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之一,常伴有肩袖损伤,影响肱骨头血运,功能恢复较差,大多学者主张手术治疗。但手术常增加局部损伤,影响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笔者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us plate,LPHP)配合中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us plate,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LPHP治疗27例肱骨近端骨折。根据Neer分类,二部分骨折11例;三部分骨折11例;四部分骨折5例,所有病例均应用LPHP治疗,术后严格功能锻炼。结果本组病例骨折平均愈合时间7.1周(6~12周)。根据Constant评分标准平均分为88.2分,其中功能优17例,良8例,中2例,优良率为92.6%。结论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固定可靠、并发症少、手术简单、骨折愈合快等许多优点,特别适合用于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  相似文献   

3.
胡宗凯  张震  王旨  冯斌  李波  周世红 《四川医学》2012,33(6):1010-1012
目的探讨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us plate,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8年6月~2011年6月,我院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0例。结果 30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3个月(6~18个月)。全部创口愈合良好,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术后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19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老年患者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满意,是目前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常见骨折,约占全身骨折4%~5%。特别在中老年及女性中发病率更高,传统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主要方法之一,但一直存在螺钉松动、脱出及螺钉对肱骨头的切割而固定失败,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导致患者无法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手术疗效不满意。我院2005年2月-2007年12月,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us plate,LPHP)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6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proximal humerus internal locking system,PHILOS)钢板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治疗后,患者临床疗效、Lane-Sandhu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情况,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82例。将患者依照入组时间编号,后依照随机信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采用PHILOS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al plate,LPHP)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愈合时间,术前及术后4周的疼痛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术后12周的关节活动度,术后随访52周的Lane-Sandhu评分及术后治愈率、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周,两组疼痛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12、28、40周,观察组Lane-Sandhu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观察组关节活动度评分的屈曲、外展、外旋、内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97.56%,高于对照组的82.93%(x~2=4.986,P=0.026);但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HILOS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可明显提高患者Lane-Sandhu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黄德宁 《安徽医学》2010,31(4):358-359
目的总结和评价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al plate,LPHP)治疗Neer3、4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LPHP治疗18例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根据Neer分类,3部分骨折14例,4部分骨折4例。结果1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3~24个月,平均12个月,评定结果采用Neer评分,总的优良率为83.3%,有1例患者出现肱骨头坏死。结论对肱骨近端移位骨折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手术治疗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肱骨近端内锁定系统(PHILOS)自锁钢板与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成人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照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AO/ASIF)成人肱骨近端骨折分类标准(AO11.A1-3.B1-3.C1-3),分别应用PHI-LOS自锁钢板或LPHP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采用ASES肩关节评价标准测定肩关节功能,统计学比较两组疗效。术后38例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2.5个月。结果:3个月显示骨折愈合,PHILOS自锁钢板组15例、LPHP组14例;6个月显示骨折愈合,PHILOS自锁钢板组18例、LPHP组17例;1年均全部达骨性愈合。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康复(ASE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成人肱骨近端骨折应用PHILOS自锁钢板与LPHP均能解剖复位、坚强固定、早期活动,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肱骨近端粉碎骨折锁定接骨板系统(locking plate of proximal humerus,LPHP)手术内固定的疗效。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间收治的老年肱骨近端粉碎骨折(AO分型:31B-31C)患者采用LPHP内固定治疗,共计14例,于术后1、3、6、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患侧肩关节功能。结果13例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0.7个月。优9例达解剖复位,上臂功能完全恢复;良3例解剖复位,上举轻度受限;可1例,基本解剖复位,上举约100°。无固定物松动及骨折不愈合发生。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采用LPHP内固定治疗,疗效确切,固定可靠,软组织损伤小。  相似文献   

