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的情况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运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5例和对照组30例的血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结果心力衰竭患者与对照组比较,T3、FT3、T4、FT4及TSH均显著降低(P〈0.01或〈0.05),且心力衰竭越重,降低越明显,T3、FT3在心功能Ⅱ级就开始明显下降,而T4、FT4及TSH只有达Ⅲ级才明显下降。心功能Ⅳ级与Ⅱ级比较,T3、T4和FT3均显著下降(P〈0.01)。T4、FT4降低或合并TSH降低者,病死率高。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伴有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其中低T3低T4综合征可视为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甲状腺激素(TH)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109例CHF患者和32例对照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素(TSH)的水平并比较。结果 ①CHF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血清T3、T4、FT3,均降低(P〈0.05或P〈0.01),FT4、TSH无明显变化(P〉0.05);②T3、T4、FT3,随心衰程度加重逐渐降低(P〈0.05或P〈0.01);③ TSH在心衰各亚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伴有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其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程度与心衰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分泌紊乱与不孕不育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9月在本院不孕门诊就诊的不孕妇女212例为研究组,根据月经是否规律分为月经正常组(99例)和月经紊乱组(113例),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生殖健康妇女186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血液中内分泌激素水平,比较各组差异。结果:不孕组催乳素(PRL)、黄体生成素(LH)、空腹胰岛素(FINS)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促卵泡激素(FSH)低于对照组(P〈0.01);月经紊乱组PRL和LH水平高于对照组和月经正常组,促卵泡激素(FSH)低于对照组和月经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雌二醇(E2)和睾酮(T)的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月经正常组性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内分泌紊乱是导致不孕不育的原因之一,内分泌激素检测对女性不孕患者诊断和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分析甲状腺功能各指标水平,探讨早产儿甲状腺功能状态。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77例早产儿血清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及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素(TSH)水平,选择60例正常足月儿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间比较低FT3、低T3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0),低T4、低FT4和高TSH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314、0.186和0.838)。结论:早产儿出生后易发生低T3综合征。  相似文献   

5.
杨晓明  林治瓯 《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1):1368-1369
目的探讨血清甲状腺激素、脑利钠肽(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以及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与BNP的相关性。方法比较分析58例心功能Ⅱ~Ⅳ级患者(CHF组)和58例心功能正常患者(对照组)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总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及BNP水平。结果两组T4、FT4和TS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CHF组T3和FT3均较对照组低(均P〈0.05),BNP较对照组高(P〈0.05)。且心力衰竭程度越重,T3和FT3的水平降低越明显,而血浆BNP水平升高越明显。结论 T3、FT3及BNP可作为反映CHF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临床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45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前、中、后血清三碘甲状腺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氨酸(FT3)、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球蛋白(TG)含量的变化,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比较。结果在干扰素治疗之前,病例组的FT3、FT4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病例组治疗前与治疗中比较,治疗中TSH明显增高、T3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T3、FT3、FT4、TG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干扰素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导致一过性的甲状腺激素代谢紊乱,但随着抗病毒治疗的结束、肝功能的复常,甲状腺激素恢复至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血清甲状腺功能与ICU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入住ICU感染性休克患者51例,根据28 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23例)和非存活组(28例),评估两组甲状腺功能[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etraiodothyronine,T4)、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水平与预后关系。结果:感染性休克非存活组的甲状腺功能(TSH、T4、FT4、T3、FT3)分别是(0.22±0.16)μIU/mL、(3.09±0.88)μg/dL、(1.16±0.43) ng/dL、(0.47±0.16) ng/mL、(1.53±0.72) pg/mL;感染性休克存活组的甲状腺功能(TSH、T4、FT4、T3、FT3)是(0.08±0.07)μIU/mL、(4.10±0.89)μg/dL、(1.27±0.56) ng/dL、(0.50±0.16) ng/mL、(1.42±0.46) pg/mL,两者的TSH、T4、FT4、T3、FT3水平皆低,但感染性休克非存活组与存活组相比,有更低水平的T4(P<0.01)和更高水平TSH(P=0.01)。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其T4、TSH水平与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优甲乐与甲状腺素治疗中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采用左甲状腺素钠(优甲乐)25~100μg口服,1次/d;对照组40例,采用甲状腺片治疗80~100mg口服.2—3次/d。