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猴头菌丝体多糖的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猴头菌丝体的多糖类成分进行化学组成及结构研究。方法:DEAE 纤维素、DEAE-Sephadex 柱分离,葡聚糖凝胶柱层析测定纯度,凝胶过滤法测定分子量,酶解、气相色谱及光谱分析等测定化学组成及结构。结果和结论:从猴头菌丝体中分离得到5 个多糖均一体,其主要成分HEPA1 分子量6 .2 ×104 ,为以葡萄糖为主的杂多糖,单糖组成摩尔比为葡萄糖∶阿拉伯糖∶木糖= 33 .1∶1 .7∶1 .0 ;HEPA4 分子量2 .6 ×104 ,为杂多糖肽,肽部分由17 种氨基酸组成,占糖肽的3 .8 % ;HEPB2 分子量1 .2×104 ,为以葡萄糖为主的杂多糖,单糖组成摩尔比为葡萄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 50 .7∶2 .1∶1 .0∶2 .4 。各均一体单糖间的甙键构型均以α-甙键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比较19批不同产地宁夏枸杞果实和3批北方枸杞果实的总糖含量、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及单糖组成,探索枸杞中多糖成分的差异性。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法获得22批枸杞的粗多糖成分,以葡萄糖为对照品,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总糖含量;Shodex SB-806 HQ型凝胶柱和Shodex SB-804 HQ型凝胶柱串联,流动相为0.1%氯化钠溶液,柱温为40 ℃,柱流速为0.5 mL·min–1,采用凝胶渗透色谱-示差检测器-多角度激光光散射法(GPC-RI-MALLS)测定Mw及分布系数;选择Zorbax Eclipse XDB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磷酸二氢钾溶液,柱温为35 ℃,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0 nm,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PDA)测定单糖组成,同时建立单糖组成指纹图谱。结果 22批枸杞样品中粗多糖成分的质量分数为3.24%~8.66%,Mw为0.733×106~3.191×106;多糖成分均由9种单糖组成,其中阿拉伯糖含量最高。结果显示,不同产地宁夏枸杞粗多糖结构较为一致,但北方枸杞中多糖成分在结构上与宁夏枸杞存在较明显差异,主要体现在Mw、色谱峰面积比及半乳糖醛酸含量上。结论 宁夏枸杞和北方枸杞的粗多糖成分在结构上有较大差异,且通过建立的单糖组成及Mw测定方法可以对其进行有效区分,可为枸杞质量标准完善及枸杞资源评价提供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柘树根中分离纯化出柘树根多糖CPS-1,并研究其理化性质。方法用水浸提柘树根,过3520树脂柱,乙醇沉淀,Sevag法脱蛋白,透析后经DEAE-Sephadex A-50柱纯化得CPS-1。用HPLC,TLC,GC,元素分析,IR,1H-NMR及13C-NMR研究CPS-1的理化性质。结果CPS-1达到高效液相色谱纯,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物质的量之比依次为1.00∶14.02∶0.74∶2.62∶30.06∶17.72,CPS-1的糖苷键为α-构型,具有吡喃型糖环,C-2,C-3,C-4中某一碳上发生取代,C-6未发生取代。结论CPS-1是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的杂多糖,其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n)为4461,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为6572。  相似文献   

4.
杨冰  陆洋  杜守颖  李鹏跃  张翼 《中草药》2020,51(22):5748-5753
目的 基于“鼻-脑”通路体外细胞模型,探索药物制剂经鼻入脑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Calu-3细胞与嗅神经鞘细胞(OECs)细胞共培养,构建“鼻-脑”通路细胞模型组。以荧光素异硫氰酸酯右旋葡萄糖苷(FD)和荧光纳米银粒子(AgNPs)为模型药物,探索药物相对分子质量(Mw)因素及制剂粒径因素对药物经鼻入脑的影响。结果 FD随Mw增大其跨细胞单层膜转运表观渗透系数(Papp)减小;OECs对不同Mw FD的摄取在90 min后摄取量趋于饱和,随其Mw增大,相同摄取时间OECs摄取量有明显下降趋势。不同粒径荧光AgNPs在“鼻-脑”多通路细胞模型组Calu-3单层的Papp随纳米粒的粒径增大而减小,粒径<40 nm,其在Calu-3的转运特性表现为中等吸收(1×10-6 < Papp < 10×10-6),粒径>60 nm,其转运特性为难吸收(Papp<1×10-6);OECs对不同粒径荧光AgNPs的摄取在60 min趋于饱和且随其粒径增大,相同摄取时间OECs摄取量有明显下降趋势。结论 药物Mw大小及纳米制剂的粒径对于药物经鼻转运入脑具有重要影响,Mw<4 000的药物,粒径<40 nm的纳米粒子具有更好转运和摄取特性。  相似文献   

