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簇花清风藤的脂溶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法提取分离簇花清风藤石油醚部位的脂溶性成分,并对该脂溶性成分进行甲酯化处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样品1共鉴定出39个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Z)-9-十八烷烯酸(13.15%)、10,12-十八碳二烯酸(6.74%)、棕榈酸(3.94%)、硬脂酸(3.04%)、(Z)-13-二十二碳烯酸(2.76%)、十氢化-8α-乙基-1,1,4α,6-四甲基萘(2.43%)等。样品2共鉴定出10个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十四酸(4.63%)、15-甲基十六烷酸(4.55%)、14-甲基十五烷酸(4.33%)、叶绿醇(3.09%)等。结论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确定簇花清风藤的化学成分和研究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二色补血草挥发油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二色补血草中挥发油,用气相-质谱联用(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初步鉴定了11个组分,并确定了其相对含量。结论二色补血草挥发油主要成分有:N,N-二苯肼基-甲酰胺(1)、7-二甲基-3,5-辛烯-1-醇(2)、1,3-二环己基-1-丁烯(3)、1-乙酰氧基-3,7-二甲基-6,11-十二烯(4)、2-羟基-1,4,4-三甲基-二环[3,1,0]己烷-6-羟甲基(5)、十六(烷)酸(6)、9-十八(碳)炔酸(7)、油酸(十八碳烯酸)(8)、9-十六碳烯酸(9)、十八酸(硬脂酸)(10)、芥(子)酸(11)。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 研究蛇床子的脂溶性成分。方法: 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蛇床子的脂溶性成分,甲酯化处理后,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首次对其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 从蛇床子中鉴定了39个化合物,占蛇床子脂溶性成分的85.33%,蛇床子主要的脂溶性成分为植物醇(15.98%)、棕榈酸(12.73%)、9,12,15 十八碳三烯酸(11.02%)、油酸(6.33%)和9,12 十八碳二烯酸(4.77%)。结论:植物醇、棕榈酸、9,12,15 十八碳三烯酸和油酸是蛇床子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离鉴定橄榄肉成分.方法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方法进行橄榄肉成分提取,提取物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结果 橄榄肉萃取物得率为7.39%,GC/MS共分离出67个组分,初步鉴定出36种成分,主要成分为十八碳-9-烯酸、麦角甾烷、3-甲基-3-乙基戊烷、9,12-十八碳二烯酸、n-十六酸等等,并应用...  相似文献   

5.
黄海葵的化学成分研究(2)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青岛产黄海葵[Anthopleura xanthogrammica(Berkly)]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首次分离到5个化合物,分别以9,12-十八碳二烯酸(1)、9,14-二十二碳二烯酸(2)、1-○-十六碳烷酰2-○-(9-十八碳烯酰)-3-○-(9,12-十八碳二烯酰)甘油酯(3)、1-○-十六烷酰基-3-○-(14-二十碳烯酰基)甘油酯(4)和1-○-(9,12-十八碳二烯酰基)-2-○-(9,12-十八碳二烯酰基)甘油酯(5)。它们的化学结构经理化数据和波谱(IR、MS、~1HNMR和~(13)CNMR)分析,结合化学降解得以确定。它们系首次从黄海葵中分得,其中化合物(3)、(4)和(5)为新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鼠簕的化学成分。方法将老鼠簕全株粉碎后,用95%乙醇浸提3次,合并浓缩,浸膏的石油醚部位经反复硅胶柱层析分离,结合波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石油醚部位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Ⅰ)、豆甾醇(Ⅱ)、正十六烷酸(Ⅲ)、正二十八烷酸(Ⅳ)、4,22-二烯-3-酮豆甾烷(stig-masta-4,22-dien-3-one)(Ⅴ)、4-烯-3-酮豆甾烷(stigmast-4-en-3-one)(Ⅵ)、5,22-二烯-7-酮-3β-羟基豆甾烷(3β-hydroxystigmasta-5,22-dien-7-one)(Ⅶ)、2-唑啉酮(2-benzoxazolinone)(Ⅷ)。结论其中Ⅴ,Ⅵ,Ⅶ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赤芍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赤芍挥发油,用气相色谱毛细管柱进行分析,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鉴定化学成分。结果:检出134个色谱峰,鉴定出35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74.90%。其中n-十六烷酸、(Z,Z)-9,12-十八碳烯酸、油酸、十五烷酸、[1S-(1α,2α,5α)]-6,6-二甲基-二环[3.1.1]庚烷-2-甲醇、十六烷酸乙酯、9,12-十八碳烯酸乙酯、Z-β-松油基苯甲酸脂、1(-2-羟基-4-甲氧基苯基)-乙酮、(R)-1-甲烯基-3(-1-甲基-乙烯基)环己烷是主要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64.54%。结论:本试验为赤芍挥发油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藏药甘毕二汤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精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藏药甘毕二汤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精油的化学组成及相对含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离鉴定甘毕二汤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精油化学成分并测定其相对含量。