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晓文 《食品与健康》2004,(12):34-35
很多讲究养生的现代人害怕吃味精,有些特别敏感的人,吃了还会出现头痛、恶心、后颈部变紧、腹痛及气喘症状加重等不适。味精真的有害健康吗?你家炒菜、煮汤时放味精吗?不少重视健康的人会说“不”。有些人到面摊吃碗阳春面,不忘交代老板:不要放味精。”提到味精,一般都和负面形容词连在一起——吃过含味精的料理后,会口渴、味觉麻痹、头痛、颈部僵硬,甚至网上还传言,吃味精会致癌。这些说法可信吗?味精是不是一点都不能用?味精成分其实无害人体如果你了解味精的成分,就不必担心它会损害健康。以往制造味精,是从海藻、植物浓缩萃取而得,而现…  相似文献   

2.
时至今日,味精是否危害健康一直没有医学定论。世界卫生组织与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的研究都显示,只要不是大量摄取,味精对人体健康并无负面影响。1.血压高的人不要多吃味精。越是血压高的人,味觉越不敏感,越是要求味道的浓重,很容易形成恶性循  相似文献   

3.
味精(即谷氨酸钠)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在肝脏中经谷氨酸丙甜酸转移酶作用,生成谷氨酸后再为人体吸收。婴幼儿则不然,过量的谷氨酸能与婴幼儿血液中的锌发生特异性结合,生成不能被机体利用的“谷氨酸锌”,并随尿液排出体外,从而使婴幼儿体内的锌被逐渐带走,导致机体缺锌。锌是婴幼儿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一旦缺锌,便会出现味觉迟钝,甚至厌食,日久造成智力减退,发育迟缓等不良后果。德国食品营养研究机构的科学家通过研究证实,不仅婴儿直接进食味精可导致缺锌,乳母哺乳期间,饮食中如大量添加味精,乳汁中必然有大量的谷氨酸…  相似文献   

4.
韩香云 《长寿》2007,(4):29-29
很多人炒菜时习惯多放味精,但摄取味精过量会有副作用。 味精的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在消化过程中能分解出谷氧酸,后者在脑组织中经酶催化,可转变成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当味精摄入过多时,这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就会使人体中各种神经功能处于抑制状态,从而出现眩晕、头痛、嗜睡、肌内痉挛等一系列症状;  相似文献   

5.
《健康必读》2005,(6):44-45
康博士:味精的鲜香使我养成了炒菜时放味精的嗜好,但最近我听朋友说,多食味精会损害健康,而且有一部分人不能吃味精。这是真的吗?为什么我没有任何反应呢?  相似文献   

6.
人体纤毛指的是分布在器官粘膜表面上细小纤弱的软毛,它与体毛、头发相比,似乎不起眼,但作用却是非凡的。鼻腔上部的粘膜上有大量的嗅觉细胞,这些细胞的顶端都长有伸向鼻腔的嗅毛,它是感受各种气味的第一站“接收器”。如果嗅毛萎缩、脱落,人的嗅觉功能就会明显下降。长期大量饮酒、滥用滴鼻净滴鼻和有慢性鼻炎、鼻窦炎的人,容易发生嗅毛缺失,应予重视。感受味觉的器官是味蕾,它是由味觉细胞和味毛构成,可分辨多种味道,灵敏度极高。有人喜欢刮舌,这虽可去除令人不悦的厚腻舌苔,但也能损伤味毛,久之会影响人的味觉功能。听觉器…  相似文献   

7.
年纪越大,口味越重,似乎是老人的共同特征。事实上,人的味蕾与嗅觉细胞随着老化日渐萎缩,味觉、嗅觉也慢慢退化。此外,疾病、药物、手术、环境因子以及营养素不足或营养不良,也会影响味觉与嗅觉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8.
现在仍然有人对味精缺乏认识,以为味精没有什么营养。只是调味,而而.吃多了还会引起中毒,因而对味精存有戒心。这是对味精的偏见。其实味精不但没毒,恰当食用还可以增加营养和治病。  相似文献   

9.
人的口感多指味觉。健康人的口感大致相同,进食某种食物会产生同样的口感。只是,由于饮食习惯的不同,各人味觉的感受阈值可能因人而异。但就某个人而言,其味觉基本不变,结合个体味觉习惯阈值,进食时如产生异常口感,或不进食时口中也有异常的味觉感受,就有可能是病患  相似文献   

10.
黄迪 《祝您健康》2013,(4):14-15
人进入老年后,味觉丧失是很普遍的情形,味觉丧失会影响老人食欲,其原因非常多,既有生理原因也有外界环境影响。如果老人正受到味觉丧失的折磨,一定要搞清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据了解,老人味觉丧失一般与下列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楠露 《药物与人》2011,(3):64-65
英国关注食品盐分与健康关联组织的专家说,吃盐是会上瘾的,如果你吃惯了高盐食物,舌头对盐的味觉感受功能就会受到抑制,致使你对高盐食物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越吃越咸。从味精、酱油到大鱼大肉,盐已经渗透到日常餐桌中的诸多美食中,就等你来吃呢!我们要多加注意,小心食盐超标啊!  相似文献   

