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7):15-17
目的探讨NLRP3炎性体信号通路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变化。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3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实验,分别为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实验和关节滑膜免疫组化实验。每个实验设6组对照实验(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阳性药组及GT低、中、高剂量组),每组20例患者。取样观察患者关节滑膜组织,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体的表达,分析测定平均积分吸光度(IA)。结果治疗前后对比发现GT中、高剂量组的NLRP3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GT各组IL-1β、IL-6、TNF-α、NF-κB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使用GT和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时可能会降低NLRP3炎性体信号通路中炎性因子的表达,对患者体内的NF-κB的活化和IL-1β分化成熟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yrin domain 3,NLRP3)炎症小体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GA)中的作用.[方法]检索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子菜提取物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抗炎作用。方法将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8只):空白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白子菜水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白子菜醇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造模5 h后开始连续灌药,7 d后取材,观察各组大鼠关节炎症情况,关节组织单位面积内炎症细胞计数及检测血清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浓度。结果中、高剂量白子菜提取物组与秋水仙碱组在足趾炎症情况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在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方面各药物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各药物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秋水仙碱组TNF-α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秋水仙碱组及白子菜醇提取物中剂量组IL-1β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秋水仙碱及中剂量白子菜醇提物对急性痛风性关节大鼠模型具有抗炎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小檗碱对痛风性关节炎小鼠NLRP3/TLRs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均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阳性对照,0.65 mg/kg),小檗碱高、中、低剂量组(150、100、50 mg/kg),造模给药7 d,每天测定小鼠踝关节肿胀度,观察治疗作用;同时,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干扰素-α(interferon-α,IFN-α)表达水平。进一步采用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关节滑膜组织中NLRP3/TLRs关键靶点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结果:关节肿胀度结果显示,小檗碱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18.35%、21.35%、25.35%)和秋水仙碱组(15.35%)与模型组(31.34%)比较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240,P=0.005)。且各剂量小檗碱治疗后,小鼠踝关节滑膜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及水肿现象明显减轻。ELIS...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由于痛风性关节炎在急性发病期给患者带来剧烈疼痛,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故近年来医学工作者在利用中医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领域内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结果表明中医药在本病的治疗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和较好的疗效,具有广阔的前景,值得临床运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护理方法.方法 详细总结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护理和缓解期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结果 在首次发病的64人中,56人未再发作,8人在一年或以上再发;在第二次或以上发病的32人中,间隔一年或以上未发作的24人,再发作的有7人,仅有1人半年内再发作.结论 通过对急性期的有效护理,落实缓解期的健康教育,重视出院指导,可以提高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愈率,降低反复发作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豨莶草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的作用。方法:采用在大鼠后肢右侧踝关节腔内注射尿酸钠的方法建立急性大鼠痛风性关节炎模型,通过考察大鼠的足趾体积、致炎关节组织腔内白介素10(IL-10) 含量的变化,研究豨莶草乙醇提取物对尿酸钠诱导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结果:豨莶草对大鼠后肢踝关节的肿胀程度有明显改善,血清中的IL-10有明显升高,且豨莶草醇提组比水提组更明显。结论: 豨莶草乙醇提取物对尿酸钠诱导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除湿通痹方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炎症级联反应的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除湿通痹方高、中、低剂量组共6组,每组10只,于给药前1d和给药第6天,除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外,其余5组复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连续灌胃22d后处死采取标本取材,观察各组大鼠关节肿胀度、功能障碍指数和炎症指数、测定IL-1β、TNF-α浓度,检测caspase-1、ASC、NLRP3基因表达,并分析其关系。结果 各给药组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活动障碍均有缓解作用;秋水仙碱组TNF-α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秋水仙碱组及除湿通痹方高剂量组IL-1β、caspase-1、ASC、NLRP3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caspase-1、ASC、NLRP3均与IL-1β存在相关性(P<0.05);TNF-α与ASC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秋水仙碱及除湿通痹方高剂量能通过抑制NLRP3炎性体的表达,从而抑制IL-1β相关的炎性过程,发挥其抗炎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除湿通痹方的抗炎、镇痛作用,为临床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二甲苯涂抹制备小鼠耳廓肿胀模型及采用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观察除湿通痹方的抗炎作用;通过醋酸法和热板法致小鼠实验性疼痛模型,观察除湿通痹方的镇痛作用。结果除湿通痹方Ⅱ组、Ⅲ组对小鼠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P<0.01);除湿通痹方Ⅱ组、Ⅲ组能显著抑制醋酸所致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P<0.01);除湿通痹方I组、Ⅱ组、Ⅲ组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模型中有一定的镇痛作用(P<0.01),且存在剂量依赖性;除湿通痹方Ⅱ组、Ⅲ组在给药后30、60、90、120min均能延长小鼠痛反应潜伏期(P<0.05,P<0.01),其痛阈提高率在25%以上。结论除湿通痹方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可用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火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把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组、模型组、火针治疗组、秋水仙碱治疗组.用火针治疗尿酸钠晶体诱导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前后关节周径、滑膜及关节软骨病理变化,检测各组大鼠关节匀浆中的MMP-3含量.结果 火针治疗能明显降低急性痛风大鼠关节肿胀度,抑制滑膜及关节软骨中的MMP-3表达,可减轻炎症细胞的浸润.结论 火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机制可能与抑制关节滑膜及关节软骨中的MMP-3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1.
