5%,315位密码子突变率为55.4%,279位密码子突变率为1.8%;104株耐RFP株,rpoB基因突变率为94.2%,最常见的突变位点为531位和526位密码子(突变率分别为60.6%、15.4%),双位点突变率为5.8%,还发现511、513、515、516、517、518和533位密码子突变;62株耐SM分离株,rpsL和rrs总突变率为88.7%(两者分别为82.3%、6.5%),rpsL突变位于43位和88位密码子(突变率分别为77.4%、4.8%),rrs突变位于513位和516位碱基(突变分别为4.8%、1.6%);57株为耐EMB株,embB基因突变率为61.4%,均为306位密码子突变,最常见的突变为ATG→GTG或ATA(突变率分别为35.1%、15.8%),还发现306位密码子ATG→ATC、ATT和CTG突变。通过基因芯片检出的突变与基因测序结果一致。结论应用基因芯片可分析大多数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型,弥补传统药敏试验方法的不足,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7.
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耐药基因rpsL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TB)对链霉素(Sm)耐药的分子机制,建立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Sm耐药性的方法。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80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rpsL基因。结果以H37Rv标准株为对照,21株敏感株中,1株(4.76%) SSCP和RFLP分析存在rpsL基因异常;59株耐药株中,36株(61.02%)SSCP和RFLP分析存在rpsL基因异常。结论结核分枝杆菌对Sm耐药与rpsL基因突变有关,PCR-SSCP和PCR-RFLP技术可快速、准确地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Sm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8.
应用基因芯片分析结核分枝杆菌常见耐药基因型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型,建立一种新的分子药敏试验方法。方法以传统药敏试验和PCR-直接测序方法为对照,应用基因芯片快速检测157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异烟肼(INH)、利福平(RFP)、链霉素(SM)和乙胺丁醇(EMB)耐药基因(katG、rpoB、rpaL、rrs和embB)的带荧光素标记的PCR产物。结果PCR-直接测序和基因芯片检测36株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株的5种耐药基因均为野生型。121株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分离株中,56株耐INH分离株,katG基因突变率为62.5%,其中katG缺失率为7.5%,315位密码子突变率为55.4%,279位密码子突变率为1.8%;104株耐RFP株,rpoB基因突变率为94.2%,最常见的突变位点为531位和526位密码子(突变率分别为60.6%、15.4%),双位点突变率为5.8%,还发现511、513、515、516、517、518和533位密码子突变;62株耐SM分离株,rpsL和ITS总突变率为88.7%(两者分别为82.3%、6.5%),rpsL突变位于43位和88位密码子(突变率分别为77.4%、4.8%),rrs突变位于513位和516位碱基(突变分别为4.8%、1.6%);57株为耐EMB株,embB基因突变率为61.4%,均为306位密码子突变,最常见的突变为ATG→GTG或剐rA(突变率分别为35.1%、15.8%),还发现306位密码子ATG→ATC、ATT和CTG突变。通过基因芯片检出的突变与基因测序结果一致。结论应用基因芯片可分析大多数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型,弥补传统药敏试验方法的不足,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冷洁  韩娜  邹悦 《山东医药》2014,(23):55-57
目的:探讨青岛地区链霉素耐药结核分枝杆菌rpsL43基因突变特征。方法应用PCR-DNA测序法对来自青岛地区的70株链霉素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低浓度耐药菌株30株、高浓度耐药菌株40株)和20株链霉素敏感的结核分枝杆菌的rpsL基因片段进行测序,并进行分析。结果20株链霉素敏感菌株中均未发生rpsL43突变,而70株链霉素耐药菌株中有49株发生了rpsL43突变,突变率为70.00%,均为AAG→AGG突变。 rpsL43突变在链霉素敏感菌株和链霉素耐药菌株中的分布比较,P<0.01。30株链霉素低浓度耐药菌株中有12株发生了rpsL43突变,而40株链霉素高浓度耐药菌株中有37株发生了rpsL43突变,rpsL43突变在链霉素低浓度耐药菌株和链霉素高浓度耐药菌株中的分布比较,P<0.01。结论青岛地区链霉素耐药结核分枝杆菌rpsL43突变率高,均为AAG→AGG突变,且在链霉素高浓度耐药菌株突变率高于在链霉素低浓度耐药菌株。