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8 毫秒
1.
《sane》2014,(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 H_1)在宫颈增生性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1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VEGF-C和nm23 H_1的表达水平,以31例宫颈炎性、修复性增生组织,2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做对照,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宫颈炎性、修复性增生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VEGF-C的表达分别为3.2%、40.7%、72.5%,3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37.702,P0.01);nm23 H_1的表达分别为100.0%、59.2%、33.3%,3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35.349,P0.01)。在宫颈鳞癌组织中,VEGF-C和nm23 H_1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7.5%和16.7%;未伴淋巴结转移中阳性表达率为59.3%和48.1%。在宫颈增生性病变组织中,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VEGF-C与nm23 H_1阳性表达始终呈负相关(r=-0.532,P0.05)。结论 VEGF-C和nm23 H_1存在相关性,并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预后和转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可作为评价宫颈病变、推测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颈鳞状上皮癌变过程中Twist、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以慢性宫颈炎为对照,检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中Twist(原位杂交)、E-cadherin、Vimentin(SABC免疫组化法)的表达情况,分析其相关性。结果(1)慢性宫颈炎、CINI、CINII、CINIU及宫颈癌组中:Twist的阳性率分别为10.O%、28.1%、29.6%、42.9%、64.3%,其中Twist在宫颈鳞癌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E-cadherin、Vimentin的阳性率分别为80.O%、68.8%、55.6%、51.4%、39.3%和0、6.3%、7.4%、31.4%、32.1%,其中两者在宫颈鳞癌组、CINⅢ组中的表达与慢性宫颈炎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分析全部CIN及宫颈癌病例,Twist的表达与E-cadherin呈负相关(r=-0.37,P〈0.01),与Vimentin呈正相关(r:0.23,P〈0.05)。结论宫颈组织中Twist的异常表达与宫颈鳞状上皮癌变发生关系密切,Twist可能通过调控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参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和nm23-H1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20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并以55例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VEGF-C和nm23-H1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VEGF-C和nm23-H1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VEGF-C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1.7%(86/120),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21.8%(1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35.186,P<0.01).nm23-H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7.5% (69/120),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90.9% (5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8.351,P<0.01).VEGF-C阳性表达仅与结直肠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nm23-H1蛋白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学类型有相关性(P< 0.01或<0.05),VEGF-C和nm23-H1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原发部位和浸润深度均无相关性(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结直肠癌组织中,VEGF-C与nm23-H1蛋白的阳性表达呈负相关(r=-0.472,P<0.01).结论 VEGF-C和nm23-H1蛋白联合检测对预测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是否可作为判断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标志物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EphA2蛋白和nm23-H1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本研究标本取自2002年3月至2005年12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手术切除的56例宫颈癌石蜡标本(实验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phA2,nm23-H1蛋白在56例宫颈癌(12例有淋巴结转移.44例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石蜡标本和在12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对照组)中的表达,分析EphA2和nm23H1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EphA2蛋白实验组的阳性表达率(85.7%,48/56)明显高于对照组(25.0%,3/12)。实验组中,12例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EphA2蛋白的阳性率为100%,44例不伴随淋巴结转移患者EphA2蛋白的阳性率为81.8%(36/44),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实验组nm23-H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48.2%,27/56)低于对照组(91.7%,11/12)。实验组中.12例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nm23-H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3%(1/12),44例不伴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为59.1%(26/44),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EphA2和nm23-H1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这提示,EphA2和nm23-H1蛋白可望为宫颈癌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SLeX和nm23H1基因蛋白表达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微波-链霉菌素-生物素(微波-LSAB)法检测69例PTC组织SLeX和nm23H1蛋白的表达。结果SLeX和nm23H1阳性率分别为69.6%和56.5%,SLeX阳性表达与PTC的侵袭转移呈正相关(P〈0.05);nm23H1阳性表达与PTC的侵袭转移呈负相关(P〈0.05)。结论SLeX和nm23H1表达与PTC侵袭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PTC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和nm23(non-metastasis23)表达与CD105及宫颈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16例正常宫颈上皮及68例宫颈癌中VEGF-C、nm23的表达,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内皮细胞CD105阳性率。