5.
黄芪中元素铜与有机物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书兰  顾萱  马丹  胡育筑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5):1249-1253
目的:通过对黄芪中有机成分的提取,探讨元素铜与总黄酮(TFA)、多糖(TPA)及总皂苷(TSA)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萃取法从黄芪中分离出TFA,TPA和TSA,比色法测定其含量;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相应提取物中元素铜。结果:元素铜在不同有机成分中均有分布,其中TFA及TPA中含量较多;不同有机成分与元素铜在提取量上的相关性差别较大,元素铜与TFA及TPA相关性较强(r21=0.754 8,F1=57.202,P<0.01和r22=0.499,F2=21.906,P<0.01),而与TSA没有相关性(r23=0.002 6,F3=0.041,P>0.1)。结论:相关性分析能反映黄芪中有机成分与元素铜的关系;有机成分的含量及其结构特征可能是决定黄芪中元素铜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糖相对分子质量和含量的方法;分析太子神悦胶囊中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SephadexG-100凝胶柱纯化分离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多糖组分,用TSK-GELG3000SW,7.8mm×300mm色谱柱,2410示差折光检测仪,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含量。结果太子神悦胶囊中相对分子质量17.0×103-27.0×103的多糖(JNTP2)的含量为(0.805±0.01)%;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Mr:24×103;Mn:17×103;Mp:27×103;Mr/Mn为1.4结论建立了简便、快捷、精密度高的凝胶色谱方法;较为准确的测定了太子神悦胶囊中多糖的含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制定太子神悦胶囊多糖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水溶性壳聚糖-泼尼松龙结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合成一系列不同相对分子质量(Mr)的水溶性壳聚糖-泼尼松龙结合物。方法通过控制壳聚糖的乙酰度得到水溶性壳聚糖(WCh i),并用凝胶渗透色谱测定其Mr大小。模型药物通过丁二酸间隔臂与WChi相连,其结构经红外光谱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和紫外光谱证明,结合的泼尼松龙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结果合成的WChi的Mr分别为31×103,19×103,11×103,7.2×103,3.8×103,相应的结合物中泼尼松龙含量分别为(8.36±0.04)%,(7.17±0.08)%,(7.21±0.03)%,(6.29±0.03)%,(6.66±0.05)%。结论成功制备了水溶性壳聚糖-泼尼松龙结合物。  相似文献   

8.
赵峡  杨海  宋乐天  于广利 《中国药学杂志》2006,41(23):1777-1780
 目的考察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测定注射用灰树花倍他葡聚糖(GFGI)相对分子质量(Mr)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HPGPC分别以不同的流动相、色谱柱、上样浓度、上样体积、温度和辅料比例测定GFGI的Mr,并对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分别以纯水,质量浓度0.2g·L-1NaN3,0.1mol·L-1NaNO3和0.1mol·L-1Na2SO4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测定,GFGI的Mr依次为822 410,177 520,29 112和25 066;以0.2g·L-1NaN3溶液为流动相时,采用TSK G4000PWxl和Shodex OHpak SB-804HQ色谱柱的Mr测定结果相差12.06%;在0.5~10g·L-1的上样质量浓度内GFGI的Mr测定结果相差8.33%;在上样体积为5~30μL内相差8.65%;在温度为30~45℃范围内相差7.26%;但在不同的辅料比例下Mr的测定结果相近。结论流动相对GFGI的Mr测定结果有很大的影响,色谱柱、上样浓度、上样体积和测定温度对Mr测定结果有明显影响,辅料比例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低相对分子质量透明质酸(LMWHA)的促血管生成作用。方法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血管生成模型,观察不同相对分子质量(Mr)的LMWHA及不同给药剂量对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Mr低于10×103的LMWHA对CAM血管生成的影响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大,新生血管总数明显增多(Mr6 000,r=0.992 9;Mr6 240,r=0.994 4)。结论Mr低于10×103的LMWHA具有促进CAM血管生成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
沙棘果水溶多糖JS1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从已提取过水溶性多糖后的沙棘果残渣中,进一步用稀碱液(0.1mol·L-1NaOH溶液)提取多糖JS1,并研究其组成性质。方法:利用DEAE-Sephadex A-25柱层析法纯化沙棘果碱提水溶多糖,并采用玻璃纤维纸电泳,Sepharos CL-4B柱层析比旋度等方法证明组分的均一性,同时用气相色谱、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其组成进行研究。结果:分离得到JS1水溶性多糖,经气相色谱分析得单糖组分为Ara,Xyl,Gal,Glc,摩尔比依次是1∶6∶12∶4?结论:JS1为中性杂多糖。  相似文献   

