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毛梗翠雀花化学成分。方法:柱色谱分离,根据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全草氯仿部位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siwanine E(1),异阿替生(isoatisine,2),12-epi-napelline(3),乌头原碱(aconine,4),ajadelphinine(5)和β-谷甾醇(6)。结论: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毛梗翠雀花化学成分。方法:柱色谱分离,根据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全草氯仿部位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siwanine E(1),异阿替生(isoatisine,2),12-epi-napelline(3),乌头原碱(aconine,4),ajadelphinine(5)和β-谷甾醇(6)。结论: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云南翠雀花为毛茛科翠雀花属植物云南翠雀花(Delphinium yunnannense Franch.)的块根,产于云南、贵州等地,具有驱风除湿,散寒止痛,通络散瘀等功效,民间用于治风湿关节痛,胃寒疼痛,跌打损伤 [1].有关研究表明,翠雀属植物中含有非成瘾性镇痛作用的二萜生物碱类 [2],由于该植物的化学成分目前未见报道,故我们对其生物碱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纯化得到了4个二萜生物碱类成分,分别鉴定为Yunnadelphinine(1)、Deletatine(2)、Delsemine A(3)、Delsemine B(4).  相似文献   

4.
张秀兰  周宏辉 《中药材》1991,14(1):40-42
川西翠雀花药效学研究表明,小鼠灌胃给川西翠雀花醇提物(500mg/kg)能显著减少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次数,并能明显提高小鼠热板痛阈;能协同和增强戊巴比妥钠的镇静催眠作用,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对小鼠的自发活动也有非常显著的抑制效力。  相似文献   

5.
何兰  陈耀祖  丁立生  李伯刚 《中草药》1997,28(7):392-395
从川西翠雀花中首次分得5个二萜生物碱:yunnalephinne,nominine,lycoctonine,hetisine和delelatine。通过波谱方法确定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进一步阐明翠雀Delphinium grandiflorum的物质基础,丰富二萜生物碱类成分的天然资源库,同时为该植物后续的药理活性及质量控制研究提供更丰富的化合物资源,本实验对采自山西晋中地区翠雀植物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实验结果为翠雀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正相硅胶,小孔树脂凝胶(MCI),ODS,LH-20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等方法对翠雀的三氯甲烷部位和正丁醇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并且运用1H,13C-NMR,MS等波谱方法以及化合物理化性质结合文献数据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翠雀全草95%乙醇提取物中的三氯甲烷萃取部位和正丁醇萃取部位共分离得到19个二萜生物碱类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olivimine(1),hohenackeridine(2),14-O-methyldelphinifoline(3),N-脱乙基翠雀亭(4),leucostine(5),tuguaconitine(6),acetylbrowniine(7),browniine(8),16-去甲基翠雀固灵(16-demethyldelsoline,9),demethylenedelcoine(10),14-dehydrobrowniine(11),瑟佩定(septentriodine,12),翠雀固灵(delsoline,13),翠雀亭(delphatine,14),牛扁碱(lycoctonine,15),硬飞燕草次碱(delcosine,16),甲基牛扁碱(methyllycaconitine,17),德拉瓦印甲(delavaine A,18),德拉瓦印乙(delavaine B,19)。结论:化合物1~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光果翠雀Delphinium grandiflorum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色谱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及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5个二萜生物碱,分别为牛扁碱(lycoctonine,I)、甲基牛扁碱(methyllycaconitine,II)、德尔色明甲(delsemine A,III)、德拉瓦印甲(delavaineA,IV)、delajadine(V)以及2个非生物碱,分别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VI)、棕榈酸(plamitic acid,VII)。结论: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大花翠雀Delphinium grandiflorum L.为毛茛科翠雀属Delphinium L.植物,又名大花飞燕草,生于山坡、草地、固定沙丘,分布于云南北部、山西、河北、宁夏、内蒙古、东北等地;蒙古、苏联西伯利亚地区也有分布。民间多用于治疗风热牙痛、疥癣、头虱等。考虑到同一种植物生长的环境不同,所含化学成分也不尽相同,本实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宁夏固原市寨科乡的大花翠雀进行提取分离,从大花翠雀中首次分得4个去甲二萜生物碱;氨茴酰牛扁碱(Ⅰ)、牛扁碱(Ⅱ)、去氧牛扁碱(Ⅲ)、草地乌头碱(Ⅳ)和1个生物碱:氮-肉桂酰-2-苯基乙胺(Ⅴ)。其中Ⅰ、Ⅲ~Ⅴ均系首次自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二萜生物碱     
本文主要综述了1989年至1992年初所发表的毛莨科乌头属和翠雀属植物二萜生物碱的化学及其药理方面的研究文献。  相似文献   

10.
裸露翠雀花Delphinium denudatumwall.(Dd)对大鼠具抗惊厥、保护心脏及肝脏和免疫调节作用,其复方制剂在印度民间用于抗应激。其根对神经系统疾病和阿片成瘾有良好疗效,但未见有关实验研究。作者研究了Dd根水提取物对吗啡引起的小鼠耐受性的发展和成瘾性的防治作用。在急性实验中,小鼠口服盐水或Dd根  相似文献   