9.
LPHP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脱位1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凯  虞康旭  陈欢 《海南医学》2009,20(12):116-118
目的观察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al plate,LPHP)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和/或合并肩关节脱位Neer二部分、三部分、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LPHP治疗18例肱骨近端复杂骨折和/或合并肩关节脱位Neer二部分、三部分、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评价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效果。结果1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20个月,平均10个月。18例骨折均愈合,根据Neer评分标准评分,优6例,良9例,中3例,总优良率达83.3%。结论LPHP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和/或合并肩关节脱位Neer二部分、三部分、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近期疗效满意,能够解剖复位肩关节面,固定牢固,术后能够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0.
肱骨近端骨折临床上较为常见,国外称之“unsolved fracture”,约占全身骨折的4%-5%,多发于骨折疏松的老年患者。骨折类型复杂,预后较差,是创伤骨科治疗中的难点之一。其中Neer分类的三、四部分骨折在治疗上,手术方式的选择上仍存在争议。我们自2006年2月-2008年9月,我们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al plate LPHP)固定治疗24例该类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的治疗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鹏举 《医学综述》2014,(3):542-544
目的探讨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将2010年2月至2011年6月经首都医科大学密云教学医院确定为肱骨近端骨折的27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行切开复位肱骨近端内固定系统(PHILOS)钛板固定治疗的患者为切开复位组(16例),行闭合复位肱骨近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患者为闭合复位组(11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骨性愈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闭合复位组患者骨性愈合率、愈合时间及开始功能锻炼的时间与切开复位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267,t=4.215、30326,P<0.05);闭合复位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切开复位组(9.09%vs 31.25%,χ2=11.05,P<0.05);12个月后随访发现,闭合复位组术后肩关节运动评分的优良率为90.90%(10/11),切开复位组为81.25%(13/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27,P<0.05)。结论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需根据骨折的严重程度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在相同的条件下,老年患者选择闭合复位肱骨近端交锁髓内钉治疗效果显著,骨性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15例,其中Neer分类二部分骨折3例,三部分骨折9例,四部分骨折3例。结果术后所有患者随访7~15个月,以Neer评分评估其功能,优4例,良9例,可2例。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可靠,功能恢复好,是治疗肱骨外科颈移位骨折的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1月~2010年1月64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其中男34例,女30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53岁。按照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15例,三部分骨折30例,四部分骨折19例。用Constant评分评定其疗效。结果:术后患者随访时间为4~12个月,平均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3~9个月,平均愈合时间为(4.1±2.3)个月。二部分骨折优良率为100%,三部分骨折优良率为97.67%,四部分骨折优良率为89.78%,总优良率为95.31%。术后经X线片检查,无肱骨头坏死,无骨折不愈合,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无感染及血栓形成情况。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二部分、三部分及四部分骨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黄瀚  廖前德  王成功 《医学综述》2014,(22):4212-4213
目的探究经皮改良三角肌联合肱肌分离入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经皮改良三角肌联合肱肌分离入路锁定钢板治疗;另选取同期进行治疗的44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骨性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3.15,P=0.028);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68,P<0.05);研究组患者肩功能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Z=8.32,P<0.05)。结论经皮改良三角肌联合肱肌分离入路锁定钢板疗法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吴聪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0):25-27
目的研究和分析锁定钢板在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80例肱骨近端骨折分为克氏针组、锁定钢板组和非手术组,记录术中出血量、日常活动评分、骨折对位情况评分并分析疗效。结果总体疗效:非手术组优良率为60%,克氏针组为75%,锁定钢板组为95%;三组比较克氏针组和锁定钢板组总体疗效较非手术组优,锁定钢板组总体疗效较克氏针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对复杂、粉碎的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它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可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能提高骨折愈合,是目前治疗肱骨近端移位骨折的理想固定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背景 肱骨近端骨折分为不稳定骨折与稳定骨折,目前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与发展,针对不同Neer分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选择手术或保守治疗仍存在争议,而锁定钢板治疗相较于传统治疗方案具有成角固定、肩袖损伤程度小以及可尽早康复锻炼等优势。目的 探讨不同Neer分型肱骨近端骨折经锁定钢板治疗后的疗效并评价其生物力学恢复情况。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8年5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49例,经X线确诊,其中NeerⅡ型16例、NeerⅢ型16例、NeerⅣ型17例。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术后6个月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估患者肩关节功能,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法评价患肢功能。结果 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不同Neer分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Neer分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不同Neer分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NeerⅢ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低于NeerⅡ型,NeerⅣ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低于NeerⅡ型和NeerⅢ型(P<0.05)。不同Neer分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eer分型与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呈正相关(r=0.894,P<0.001;r=0.783,P<0.001);与术后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呈负相关(r=-0.431,P<0.001)。结论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在治疗NeerⅡ型、Ⅲ型、Ⅳ型肱骨近端骨折时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临床上治疗建议考虑锁定钢板治疗,但损伤基础直接影响了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情况,术后的治疗及康复需根据损伤基础,提高肩关节优良率。  相似文献   

17.
刘刚  巫桂兵  张鸿峰 《西部医学》2012,24(8):1517-1518
目的总结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国产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38例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并对治疗结果及术中注意事项进行分析。结果随访6~12个月,均为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优良率92.2%。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内固定稳定可靠,微创血供破坏少,骨折愈合率高、肩关节功能恢复快好等优点,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黄斌 《中国现代医生》2012,(32):148-149
目的观察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将笔者诊治的54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行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治疗组30例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内固定断裂、松动、肱骨头坏死以及肩关节活动受限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Neer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显著,固定牢靠,对骨膜伤害小,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锁定钢板内固定应用于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科室所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实验组实施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优良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 (P <0.05).两组患者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对照组畸形愈合率为60%明显高于实验组的20% (P<0.05).结论 与保守治疗相比,钢板内固定手术应用于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疗效更佳,不仅有助于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还能减少手术的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的痛苦,在临床治疗中应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