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目的总结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诊治经验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81例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治疗15例,手术治疗166例,其中肠坏死6例,右睾丸坏死4例,左卵巢坏死1例,肠坏死和左睾丸坏死1例,均需手术切除,1例肠浆膜修补,1例右睾丸缺血损伤。全部病例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对小儿腹股沟斜疝发生机制和特点的充分认识,有助于对小儿嵌顿疝作出及时正确的处理,随着微创技术及一日监护外科模式的发展,提倡小儿腹股沟斜疝为限期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的急诊处理方法。方法2003年1月~2007年1月急诊处理小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218例,手法还纳174例,急诊手术44例。,结果手法还纳成功162例,失败12例,假性复位2例。急诊手术1例,术后4d出现腹膜炎再次手切除坏死肠管,并发睾丸血肿4例,伤口浅表感染2例。结论疝块柔软的大部分小儿腹股沟嵌顿斜疝能手法还纳,复位后要注意观察,假性复位者要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临床和尸检资料说明婴幼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并发睾九坏死的临床表现及解剖基础。从而提出婴幼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治疗意见:(1)嵌顿时间在12小时以上、局部张力大、红肿者应积极手术治疗,以免发生睾丸坏死;(2)对嵌顿时间在20小时以上或绞窄疝,手术时应常规探查睾丸,以免遗漏;(3)对睾丸切除应慎甚从事,经处理观察确实坏死者应予切除。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总结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45例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疗法15例,手术30例,其中肠坏死13例,睾丸坏死11例,卵巢坏死1例,均需手术切除。全部病例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早期诊断反正确处理是治疗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小婴儿腹股沟斜疝嵌顿后易并发睾丸坏死、萎缩、肠管坏死等并发症,且严重程度与嵌顿时间成正比,本文就此进行讨论,以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通过35例嵌顿疝病例,分析发生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此类患儿的诊断、治疗及其并发症预防的要点,强调了及时诊断、处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郭德贵  李油山 《西部医学》2007,19(5):878-878
目的总结婴儿嵌顿性斜疝致器官坏死的原因,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20例嵌顿性斜疝致器官坏死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大网膜坏死者予以切除;14例小肠坏死者行肠切除吻合术;8例合并睾丸坏死者行睾丸及精索切除。结论临床遇到不明因的哭闹、腹胀、呕吐、拒食的患儿应仔细全面查体,高度警惕腹股沟肿物的性质;及时细致地手术探查是避免漏误诊和预防脏器嵌顿坏死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讨论婴幼儿腹股沟斜疝嵌顿后易并发肠管坏死、睾丸坏死等并发症的原因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经手术治疗的婴幼儿嵌顿疝,分析发生并发症的主要原因.结果 106例患儿7例发生肠坏死,行肠切除、肠吻合术;4例回盲部嵌顿行阑尾切除术;5例女婴卵巢嵌顿行还纳术;4例睾丸坏死,予切除;术后均痊愈出院,随访6个月至2年,2例发生睾丸萎缩.结论 对有腹股沟包块,一经确诊或不能排除嵌顿疝者,应放宽手术指征,尽快手术探查,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韦勇杰  归奕飞 《华夏医学》2005,18(2):208-209
目的:探讨采用内环处腹横筋膜切开松解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疗效,避免或减少嵌顿疝的术后复发。方法:对62例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采用内环处腹横筋膜切开,保留内环处腹膜的完整性,还纳疝内容物。结果:62例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儿无1例术后复发。结论:采用内环处腹横筋膜切开松解嵌顿性腹股沟斜疝,保留了内环处腹膜的完整性,局部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符合解剖生理,减少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手法复位的方法、适应症、禁忌症及合并症,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分析186例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复位方法。结果:186例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儿均采用手法复位,其中成功175例(成功率94.1%)。其余11例行急症手术。结论:严格掌握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手法复位的方法、适应症及禁忌症可提高复位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和研究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手法复位的技巧。方法:对223例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行手法复位及复位后手术治疗。结果:全组均采用手法复位,其中行腹腔镜手术时麻醉后复位55例,成功213例,成功率95.5%。130例行一孔法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患儿无任何不适。结论: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行手法复位及复位后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可及时解除嵌顿,避免发生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手法复位临床价值。方法: 287例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儿手法复位265例,急诊手术22例。结果: 全组均治愈,手法复位组无并发症和后遗症,急诊手术组术后肠梗阻1例,睾丸萎缩1例,4例复发。结论: 对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只要正确掌握手法复位的适应证及禁忌证,应首选手法复位,尽可能减少急诊手术,复位成功后再择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迹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其中嵌顿性肠管壁迹并发睾丸坏死十分少见。我院1988~1998年共收治小儿嵌顿性腹股为肠管壁迹致星丸坏死3例,现报告如下。l病例报告例1:患儿,35d。因哭闹不安拒奶3d,在村卫生定按消化不良服药无效,伴阴囊红肿id来诊。查体:T38C,腹胀,叩鼓,肠呜音力进,右腹股沟外环处价及ZcmXZcmXZcm大包块,触源,右侧阴囊红肿。以嵌顿病收入院。全麻下急诊手术。术中见庙内容物仅为小肠壁的一部分,肠壁血运良好,精索水肿瘀血,睾丸呈紫黑色,术中诊断肠管壁店并发睾丸坏死。患儿家长要求保留睾丸术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内环处腹横筋膜切开治疗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新术式,观察其术后复发情况。方法采用新术式治疗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74例(实验组),并与采用传统术式85例(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术后疝复发率低于对照组(χ2=4.89,P<0.05)。结论新术式治疗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效果优于传统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腹股沟斜疝嵌顿为小儿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我院自1986年2月至1990年1月共手术治疗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54例,其中复发性疝嵌顿6例,均采用经腹修补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肌注阿托品与苯妥英钠后手法治疗小儿嵌顿斜疝38例乐月娟小儿腹股沟钭疝易发生嵌顿,如不及时处理可发生严重并发症。作者对38例小儿嵌顿性斜疝于肌肉注射阿托品、苯妥英钠20分钟后进行手法复位,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38例小儿嵌顿斜...  相似文献   