结果:甘毕二汤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精油得率为5.9%,分离得到48个色谱峰,鉴定出43种成分,主要成分是桉叶油二烯-5,11(13)-内酯-8,12、胡椒碱、β-谷甾醇、α-蛇麻烯、8-十七烯、9-十八炔酸甲酯、反亚油酸甲酯、榄香醇、正十六烷、花生四烯酸甲基酯、正十四烷、反式石竹烯、(Z,Z,Z)-9,12,15-十八烷三烯酸乙酯、1,1-二甲基萘等。结论:甘毕二汤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精油中富含烃、萜、酯和醇等组分,其中桉叶油二烯-5,11(13)-内酯-8,12和胡椒碱的相对含量之和占精油含量的39.40%。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橄榄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GC-MS联用分析技术对橄榄根挥发油进行分析,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个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结果分离出40种化学成分,其中含量大于5%的组分有4个,分别为n-十六烷酸、6-十八碳烯酸、十二烷酸和3,7,11-三甲基-(E)-1,6,10-葵三烯-3-醇,相对含量大于1%的组分有9个。结论这9个成分占总挥发油成分的80.981%。  相似文献   

10.
GC-MS法分析黑鳞耳蕨叶的脂溶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姬志强  石磊  王金梅  康文艺 《中国药师》2013,(11):1670-1672
目的:研究黑鳞耳蕨叶的脂溶性成分。方法:用索氏提取法提取黑鳞耳蕨叶的脂溶性成分,甲酯化处理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首次对其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黑鳞耳蕨叶的主要脂溶性成分是油酸(22.88%),棕榈酸(15.11%),10,13-十八碳二烯酸(9.11%)和植物醇(8.46%)。结论:黑鳞耳蕨叶有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杜鹃嫩枝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比较映山红(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和南昆杜鹃(Rhododendron naamkwanense Merr.)嫩枝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药典方法提取挥发油,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化学计量学及标准物对照的方法对各个色谱峰定性,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获得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结果共鉴定了124种化合物,其中共有化合物48种。从映山红和南昆杜鹃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94和78种化合物,分别占总挥发油的84.47%和90.25%。其中72.76%和88.07%为含氧化合物,主要为萜醇、酸和酯类物质。1-辛烯-3-醇(4.00%,7.90%),3,7-二甲基-1,6-二烯-3-辛醇(12.60%,3.48%),薄荷醇(2.15%,3.29%),9,12,15-三烯十八烷酸(1.15%,45.34%),植醇(15.21%,8.56%),9,12,15-三烯十八烷酸乙基酯 (9.16%,8.01%)为映山红和南昆杜鹃挥发油所共有的主要化学成分,分别占总挥发油的44.27%和76.58%。映山红中还含有棕榈酸(7.73%),9,12–二烯十八烷酸(1.85%),十四烷酸甲基酯(1.38%)等主要化学成分。结论利用GC-MS分析法结合化学计量学分辨方法和标准物质鉴定挥发油化学成分,比单独使用GC-MS法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研究桃红四物汤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 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桃红四物汤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GC/MS)计算机联用技术分析鉴定. 结果 从桃红四物汤挥发油中分离出134个峰,鉴定了其中65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3.469%. 结论 桃红四物汤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十四烷酸(肉豆蔻酸)、十二烷酸(月桂酸)、十六烷酸(棕榈酸)、十八碳烯酸、3-亚丁基-1(3)-异苯并呋喃酮(藁本内酯)、苯甲醛等,为进一步研究桃红四物汤复方的有效成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石莼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绿藻石莼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 20、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豆甾24R,28R环氧5烯3β醇(Ⅰ)、豆甾5,24(28)二烯3β醇(Ⅱ)、豆甾5,28(29)二烯3β醇(Ⅲ)、β谷甾醇(Ⅳ)、对羟基苯甲酸(Ⅴ)、琥珀酸(Ⅵ)。结论化合物除(Ⅱ)以外均为首次从石莼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A new sulphonoglycolipid, crassicaulisine, has been isolated from the red alga Chondria crassicaulis Harv.. Four known compounds were also found from the title plant. The structure of the new compound was elucidated on the basis of chemical reactions and spectroscopic analysis.  相似文献   

15.
