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了解内蒙古通辽市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了解高血压患者治疗率和控制率。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通辽市抽取4个社区作为研究现场,对社区内30岁以上常住人口进行体检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社区居民1048人,有效样本840人。共检出高血压患者366人,高血压患病率为43.6%,其中男性高血压患病率为51.3%(196人),高于女性的37.1%(170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文化程度高者,高血压患病率低(P〈0.01)。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P〈0.01)。366名高血压患者中,高血压知晓率为88.0%,治疗率为43.2%,控制率为18.4%。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高血压患者在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0~70岁年龄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较高(P〈0.05)。结论防治高血压必须以社区为基础,提高社区居民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辽宁省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和控制现状,探讨该人群血压水平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辽宁省5县≥35岁农村居民共5 122人进行高血压患病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和服药控制率分别为34.6%,36.68%,21.78%,3.05%和13.99%;高血压患病率和严重程度随年龄增长明显上升(P0.01);不同年龄组知晓率和治疗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服药控制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辽宁省农村居民高血压普遍高发,人群中正常高值血压和患者中2、3级血压比例高,控制水平低下,亟需提高综合干预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河北省玉田县中老年人群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和知晓率。方法2011年3月选取40~69岁农村居民495人进行高血压和糖尿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调查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63.8%、12.1%,知晓率分别为34.5%、56.7%;根据中国人口年龄进行标化后患病率统计:高血压为63.2%(男性为66.4%,女性为60.9%)、糖尿病为11.1%(男性为12.0%,女性为10.4%);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和体重指数的增加而递增(P〈0.01或P〈0.05),男性和女性居民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率及知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知晓率随体重指数的增加而升高(P〈0.01)。结论河北玉田县农村中老年居民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较高,而高血压知晓率却很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重庆市荣昌区35~75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高血压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参加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和综合干预项目5669名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生化检测,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二分类逐歩后退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重庆市荣昌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49.46%、16.76%、16.00%,标化患病率分别为41.13%、14.01%、15.66%。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32.13%、29.21%、6.35%。高血压患病危险因素为男性、中心性肥胖、糖尿病,保护因素为工人、失业、家务及商业服务人员;≥50岁年龄组、家庭年收入在≥3万元~、≥4万元的高血压知晓率高;家庭年收入在3万元~、≥4万元的高血压治疗率高;城市、家庭年收入在≥4万元的高血压控制率高。糖尿病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高。结论重庆市荣昌区35~75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应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危险因素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和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重庆市≥65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管理率和治疗率的现状,为制定相关的政策及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3-2014年重庆市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用SPSS 19.0软件对重庆市65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管理率与治疗率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共调查1 808名65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61.4%,农村居民患病率(64.6%)高于城市居民(59.5%),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知晓率为50.3%,城市居民知晓率(55.7%)高于农村居民(46.5%),工人与商业服务人员知晓率(68.6%)最高,参加公费医疗的人群知晓率(83.3%)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管理率为30.0%,城市居民管理率(33.8%)高于农村居民(27.2%),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率(46.4%)最高,参加商业保险的人群管理率(50.0%)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高血压治疗率为47.4%,城市居民治疗率(51.3%)高于农村居民(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庆市≥65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但知晓率、管理率、治疗率较低,应加强高血压防治工作,提高老年居民高血压知晓率、管理率和治疗率。