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活检前列腺癌组织及植入125I粒子在前列腺癌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治疗组前列腺癌患者49例,均经直肠超声引导下活检确诊,其中低危组28例,采用单纯经直肠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高危组21例,采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术后口服内氟他胺内分泌化疗药物治疗。对照组20例行根治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需要时长、住院时间、术后随访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值变化及PSA无进展患者生存率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1.4 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8 d。49例患者平均植入粒子(57±12)粒。术后随访3~24个月。无因操作技术引起的严重并发症。45例粒子植入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比较PSA水平明显降低,分别为(16.50±12.43)ng/mL和(0.67±0.28)ng/mL(P〈0.05)。4例治疗后3个月血清PSA未降低,其中1例术后18个月发生骨转移,有2例在术后平均19.3个月出现PSA生化复发,2例于术后36个月死亡,累计PSA无进展患者生存率为89.8%。对照组中1例于术后21个月死亡,1例在术后14个月发生骨转移,1例在术后平均16个月出现PSA生化复发,累计PSA无进展患者生存率为85.0%。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及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经直肠超声检查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该次研究方便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3月—2016年10月期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疑诊为前列腺癌患者,35例患者均接受经直肠超声检查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观察诊断结果、声像图表现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前列腺癌阳性率为68.57%,前列腺癌患者的形态不对称、外腺低/等回声结节等声像图表现同其他前列腺疾病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周,35例患者出现急性尿潴留、下尿路刺激症状和肉眼血尿,发生率分别为11.43%、20.00%和28.57%.结论 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应用经直肠超声检查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郧阳医学院学报》2016,(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15例前列腺癌患者均经会阴超声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每颗粒子活度为0.35~0.50 m Ci,肿瘤匹配周边剂量(MPD)130~150Gy,最多植入粒子82颗,最少植入粒子29颗,平均植入50颗。结果:15例患者术后经X线证实植入部位精确。最长随访18个月,最短随访时间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6个月。治疗前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均值分别为51.6 ng/m L和0.14 ng/m L,影像学检查前列腺体积均值分别为35.5 cm~3和22.5 cm~3,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5),随访16个月时,15例均存活。术后3个月患者出现Ⅰ级尿道症状11例,Ⅱ级尿道症状4例,直肠刺激症状5例,经对症治疗,在6个月后症状缓解。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安全、微创、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4.
5.
经直肠超声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前列腺疾病在男性患者中占有重要地位 ,尤其是 4 0岁以后 ,慢性前列腺炎、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发病率明显增多〔1〕。随着我国人均寿命延长 ,前列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欧美国家前列腺癌是最常见的肿瘤之一 ,其发病率已位于男性肿瘤之首 ,死亡率是男性肿瘤第二位〔2〕。目前 ,对提高前列腺癌的早期检出率和诊断精度已引起临床学科和医学影像学科的重视。诊断前列腺癌最有效的手段有 4种 :(1)直肠指诊 (DRE) ;(2 )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水平测定 ;(3)经直肠超声 (TRUS)检测前列腺 ;(4)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直肠指检,血清PSA〉4ng/mL及经直肠超声检查前列腺声像图异常,怀疑有占位性病变的56人进行经直肠超声引导的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56例行前列腺穿刺的病人中前列腺癌20例,前列腺增生33例,前列腺结核2例,前列腺平滑肌肉瘤1例。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的前列腺穿刺活检其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小,并发症少,较安全。在前列腺癌及其他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穿刺活组织检查及病理诊断的经验,减少误诊和漏诊,以利于临床诊断与治疗前列腺癌。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穿刺活检标本作HE切片观察和部分免疫组化分析。结果60例标本中可见腺体结构紊乱、细胞学异常、癌细胞浸润等病理形态改变,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中P504S表达阳性,CK14、P63、34βE12表达阴性。结论前列腺穿刺活检,是诊断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应根据临床特征、病理形态学特征等进行综合判断,结合免疫组化检查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直肠超声引导下经直肠与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7月-2012年12月间在本院行直肠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78例患者与行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83例患者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资料、前列腺癌阳性检出率及穿刺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前血清PSA、前列腺体积及结节阳性率无明显差别,经直肠穿刺术后患者并发发热的比例明显高于经会阴穿刺的患者,而前列腺癌阳性检出率,术后疼痛、血尿、血便和尿潴留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的经直肠穿刺和经会阴穿刺前列腺活检术都是有效的活检方法。应根据患者直肠指检是否扪及肿块、经直肠超声是否发现占位来选择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25I放射粒子植入联合手术去势治疗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晚期前列腺癌患者82例,治疗组42例,采用经直肠B超引导下经直肠植入125I放射粒子并同时行双侧睾丸切除治疗。