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意外伤害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医学问题,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巳成为引起人群早死、导致寿命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1]。为了解本县居民意外伤害死亡的水平、原因及分布情况,制订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本县1989~1998年居民意外伤害死亡资料进行了分析。 资料与方法1死因资料 本县卫生防疫站历年死因年报(按ICD-9编码)。2人口资料 本县公安局人口年报。3方法 标化死亡率采用1990年全国人口标准年龄构成进行直接标化,潜在寿命损失年数(YPLL)以期望寿命70岁为标准计算。 结 果1 意外伤害死亡率、减寿…  相似文献   

2.
邳州市1987~1994年居民死因减寿分析邳州市卫生防疫站尤春发,戚光跃,陈雷,曹淑红减寿年数表示某死因所致一定年龄范围内某人寿命可能损失年数,它考虑了死亡年龄并给予相应权重而对其危害健康程度作出定量估计,从而近年来已被人们作为考虑死亡年龄及疾病对人...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减寿年数和减寿率方法分析了1994年济宁市疾病监测点居民健康危害作用,按PYLL率排列死因位次,意外死亡则居首位,而死亡率顺位意外死亡居第五位,这与低年龄组意外死亡发生率较高有关。由于减寿年数和减寿率考虑了人的死亡年龄以及疾病对人群寿命的危害,它能明确重点防治对象,是一项较死亡率敏感的流行病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哈尔滨市南岗区2006-2014年居民伤害的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伤害对居民寿命的影响。方法 依据2006-2014年间哈尔滨市南岗区常住人口中对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全死因期望寿命、去伤害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减寿年数(years of potential life lost, YPLL)、标化潜在减寿率(standard years of potential life lost‰, SYPLL‰)、平均减寿年数(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t,AYLL)等指标进行计算。结果 伤害是南岗居民第4位死亡原因,南岗区 2006-2014年,伤害各年龄组的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加不断上升(χ2=566.607,P<0.001)。该地区的居民伤害死亡,性别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大于女性(χ2=320.389,P<0.001)。伤害对哈市南岗区居民造成的潜在减寿年数为53 286人年,标化潜在减寿率为112.25‰,平均减寿年数为22.34人年,伤害对居民造成的寿命损失占全死因寿命损失的14.25%。由此可见,伤害是导致居民早死主要原因之一。结论 2006-2014年哈尔滨市南岗区伤害的死亡率较高,其造成的寿命损失较大,其中交通事故、意外跌落以及自杀的发生率较高。因此,进行必要的交通事故安全教育对于预防伤害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伤害对居民寿命的影响。方法用2000年中国人口作标准人口,对1997-2006年哈尔滨市香坊区居民伤害死亡资料进行分析,计算期望寿命、期望寿命损失年数、潜在减寿年数(YPLL)、标准化潜在减寿率(SYPLL‰)和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结果伤害是香坊区居民第5位死亡原因;10年间居民期望寿命存在线性上升趋势(P<0.05);伤害所致平均期望寿命损失为0.82年,男性的寿命损失明显高于女性;YPLL最高的伤害死因男女均为交通事故,而AYLL第1位均为淹死。结论伤害与其他疾病相比,导致"早死"的风险更大,已成为严重危害香坊区居民生命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亟需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伤害对居民寿命的影响。方法用2000年中国人口作标准人口,对1997—2006年哈尔滨市香坊区居民伤害死亡资料进行分析,计算期望寿命、期望寿命损失年数、潜在减寿年数(YPLL)、标准化潜在减寿率(SYPLL%)和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结果伤害是香坊区居民第5位死亡原因;10年间居民期望寿命存在线性上升趋势(P〈0.05);伤害所致平均期望寿命损失为0.82年,男性的寿命损失明显高于女性;YPLL最高的伤害死因男女均为交通事故,而AYLL第1位均为淹死。结论伤害与其他疾病相比,导致“早死”的风险更大,已成为严重危害香坊区居民生命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亟需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7.
