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青霉素皮试液不同温度下安全使用的时间。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测定新鲜配制的青霉素皮试液在不同温度下,保存不同时间青霉素的含量。结果青霉素皮试液在常温(20~25℃)和冰箱温度(4~6℃)保存0、0.5、1.0、2.0、4.0h,其青霉素药物含量的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青霉素皮试液在20~25℃常温下4.0h内可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2.
配制青霉素皮试液溶媒用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确定配制青霉素皮试液溶媒的用量。方法 采用2种方法稀释青霉素钠,常规法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4 ml稀释80万U、160万U青霉素钠,并配成青霉素皮试液;改良法用0.9%氯化钠注射液3.66、7.33 ml稀释80万U、160万U青霉素钠,并配成青霉素皮试液。测量稀释液体积并计算皮试液浓度和含量。结果 常规法80万U和160万U注射用青霉素钠溶解后,其溶液体积分别为4.34 ml、4.67 ml,均大于规定体积,配制的皮试液浓度分别为461 U/ml、428 U/ml,青霉素钠含量分别为标示量的92.20%、85.60%。均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而改良法其溶液体积接近规定范围,皮试液浓度及含量符合《药典》规定。结论 用0.9%氯化钠注射液3.66 ml、7.33 ml分别溶解80万U和160万U青霉素钠,可保证病人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高效、低毒、抗菌谱广等优点,是儿科感染性疾病的首选药物。因其可出现过敏反应,故需做皮试。临床中头孢菌素类药物剂型多种、剂量不一,皮试液配制要求一律使用同批号药物配制。其配制方法繁琐,换算复杂,不易掌握,且操作污染的机会多,费时费力^[1]。  相似文献   

4.
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高效、低毒、抗菌谱广等优点,是儿科感染性疾病的首选药物.因其可出现过敏反应,故需做皮试.临床中头孢菌素类药物剂型多种、剂量不一,皮试液配制要求一律使用同批号药物配制,其配制方法繁琐,换算复杂,不易掌握,且操作污染的机会多,费时费力[1].  相似文献   

5.
常规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较复杂且浓度准确性不易掌握,笔者对其配制方法进行改进,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获2002年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新技术三等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青霉素皮试液配制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规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较复杂且浓度准确性不易掌 握,笔者对其配制方法进行改进,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获 2002年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新技术三等奖,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材料:80万U青霉素粉剂1支,1ml注射器1副,10ml 0.9%氯化钠注射液1支、100ml0.9%氯化钠注射液1瓶, 常规注射用物。 方法:常规消毒后抽吸0.9%氯化钠(10ml/支)4ml加 入青霉素80万U内使之溶化,浓度为20万U/ml即10万 U/0.5ml;再取0.25ml(5U)加入0.9%氯化钠100ml,则 青霉素浓度为500U/ml,即50U/0.1ml,即配制成与传统 方法一致浓度的皮试液。 …  相似文献   

7.
围绕着头孢类抗生素的用药安全性,医药界一直存在着应不应作皮试的争论。受它的影响,有些医院免作皮试,有些医院一律以所用品种作皮试,更多的则是以较为价廉的头孢唑林作为同类药品的共用皮试剂;还有些医院“四架马车”并行,即有的科室作,有的免作,有的部分作,有的以青霉素皮试液代作。究竟使用头孢类抗生素应不应作皮试昵?让我们引经据典对此作概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病区冰箱不同时间、不同采集点的温度变化,为规范病区药品储存、确保药品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从4个病区抽取4台冰箱进行研究,测量冰箱冷藏室不同时间点(8:00、11:00、14:00、17:00、20:00)、不同采集点(三层搁架各层的右前、中部、左后、右后、左前点及门内侧点)的温度并记录。结果同型号不同冰箱同采集点,同一冰箱同采集点不同时间、不同层相同采集点及同层不同采集点温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冰箱温度受病区环境和时间的影响,且由下向上、由内向外递增,可根据冷藏药品对温度的要求分层分类放置。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的部分性质,包括酶的最佳温度、pH,酶的反应动力学常数,酶的稳定性等,探讨了固定化酶反应器中青霉素G的酶解过程,建立了酶解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对此过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和预测。  相似文献   

10.
复合皮片移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相似文献   

11.
我们对不同年代冷冻储存的异体皮片经-196℃液氮储存后,就其活力变化以及抗原性改变、病理形态学变化进行了比较,为进一步研究冷冻储存皮片的时间与其活力、抗原性减弱改变,提供实验依据。1.材料与方法:分别采用1987年、1991年~1997年各年储存的异体皮片为实验组。各年份组冷冻皮片分别将皮片浸泡在H抗冻液(20%二甲基亚砜加6%丙二醇)内30分钟后,再迅速置入-196℃液氮中,按各年份时间分别储存。将各年份的皮片从液氮中迅速取出,放入45℃无菌生理盐水中快速复温。将死后6小时内的异体皮全层剥下,…  相似文献   