对照组40例施行双侧睾丸切除术。82例患者术后同时服用比卡鲁胺内分泌化疗药物。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随访24~4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6.5个月。治疗组平均植入粒子(38±15)粒。无因经直肠穿刺引起的严重并发症。1例术后16个月发生骨转移,有2例在术后平均18.6个月出现PSA生化复发,累计PSA无进展患者生存率为92.8%。对照组中1例于术后23个月死亡,3例在术后14个月发生骨转移,有5例在术后平均15.8个月出现PSA生化复发,累计PSA无进展患者生存率为77.5%。结论对于局部晚期前列腺癌,采用经直肠永久性125I放射粒子植入术联合手术去势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该院2010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6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检查,分析其结果。结果该组106例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诊断前列腺癌65例,占61.32%;增生26例,占24.53%,炎症15例,占14.15%;穿刺后发生血尿2例,占1.87%。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对诊断前列腺癌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有效提高了该病的诊断率,对患者创伤小,安全有效,为患者进行早期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对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临床428例疑诊前列腺癌的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病理发现前列腺癌144例(33.6%),前列腺增生213例(49.8%),前列腺炎53例(12.4%),不典型性增生13例(3.0%),前列腺肉瘤样癌3例(0.7%),结核2例(0.5%)。穿刺后并发症:血尿82例(19.2%),血便35例(8.2%),发热18例(4.2%,1例高热发展为脓毒症),急性尿潴留15例(3.5%),2例严重大出血,行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后血止。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方法快速准确,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直肠穿刺治疗前列腺脓肿的临床价值。方法12例直肠彩超引导下用18GPTC针经直肠穿刺前列腺脓肿,将针尖置于病灶的中心,在超声实时监视下抽尽脓液,用0.5%甲硝唑溶液反复冲洗至脓液清亮后,注入适量抗生素,末次穿刺1个月后复查经直肠彩超。结果12例患者均穿刺成功,10例患者穿刺治疗一次,2例患者穿刺治疗两次。治愈率为100%。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直肠穿刺治疗前列腺脓肿具有痛苦小,费用低,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治愈率高,无明显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等优点,可作为治疗前列腺脓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观察经直肠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2年12月—2009年10月临床诊断为局限性前列腺癌的85例患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组,使用Sonablate 500型经直肠HIFU系统行HIFU局部治疗,术后动态观察各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变化及前列腺穿刺活检阴性率。结果术后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的PS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术后有66例(77.6%)患者PSA最低值≤0.5μg/L,而2年生化无病生存率达到57.8%(48/83)。术后第6个月和第12个月前列腺穿刺阴性率分别为72.9%(62/85)和51.8%(43/83)。结论对于低危和中危局限性前列腺癌,经直肠HIFU治疗可获得良好的肿瘤控制效果,特别对于低危组;而对于高危组局限性前列腺癌,单一的经直肠HIFU治疗肿瘤控制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7.
朱国鸿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20(5):440-441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TRUS)前列腺穿刺活检方法的安全性及在早期诊断前列腺癌中的意义。方法对216例临床疑患前列腺癌患者行TRUS引导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进行随访分析。结果216例行十点穿刺活检患者中,术后血尿者58例(26.9%),血便4例(1.9%),无1例出现前列腺脓肿、高热、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穿刺活检阳性率35.2%(76/216)。结论经直肠超声前列腺穿刺活检法方便、安全。对早期诊断前列腺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经直肠超声在检查前列腺癌中临床分期的超声声像特征与优点,反映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GE logie 500Pro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7.5 MHz进行检测,对55例年龄58~89岁(平均73.5岁)、直肠指检(DRE)触及前列腺质地较硬或可疑结节、血清特异性抗原(PSA)>4 ng/mL的患者进行直肠超声(TRUS)检查,结合临床分期对比超声声像图表现及特征,同时这些病例均进行直肠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并手术证实为前列腺癌。结果:55例患者中,直肠超声检出前列腺癌48例,符合率可达87.3%,超声表现特征呈形态不规整,边界欠光滑,内外腺分界不清,局部隆起,低回声结节或突破包膜、侵犯邻近组织或远处转移;7例诊断为前列腺增生或增生结节,误诊率为12.7%,超声表现特征呈形态尚整齐,边界光滑,内外腺分界清晰,内部中等回声而周边一细狭的低回声结节。结论:经直肠超声是前列腺癌阳性检出率较高的筛查方法,根据声像图特征初步判定临床分期,具有临床价值。其图像分辨率明显优于经腹部检查,且无创伤、费用低、操作简单、患者容易接受,对临床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观察两组不同分布的125I粒子捆绑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15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在X线透视下随机分别置入每层3粒,每层相隔1 cm(A组n=8)和每层4粒,每层相隔2cm(B组n=7),活度均为0.9mGy/粒的125I粒子捆绑食管支架,对治疗效果及其主要并发症进行观察与随访.结果 15例患者均能直接将捆绑支架准确放置到位,近期无死亡,吞咽功能改善为0级13例,1级2例;2个月后CT复查两组食管肿瘤厚度变薄,与术后当天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近期刺激性咳嗽伴咳痰、胸痛和伴有食管炎症状的发生率两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远期有良性狭窄A、B组各2例、B组有恶性再狭窄2例,再次置入放射支架.生存期A组为(10.8±3.56)个月(6~20个月),B组为9.6±3.14个月(6~19个月),两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125I粒子捆绑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能明显减轻食管癌的瘤负荷,痛苦小,安全,提高生存率,每层相隔1 cm排布的粒子支架能减少恶性再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