11.
女贞子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木犀科药用植物女贞子(Ligustrum lucidum的化学成分。 方法 用溶剂提取、萃取、硅胶正相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结晶法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结构。 结果 从女贞子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结构分别为3-O-cis-P-coumaroyl maslinic acid(1,oleoside 11-methyl ester(2,oleonuezhenide(3,G 13(4,oleoside dimethyl ester(5,nuezhenide(6,oleuropein(7,3,4-dihydroxyphenethyl-β-D-glucoside(8和3,4-dihydroxyphenethyl-(6′-caffeoyl-β-D-glucoside(9。 结论 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4,8,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紫金砂的化学成分。方法 药材采用体积分数80%乙醇提取,氯仿萃取,利用硅胶柱,RP-18反相柱,Sephadex LH-20凝胶柱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鉴定13个化合物,分别为异欧前胡素(1)、水合氧化前胡素内酯(2)、拐芹色原酮(3)、佛手柑内酯(4)、欧前胡素(5)、ledebouriellol(6)、二氢欧山芹素(7)、isopimpinellin(8)、osthol(9)、3′(R)-+-亥茅酚(10)、oxypeucedanin ethanolate(11)、β-谷甾醇(12)、豆甾醇(13)。结论 化合物6~11为首次从紫金砂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6、11为首次从当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楮头红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楮头红(Sarcopyramis nepdensis)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大孔树脂、Sephadex LH-20和ODS等色谱手段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和相关文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丁香树脂酚(syringaresinol,1),羟基苯甲酸甲酯(m...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来源于红树林的海洋真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的发酵产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溶剂提取、硅胶柱色谱及半制备HPLC等分离方法对真菌菌丝体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二十四烷酸(1)、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2)、24-亚甲基羊毛脂甾-8-烯-3β-醇(3)、1-(硬脂酸)-2-(亚油酸)-3-油酸甘油酯(4)、1,2,3-三亚油酸甘油酯(5)、1,3-二油酸甘油酯(6)、肉桂酸(7)、苯丙酸(8)、β-谷甾醇(9)、丁二酸单乙酯(10)。结论化合物1~10均为首次从该菌种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小飞蓬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小飞蓬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溶剂法进行提取,采用硅胶柱色谱和凝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体积分数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α-香树脂醇(Ⅰ)、β-香树脂醇(Ⅱ)、β-谷甾醇(Ⅲ)、表木栓醇(Ⅳ)、齐墩果酸(Ⅴ)、菠甾醇-3-O-葡萄糖苷(Ⅵ)、3,5,7,3′,4′-五羟基黄酮(Ⅶ)、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Ⅷ)、芦丁(Ⅸ)、野黄芩苷(Ⅹ)、黄芩苷(Ⅺ)、绿原酸(Ⅻ)。结论12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野菊花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野菊花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及ODS反相柱色谱法,运用波谱方法确定结构。结果从野菊花有机相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蒙花苷(1),刺槐素(2),5,3',4'-三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3),芹菜素(4),木犀草素(5),5,3'-二羟基-6,7,4',5'-四甲氧基黄酮(6),β-谷甾醇(7),β-胡萝卜苷(8),α-香树脂醇(9),β-香树脂醇(10),羽扇豆醇(11),二十八烷醇(12)。结论化合物3,6,8,9,10,11,12均为首次从野菊花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吴彤  李燕  孔德云  李惠庭 《中国药学杂志》2010,45(16):1224-1227
 目的 研究深绿山龙眼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数据分析鉴定其结构。 结果 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l→2)-α-L-吡喃鼠李糖苷(1)、黑燕麦内酯(2)、sawaranin(3)、芦丁(4)、紫云英苷(5)、山柰酚(6)、香橙素(7)、豆腐果苷(8)、豆腐果醇(9)、岩白菜素(10)、栗柄醇(11)、4-羟基苯甲酸(12)、β-谷甾醇(13)、胡萝卜苷(14)、二十四烷酸-α-单甘油酯(15)、正三十烷醇(16)、十八烷酸(17)。结论 化合物8、9除外,其余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紫萁科植物紫萁(Osmunda japonica Thunb.)干燥营养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以体积分数95%乙醇对紫萁干燥营养叶进行提取,对乙酸乙酯部位采用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通过NMR和MS等波谱学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的结构:(+)-去氢催吐萝芙木醇(1)、对羟基苄叉丙酮(2)、3′,4′-二羟基苄叉丙酮(3)、原儿茶醛(4)、原儿茶酸(5)、对羟基苯甲醛(6)、15-二十九酮(7)、β-谷甾醇(8)。结论 化合物1、2、4、6、7为首次从紫萁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地桃花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对地桃花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 应用溶剂法进行提取,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MCI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分离纯化,并利用MS、NMR技术确定结构。结果 从地桃花全草体积分数95%乙醇浸膏中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是东莨菪亭(scopoletin) (1)、梣皮素(fraxitin) (2)、己内酰胺(caprolactam) (3)、邻苯二甲酸异丁酯[bis(2-methylproyl) ester] (4)、芹菜素-6-C-α-L-鼠李糖苷(6-C-β-L-rhamnosylopigenin,即isofurcatain) (5)、6,8-二羟基-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6,8-dihydroxy kaempferol -3-O-β-D-glycoside) (6)、黄芩素-7-O-α-L-鼠李糖苷(baicalein-7-O-α-L-rhamnoside) (7)、槲皮素-4′-O-芸香糖苷[quercetin 4′-O-α-L-rhamnosyl (1→6)-O-β-D-glycoside ] (8)、苯甲酸 (9)、七叶苷(esculin) (10)、丁香酸葡萄糖苷(glucosyringic acid) (11)。结论 11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地桃花中得到。  相似文献   

20.
大火草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大火草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薄层色谱等方法对甘肃产的大火草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提纯,运用波谱分析技术和理化性质对照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8个非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5-二甲氧基-7-甲基香豆素(1、4,7-二甲氧基-5-甲基香豆素(2、白桦脂酸(3、齐墩果酸(4、齐墩果酸 3-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5、齐墩果酸 3-O-β-D-吡喃半乳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苷(6、常青藤皂苷元 3-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7和18-羟基乌索酸(8。结论 除化合物1、2和4外,其余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6~8为首次从五加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