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国营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1,4(3):63
我科从1999年3月~2000年10月用天冬钾镁(又名门冬氨酸钾镁)及能量合剂(每支含正规胰岛素4U,辅酶A50U、三磷酸腺苷20mg)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并设对照组比较,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入选病人100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50例,男39例,女11例,年龄49~73岁,平均61岁。对照组50例,男37例,女13例,年龄48~74岁,平均60岁,两组具有可比性。全部病例均参照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经CT检查证实,均系初次发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镁加极化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25%硫酸镁加入极化液50ml中静脉点滴,并以常规治疗组40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65%(P<0.05),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镁加极化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致残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 探讨钾镁极化液对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172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A、B共2组.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钾镁极化液治疗,B组仅行常规治疗治疗.结果 A组总有效率89.5%,B组为67.9%,A组临床疗效优于B组(P<0.05).结论 钾镁极化液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住院脑梗死病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奥扎格雷钠针80mg加入5%GS 250ml静滴;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针20m1加入5%GS250ml中静滴,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对比,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对照组为70%,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死有较好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镁加极化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25%硫酸镁加入极化液500ml中静脉点滴,并以常规治疗组40例作为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65(P<0.05),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镁加极化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致残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9.
10.
11.
目的 探讨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应用盐酸丁咯地尔针,对照组应用维脑路通针,于第14d进行疗效评定,并检测治疗前后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丁咯地尔可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脑循环,促进神经功能修复,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2.
含镁能量合剂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CT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含镁能量合剂在急性脑梗塞中的作用,将急性脑梗塞患者104例分为2组,治疗组64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用含镁能量合剂静点一日一次;对照组40例用普通能量合剂静点一日一次,疗程为15~20天。结果显示,治疗组含镁能量合剂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神经功能损伤恢复程度高,时间短,总有效率95.3%,显效率85.9%,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CT检查显示,梗塞灶密度变化或面积明显缩小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所以急性脑梗塞治疗中必须注意补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发病6-72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对其中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丁咯地尔针剂(赛莱乐),剂量200mg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静滴,每日1次,连续14天为1疗程;并对另外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复方丹参16ml静滴,每日1次,连用14天为对照,两组治疗前后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对比研究其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47例(58.8%),显著进步24例(30%),总显效(基本痊愈+显著进步)71例(88.8%);对照组基本痊愈14例(17.5%),显著进步12例(15%),总显效(基本痊愈+显著进步)26例(32.5%)。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血液流变学改变,与治疗前比较也有显著改善(P<0.01),CT检查显示治疗组病灶亦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显著,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小檗碱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檗碱又称黄连素 ,传统医学因其清热解毒、杀菌消炎之功效而广泛应用于胃肠道感染。九十年代以来 ,有研究者发现小檗碱能保护脑缺血 ,并对其机制作了一定的探讨 [1 ,2 ] 。本室研究发现小檗碱可抑制小鼠全脑缺血后神经元凋亡及其相关基因 [3,4 ] ,并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 ,观察其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 6例脑梗死患者为 2 0 0 0年 1月~2 0 0 1年 3月在神经内科住院者 ,男 35例 ,女 31例 ,平均年龄5 9.2 9± 10 .5 4岁 ,从发病至入院平均时间为 12 .5 0± 5 .5 0 h。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33例。所有病例… 相似文献
18.
崔亚平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8(5):58-59
目的观察赛莱乐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对200例发病7d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原发病,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赛莱乐200mg/d,疗程结束和入组后3个月时随访,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疗效,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及死亡/残疾情况.结果治疗组疗程结束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随访3个月患者的死亡/残疾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赛莱乐可以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症状,并有助于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9.
侯国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8)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富马酸奎硫平及高压氧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躁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2例急性脑梗死后躁狂症患者,其中26例行丙戊酸镁、富马酸奎硫平及高压氧联合治疗,设为联合治疗组,26例单用丙戊酸镁口服治疗设为对照组;2组均治疗2周。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BRM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E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镁、富马酸奎硫平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躁狂症比单用丙戊酸镁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