文冠果果壳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对文冠果(XanthocerassorbifoliaBunge)果壳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α,8α表二氧(22E,24R)麦角甾6,22二烯3β醇(Ⅰ)、东莨菪素(Ⅱ)、异秦皮啶(Ⅲ)、对羟基苯甲醛(Ⅳ)、3,4,5三甲氧基苯甲酸(Ⅴ)、原儿茶酸乙酯(Ⅵ)。结论化合物Ⅰ~Ⅵ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对红毛七超临界提取物进行分析。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法(SFE-CO2)对秦巴山区特有药用植物红毛七进行提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分析,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相对百分含量。对其中的49种化学成分进行了鉴定,所鉴定的成分占总流出峰面积的97.44%。其中脂肪酸类15种,占检出化合物总量的40.12%;酯类6种,占28.84%;烯类4种,占总11.30%;醇类12种,占5.92%;酮类化合物6种,占4.74%;生物碱类3种,占2.61%。实验结果为了解红毛七的化学物质基础和进一步开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传统藏药甘肃蚤缀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技术,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甘肃蚤缀70%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分分离并鉴定了脂肪类和甾体化合物共12个,分别是:棕榈酸(化合物1),棕榈酸乙酯(化合物2),二十六烷醇(化合物3),正三十烷酸(化合物4),正二十二碳酸二十六烷醇酯(化合物5),β-谷甾醇(化合物6),α-菠甾醇(化合物7),α-菠甾酮(化合物8),豆甾醇(化合物9),β-胡萝卜苷(化合物10),22,23-二氢菠甾醇(化合物11),麦角甾醇-5,8-过氧化物(化合物12)。结论化合物1~9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栾华的挥发油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栾华挥发油,并用GC-MS对其成分进行分析,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其中浸泡时间为20 h,加热8 h至挥发油量不再增加为止;GS-MS条件:DB-5MS毛细管色谱柱(0.2 mm×30 m,0.25μm);载气为高纯度氦气,流速为1 mL.min-1;质谱分析条件:EI电离源70 eV;离子源温度200℃。结果鉴定出了35个组分占总出峰面积的98.8%,并确定了其中主要成分的相对含量。结论栾华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3-甲基-4-羰基戊酸(49.71%)、n-十六酸(16.16%)、肉豆蔻酸(2.62%)、亚麻酸(2.38%)、9,12-十八碳二烯酸(2.36%)、2-十五酮(2.32%)、正三十六烷(2.17%)、苯乙醛(2.05%)。  相似文献   

19.
Short microwave heating of granular potato, waxy corn and tapioca starches with such lipids as cis-9-octadecenoic acid (oleic acid), cis,cis-9,12-octadecadienoic acid (linoleic acid), octadecanoic acid (stearic acid), ethyl cis-9-octadecenoate, ethyl cis,cis-9,12-octadecadienoate and methyl octadecanoate provided microcapsules in which encapsulated guest molecules did not interact with starch microcapsules. On the formation of microcapsules, the lipid guest molecules did not react to starches. The encapsulation yield varied between almost 11-94%.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水蒸气蒸馏法所得莲子心的挥发油成分。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装置(SDA)和挥发油测定装置(EODA)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莲子心挥发油,GC-MS分离鉴定挥发油成分,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百分含量。结果采用SDA法,鉴定出29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91.56%,主要成分为棕榈酸(28.96%)、9,17-十八碳二烯醛(19.99%)和亚油酸(11.94%)等;采用EODA法,鉴定出18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77.96%,主要成分为棕榈酸(18.98%)、肉桂酸龙脑酯(12.58%)、2-甲氧基-4-乙烯苯酚(8.25%)等。结论两种水蒸气蒸馏法所得挥发油成分存在较大差异,且SDA较EODA更适合于提取挥发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