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与耐药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用绝对浓度法和基因测序技术检测临床分离的22株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INH)、利福平(RFP)、链霉素(SM)、卡那霉素(KM)、氧氟沙星(OFLX)、对氨基水杨酸(PAS)耐药性和相应耐药基因kat G、rpo B、rpsl、rrs、gyr A、thy A的突变。结果 22株结核分枝杆菌中耐药菌株占45.5%。INH耐药率为18.2%,RFP耐药率为27.3%,SM耐药率9.1%,KM耐药率为18.2%,OFLX的耐药率为13.6%,PAS耐药率为4.5%。敏感菌株中均未检测到耐药基因突变。耐药菌株中除2株外均检测到相应耐药基因突变。结论结核分枝杆菌对抗结核药物耐药性与相关耐药基因突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耐多药结核病(MDR-TB)临床分离株rPOB、KatG和rpsL基因突变在结核病耐药性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分析了同时耐异烟肼(INH)、利福平(RFP)、链霉素(SM)的多耐药临床分离株和35株药物敏感株的rPOB、KatG、rpsL基因突变。结果以结核分支杆菌H37RV为对照,35株药物敏感株的rPOB、rpsL基因SSCP图谱正常,其特异性为100%;KatG基因有2株图谱异常,特异性为94.3%。71株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均未发现rPOB、KatG、rpsL基因缺失,其PCR扩增产物SSCP分析结果表明36株多耐药临床分离株中,32株rPOB基因图谱异常;21株KatG基因图谱异常;26株rpsL基因图谱异常。其敏感性分别为rPOB(88.9%)、KatG(58.3%),rpsL(72.2%)。结论结核分支杆菌耐RFP、INH、SM耐药性的产生主要是由于rPOB、KatG和rpsL基因突变所致。PCR-SSCP技术有望成为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检测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临床分离的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株进行基因突变分析。方法对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菌株进行耐药基因的PCR检测,利用基因序列测定方法分析耐药基因突变情况。结果从耐多药结核病(MDR-TB)患者临床分离菌株中快速检测到rpoB、katG、rpsL、embB基因及其突变。耐多药菌株、全耐及单耐利福平分离菌株均检测rpoB基因点突变,突变位点主要为第516、526和531常见密码子,1例MDR-TB出现第479位和第531位密码子同时突变。耐多药菌、全耐菌及单耐异烟肼的菌株均检测有katG基因点突变,突变位点均为第2066位碱基C突变为Go全耐菌和对乙胺丁醇(EMB)耐药的耐多药菌株均检测有embB基因点突变,突变位点均为第306位密码子ATG突变为ACG。全耐菌和对链霉素(SM)耐药的MDR-TB菌株均检测有rpsL基因点突变,突变密码子为CCT突变为CTT,其中从1株对SM敏感的MDR-TB中也检测到突变。全敏感株、标准株及利福平(RIF)、异烟肼(INH)或EMB敏感的耐药株均无rpoB、katG或embB基因突变。结论PCR及基因序列测定可快速检测耐多药结核基因,结核分枝杆菌耐多药性与多个基因突变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重庆市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gyrA、rrs基因突变特征及其与氧氟沙星(ofloxacin,Ofx)、卡那霉素耐药(kanamycin,Km)的关系。方法对89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Ofx耐药相关基因gyrA和Km耐药相关基因rrs进行序列测定,分析其基因突变特征。结果89株MDR结核分枝杆菌中有50株对Ofx耐药,其中46株(92.00%,46/50)gyrA基因发生突变,突变位点包括74、89、90、91和94位密码子;22株耐Km菌株中,19株(86.36%,19/22)发生rrs基因突变,突变类型均为A1401G。Ofx、Km耐药株的gyrA、rrs基因突变率明显高于相应敏感株的基因突变率,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937,P<0.001;Fisher双侧P<0.001)。结论gyrA基因90、91、94位密码子突变是重庆市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Ofx耐药的主要机制;rrs基因A1401G突变则是Km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变性高压液相色谱(DHPLC)技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rpsL基因的突变,从而对结核分枝杆菌是否耐受链霉素类药物做出初步判断。方法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确定122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链霉素的敏感程度。提取试验菌株基因组DNA。扩增rpsL基因片段;分别与H37Rv标准株的相应PCR产物混合、杂交后,利用WAVE核苷酸片段分析系统对各杂交产物进行DHPLC检测;序列测定结果与相应的DHPLC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以验证DHPLC检测的准确性。