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分离和鉴定杭白菊中黄酮类化合物并对其进行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 利用系统溶剂萃取法、聚酰胺柱色谱、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IR、UV、MS、1H-NMR、13C-NMR等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采用MTT法测定化合物对人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并以氟尿嘧啶(5-FU)作为阳性对照,比较其对正常细胞的毒性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的改变。结果 分离得到8个黄酮化合物单体,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Ⅰ),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Ⅱ),木犀草素7-O-β-D (6″-O-丙二酸单酰) -葡萄糖苷(Ⅲ),芹菜素(Ⅳ),芹菜素 7-O-β-D-葡萄糖苷(Ⅴ),芹菜素 7-O-β-D-(6″-O-丙二酸单酰)-葡萄糖苷(Ⅵ),香叶木素(Ⅶ),香叶木素 7-O-β-D-葡萄糖苷(Ⅷ)。MTT法测定木犀草素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 和肝癌SMMC-7721细胞的IC50分别为56.67和72.92 μmol·L-1结论 化合物Ⅲ和Ⅵ首次从杭白菊中分离得到。木犀草素能抑制MDA-MB-231和SMMC-7721增殖,阻滞其细胞周期于G2/M期,且对正常细胞无毒性。  相似文献   

2.
贡菊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目的 :研究贡菊的化学成分。方法 :色谱等方法分离 ,波谱等方法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3个黄酮类化合物 ,为金合欢素-7-O-β-D-葡萄糖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 结论 :3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贡菊中获得。  相似文献   

3.
薰衣草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新疆产薰衣草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95%乙醇提取及各种柱色谱法分离,光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7个黄酮类化合物,经光谱方法分别鉴定为芹菜素(1),ladanein(2),芹菜素-7-O-β-D-(6′-对羟基肉桂酸基)-甘露糖苷(3),木犀草素(4),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5),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6),5,4′-二羟基黄酮-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丁酯(7)。结论:上述化合物均首次从薰衣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沙戟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新疆产沙戟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反复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凝胶柱色谱,波谱分析技术和理化常数对照。结果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伞形花内酯(Ⅰ),七叶内酯(Ⅱ),东莨菪素(Ⅲ),秦皮素(Ⅳ),鼠李素(Ⅴ),槲皮苷(Ⅵ),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Ⅶ),秦皮苷(Ⅷ),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Ⅸ),山柰酚-3-O-β-D-芦丁糖苷(Ⅹ),芹菜素-7-O-β-D-芦丁糖苷(Ⅺ)和芦丁(Ⅻ)。结论上述化合物均首次从沙戟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蒌蒿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健  孔令义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23):1778-1780
 目的为阐明蒌蒿的有效成分,对其叶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乙醇提取、石油醚脱脂、大孔树脂、硅胶柱 层析。结果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光谱方法鉴定分别为木犀草素-4',7-二甲醚(4',7-dimethylluteolin)(Ⅰ),11,13-dihydro- matricarin(Ⅱ),柯伊利素-7-O-β-D-葡萄糖苷(chrysoerid-7-O-β-D-glucoside)(Ⅲ),木犀草素-4'-O-β-D-葡萄糖苷(luteolin-4'-O-β-D-glucoside)(Ⅳ),槲皮素-3-O-β-D-木糖苷(quercetin-3-O-β-D-xylcoside)(Ⅴ),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Ⅵ)。结论 除胡萝卜苷 (daucosterol)(Ⅵ)外,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1,13-dihydromatricarin(Ⅱ)在10-5 mol·L-1时对 B-16细胞(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和HL-60细胞(人原髓细胞白血病细胞)有显著的抑制活性,抑制率分别为93.42%和90.60%; 随着样品浓度的递减,制作用也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6.
