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7月在南阳理工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符合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67例,应用口服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口服进行治疗,疗程24周。观察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空腹血糖[(7.13±1.75)mmol/L vs(10.12±1.45)mmol/L],餐后2 h血糖[(9.47±1.52)mmol/L vs(14.17±2.33)mmol/L]与糖化血红蛋白[(7.25±1.37)%vs(9.24±1.57)%]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地控制血糖,低血糖反应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亚莫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亚莫利(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人66例,应用亚莫利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FBG(空腹血糖)和PBG(餐后二小时血糖),HbAlc(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治疗后24周的FBG和PBG,HbA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 亚莫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地控制血糖,低血糖反应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格列美脲或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文璠 《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2003,16(3):13-15
目的:观察格列美脲或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方法,对81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给予格列美脲加二甲双胍(A组)、瑞格列奈加二甲双胍(B组)及单用二甲双胍(C组)治疗,起始剂量分别为2mg/d、1.5mg/d.750mg/d,服药后4周、8周根据血糖水平调整剂量。结果:治疗后3组的空腹血糖(FBG)、餐后两小时血糖(2hpBG)和指血糖化血清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A、B两组治疗后FBG下降程序明显大于C组(P<0.01),但A、B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脂、血肌苷、血尿酸及24h尿微量白蛋定量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格列美脲或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地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分析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该研究主要以该院在2012年5月-2013年5月份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方法上单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 临床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以及餐后2 h血糖(PB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体重指数(BMI)、血压(SBP、DBP)、血脂(TG)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上,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临床研究表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对治疗2型糖尿病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效果,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5.
目的 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对 4 3例 2型糖尿病降血糖的疗效观察。方法 采用开放性研究 ,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服用瑞格列奈 0 .5 - 1mg ,每天 3次 ;二甲双胍 0 .2 5 g,每天 3次 ,疗程 12周 ,检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 (FBG)、餐后血糖 (PBG)、糖化血红蛋白 (HbA1C、体重指数 (BMI)、血脂、肝肾功能。结果 FBG下降 2 .4 7mmol/L ,PBG下降 5 .0 2mmol/L ,HbA1C下降 1.5 4 % ,较与治疗前显著下降 (P <0 .0 1)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下降分别为 0 .81mmol/L和 0 .5 5mmol/L(P <0 .0 5 ) ,体重指数、肝、肾功能无变化。无严重低血糖发生。结论 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2型糖尿病具有降糖作用好、安全性、耐受性良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格列美脲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不同时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门诊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50例和诊断2型糖尿病多年应用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等药物血糖控制差但不愿意应用胰岛素患者50例.均给予格列美脲1~4 mg/d,同时给予二甲双胍0.5g,2次/d,治疗12周.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观察肝肾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对不同发病时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都有明显降低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7.
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新一代磺酰脲类药物(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肌(格华止)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DM)的疗效。方法:新诊断的2型DM患者86例,脲用格列美脲1—6mg/d,治疗6周,空腹及餐后2h血糖仍未达标者为38例,加用二甲双肌1500mg/d,治疗6周。结果:格列美脲降低血糖的达标(理想控制水平)率为55.8%;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肌,达标率提高至89.47%。结论: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肌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地控制血糖,并有降低血脂的作用,且不增加体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瑞格列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二甲双胍。观察对比2组患者临床指征及血糖达标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为(5.8±1.6)mmol/L,餐后2 h血糖为(8.1±1.7)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4±2.8) mmol/L和(9.8±2.6)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为92.5%、餐后2 h血糖达标率为95.0%以及空腹血糖达标率为87.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80.0%和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患者血糖达标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口服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69例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二甲双胍片500mg/次,2次/d。治疗3个月之后,观察患者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血糖(2hBG)、餐后2h胰岛素(2h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体重指数(BMI)等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二甲双胍显著降低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TC、TG、LDL-C和体重指数,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量(HDL-C)(p〈0.01)。结论二甲双胍是较好的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口服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69例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二甲双胍片500ng/次,2次/d.治疗3个月之后,观察患者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血糖(2hBG)、餐后2h胰岛素(2h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体重指数(BMI)等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二甲双胍显著降低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TC、TG、LDL-C和体重指数,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量(FIDL-C)(p<0.01).