16.
腹股沟斜疝是外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腹股沟斜疝嵌顿临床常见,但腹股沟斜疝嵌顿伴同侧睾丸回缩临床较少见.笔者在2010年9月18日临床中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腹股沟斜疝为小儿常见病,其合并症——嵌顿性腹股沟斜疝,也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急诊处理是否得当,与其预后密切相关。我院自1988-10/1998-02急诊处理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儿607例,其中手法复位579例,急诊手术28例,现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8.
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股疝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疝无张力修补术在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股疝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总结行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股疝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股沟斜疝嵌顿31例,股疝嵌顿8例;腹股沟斜疝中7例行腹膜前间隙疝无张力修补术,24例行疝环充填式疝无张力修补术;股疝均行腹膜前间隙疝无张力修补术。结果39例均获随访3~60个月,无手术死亡病例,无伤口感染,术后无复发。结论疝无张力修补术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股疝的患者。  相似文献   

19.
张渡宏 《新疆医学》2002,32(6):28-29
我院1991年11月~2001年11月共收治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206例,手法复位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1991年11月~2001年11月在我院收治的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206例,其中男性  相似文献   

20.
<正>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常见急腹症之一,急诊处理是否得当,与预后密切相关。我院自1991~1998年诊治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68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68例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男62例,女6例;年龄2岁以下56例,2岁以上12例;右侧49例,左侧16例,双侧3例。手法复位57例(83.8%),嵌顿时间最短1小时,最长48小时。均在复位48小时后行择期疝囊高位结扎术。急诊手术11例(16.2%),嵌顿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