徐光华 《中外医疗》2009,28(11):122-122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6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圣贤扶他林25mg,每日3次,口服;别嘌呤醇0.1g,每日3次,口服。治疗组口服自拟方补肝肾、强筋骨、活血化瘀止痛中药,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2组间疗效、血尿酸值及症状改善等差异无显著性,而西药治疗有一定毒副作用,所以自拟方补肝肾、强筋骨、活血化瘀止痛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雅静 《吉林医学》2010,31(13):1911-1912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主要以局部红、肿、热、痛、发病急骤、血尿酸增高、白细胞增高为特点,沿海地区较为多见。现就近几年临床上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情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杨虹  罗干  熊梓汀  李巧玲  陈雄斌  王勇 《医学研究杂志》2020,49(1):104-107,103
目的 观察黄柏苍术汤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制备尿酸盐晶体诱导的大鼠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在致炎后动态观察关节肿胀值,连续给药3天后处死大鼠,收集关节液,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关节液中TNF-α、IL-1β、IL-8、IL-6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黄柏苍术高剂量组、黄柏苍术中剂量组、黄柏苍术低剂量组、秋水仙碱组大鼠的关节肿胀值在6、12、24、48h均高于正常组(P<0.05);在注射后72h正常组的关节肿胀值与秋水仙碱组、黄柏苍术汤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模型组、黄柏苍术高剂量组、黄柏苍术低剂量组与正常组间比较均大于正常组(P<0.05),同时黄柏苍术高剂量组和黄柏苍术低剂量组关节肿胀值显著小于模型组(P<0.05)。处死后黄柏苍术高剂量组、黄柏苍术中剂量组、黄柏苍术低剂量组、秋水仙碱组大鼠、正常组的关节液中TNF-α、IL-1β、IL-8、IL-6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其中黄柏苍术中剂量组、秋水仙碱组的TNF-α、IL-1β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黄柏苍术高剂量组和黄柏低剂量组(P<0.05)。结论 黄柏苍术汤可能通过抑制炎性细胞释放炎性因子TNF-α、IL-1β、IL-8、IL-6,从而明显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炎性反应,其抗炎反应强度可能受药物浓度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消炎止痛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符合标准的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患者按照单盲法在门诊随机分成治疗组84例和对照组84例,治疗组采用消炎止痛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对照组采用秋水仙碱片、西乐葆片口服加扶他林软膏外擦。[结果]消炎止痛膏外敷1~2个疗程后,81例患者治愈,3例无效;对照组78例临床治愈,6例无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x2=10.37,V=2)。中药组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止痛效果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消炎止痛膏外敷患肢肿胀消退较对照组快,而止痛作用不逊对照组,对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1):8-10
目的探讨NLRP3炎性体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我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A)40例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NLRP3、半胱天冬酶-1(CASP1)以及凋亡斑点样蛋白(PYCARD)mRNA表达水平。结果研究组的NLRP3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CASP1以及PYCARD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LRP3炎性体各个基因mRNA表达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当中表达异常,表明NLRP3炎性体在炎症反应中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杨玲 《中国全科医学》2004,7(14):1063-1063
1 病例简介患者,男,5 5岁,因晚上10时左右左脚跖趾关节突然出现红、肿、热、痛,疼痛剧烈,伴活动障碍,逐渐加重2d就诊。既往无遗传病史,健康状况良好,未做任何检查。诊断为蜂窝织炎。给予头孢羟氨苄5 0 0mg/次,2次/d ;诺福丁(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 10 0mg/次,1次/d。服药后症状明显减轻,10余天后症状再次加重,反复发作,5 0余天脚拇趾出现绿豆大小黄白色隆起赘生物。于中心医院就诊,血尿酸:4 15 μmol/L (正常值为:119~2 38μmol/L) ,诊断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给予高顺松(阿西美辛缓释胶囊)180mg/次,1次/d ,就餐时口服;扶他林(双氯芬酸钠缓…  相似文献   

18.
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血尿酸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痛风急性发作期血尿酸水平在正常范围内的发生频率,比较在急性期及间歇期的血尿酸水平。方法:观察了27例痛风患者,急性发作共39次,检测急性期主间歇期的血尿酸水平,结果:急性发作期血尿酸正常者占38%,急性发作期血尿酸水平低于间歇期,P<0.05,结论:强调痛风急性发作期血尿酸可比间歇期血尿酸低,诊断时血尿酸正常不可否定痛风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正>痛风性关节炎是一个以具有自限性和剧烈疼痛为特点的的无菌性炎症。近年来,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痛风在我国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且呈年轻化趋势,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机制十分复杂,关节内尿酸浓度过饱和形成结晶,作为异物进而触发机体固有免疫反应,导致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反应,但其具体的发病机制及自我缓解机制还不是很清楚。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免疫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痛风茶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口服,75 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痛风茶饮用,1袋/次,3次/d,两组均连续服药10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炎积分,关节疼痛缓解时间,关节红肿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关节炎积分观察组1.58±5.09分,对照组3.17±5.84分,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关节炎积分均降低(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关节炎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关节疼痛缓解时间(23.59±12.43 h)、关节红肿消失时间(61.27±24.61 h)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后血UA、CRP、ESR、IL-1、IL-6及IL-18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血UA(312.17±86.64 μmol/L)、CRP(7.08±7.21 mg/L)、ESR(15.41±16.48 mm/h)、IL-1(22.17±8.73 ng/L)、IL-6(21.91±11.47 pg/mL)及IL-18(48.36±12.49pg/m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中出现轻度胃脘不适3例(1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风茶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安全有效,作用机制与其降低血清CRP、IL-1、IL-6、IL-18水平及抑制局部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