12.
不同冷冻温度储存皮片活力与抗原性改变的免疫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组织氧耗量与琥珀酸脱氢酶为指标,并采用火箭免疫电泳及单相免疫扩散抗原性免疫学检测方法,旨在探讨人、豚鼠新鲜皮肤与不同冷冻温度下皮肤活力及抗原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用这两种指标百分比与平均活力分比进行比较中,以-196℃(速冻组平均活力%最高(70.8%,61%),与其它三个温度组比较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意义(P<0.05,或0.01)。检测皮片抗原性的结果显示:新鲜皮片均浆抗原性(量)>-196℃处理  相似文献   

13.
以组织氧耗量与琥珀酸脱氢酶为指标,并采用火箭免疫电泳及单相免疫扩散抗原性免疫学检测方法,旨在探讨人、豚鼠新鲜皮肤与不同冷冻温度下皮肤活力及抗原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用这两种指标百分比与平均活力百分比进行比较中,以-196℃速冻组平均活力%最高(70.8%,61%),与其它三个温度组比较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意义(P<0.05,或0.01)。检测皮片抗原性的结果显示:新鲜皮片匀浆抗原性(量)>-196℃处理组>-80℃处理组>-20℃处理组>4℃处理组。由此可见,经各种低温处理的皮片匀浆抗原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温度越高,抗原性越低,即抗原性低的组织失活就越重。  相似文献   

14.
以组织氧耗量与琥珀酸脱氢酶为指标,并采用火箭免疫电泳及单相免疫扩散抗原性免疫学检测方法,旨在探讨人、豚鼠新鲜皮肤与不同冷冻温度下皮肤活力及抗原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用这两种指标百分比与平均活力百分比进行比较中,以-196℃速冻组平均活力%最高(70.8%,61%),与其它三个温度组比较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意义(P<0.05,或0.01)。检测皮片抗原性的结果显示:新鲜皮片匀浆抗原性(量)>-196℃处理组>-80℃处理组>-20℃处理组>4℃处理组。由此可见,经各种低温处理的皮片匀浆抗原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温度越高,抗原性越低,即抗原性低的组织失活就越重。  相似文献   

15.
肌内注射青霉素不同溶剂的选择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将600例病人随机分为A、B、C组,分别用灭菌注射用水(A组)、0.9%氯化钠注射液(B组)、0.2%利多卡因注射液(C组)为溶剂稀释青霉素。结果A组疼痛发生率显著高于B、C组(P<0.01);局部反应C组与A、B组比较,P<0.01。提示青霉素常规量(40~80万U/次)短期注射宜选用0.2%利多卡因为溶剂;大剂量(160万U/次)注射宜选用灭菌注射用水;常规量长期注射宜选0.9%氯化钠注射液为溶剂。  相似文献   

16.
不同温度下含血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在不同温度下含血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作用,试图确定对未成熟心肌保护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方法 选用14-21d长耳大白兔50只,使用离体心脏灌注模型,比较含血停搏液在14℃,17℃、20℃,24℃和28℃时未成熟兔心肌的保护效果。结果 各组温度对左室收缩压恢复率影响不大,但冠脉流量恢复率,心肌含水量,心肌ATP与Ca^2+含量,以17℃-20℃范围最优,左室舒张未压恢复率以17℃最佳,而  相似文献   

17.
人(尸体皮),豚鼠及小鼠皮片经4℃、-20℃、-80℃、-196℃储存后,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及聚丙烯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其匀浆上清液中蛋白质成分含量,进行了紫外光吸收能力及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显示:皮片经不同温度储存后其奖浆上清中的蛋白质成份及含量与新鲜皮相比,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人(尸体皮),豚鼠及小鼠皮片经4℃、-20℃、-80℃、-196℃储存后,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及聚丙烯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其匀浆上清液中的蛋白质成份含量,进行了紫外光吸收能力及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显示:皮片经不同温度储存后其匀浆上清中的蛋白质成份及含量与新鲜皮相比,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人(尸体皮),豚鼠及小鼠皮片经4C、-20C、-80C、-196C 储存后,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及聚丙烯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其匀浆上清液中的蛋白质成份含量,进行了紫外光吸收能力及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显示:皮片经不同温度储存后其匀浆上清中的蛋白质成份及含量与新鲜皮相比,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手术室温度对输液温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加热后液体在不同室温下温度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500 ml袋装乳酸钠林格氏液体18袋,在恒温箱中加热至(36.0±0.3)℃后分别悬挂于21℃、23℃、26℃室温(120 m2百级净化手术间)中输液架上,用Philip监护仪每15分钟记录1次静态液体温度变化.结果 21℃、23℃、26℃室温下液体温度置15~120 min时从(36.0±0.3)℃分别下降至(33.8±0.2)~(24.8±0.2)℃、(33.9±0.3)~(25.3±0.2)℃、(34.1±0.2)~(26.1±0.1)℃.结论 加热后的液体在低室温中液温下降速度较高室温快;加热至(36.0±0.3)℃的液体在23℃室温中2 h降至常温.建议手术室加热液体2 h内输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