杭白菊中主要黄酮苷的测定及影响因素考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测定杭白菊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和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含量,并考察影响其含量的因素。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Zorbax SB C18为分离柱,乙腈-10 mmol·L-1磷酸盐缓冲液(pH 2)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38 nm。结果:不同种植基地、不同采摘时间、不同炮制工艺及不同等级的杭白菊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和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有一定的变化;不同年度的杭白菊中2成分含量差别不大;不同产地及不同品种菊花2成分含量差异较大。结论:杭白菊2成分的含量与种植基地、炮制工艺等有一定的关系,产地、品种对其含量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拉毛果叶子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及Sephadax LH-20凝胶柱色谱法分离化合物,运用现代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拉毛果叶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胡萝卜苷(Ⅰ)、肥皂草苷(Ⅱ)、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Ⅲ)、异牡荆素(Ⅳ)、异荭草素(Ⅴ)、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Ⅵ)。结论 化合物Ⅰ~Ⅳ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Ⅱ~Ⅵ为首次从川续断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华北蓝盆花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华北蓝盆花Scabiosa tschilliensis的干燥花序中分离得到22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化合物结构分别鉴定为正二十八烷醇(1),正十八烷酸(2),β-谷甾醇(3),齐墩果酸(4),芹菜素(5),木犀草素(6),胡萝卜苷(7),山柰酚-3-O-β-D-6-O-(对羟基桂皮酰基)-吡喃葡萄糖苷(8),山柰酚-3-O-β-D-3,6-二-O-(对羟基桂皮酰)-葡萄糖苷(9),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10),木犀草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11),芹菜素-7-O-芦丁糖苷(12),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13), 芹菜素-4'-O-β-D-葡萄糖苷(14),咖啡酸甲酯(15),马钱素(16),腺苷(17),木犀草素-6-C-β-D-吡喃葡萄糖苷(18),獐牙菜苷(19), sylvestrosides Ⅰ(20),sylvestrosides Ⅱ(21),urceolide(22)。其中化合物 1,2,7~9,12,15,17,18,20~22 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 1~4,6~9,11,12,15~22 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此外,首次报道了化合物 2213C-NMR数据。  相似文献   

9.
铁皮石斛中一个新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铁皮石斛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色谱法、HP2MGL型大孔树脂色谱法、Sephadex LH-20、Sephadex G-25凝胶色谱法、RP-HPLC制备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2-甲氧基苯基-1-O-β-D-芹糖-(1→2)-β-D-葡萄糖苷(1), 3,4,5-三甲氧基苯基-1-O-β-D-芹糖-(1→2)-β-D-葡萄糖苷(2), leonuriside A(3),(1′R)-1′-(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1-丙醇-4-O-β-D-葡萄糖苷(4),左旋丁香脂素(5),丁香脂素-4,4′-O-双-β-D-葡萄糖苷(6),(+)-丁香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7),icariol A2-4-O-β-D-glucopyranoside(8),(+)-lyoniresinol-3a-O-β-D-glucopyranoside(9),裂异落叶松脂醇(10)。结论 1为新化合物,2~4,6~10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发现,5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哥兰叶(Celastrus gemmatus Loes.)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方法并结合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用波谱学方法鉴定其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为5,4′-二羟基-3′-甲氧基黄酮-7-O-β-D-半乳糖醛酸苷(1),槲皮素-3-O-新橙皮糖苷(2),木犀草素(3),芹菜素-8-C-β-D吡喃葡萄糖苷(4),山柰酚-3,7-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5)。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其他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凹叶瑞香(Daphne retusa)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和RP18反相柱色谱的方法分离和纯化化合物,通过光谱方法及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凹叶瑞香氯仿部位分离得到8个香豆素类成分,分别为7-羟基香豆素(1),7-甲氧基-8-羟基香豆素(2),7-羟基-8-甲氧基香豆素(3),双白瑞香素-7-O-β-D-葡萄糖苷(4),伞形花内酯-7-O-β-D-葡萄糖苷(5),结香苷A和C(6和7),【8,8’-bi-2H-1-benzopyran]-2,2’dione,7’-(α—D—glu—copyranosyloxy)-7-hydroxy-3-[(2-OXO-2H-1-benzopyran-7-y1)oxy](8)。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沙生蜡菊花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方法(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HPLC柱色谱)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核磁数据分析并结合CD谱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沙生蜡菊花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S)-HelichrysinA(1)、(2R)-HelichrysinA(2)、Naringenin-7-O-β-D—glucopyranoside(3)、(2R,3R)-Dihydrokaempferol-7-O-β-D—glucoside(4)、HeliciosideA(5)、(2R)-Eriodictyol-5-O-β-D—glucoside(6)、(2S)-Naringenin-5,7-di—O-β-D—glucoside(7)、(2R)-Naringenin-5,7-di-O-β-D—glucoside(8)。结论:化合物1-8为从该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化合物2、3为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藏药脉花党参的化学成分(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藏药脉花党参 Codonopsis nervosa ( Chipp.) Nannf.