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中老年居民骨关节炎流行现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四川省40岁及以上居民骨关节炎(OA)的患病情况,比较不同特征人群OA的患病率,分析OA发病的相关影响因素,为该病的早期预防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四川省部分市县848名40岁及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骨科体检并拍摄x线片。结果骨关节炎总患病率为42.0%,随着年龄的增加,骨关节炎患病率也随之增高(X2=62.25,P〈0.001);城市居民颈椎患病率高于农村居民(X2=7.79,P=0.005),而腰椎患病率低于农村居民(x2=9.05,P=0.003);女性膝关节和手关节患病率均高于男性(X2=8.30,P=0.004;x2=4.29,P=0.038);体质指数(BMI)正常、超重、肥胖者的患病率呈递增趋势(X2=10.93,P=0.012);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OA的患病率均比非患者的患病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7.04,P〈0.001;X2=21.67,P〈0.001;X2=22.77,P〈0.001;)x2=27.39,P〈0.001)。结论四川省中老年居民OA患病率较高。年龄、性别、地区、BMI、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骨质疏松等是OA患病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长沙市居民对糖尿病患病的知晓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长沙市5个区县对18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长沙市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10.06%,糖尿病患病知晓率为63.86%;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地区、文化程度、高血压、饮酒、锻炼、食盐量、食油量是影响糖尿病患病知晓率的主要因素;年龄越大(P<0.001),文化程度越高(P=0.011),患病知晓率越高;城区患病知晓率(69.27%)高于农村(57.70%)(χ2=28.469,P<0.001);同时患糖尿病和高血压的人群糖尿病患病知晓率(68.14%)高于仅患糖尿病的人群(57.47%)(χ2=23.330,P<0.001)、不饮酒(P<0.001)、开展锻炼(P<0.001)的患病人群中具有更高的患病知晓率。结论 长沙市成人糖尿病患病率较高,而糖尿病患病知晓率较低,应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与促进、加强血糖筛查,提高患病知晓率,预防和延缓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重庆市巴南区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水平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巴南区城乡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开展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共调查18岁及以上居民600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0.8%,标化患病率为20.2%。其中,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7.5%和22.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2,P0.05);男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0.33%和21.3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P0.05);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χ~2=289.48,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均受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体质指数、中心性肥胖、糖尿病等7个因素影响,而血脂异常、饮酒与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有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体质指数均为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危险因素。结论巴南区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均较高,应加强开展健康教育为主的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尤其对高年龄、超重肥胖等高危人群采取主动干预,以降低高血压患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苏南地区高血压前期人群的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为防控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无锡市崇安区6个街道2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对所有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其身高、体重、血压、腰围。结果苏南地区高血压前期患病率为57.0%,男性患病率(53.1%)高于女性(4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患病率为11.8%。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中心性肥胖和超重或肥胖均为高血压前期的影响因素,其中,中心性肥胖和超重或肥胖是高血压前期的主要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2.52和1.17。高血压前期人群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知晓率(87.6%)、"成年人正常的血压值"(84.1%)以及"高血压是否为终身疾病"的知晓率(89.7%)高于正常血压组人群知晓率(分别为84.8%、79.6%和8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主食摄入量越多,腰围越大;蔬菜摄入量越多,收缩压越低。结论苏南地区高血压前期患病率比较高,高血压前期人群主要受生活方式的影响,应加强对人群的健康教育,积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湖北省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及患者对高血压的知晓与控制状况,为高血压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3年8月—2014年6月,在湖北省10个国家监测点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共调查≥18岁常住居民6 000人。对样本进行复杂加权后,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及城乡成人高血压患病、知晓、治疗及控制情况。