两组均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变化,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的T3、T4、FT3、FT4均较治疗前升高,且TSH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T3、T4、FT3、FT4明显高于对照组,且TSH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甲乐治疗中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疗效优于甲状腺素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依从性好,安全性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过干预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自然流产的影响。方法对30只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大鼠进行左甲状腺素干预,合笼后观察其妊娠结局。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进行阴道涂片,观察其动情周期,合笼后观察其妊娠结局。结果甲减组与甲减治疗组相比FT4水平较低,TSH偏高,TPO-Ab偏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甲减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三种激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甲减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仔鼠数量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导致自然流产的因素之一,可通过左甲状腺素治疗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梗死对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按是否患脑梗死分为两组,即脑梗死组、正常对照组。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脑梗死组(急性期)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清中凡水平显著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TSH水平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脑梗死组(恢复期)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清中FT3水平显著回升,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TSH水平明显降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脑梗死急性期存在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变化,出现低T3高TSH综合征,随着病情的好转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各妊娠期及各年龄段孕妇甲状腺相关激素的水平,并了解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甲减)的发病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2月一2013年4月既往无甲状腺相关病史的妊娠妇女734名,以非孕健康女性108名作为对照。所有孕妇按照年龄分为A组(〈28岁)、B组(28~34岁)和C组(35~43岁);按照孕期分为孕早期组(0~13^+6个星期),孕中期组(14~27^+6个星期),孕晚期组(28个星期一分娩)。运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素(TSH)的水平。结果妊娠组各孕期甲状腺相关激素(FT3、FT4和TSH)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孕中期组和孕晚期组妇女的FT3与FT4水平较孕早期组降低,而TSH水平较孕早期组升高(P〈0.05)。孕中期和孕晚期组的临床甲减患病率较孕早期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临床甲减患病率各孕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年龄组妊娠妇女FT3与FT4水平较A组降低,而TSH水平较A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SH水平随着年龄段的增加而升高,但是各年龄段甲减与亚临床甲减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的妊娠阶段和年龄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密切相关,检测妊娠期甲状腺激素水平对筛查和干预甲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北海市不同碘营养状况、不同孕期孕妇的甲状腺激素变化及其甲状腺功能状态。方法采用ACS-180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623例孕妇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利用碘催化砷铈反应原理,采用冷消解快速尿碘定量检测方法测定孕妇1次随意尿的尿碘含量。结果孕早、中期的FT3、FT4和hCG高于孕晚期(P〈0.05),而TSH低于孕晚期(P〈0.05)。高尿碘组的FT3、FT4和hCG低于正常尿碘、低尿碘组(P〈0.05),3组的TSH差异无显著性(P〉0.05)。甲状腺功能紊乱发生率为7.54%,不同孕期、不同尿碘组间的甲状腺功能紊乱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发生率分别为3.53%、2.57%,甲减、甲亢的发生率分别为1.12%、0.32%。孕早、晚期和各尿碘组均以亚临床甲减居多,孕中期以亚临床甲亢居多。结论碘营养水平及孕期激素变化不是引起孕妇甲状腺功能紊乱的主要因素,可能妊娠期母体免疫状态的改变才是主要的启动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中医证型与血清性激素、胰岛素抵抗水平关系,研究其相关性。方法91例PCOS患者分为肾虚组(30例)、痰湿阻滞组(20例)、血瘀组(18例)及肝郁气滞组(23例)。同时设25例正常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测定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孕酮(P)、睾酮(T)、空腹胰岛素(FINS)及空腹葡萄糖(FPG),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1)T、LH、LH/FSH:肾虚及肝郁气滞组高于其他组(P〈0.05或P〈0.01);(2)E2:各证型均低于对照组(P〈0.01);(3)P:各证型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PRL:肝郁气滞组和血瘀组高于其他组(P〈0.05或P〈0.01)。(5)FINS、HOMA-IR:痰湿阻滞组高于其他组(P〈0.01)。结论各证型PCOS上述指标存在差异,可作为辨证分型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PRL型垂体腺瘤的手术效果,以及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患者75例,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3 d、1个月和6个月的血清泌乳素(PRL)、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变化,并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患者术后6个月血清PRL水平与术前比较显著下降。术前术后血清泌乳素(PRL)水平分别为(178.6±92.3)ng/ml和(18.7±23.