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和减寿率(Rate of PYLL),是目前国外分析人的死亡年龄以及疾病对人群寿命危害的一项敏感的流行病学指标。本文试用减寿年数和减寿率方法分析上海市居民健康危害情况,为明确重点防治对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大丰市居民恶性肿瘤减寿率的长期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丰市居民死亡首位原因是恶性肿瘤 〔1〕,关于恶性肿瘤死亡趋势作者曾作过分析 ,但应用潜在寿命损失 (减寿 )年数 (YPL L )进行分析在大丰市尚属第一次 ,减寿年数分析是评价疾病对人群“早死”危险的较为恰当的方法 ,它可以反映不同年龄组人群死亡对寿命损失造成的损失的差异 ,用以反映具有很大意义的低年龄组的死亡。为了进一步摸清大丰市恶性肿瘤对居民“早死”所起作用的长期变化趋势 ,作者使用大丰市 1987~1999年疾病死亡监测资料 ,应用减寿分析方法 〔2〕对 1~ 6 5岁人口的健康状况进行分析。1 资料来源和方法1.1 资料来源 死…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桂林市疾病监测点居民伤害死亡情况。方法采用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年数、平均减寿数等指标对居民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桂林市居民各类伤害死亡中运输事故死亡率及其所致YPLL均居首位,分别为10.26/10万和9143人年;淹溺所致居民平均减寿年数居各类伤害之首。居民伤害死亡率及所致YPLL、平均减寿年数男性高于女性。结论提示运输事故是桂林市居民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0.
南京市2003年育龄女性死因减寿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赵美云  王宁  葛宁  李双凤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2):3106-3108
目的分析南京市2003年15~49岁女性死亡和减寿原因。方法采用死亡率(MR)、减寿年数(PYLL)和减寿率(LLR)等指标分析育龄女性潜在减寿死因。结果育龄女性死亡率为35.22/10万,减寿年数23586.0年,减寿率13.80‰,平均减寿39.18年。结论恶性肿瘤死亡人数最高,且趋“年轻化”;意外死亡减寿年数最多;疾病死亡年龄分布多聚集在40~49岁之间,所导致的卫生问题和损失的寿命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2013-2020年温州市瓯海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趋势和寿命损失情况,为制定恶性肿瘤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3-2020年瓯海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病例资料,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YPLL)、潜在减寿率(YPLLR)、标化潜在减寿年数(SYPLL)、标化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2012 - 2017年蒙自市居民伤害死亡特征,为相关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伤害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12 - 2017年蒙自市伤害死亡监测资料分析伤害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死因别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标化潜在减寿年数等指标。结果 2012 - 2017年蒙自市居民伤害死亡率为94.99/10万,标化死亡率为102.91/10万,占全死因死亡总数的15.42%,居全死因顺位第2位。男性死亡率是女性的2.84倍。前5位死因依次为意外跌落、机动车交通事故、意外中毒、自杀和淹死。0~14岁年龄组伤害死亡率最低,为10.06/10万,机动车交通事故为首要死因;60岁以上年龄组最高,死亡率为23.62/10万,意外跌落为首要死因。居民的平均去伤害死因期望寿命为76.89岁;伤害导致的潜在减寿年数为64 984.29人年,潜在减寿年数率为25.54‰;标化潜在减寿年数为63 859.25人年,标化潜在减寿年数率为25.16‰。结论 伤害已成为威胁蒙自市居民生命和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应根据不同人群的伤害死亡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伤害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2007年江苏省居民死因监测分析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疾病死亡原因分析是居民健康统计的重要内容之一,死因顺位可以反映各种死因所致死亡的严重程度,潜在减寿年数(PYLL)可以定量地揭示影响当地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为了解2007年江苏省居民死亡和寿命损失的主要疾病,将全省疾病监测点的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2015年株洲市居民伤害死亡水平、特征及潜在寿命损失情况,为伤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方法 利用2015年株洲市死因监测资料,通过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顺位、潜在减寿年数(PYLL)、平均潜在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分析居民伤害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 2015年株洲市居民伤害死亡率38.85/10万(标化死亡率为36.55/10万),男女标化死亡率分别为30.86/10万和44.70/10万,女性高于男性(χ2=44.51,P=0.000)。因伤害导致的潜在减寿年数是30 058人年,导致的平均潜在减寿年数为26.65年。道路交通事故、意外跌落、溺水、自杀和意外中毒是伤害的主要死因。0~岁年龄段以溺水为主,15~岁、45~岁年龄段以道路交通事故为主, 65~岁年龄段以意外跌落为主。 