结论 二甲双胍是较好的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研究二甲双胍治疗社区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2年12月间确诊的并在社区观察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97例,回顾性分析器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疗程为6个月。在治疗前、治疗的1、3、6个月后分别检测并记录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乳酸、胰岛素、血脂的水平。结果使用二甲双胍后患者的血糖在治疗期间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二甲双胍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结论二甲双胍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有较好的降低餐后血糖、调节血脂的作用并且有较低的副作用,因此在治疗社区2型糖尿病上选用二甲双胍可在疗程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二甲双胍联合比格列酮治疗肥胖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与吡咯列酮联合治疗对肥胖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1年1月在内分泌科就诊的初诊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4例。两组患者均予以饮食干预、运动疗法;对照组加用二甲双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吡格列酮。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PG、2hPG、空腹C肽、餐后2hC肽、FINS、2hINS比较,均明显降低,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2hPG、空腹C肽、餐后2hC肽、FINS、2hINS与对照组比较,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MI、HbAIc、hc-CRP比较,均明显改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后,观察组BMI、HbAIc、hc-CRP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时存在协同治疗效应,是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联用治疗初诊血糖较高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一将90例初诊血糖较高的糖尿病患者分为A、B两组。A组45例,用瑞格列奈0.5~2.0mg/次,3次/d;二甲双胍片0.5m异/次,3杉d;B组45例,用格列齐特片80~160mg/次,3次/d,二甲双胍片0.5mg/次,3次/d。疗程为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S)、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h)和体重指数(BMI)。结果用药前后空腹血糖(FBS)、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变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联用治疗初诊血糖较高的2型糖尿病具有协同作用。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方便,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及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0例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同等糖尿病知识的教育,予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及血糖监测。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2次/d;治疗组在口服瑞格列奈、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1次/晚,疗程均为12周。1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的FPG、2 h PG、HbAlc、BMI及低血糖频率、程度等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 h PG、HbAlc显著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BMI具有增加趋势,但对照组增加更明显;治疗组低血糖频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甘精胰岛素、瑞格列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有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应用利拉鲁肽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观察组予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糖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3.67%略低于对照组85.71%,且不良反应略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PG、BMI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利拉鲁肽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相当,安全性高,但利拉鲁肽联合方案降低FPG、BMI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0例。两组均进行调整饮食及功能锻炼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连解毒汤,治疗周期均为3个月,治疗结束后评定疗效,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BG、2hPBG、HbA1c等血糖指标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7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2.31%(P<0.05);观察组FBG、2hPBG、HbA1c等血糖指标水平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解毒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42例新发糖尿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两种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方法对初诊的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42例住院的初诊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组(CSII组,20例)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组(MSII,22例),分别观察两组血糖达标时间、每日胰岛素量、低血糖的发生率及出院后随访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血糖均良好控制,CSII组所需治疗时间、胰岛素量、低血糖发生率均较MSII组少(P〈0.05),平均随访1年,CSII组和MSII组HbA1C分别为(6.22±0.54)%、(6.63±0.95)%,两组各有2人(2/12)和2人(2/15)半年内仅采用饮食控制和运动。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使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得到缓解,从而使血糖良好控制;胰岛素泵为糖尿病的强化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安全的、方便灵活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口服降糖药后血糖控制不佳的超重或肥胖T2DM患者24例,予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体重、腰围、血压、BMI、血脂、血糖控制及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B)、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体重、BMI、腰围、SBP、DBP、FBG、2h PBG、TC、TG、Hb A1c、HOMA-IR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而空腹C肽及HOMA-%B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反应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且无严重低血糖反应。结论: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超重或肥胖T2DM患者,可有效控血糖,降低体重,改善血脂代谢及β细胞功能和减轻胰岛素抵抗,且低血糖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理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5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血清hs-CRP 水平,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hs-CRP相关因素。结果: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BMI、腰围、SBP、DBP、TC、TG及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型糖尿病患者BMI、腰围、FBG、HOMA-IR与血清CRP 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HOMA-B与血清CRP 水平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hs-CRP 水平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明显升高,可能与超重或肥胖及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衰退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