12.
人的味蕾与嗅觉细胞随着年龄老化日渐萎缩,味觉、嗅觉也慢慢退化。此外,疾病、药物、医疗手术、环境以及营养素不足或营养不良,也会影响味觉与嗅觉的灵敏度。由于味蕾的传导效应降低,有些老年人会觉得食物味道改变,或是对味觉刺激不那么敏感。研究显示,不同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特别是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与人们平时的饮食关系十分密切,略有医学知识的人都知道,食盐过多会使血压升高,日久造成高血压。所以,不少中老年人很注意饮食的咸淡,其实在调味品中,除食盐以外,过量食用味精同样也可引起血压增高。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谷氨酸是脑组织氧化代谢的氨基酸之一,所以,谷氨酸对改进和维持丘脑的机能是十分重要的。此外,它还有降低血液中氨含量的作用,可作为精神病人的中枢及大脑皮层的补剂,可改善神经有缺陷的儿童的智力,这是它有益的一面。常吃味精的人会有这样的体会:味精吃多了会口渴。这是因为味精  相似文献   

14.
阿莹 《现代养生》2012,(11):69-71
主要是味精加盐的论述,引起了轩然大波。不少人很疑惑:若味精有害,那么以味精及盐为主料的鸡精,又怎能独善其身?鸡精是否比味精更有营养?鸡精凭什么卖那么贵?鸡精里真的含有鸡肉成分吗?此外,还有说法认为,多年前出现的“味精有害论”其实是鸡精生产企业的阴谋。由此,鸡精的成分引起很多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食品与健康》2008,(4):51-51
很多人对味精有成见,却对鸡精情有独钟,认为鸡精是以鸡肉为主要原料做成的,不仅有营养,而且安全。其实,味精也是纯粮食制成的产品,而且本身就是一种氨基酸,天然存在于粮食、豆类和鱼肉类当中。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少量食用味精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6.
逢年过节,常可见到有些人在饭后半小时至1小时左右,突然出现头晕脑胀、眼球突出、上肢麻木、下颌发抖、心慌气喘、心动过速、脉博加快、呼吸急促、血压增高等一系列症状而到析和理化检验结果证明,在病人食入的鸡、鸭、鱼、肉等鲜味食品中,含有丰富的麸酸钠,它是味精的主要成分,可大大刺激人的味觉,进入人体后可分解为谷氨酸和酪氨酸等,在肠道细菌  相似文献   

17.
味精的禁区     
鲜,是人们烹调时的第一追求。所以,味精这种既方便又能明显提鲜的调料,就成了每家每户厨房的必备品。可味精如果使用不当,不但会毁了菜肴的美味,甚至还会危害健康。1.拌凉菜不宜放味精。味精在温度为80℃~100℃时才能充分发挥提鲜的作用。而凉菜的温度偏低,味精难以发挥作用,甚至还会直接黏附在原材料上,无味且扫兴。如果做凉菜时非要放味精,宜用少量热水把味精溶解后再拌入凉菜之中。2.味精用咸不用甜。在适当的钠离子浓度下,味精的鲜味才能更突出。所以,味精的鲜味在咸味菜肴中才能有鲜美表现,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不但不能增鲜,反而会抑制  相似文献   

18.
生活小百科     
《家庭医生》2012,(11):21-21
适量吃味精,有益健康 味精里含有的谷氨酸,是人体需要的氨基酸,谷氨酸在肠道里的吸收率较高,因此味精也有其营养价值。谷氨酸还能与血氨结合,形成对机体无害的谷氨酰胺,从而解除组织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氨的毒性作用。因此,对肝功能不好的人来说,味精还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9.
味精,学名叫“L-谷氨酸钠”。近年来一种源于国外的说法在流传:食用味精不安全,吃多了对身体有害,味精在食物中加热时间过长,会产生致癌物质。这种说法,常见于街头小报的“食用六不宜”、“食用八不宜”之类的报道。早在六七十年代,在欧美国家掀起一股所谓吃中餐“有头痛、脸发麻、口渴、肠胃不适等症状”的“中国餐馆病”。又说是“味精症状”。 1979年,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和健康科学院对6名自称对味精有“过敏反应”的人进行了实验。被调查者禁食4天,每2天提供加有6克味精的软饮料200毫升,对照剂溶液不含味精,但有等分子的“钠”。实验结果有2人对味精溶液及对照剂均有反应。另外4人对这两种溶液均无反应。这就证明,所谓调味剂味精能造成“中国餐馆病”的说法是毫无根  相似文献   

20.
正康医生:我最近总是感觉没什么胃口,而且吃东西的口味也变得越来越重了。去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说是因为我长期服用的降糖药二甲双胍,影响到了味觉神经,从而"食不知味"。为此我想请问一下,为何药物会改变味觉呢?除了二甲双胍,究竟还有哪些药物会影响味觉?山西陆先生陆先生:你好!药物改变人的味觉主要有两个方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