结论 伤害是2015年株洲市居民最主要死亡原因,疾病负担重,严重影响居民期望寿命的提高,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针对不同人群特征开展伤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济南市历下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和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方法:应用死亡率、期望寿命、潜在减寿年数(PYLL)、潜在工作损失年数(WPYLL)、潜在价值损失年数(VPYLL)、潜在家庭损失年数(FPYLL)综合分析人群的健康状况和减寿因素。结果:1991~2005年历下区居民年均粗死亡率为491.72/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15年年均期望寿命为76.57岁,其中男性75.42岁,女性77.97岁,明显高于全国同期水平。应用PYLL、WPYLL、VPYLL和FPYLL进行死亡损失分析的结果表明,循环系统疾病、肿瘤以及损伤和中毒的危害最为突出,三者所造成的死亡损失之和占全死因的70%以上,尤其是肿瘤及损伤和中毒分别是影响劳动力人口和社会价值的主要死因。结论:应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意外伤害作为防治重点,做好疾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描述淮阴区居民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的情况及对人群寿命的影响.方法:利用肿瘤登记和死因监测系统收集淮阴区居民2009年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减寿率、平均减寿年数等指标.结果:2009年淮阴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56.24/10万,标化死亡率为132.33/10万,占全死因的30.03%;男女死亡率比为1:0.5.恶性肿瘤死亡前5位依次为食管癌、肺癌、肝癌、胃癌和肠癌,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恶性肿瘤死亡造成的潜在减寿年数(PYLL)为17 171人年,减寿率为19.18‰,平均减寿年数(AYLL)为12.27年,潜在减寿年数顺位处于第1的是肝癌.结论: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危害淮阴区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加强肿瘤防治是本区今后社区综合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居民主要死因潜在减寿年数和减寿率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运用PYLL指标,对蒜处1986 ̄1988年居民死因回顾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前5位死因依次为意外死亡、恶性肿瘤、传染病、呼吸系疾病、循环系疾病、寿命损失男性高于女性,以婴幼儿及中青年为甚。胃癌的减寿年数,减寿率明显高于肝癌、肺癌等,是造成居民“早死”的主要癌症。为减少人口寿命损失,应加强安全教育,建立健康的人生观,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开展恶性肿瘤等慢性病的知识普及和防治工作,搞好传染病的监测、控  相似文献   

18.
张宁  周正元  徐晓燕 《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5):2910-2913
目的 对1973~2010年常熟市居民主要恶性肿瘤死亡情况进行减寿分析,为制定恶性肿瘤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死因报告责任单位上报的死因资料,按ICD-9、ICD-10的标准和方法进行分类,分析38年来主要恶性肿瘤减寿年数、减寿率、标化减寿年数、标化减寿率、平均减寿年数情况.结果 1973~2010年导致常熟市居民减寿的主要恶性肿瘤依次为胃癌、肝癌、肺癌,男性居民主要恶性肿瘤的减寿年数是女性居民的1.86倍,减寿率是女性居民的1.88倍;不同时期主要恶性肿瘤标化减寿率呈下降趋势,但肺癌和乳腺癌表现为不降反升,且减寿率所占比重增加,胃癌标化减寿率在各时期均居首位,肺癌标化减寿率位次上升;白血病平均减寿年数始终居不同时期首位,女性宫颈癌、乳腺癌平均减寿年数表现为上升趋势.结论 恶性肿瘤是导致常熟市居民减寿的重要原因,应根据不同人群、不同肿瘤的特点,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预防和减少恶性肿瘤对居民的寿命损失.  相似文献   

19.
1995~2001年上虞市居民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上虞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通过对主要死因的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率(PYLL%)、平均减寿年数(AYLL)及其顺位分析,结论是我市居民的主要死因是以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意外伤害,但精神病、传染病、消化系统疾病的死亡年龄较小,对生命造成的损失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004—2005年广东顺德居民慢性病死亡情况。方法根据ICD-10对死因分类编码,采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平均减寿年数、潜在工作损失年数及平均工作损失年数等方法分析资料。结果顺德区慢性病死亡率为533.45/10万,主要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心血管病,占慢性病总死亡数的92.24%;前五位PYLL依次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前三位WYPLL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和心血管病。结论慢性病已成为威胁顺德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其中恶性肿瘤对居民寿命造成的危害最大,因此加强慢性病的防治尤其是加强恶性肿瘤的预防应成为今后卫生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