结果有效调查湖北省5 941名≥18岁常住居民,其中高血压患病率为27.7%,城镇(26.1%)与乡村(30.2%),男性(29.4%)与女性(25.9%)高血压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增加(P0.01),随着文化程度以及年收入的升高而降低(P0.01);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以及控制率分别为47.2%、37.6%和11.7%;年收入越高其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越高;治疗人群中,31.2%(95%CI=23.7%~38.6%)的人群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城镇居民(36.2%)高血压有效控制率高于乡村居民(21.4%)。结论湖北省成人高血压呈现"一高三低"的特征,即患病率高、知晓率低、血压控制率低、治疗率低;建议进一步采取措施来提高人群的高血压知晓率及控制率,且重点集中在乡村地区、低收入、以及低文化人群。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广州市海珠区15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流行特征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科学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5岁及以上常住户口居民共40 053人,血糖检测6 319人,通过入户询问和体检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糖尿病危险因素。结果糖尿病粗患病率为10.71%(标化患病率为7.22%),男性粗患病率为12.21%(标化患病率为8.03%),女性粗患病率为9.62%(标化患病率为6.71%),男性和女性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体质指数、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中心性肥胖、高血脂是糖尿病患病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单纯性肥胖、中心性肥胖、血脂异常和高血压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广州市海珠区15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随着时间推移继续快速上升,应加强健康教育,推动健康生活方式,注意饮食,控制肥胖、血脂异常和预防高血压,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系统管理等措施,以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甘标  朱凯星  许美振 《职业与健康》2014,(17):2442-2444
目的调查广州市海珠区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高血压的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2年对海珠区年满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共6313人进行问卷调查和健康检查(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血脂等的测量)。描述该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高血压患病率,利用单因素χ2检验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高血压粗患病率为25.1%(标化率15.1%)。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包括性别、婚姻状况、年龄、文化程度、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血脂水平、糖尿病、吸烟、咸淡口味和锻炼(P〈0.05)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脑血管病家族史、BMI、WHR、血脂水平、糖尿病和咸淡口味是高血压的影响因素(P〈0.05),OR值分别为1.089、0.873、1.721、1.753、1.167、1.601、2.016和1.259。结论广州市海珠区15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接近全国居民平均水平,已成为危害居民健康的首要因素。应采取全人群预防与高危人群干预相结合的防治策略,加强对中老年、文化程度低、超重朋巴胖、口味较成、高脂血症和糖尿病人群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患病危险因素.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宜兴市1 862人问卷调查,对2型糖尿病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抽样地区与2型糖尿病患病有密切关系的因素为:年龄、饮酒、BMI、腰臀比、血清甘油三酯、高血压家族史、体力活动及主食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43,P<0.01)、BMI(OR=1.07,P<0.01)、腰臀比(OR=13.11,P=0.04)、血清甘油三酯(OR=1.16,P<0.01)、高血压家族史(OR=2.75,P<0.01)、体力活动(OR=0.47,P<0.01)及主食(OR=1.25,P<0.01)对糖尿病患者有影响.结论 2型糖尿病与年龄,饮酒、BMI、腰臀比、血清甘油三酯、高血压家族史、体力活动及主食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重庆市50岁及以上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特点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 240名50岁及以上的城乡居民,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对城乡居民高血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高血压粗患病率为50.4%(年龄标化患病率为50.1%),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渝西地区患病率(61.4%)高于渝东(48.1%)和城区(44.5%);50岁及以上居民患病率(41.7% ~66.3%)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农村女性患病率(55.5%)高于男性(50.1%),城市男女性别之间患病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高血压家庭史者的患病率(59.7%)高于无家族史者(49.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豆制品摄入不足、高血压家族史、缺乏体育锻炼和体质指数是城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男性、文化程度低、食用泡菜或咸菜习惯、高血压家族史、吸烟和体质指数是农村居民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重庆市50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年龄、高血压家族史和体质指数是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的共同危险因素,城市还包括缺乏体育锻炼和豆制品摄入不足,农村则为吸烟、食用泡菜或咸菜的习惯和文化程度偏低.