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研究南宁地区痤疮发病年龄与中医体质的关系。方法:采用门诊病例调查方法,收集患者年龄、性别、诱因、饮食嗜好、伴随症状、皮损类型、病情分类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南宁地区痤疮患者体质发病趋势是湿热质发病多,气郁质次之。春季表现痰湿质为高峰,气郁质出现小高峰;夏秋季节湿热质与阴虚质发病或病情加重,呈现高峰;冬季气郁质表现为高峰,血瘀质由于观察例数过少,规律不明显。结论:湿热质是南宁地区痤疮发病的易发体质。不同体质痤疮加重或发病季节也不同,临床治疗上结合气候特点提供个体化的治疗和预防措施,提高临床辨证的准确性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青少年寻常痤疮发病、分级及证候规律。方法:应用流行病学调查和证素辨证方法研究840名青少年学生的寻常痤疮发病率、发病年龄、性别、面部皮损分级及证素特征。结果:①青春期寻常痤疮患病率为86.9%,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P<0.01);②发病年龄在12~17岁之间,男性发病年龄大于女性(P<0.05);③青春期患者痤疮是以正常肤色的白头粉刺为主,数量大多在30个以内,皮损单一;④面部皮损分区以左右分布为主(P<0.01)。结论:青春期是寻常痤疮的高发期,其患病率、皮损程度、分布与年龄、性别具有一定规律。  相似文献   

3.
痤疮是青少年多发性皮肤病,由于环境、气候、生活习惯、种族等的不同,各地区的发病情况也略有不同.绝大多数患者为轻中度痤疮,好发部位为额部和两颊,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痤疮的治疗方法多样,但目前所有针对痤疮的治疗方法仅仅是抑制其发病过程,而不是治愈痤疮[1].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青年妇女面部色斑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笔者用自拟清肺饮治疗妇女面部色斑,取得较好疗效,现小结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47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在20~53岁间,年龄最大53岁,最小20岁,平均年龄34岁,其中单纯黄褐斑39例,色斑伴雀斑3例,色斑伴痤疮5例。从发病原因来看,怀孕或月经异常引起色斑38例,日光(紫外线)强烈照射及劳累过度而引起2例(均为老师),盆腔结核或肺结核引起者3例,肝胆病引起者3  相似文献   

5.
从"郁乃痤"探讨痤疮的辨病与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旭  刘瓦利  许铣 《北京中医药》2009,28(4):273-275
通过分析痤疮中医辨证治疗现状,强调辨病在痤疮诊治中的重要性.同顾中医经典,结合临床经验,认为"郁乃痤"概括了痤疮发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对痤疮的辨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指出"阳郁"是贯穿痤疮发病不同阶段、不同证型的主线,痤疮的辨病治疗之关键应当是"郁",而不是"热";提出痤疮也存在阴证、寒证,临床可见痤疮阳郁寒凝证型者.  相似文献   

6.
痤疮是好发于青春期男女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内分泌失调、遗传、饮食、药物、情绪、月经、化妆品等均可诱发本病,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学习节奏的加快以及空气环境的污染,痤疮患者日益增多,其发病年龄不局限于青春期,中年痤疮患者越来越多,极大影响了人际交往、就业及婚姻.过去单一的西医或中医疗法对痤疮虽有一定疗效,但治愈率不高且容易复发.近年来,我院皮肤科采用中药喷雾加药物倒膜及口服药物综合治疗痤疮,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总结27年从事中医皮肤的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经验,认为治疗痤疮首先要寻找发病的根本原因,一般是饮食、睡眠、便秘、情绪、内分泌紊乱这些原因引起的。二是根据发病的原因、症状、程度来确定治疗方案。三是中医中药辨证治疗。体会:注意饮食起居是防治痤疮的关键;盲目进补易诱发痤疮;敏感性体质合并痤疮者尤其难治,这一类患者在辨证治疗痤疮时还要加用抗过敏的药物,整体调理是治疗痤疮的根本  相似文献   

8.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内分泌功能失调、遗传、饮食、胃肠功能障碍、月经、机械性刺激、化妆品等均可诱发本病.近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学习节奏的加快以及空气环境的污染,患痤疮的病人日益增多,其发病年龄不仅局限于青春期,许多过早发育的少年儿童和青春期过后的中年男女患痤疮的也越来越多,如不能及时有效治疗.会给颜面皮肤造成暂时伤痕甚至永久性伤痕(瘢痕),给青少年患者造成很大的思想压力和精神负担.笔者自2005~2007年,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治疗痤疮89例,治疗效果比较满意,现将具体方法和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痤疮,又名青春痘,多发于青春期男女,是一种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率为70%-87%。近年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饮食结构的变化,及生活习惯,工作状态等诸多不同,痤疮的发病年龄也逐渐增大,三十多岁,甚至四十岁还有发病。笔者临床发现,痤疮的中医治疗除从肺热辨证外,从肾辨证治疗,亦有良好效果,在此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痤疮是皮肤科临床常见疾病,具有病程慢、易复发等特点,严重时可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会生活。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痤疮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发病的年龄也不仅局限在青少年。因其具有损容性,故痤疮的预防与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西医认为痤疮的主要发病原因是雄激素的作用使皮脂分泌增多及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治疗时多采用口服或外用维A酸类药物及抗生素;外用过氧化苯甲酰和果酸类药物;或光动力疗法、激光疗法、红蓝光照射等物理疗法。但西医治疗存在禁忌证多、疗效不明确、易产生耐药性和易复发等诸多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中医认为痤疮多与外感六淫、七情内伤、饮食不节、劳累过度等有关,导致痰、气、湿、热、瘀郁于肌肤,发为痤疮。治疗时多从整体出发,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中医药在治疗痤疮时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控制病情、减少复发、改善全身伴随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确有疗效,具有不良反应小,标本兼顾的优点。笔者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相关文献,对近年来中医各位医家从病因病机到辨证论治痤疮的经验进行归纳整理,意在为中医临床治疗痤疮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