通过比较药物敏感性和DHPLC检测结果。建立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此外我们还检测了32株对链酶素敏感的临床分离株进行了DHPLC法检测。以明确该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结果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链霉素耐药性经体外实验证明,rpsL基因43位氨基酸突变通常会引起较高程度的链霉素耐药性。88位氨基酸突变菌株对链霉素的耐药性较低。链霉素耐药菌中发生rpsL基因突变的菌株约占78.69%(96/122)。其中以43位氨基酸突变为主(75.41%)。利用DHPLC技术检测rpsL基因突变,虽然不能检出缺失突变形式,但与直接测序法相比检出率为98.95%(95/96)。对所有耐受链霉素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而言。利用DHPLC技术可以达到77.87%(95/122)的耐药菌检出率,与序列测定法的检出率相近(96/122)。并且根据DHPLC检测图谱能够很好地判断rpsL基因的碱基突变形式。32株链酶素株的DHPLC检测图谱都与H37Rv标准株相同。结论DHPLC法是快速检测出结核分枝杆菌rpsL基因碱基突变的好方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链霉素耐药菌而言,碱基突变与结核分枝杆菌耐受链霉素类抗生素存在高度的相关关系,因此DHPLC技术用于临床早期检测结核病人对链霉素的耐药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应用PCR-SSCP技术快速检测耐INH,RFP,SM结核分支杆菌分离株rpoB、KatG、rpsL基因突变,评价其在检测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方面的价值。方法 32侏耐INH、RFP、SM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及25侏结核分支杆菌敏感分离株用PCR-SSCP方法分别检测,rpoB、KatG、rpsL基因突变。结果 32株耐多药结核分支杆菌分离株中,rpoB、KatG、rpsL PCR扩增产物PCR-SSCP分别有28株(87.5%)rpoB基因,19株(59.3%)KatG基因和23株(71.9%)rpsL基因电泳条带与结核分支杆菌标准株H37Rv电泳条带相比有明显差异,而25株结核分支杆菌敏感株的PCR-SSCP条带与结核分支杆菌H37Rv相似,特异性为100%。结论 PCR-SSCP方法敏感、特异,可快速检测结核分支杆菌rpoB、KatG、rpsL耐药基因突变,有利于耐多药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DNA芯片,用于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链霉素rpsl和rrs基因突变。方法根据结核分枝杆菌rpsl和rrs基因序列设计探针并制作DNA芯片,用TAMRA(四甲基罗丹明)标记的引物扩增结核分枝杆菌rpsl和rrs基因突变热点的片段,与DNA芯片杂交,同时以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ingle strande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和DNA测序法为对照。结果144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42株链霉素敏感株的PCR-SSCP和DNA芯片杂交结果与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完全相同;102株链霉素耐药株中有79株检测到rpsl基因突变77.5%(79/102),其中74株为43位密码子AAG→AGG突变,5株为88位密码子AAG→AGG突变;rrs基因突变5%(5/102),4株为513位密码子A→C突变,1株为516位密码子C→T突变,均与PCR-SSCP和DNA芯片杂交结果一致,余18株未检测到突变。结论用DNA芯片可快速、特异地检测出大多数结核分枝杆菌耐链霉素分离株的rpsl和rrs基因突变,可用于临床耐药性的检测,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重庆市耐多药结核病(MDR-TB)临床菌株二线注射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突变特征,为本地区合理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注射类药物耐药性检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重庆市39个区(县)967例MDR-TB可疑患者的所有耐多药(MDR)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229株,通过微孔板Alamar blue显色法检测3种二线注射类药物[卡那霉素(Km)、阿米卡星(Am)、卷曲霉素(Cm)]的耐药性,用PCR测序方法对其耐药相关基因rrs、eis启动子区、tlyA进行分析,并采用荧光定量熔解曲线方法进行北京基因型鉴定。结果 在229株MDR菌株中,35株(15.3%,35/229)对三种二线注射类药物任一耐药,Km、Am和Cm耐药率分别为14.8%(34/229)、11.8%(27/229)、8.3%(19/229)。在34株Km耐药株中,21株发生rrs基因A1401G突变,1株rrs基因G1484T突变,4株eis启动子区G(-10)A突变及1株C(-14)T突变。