应进一步加强居民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降低高血压患病危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成都市城乡居民高血压流行状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2008年9-11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8岁以上的常住居民7238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调查有效人数为7179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1.62%(1552/7179),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51.93%(806/1552)、94.17%(759/806)、42.29%(321/759)。近郊区县居民高血压患病率(23.15%)高于主城区(2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5,P<0.01)。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趋势χ2=32.50,P<0.01)。对肥胖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的知晓率最高,达73.73%。主城区居民对吃盐多和肥胖是高血压危险因素的知晓率均高于近郊区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5.56、7.74,P<0.05,P<0.01)。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指数、肥胖、性别、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史等为高血压的主要影响因素,吸烟对男性高血压患病无显著影响。结论成都市高血压患病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似,应加强对高血压危险因素的控制以降低患病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陕西农村更年期妇女潮热症状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陕西省陕南、陕北、关中5个县的825名40~60岁农村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在回收的问卷中,790份问卷合格,合格率达95.8%。结果①陕西农村更年期妇女潮热的发生率为55.7%(440例),潮热发生的平均年龄为(47.45±6.55)岁,平均持续时间为(3.58±2.76)年。在潮热妇女中轻、中、重度潮热分别占48.2%(212例)、42.9%(189例)和8.9%(39例),潮热发生至少每日1次者占35.5%(156例)。②潮热组与无潮热组妇女在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收入、月经不调、饮食、乳制品消费、吸烟、饮酒量及更年期知识的获得方式等因素无关(P〉0.05)。潮热组与无潮热组妇女比较,潮热组文化程度偏低(Х2=37.613,P〈0.01),生产次数(Х2=9.391,P=0.02)、食用豆制品(Х2=12.724,P〈0.01)、体育锻炼(Х2=44.730,P〈0.01)、对更年期的了解(Х2=46.202,P〈0.01)较无潮热组少,家人对妇女的态度(Х2=16.343,P〈0.01)较无潮热组差,性生活满意度(Х2=10.518,P〈O.01)较无潮热组低,身体质量指数(Х2=8109,P=0.02)和腰臀比(Х2=20.469,P〈0.01)较无潮热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③农村更年期妇女的文化程度与潮热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陕西农村妇女更年期潮热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其文化程度、生育情况、豆制品食用情况、是否体育锻炼、对更年期认识程度、性生活情况、家人对更年期妇女的态度、身体质量指数和腰臀比等因素与潮热症状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本溪市中心城区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脑卒中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常住本溪市中心城区且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并建立健康档案的2276例2型糖尿病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并根据临床特征及伴有糖尿病其他并发症分组,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病率为15.91%。男性患病率(19.64%)高于女性(1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932,P0.05)。随年龄增长和病程延长其患病率呈上升趋势(χ2=54.552,P0.05;χ2=22.785,P0.05)。吸烟(21.65%)、有糖尿病家族史(18.14%)、体质指数(BMI)≥24kg/m2(20.22%)、HbA1C≥8%(19.77%)、高血压(20.61%)、血脂异常(19.28%)、高尿酸血症(24.12%)、伴有冠心病(18.45%)的糖尿病患者合并脑卒中的患病率高于无相关因素者(分别为13.82%,14.02%,9.14%,14.18%,10.49%,6.15%,14.32%,14.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95%CI)为1.833(1.564~2.037);病程1.649(1.259~2.048);性别1.795(1.341~1.969);吸烟1.723(1.337~1.925);糖尿病家族史1.359(1.139~1.901);BMI≥24kg/m22.518(1.886~2.846),HbA1C≥8%1.492(1.236~1.918);高血压2.214(1.685~2.535);血脂异常3.393(2.717~3.633);高尿酸血症1.902(1.314~2.157);冠心病1.292(1.116~1.998)。结论年龄、病程、性别、吸烟、糖尿病家族史、BMI≥24kg/m2、HbA1C≥8%、高血压、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伴有冠心病是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和掌握北京市大兴区946例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水平及其人群分布特征。方法抽取大兴区亦庄镇、旧宫镇和安定镇3个乡镇中的各1个社区,采取整群抽样方法 ,对3个社区中≥45岁的1000名北京户籍居民进行调查。设计统一的调查问卷,对符合入选标准者进行一般项目及脑卒中常见危险因素现况调查;按年龄和性别分组,对危险因素暴露率及其人群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和描述。结果符合纳入标准且最终纳入数据统计分析的人数为946人,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卒中家族史、肥胖、吸烟、饮酒等因素的暴露率分别为34.5%、7.5%、13.7%、26.5%、37.1%、23.3%和31.9%。男性年龄组心脏病、糖尿病、吸烟史和饮酒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年龄组高血压病、心脏病、卒中家族史、肥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间肥胖、吸烟史和饮酒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及性别间收缩压、舒张压和体质指数(BMI)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兴区946例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整体暴露水平较高,各因素暴露水平与年龄、性别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