结果:VEGF-C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1),淋巴结转移组VEGF-C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VEGF-C表达强度与CD105阳性率呈正相关(P<0.05)。nm23蛋白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组织(P<0.01),淋巴结转移组nm23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nm23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VEGF-C呈负相关(P<0.01)。结论:宫颈癌组织VEGF-C表达升高、nm23低表达是血管新生、肿瘤浸润转移过程的关键环节;CD105高表达与子宫颈癌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和VEGF-D在正常胃组织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组织淋巴管密度(LVD)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正常胃组织和75例胃癌组织中VEGF-C和VEGF-D的表达,用LYVE-1标记淋巴管,计算胃癌组织中LVD.结果 VEGF-C在正常胃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33.3% (10/30),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3.3%(55/7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D在正常胃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30.0% (9/30),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6.7%(50/7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5例胃癌患者中,有淋巴结转移40例,LVD为(8.85±1.24)个/HP,无淋巴结转移35例,LVD为(4.75±1.04)个/HP,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胃癌组织中LVD随着VEGF-C和VEGF-D表达增强而逐渐升高(P<0.01).结论 胃癌组织中LVD升高.VEGF-C和VEGF-D的高表达有利于胃癌组织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Twist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远处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有完整资料的宫颈鳞癌标本中Twist表达情况。结果 Twist表达与宫颈鳞癌患者年龄、FIGO临床分期、病理类型、肿瘤大小、首次 SCC值无相关性(P>0.05),与局部淋巴结转移、治疗后远处淋巴结转移及转移时间有相关性(P<0.05),远处淋巴结转移癌组织Twist表达强度高;癌旁正常宫颈组织Twist表达强度低于癌组织,两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 Twist强表达可能是宫颈鳞癌患者治疗后远处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癌基因C—erbB-2、nm2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5例胃癌组织的C—erbB-2和nm23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1)85例胃癌标本中C—erbB-2及nm23表达率分别为74.1%(63/85),52.9%(45/85);(2)c—erbB-2阳性表达与胃癌部位,肿瘤大小及肿瘤浸润深度密切相关,与胃癌组织学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3)无淋巴结转移及Ⅰ+Ⅱ期胃癌的nm23的表达率(85.7%及72.7%),显著高于伴有淋巴结转移及Ⅲ+Ⅳ期病例(42.2%及46.0%)(P〈0.01及P〈0.05);(4)C—erbB-2阳性和nm23低表达者对肿瘤的侵袭和肿瘤发展过程可能有协同作用(P〈0.01及P〈0.05)。结论C—erbB-2对胃癌的生长和浸润有促进作用,nm23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肿瘤中呈低表达;C—erbB-2和nm23可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宫颈鳞状上皮癌变过程中Twist、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慢性宫颈炎为对照,检测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及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中Twist(原位杂交)、E-cadherin、Vimentin( SABC免疫组化法)的表达情况,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1)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CIN Ⅲ及宫颈癌组中:Twist的阳性率分别为10.0%、28.1%、29.6%、42.9%、64.3%,其中Twist在宫颈鳞癌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E-cadherin、Vimentin的阻性率分别为80.0%、68.8%、55.6%、51.4%、39.3%和0、6.3%、7.4%、31.4%、32.1%,其中两者在宫颈鳞癌组、CINⅢ组中的表达与慢性宫颈炎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分析全部CIN及宫颈癌病例,Twist的表达与E-cadherin呈负相关(r=-0.37,P<0.01),与Vimentin呈正相关(r=0.23,P<0.05).结论 宫颈组织中Twist的异常表达与宫颈鳞状上皮癌变发生关系密切,Twist可能通过调控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参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癌组织中VEGF-C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慢性宫颈炎22例、CIN24例及宫颈癌活检与手术切除43例标本中VEGF-C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慢性宫颈炎、CIN及宫颈癌组中VEGF-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87.5%、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C在临床Ⅰ~Ⅱ期和Ⅲ~Ⅳ期宫颈癌组中强阳性表达率分别是44.1%、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组织分化1~2级和3级的宫颈癌患者中强阳性表达率分别是51.6%和5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直径≤4cm的宫颈癌组织中的强阳性表达率是40.0%,4cm的宫颈癌组织中的强阳性表达率是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显示有淋巴结肿大的宫颈癌组织中VEGF-C的阳性表达率是65.5%,高于无淋巴结肿大的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的24例宫颈癌标本中没有淋巴浸润及有淋巴浸润VEGF-C强阳性表达率分别是55.6%和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浸润宫颈浅肌层与深肌层VEGF-C强阳性表达率分别是50.0%和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中VEGF-C阳性的表达与临床分期、肿瘤的大小及CT显示淋巴结肿大呈显著相关,与组织学分化、肿瘤浸润的程度及淋巴结的浸润无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水平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3例正常对照、1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I/III、31例无淋巴结转移宫颈癌患者、10例淋巴结转移宫颈癌患者血清中VEGF-C的表达并比较各组间差异性。