11.
猫爪草多糖RTG-Ⅲ的分离纯化及其生物活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中药猫爪草水提取液中分离纯化得到一种多糖蛋白复合物——RTG-Ⅲ的生化特性、免疫和抑瘤作用。方法 采用DEAE-Cellulose-52和Superdex 200柱色谱得到均一的多糖组分,电泳和凝胶色谱等方法检测纯度,薄层色谱和气相色谱分析单糖组成,红外光谱确定糖苷键类型,噻唑蓝试验测定免疫活性。结果 RTG-Ⅲ为均一组分,单糖组成为鼠李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其摩尔比为1.00:1.17:51.71:2.16:0.46,总糖含量为80.1%,蛋白含量为12.6%,由谷氨酰胺、谷氨酸等16种氨基酸组成,糖肽键为非O-型。结论 RTG-Ⅲ是以β-D-葡萄吡喃糖为主的一种新的多糖-蛋白复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2.3×104,能够增强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HL-60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黄芪中一种新葡聚糖的分离纯化与化学结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从中药黄芪中提取免疫活性多糖并研究其化学结构。方法 用乙醇分级沉淀、脱蛋白、CTAB选择性沉淀、离子交换及凝胶过滤柱层析的方法从黄芪水提物提取均一多糖;运用凝胶过滤法确定多糖的均一性和分子量;运用糖组成分析、甲基化分析、Smith降解、IR及^13CNMR等方法研究多糖的结构。结果 得到均一多糖A2Nb,其平均分子量为360000,由D-葡萄糖组成,主要连接方式为α-D-(1→4)-Glc,在每25个葡萄糖中有一个6-O位上的分枝。结论 从黄芪中首次分离到具有促脾细胞增殖作用的高分子量葡聚糖A2Nb。  相似文献   

13.
对蛹虫草子实体多糖进行分离纯化、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单糖组成分析和体内胆固醇逆向转运活性研究。采用阴离子交换色谱、分子排阻色谱分离纯化多糖,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高效液相色谱结合柱前衍生法测定单糖组成,同位素示踪技术评价胆固醇转运活性。最终获得3种纯多糖组分CMBW1,CMBW2和CMYW1,糖含量依次为87%,89%,95%,蛋白含量依次为6.5%,1.3%,2.8%,相对分子质量依次为772.1,20.9,13.2 kDa;CMBW1由Man,GlcN,Rha,GlcUA,Glc,Gal和Ara构成,摩尔比例为7.25:0.17:1.29:0.23:6.30:11.08:0.79;CMBW2由Man,GlcN,Gal和Ara组成,摩尔比例为2.40:0.16:2.92:0.24;CMYW1由Man,GlcN,GlcUA和Glc组成,摩尔比例为0.59:0.57:0.45:25.61;蛹虫草多糖50 mg·kg-1即可显著促进3H-胆固醇向小鼠血液转运和经由粪便排出。所得3种蛹虫草多糖组分均为杂多糖,所得蛹虫草多糖具有促胆固醇逆向转运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离纯化白花蛇舌草总多糖,研究其对环磷酰胺致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增强活性。方法:采用超滤技术分离纯化白花蛇舌草总多糖,高效凝胶渗透色谱-示差检测器方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柱前衍生化HPLC分析其单糖组成;采用环磷酰胺致免疫低下小鼠碳粒廓清试验研究其免疫活性。结果:从白花蛇舌草中分离得到1个单一多糖组分ODP-1,其相对分子质量20.88 k Da,单糖组成为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摩尔比0.005∶0.033∶0.575∶1.000∶0.144∶0.143;免疫活性试验结果表明,ODP-1可升高环磷酰胺致免疫低下小鼠廓清指数、吞噬指数、胸腺指数和脾指数。结论:白花蛇舌草多糖ODP-1为均一多糖,具有免疫增强活性。  相似文献   