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 D101 大孔树脂柱、硅胶柱、ODS 柱、凝胶柱等色谱手段进行化学分离和纯化, 并利用各种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了 15 个化合物, 分别为柯伊利素(1), 苜蓿素(2), 芹菜素(3), 琥珀酸(4), β-胡萝卜苷(5), 木犀草素(6), 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7),ethylsyringin (8), 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9), 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基-(1→6)-[(6’’’-O-咖啡酸)-β-D-葡萄糖苷](10), 木犀草素-7-O-β-D-龙胆二糖苷(11), 丁香苷(12), 绿原酸(13), 新绿原酸(14), 对羟基苯甲酸葡萄糖苷(15)。结论:化合物 1 5, 8, 9, 12, 14,15 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野菊花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和蒙花苷3个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选用Kromasil—C,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34nm;柱温为30℃。结果:绿原酸、木犀苷和蒙花苷分别在40.44—647.04ng(r=0.9998)、19.50—311.92ng(r=0.9997)和253.62~4057.82ng(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96%、99.99%和98.94%,RSD均〈2.0%。22批野菊花药材中绿原酸含量为0.108%~0.545%,木犀苷含量为0.029%-0.393%,蒙花苷含量为0.028%~3.518%。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稳定可靠,可以用于野菊花药材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细皱香薷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研究细皱香薷Elsholtzia rugulosa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柱色谱法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波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2个化合物,鉴定结构分别为洋芹索-7-O-β-D-葡萄糖苷(Ⅰ)、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Ⅱ)、刺槐素-7-O-β-D-葡萄糖苷(Ⅲ)、木犀草素-7-O-(6"-乙酰基)-β-D-葡萄糖苷(Ⅳ)、苯甲醇-β-D-葡萄糖苷(Ⅴ)、prunasin(Ⅵ)、β-谷甾醇(Ⅶ)、桦木酸(Ⅷ)、2α-羟基乌苏酸(Ⅸ)、2α-羟基齐墩果酸(Ⅹ)、洋芹素(Ⅺ)和木犀草素(Ⅻ).结论 化合物Ⅰ、Ⅲ、Ⅳ、Ⅸ和Ⅹ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梭果黄芪的化学成分(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梭果黄芪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反相Rp-18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鉴定出10个已知化合物,分别是3-O-β-D-木吡喃糖基-25-O-β-D-葡萄吡喃糖基环黄芪醇(1),异黄芪皂苷Ⅳ(2),环黄芪苷A(3),梭果黄芪苷C(4),2′,4′-二甲氧基-3′-羟基-异黄烷-6-O-β-D-葡萄糖甙(5),毛蕊异黄酮-7-O-β-D-吡喃葡萄糖苷(6),6,4′-二甲氧基-3′-羟基-异黄酮-7-O-β-D-葡萄糖甙(7),β-谷甾醇(8),β-胡萝卜苷(9),6-甲氧基当归素(10)。结论:化合物1-3,5-7,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黑边假龙胆的化学成分(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黑边假龙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应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和Rp-18反相柱色谱的方法分离和纯化化合物, 通过光谱方法及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羟基-3, 7, 8-三甲氧基酮(1)、1,8-二羟基-3, 5-二甲氧基酮(2)、木犀草素(3)、β-胡萝卜苷(4)、海波拉亭(5)、1-羟基-3,5, 8-三甲氧基酮(6)、熊果酸(7)、雏菊叶龙胆(8)、木犀草素-5-O-β-D-葡萄糖苷(9)。结论:化合物 1~3、5~7、9均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泽兰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研究泽兰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反相硅胶、凝胶柱色谱等方法分离化合物,用波谱方法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其结构.结果:从泽兰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白桦酸(1),arjunetin(2),齐墩果酸-28-O-β-D-葡萄糖酯(3),芹菜苷(4),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5),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6),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丁酯(7),邻苯二甲酸二丁酯(8).结论:化合物2,3,4,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翻白草中的黄酮类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翻白草(Potentilla discolor Bunge)的黄酮类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70%乙醇提取,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柱层析等方法分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及光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9个黄酮类化合物,经光谱方法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山柰酚(2)、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3)、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4)、槲皮素-3-O—α—D-阿拉伯糖苷(5)、芦丁(6)、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苷(7)、山柰酚-3-O-β-D-葡萄糖醛酸苷(8)和槲皮素-3-O-β-D-半乳糖-7-O-β-D-葡萄糖苷(9)。结论:化合物4~7为首次从翻白草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8、9为首次从委陵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中药络石藤的微量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聚酰胺,硅胶,Sephadex LH-20,ODS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分析波谱数据确定化学结构。结果:从络石藤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岩白菜素(1),柯伊利素-7-O-β-D-葡萄糖苷(2),牛蒡子苷元-4’-O-β-龙胆二糖苷(3),罗汉松树脂酚-4’-O-β-龙胆二糖苷(4),紫花络石苷元(5),紫花络石苷(6),4-去甲基紫花络石苷元(7),木樨草素-7-O-β-龙胆二糖苷(8),牛蒡子苷(9),络石苷元-4’-O-β-龙胆二糖苷(10),木樨草素-7-O-β-D-葡萄糖苷(11)。结论:化合物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