结果:①宫颈癌组无淋巴结转移者血清VEGF-C水平高于正常宫颈组及C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血清VEGF-C水平高于宫颈癌组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CINII/III组血清VEGF-C水平与正常宫颈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浸润深度≤1/2宫颈癌患者血清中VEGF-C的表达较浸润深度>1/2的患者表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血清VEGF-C水平升高可能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有关,可能成为推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有用指标;VEGF-C与宫颈癌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其可能预示宫颈癌不良预后,宫颈癌患者血清VEGF-C水平变化有可能成为宫颈癌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患者血清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3年4月于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门诊疑诊为宫颈癌的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手术后病检结果为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级38例,宫颈癌不伴淋巴结转移18例。宫颈癌伴淋巴结转移18例,分别归为A、B、C组;同时选取74例同期子宫肌瘤患者为正常对照,归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148例研究对象血清中VEGF-C表达水平,并比较三组间的差异,采用ROC曲线探讨VEGF-C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C组的VEGF-C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B组VEGF-C水平较A组和对照组高(P〈0.05),A组的VEGF-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宫颈鳞癌FIGOIU期患者的血清VEGF-C水平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患者(P〈0.05),但不同分化程度其血清VEGF-C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将VEGF-c诊断阈值设定为353.0ng/L时,预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84.0%,特异性为83.5%,VEGF-C曲线下面积为97.4%。结论对宫颈癌患者进行血清VEGF-C水平测定可初步预测宫颈癌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鳞癌组织中PTEN和survivin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45例无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宫颈鳞癌、35例有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宫颈鳞癌3组组织中PTEN和Survivin的阳性表达水平。结果:PTEN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无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宫颈鳞癌、有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A)分别为:0.346±0.038、0.226±0.029、0.159±0.041,PTEN的表达递减(P<0.05)。Survivin在三组组织中的平均光密度值(A)分别为:0.163±0.017、0.247±0.018、0.336±0.051,Survivin的表达递增(P<0.05)。结论:PTEN表达下调,Survivin表达上调,二者的表达呈负相关性,与宫颈鳞癌的淋巴结转移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GPR81、MCT1、MCT4蛋白在宫颈鳞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0月于本院经手术获取的156例患者的宫颈病变组织进行观察,其中55例为宫颈鳞癌、73例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8例为正常宫颈组织。选择免疫组化SP法对宫颈鳞癌、CIN组织、正常宫颈组织内GPR81、MCT1、MCT4蛋白阳性表达率进行测定,并分析GPR81、MCT1、MCT4蛋白和宫颈鳞癌相关临床病理参数相关性。结果宫颈鳞癌组、CIN组患者的病变组织内GPR81、MCT1、MCT4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宫颈组,宫颈鳞癌组高于C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Ⅳ期宫颈鳞癌患者的MCT1、MCT4蛋白阳性表达率与Ⅰ期~Ⅱ期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GPR81、MCT1、MCT4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患者的GPR81、MCT1、MCT4蛋白阳性表达率与中低分化患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GPR81、MCT1、MCT4蛋白于宫颈鳞癌组织内相关表达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结论GPR81、MCT1、MCT4蛋白宫颈鳞癌及其癌前病变中表达均增高,故积极检测GPR81、MCT1、MCT4蛋白表达能帮助临床医师诊治宫颈鳞癌及其癌前病变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探讨CDK8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癌、CIN组织及正常宫颈组织中CDK8的表达水平,分析CDK8表达与宫颈癌病理特征,以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转归的关系。结果 CDK8表达水平:宫颈癌组>高度宫颈病变组>低度宫颈病变组>正常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淋巴结转移者CDK8的表达高于无转移者,CIN中高度宫颈病变者持续组CDK8表达高于痊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DK8高表达可能与宫颈癌进展相关,CDK8检测有助于预测宫颈病变转归。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2009年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20例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HSIL)、40例宫颈鳞癌、20例正常宫颈组织,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以上组织标本中MCM2的表达情况。结果:MCM2的阳性表达指数从正常宫颈鳞状上皮、HSIL到宫颈鳞癌逐渐升高(P0.01),其在宫颈鳞癌中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淋巴转移相关(P0.01;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的体积及临床分期无关。结论:MCM2能够反映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增殖程度,可作为宫颈鳞癌新的肿瘤标记物应用于临床,以评估病变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p27kip1蛋白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2例宫颈正常鳞状上皮、7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22,CINⅡ24,CINⅢ24)、47例宫颈浸润癌中p27kip1蛋白的表达,分析宫颈癌形成过程中p27kip1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及p27kip1蛋白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p27kip1蛋白在CINIII及宫颈浸润鳞癌中表达平均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37.1%,14.3%,显著低于宫颈正常鳞状上皮和CINⅠ、Ⅱ(分别为58.0%,65.9%,62.1%),有统计学意义(P<0.0001)。p27kip1蛋白在不同组织类型、分化程度、临床期别、有无淋巴转移的宫颈浸润癌中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27kip1蛋白表达下降可能在宫颈细胞的恶性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为宫颈癌变的早期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