在27株Am耐药株中,20株发生rrs基因A1401G突变,1株rrs基因G1484T突变,1株eis启动子区G(-10)A突变。在19株Cm耐药株中,13株发生rrs基因A1401G突变,1株rrs基因G1484T突变,1株tlyA基因137位碱基插入改变。北京与非北京基因型间注射类药物耐药及相关基因突变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庆地区MDR结核分枝杆菌Km、Am和Cm各耐药相关基因呈现不同的突变频率特征,其中rrs基因突变频率最高,可作为三种注射类药物的耐药诊断标记物。北京基因型与二线注射类药物耐药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雅安市结核分枝杆菌对6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为雅安市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数据。方法收集2014-09/2019-02雅安市结核病可疑患者痰培养分离株280株,采用比例法药敏试验对分离株进行6种抗结核药物敏感性试验,检测药物包括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链霉素(SM)、氧氟沙星(OFX)、卡那霉素(KM)。率的比较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χ~2检验。结果 280株结核分枝杆菌中总耐药率为22.86%,单耐药率为13.21%,多耐药率为3.21%,耐多药率为6.23%。复治涂阳患者总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均高于初治涂阳患者和涂阴培阳患者。任一耐药率排前3位的为INH、SM、OFX,单耐药排前3位的为OFX、INH、SM,多耐药排名第1位的为INH+SM,耐多药排名第1位的为INH+RFP。结论雅安市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不容乐观,要加强对病人的治疗管理,规范用药,应积极推广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将各种检测技术联合应用,尽早发现耐药患者,减少耐药结核病传播。  相似文献   

19.
结核分支杆菌五种耐药基因检测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检测结核分支杆菌rpoBkatG、rpsL、pncA和embB耐药基因 ,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 SSCP)分析和药敏试验 (比例法 ) ,了解 10 9例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情况 ,并分析、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1/ 2以上的肺结核患者至少耐两种抗结核药物 ,对RFP、INH、SM、PZA和EB总耐药率分别为 80 7%、71 5 %、78 8%、5 7 7%和48 6%。rpoB、katG、rpsL、pncA和embB基因突变率分别为 76%、68%、71%、5 1%和 3 0 %。结核分支杆菌耐药基因突变率与耐药水平联系密切 ,多数结核分支杆菌耐药基因突变易发生在高耐药株 ,也有少数基因突变发生在低耐药株。根据药敏试验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6个月耐多药结核治愈率分别达到 5 4 8%和 62 8% ,治疗效果满意 ,两种方法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耐药基因检测指导治疗是一种新探索 ,PCR SSCP方法敏感、特异 ,可以快速检测结核分支杆菌rpoB、katG、rpsL、pncA和embB耐药基因突变 ,可能会成为临床指导用药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用耐药基因检测方法指导老年肺结核病人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老年肺结核病人的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情况,评价它们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检测结核分支杆菌rpoB,katG,rpsL,pncA,embB基因突变和药物敏感试验(比例法),了解117例老年结核病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探讨和比较2种耐药性检测方法的检测效果。结果:1/2上的肺结核病人至少耐2种抗结核药物,对RFP、INH、SM、PZA和EB总耐药率为82.1%、71.7%、63.2%、51.2%和35.0%,耐多药率为67.5%,rpoB,katG,rpsL,PpncA和embB基因突变率分别为72.8%、64.9%、59.8%、41.0%和30.7%,多基因突变株达76.0%,结核杆菌耐药基因突变与耐药水平联系密切,多数结核分支杆菌耐药基因突变易发生在高耐药区,也有少数基因突变发生在低耐药区。根据药敏试验和耐药基因检测,耐多药结核病人6个月治愈率分别达到54.8%和62.8%,治疗效果满意,两种方法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耐药基因检测指寻治疗是一种新探索,PCR-SSCP方法敏感,特异,可以快速检测结核菌rpoB,katG,rpsL,pncA和embB耐药基因突变,可能会成为临床指导用药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