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术前与术后3 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和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PRL型垂体腺瘤通过手术效果确切,且对甲状腺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初诊甲亢患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并分析甲状腺激素水平与HOMA-β、HOMA-IR的相关关系。方法:纳入初诊的38例甲亢患者为甲亢组,同时选取正常对照组36例,甲巯咪唑治疗前后分别空腹抽血测血浆中游离T3(FT3)、游离T4(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以及基本的生化指标;计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前后HOMA-β和HOMA-IR,并分析FT3、FT4、TSH与HOMA-β和HOMA-IR的相关性。结果:(1)治疗前甲亢组FT3、FT4、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HOMA-IR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偏高(P〈0.05);治疗后甲亢组HOMA-IR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仍偏高(P〈0.05),而两组的HOMA-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甲亢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FBG、HbA1c、FT3、FT4、HOMA-IR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TC、TSH、HOMA-β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TG、FIn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FT3、FT4与HOMA-β均呈负相关(r=-0.424,P〈0.05;r=-0.307,P〈0.05),TSH与HOMA-β呈正相关(r=0.456,P〈0.05)。FT3、FT4与HOMA-IR相关性不显著,而TSH与HOMA-IR呈负相关(r=-0.429,P〈0.05)。结论:甲亢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较正常人偏高,胰岛功能较正常人偏低,甲亢控制后患者的胰岛功能恢复,但胰岛素抵抗仍存在,故临床上有必要对甲亢患者进行定期的糖耐量及胰岛功能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呼吸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96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病情分为急性呼吸衰竭组(45例)和慢性呼吸衰竭组(51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的正常人(48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三组对象的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n)、总甲状腺激素(n)、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n)、游离甲状腺素(n)、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急性呼吸衰竭组患者,TT3、TT4、FTT3、FT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TS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慢性呼吸衰竭组患者TT3、TT4、FT3均低于对照组(P〈0.01),而FT4和TSH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急性呼吸衰竭组患者TSH水平高于慢性呼吸衰竭组(P〈0.01)。结论对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测定,有助于对疾病的评估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揭示糖尿病对大鼠外周血中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糖尿病(DM)大鼠10只,正常(NDM)大鼠10只和STZ大鼠10只外周血清中睾酮、促黄体生成素(LH)和促卵泡刺激素(FSH)的含量。结果DM组睾酮水平显著低于NDM组、STZ组(P〈0.01),NDM组与STZ组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DM组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显著高于NDM组、STZ组(P〈0.01);NDM组与STZ组之间,LH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促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在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血清睾酮水平显著降低,机制可能与糖尿病致睾酮合成与分泌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8.
陈娟 《中国现代医生》2013,(15):75-76,78
目的探讨丙硫氧嘧啶联合氟羟强的松龙在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伴甲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5月~2012年8月收集的70例AITD伴甲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丙硫氧嘧啶治疗组和丙硫氧嘧啶联合氟羟强的松龙治疗组。每组35例。在治疗过程中,同时监测两组患者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的变化水平,并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丙硫氧嘧啶治疗组治疗后FT4下降明显(P〈0.05),TSH的水平略有上升,TPOAb和TGAb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丙硫氧嘧啶联合氟羟强的松龙治疗组治疗后FT3、FT4、TPOAb和TGAb较治疗前有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H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上升(P〈0.05)。结论丙硫氧嘧啶与氟羟强的松龙联合用药可以有效降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伴有甲亢患者血清中FT3、FT4、TPOAb和TGAb的水平,抑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促进甲状腺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脂联素在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人群血浆中的平均水平,探讨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及甲状腺激素的关系。方法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6例甲亢患者、30例甲减患者和44例健康对照的空腹血浆脂联素水平,测量FT3、FT4、TSH、FPO、Fins及血脂,计算BMI及HOMA-IR。结果甲亢组脂联素水平升高,甲减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脂联素与FT4(r=0.36.p〈0.01)、HOMA—IR(r=0.25,P〈0.05)呈正相关,与TSH(r=-0.27,p〈0.05)、FPG(r=0.29,p〈0.01)、BMI(F=-035,p〈0.01)、TQ(r=-0.31,P〈0.05)、LDL—G(r=-0.32,P〈0.05)均呈负相关。结论甲亢患者脂联素水平升高,FT4是影响脂联素的最显著因素,甲状腺激素对甲亢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