15.
红花水溶性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从红花中提取水溶性粗多糖,进一步纯化,得到均一的多糖CTP,并研究其组成和性质。方法粗多糖经反复冻融、Sevage法脱蛋白、超滤、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得到CTP。经比旋光度测定、HPLC等方法检验其均一性,结果CTP为均一组分,GC分析其单糖组成为Gle和Cal,摩尔比为6.08:1 结论CTP为中性杂多糖,相对分子质量4000~5000。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分离纯化得到的3种大黄多糖结构进行研究。方法水提醇沉得到大黄粗多糖,分别经DEAE-52柱层析、Sephacryl S-200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后,得到3种多糖组分RP-1、RP-2、RP-3,并采用高效凝胶色谱GPC、薄层色谱TLC、气-质联用GC-MS、核磁共振NMR等对其分子量、单糖组成、糖链的连接方式及其分支情况和糖苷键构型等进行分析。结果 RP-1由葡萄糖残基构成,主要连接方式为1,4-连接,并在O-6位出现支链。RP-2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以及半乳糖醛酸组成,主要含有1,4-葡萄糖残基,同时还有1,2-鼠李糖,1,4,6-甘露糖、葡萄糖等残基。RP-3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以及葡萄糖醛酸组成,主要糖单元为1,5-连接的五碳糖。结论初步鉴定了3种大黄多糖的结构,为其药理作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离纯化刺糖多糖,并对刺糖多糖的结构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刺糖多糖,联合使用大孔吸附树脂、纤维素和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对刺糖多糖进行分离纯化,采用凝胶过滤法测定其纯度和相对分子质量,气相色谱法分析其单糖组成,再通过部分酸水解、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和核磁共振分析其结构。结果 经分离纯化得到多糖组分AP1-1;纯度测定表明其为均一多糖,相对分子质量约为99.7×103;其单糖组成为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物质的量比为1.10∶2.19 ∶4.32;主链由→4)-β-D-GalpA-(1→,→4)-β-D-Galp-(1→和→4,6)-α-D-Glcp-(1→组成,支链由→6)-α-D-Glcp和2- OCH3-α-D-Man组成。结论 多糖AP1-1是一个有分枝的杂多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基于黄精炆制前后糖类成分变化差异探讨黄精炆制后“减毒增效”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UV(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精炆制前后的总多糖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法测定黄精炆制前后游离糖含量;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示差折光检测器(HPGPC-RI)法分析黄精炆制前后的多糖相对分子质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PDA)法对黄精多糖的单糖组成进行测定分析。结果 黄精炆制后,总多糖含量下降约60%;游离糖中蔗糖含量降低35%,果糖含量升高22倍,葡萄糖含量升高4.4倍;炆制后相对分子质量2个峰均降低1~5倍;黄精炆制前后多糖均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组成,生黄精单糖组成物质的量比为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10∶6∶25∶7∶1);炆制后物质的量比为7∶5∶1.7∶14∶1。结论 炆法炮制对黄精糖类成分影响较大,炆制后多糖发生水解及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使黄精麻舌感消失,药效增强。  相似文献   

19.
江颖倩  彭梦超  吴建国  吴岩斌  吴锦忠 《中草药》2021,52(19):5932-5938
目的研究长片金线兰多糖的结构特征以及对四氯化碳(CCl_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从长片金线兰中提取多糖,分析其相对分子质量、单糖组成、紫外与红外吸收特征。将48只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联苯双酯(150 mg/kg)组和长片金线兰多糖低、中、高剂量(100、200、400 mg/kg)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9 d后,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ip CCl_4造成急性肝损伤,16 h后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测定各组大鼠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以及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长片金线兰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254×10~5,由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和阿拉伯糖组成(物质的量比为1∶0.11∶0.19∶11.15∶0.87∶0.36∶0.18),紫外与红外光谱扫描结果推测其可能为一种吡喃型杂多糖。与模型组比较,长片金线兰多糖能够显著降低CCl_4致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AST和LDH活性(P0.05、0.01),提高肝脏组织中SOD、CAT活性和GSH含量(P0.05、0.01),降低MDA含量(P0.01),减轻CCl_4对肝组织的病理损伤。结论长片金线兰多糖对CCl_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