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黄疸型肝炎的发病过程有一定的阶段性,并根据其发展阶段的临床特征而分期,确立各期治则,选用相应方药,既符合中医对黄疸不同阶段的辩证论治,又符合现代医学对急性黄疸型肝炎病程的分期认识,通过这样,大大缩短了疾病的痊愈时间,使肝功能在短期内迅速恢复正常,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治疗中中医辨证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136例,按照治疗方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8例,分别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方法、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65%(63/68)高于对照组76.47%(52/68),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治疗中,中医辨证治疗方法的应用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提升,应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3.
4.
黄疸是肝炎的一个体征,在祖国医学一直把黄疸作为一个独立的病症。消除黄疽是治疗肝炎的重要环节,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l病案举例例1,男,56岁1995年4月15日诊。神疲乏力食欲不振一周,来诊时全身睛目皆黄,皮肤搔痒,口干,小便黄赤,舌苦白根黄腻,脉弦滑。肝功能:胆红素1扣0mol儿,WT<12单位;谷丙转氨酶105o单位,uns‘‘g阴性。证属肝胆湿热、瘀热发黄。治以清热利湿,芳化治血。处方:茵陈6o克、山振ic克、黄条15克、银花20克、板蓝根20克、蚤休15克、霍香10克、郁金10克、香附10克、丹皮15克、当归10克、获善15克、车前子15克、上药服5剂后,身…  相似文献   

5.
黄疸型肝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属中医“黄疸”范畴。中医认为:黄疸多系湿热之邪熏蒸肝,胆、脾、胃所致。临床治疗时,若辅用茵陈粥,则寓孙于治,治中兼补,疗效较佳。茵陈粥:茵陈30—60克,粳米1—2  相似文献   

6.
7.
8.
黄疸型肝炎     
一方主治:黄疸型肝炎。处方:生蒲公英60克、鲜车前草60克。用法:将上述二味洗净晾干捣烂,用布取法,另用温开水冲服明矾1克,再温服药汁,一日一剂.  相似文献   

9.
【方药】茵陈十五克败?草九克板兰根十五克蒲公英十五克龙胆草九克焦三仙各六克大枣五至十个为引.  相似文献   

10.
赤芍在临床中运用广泛,大剂量使用则源自北京302医院汪承柏教授。在其编著的《中西医结合诊治重度黄疸肝炎》一书中,对于赤芍在重度黄疸型肝炎方面的运用可谓独树一帜,疗效卓著。笔者在临床中以此法治疗部分黄疸型肝炎,收效满意。例谢某,男,47岁。因表面抗原阳...  相似文献   

11.
治疗黄疸型肝炎用药一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疗黄疸型肝炎用药一得周德华(海南省文昌县文城镇卫生院海南571300)关键词:黄疸型肝炎;中药;用药经验笔者临证治疗黄疽型肝炎时,总结出一些具有特殊功效的中药,特推荐如下:旱莲草——此药除能清热利湿之外,还有养肝肾阴及凉血止血作用,对降转氨酶有一定...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宜昌县医院用口服食醋治疗51例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均获痊愈。食醋疗法,价格便宜,服用方便,有利于巩固农村合作医疗。全部病例(包括儿童及成人)均有典型症状(食欲不振,肝区痛,小便如浓茶样),阳性体征(巩膜黄染,  相似文献   

13.
14.
我在诊治急性黄疸型肝炎时,根据病因、临床表现及湿热轻重的不同,将其分为热重于湿、湿重于热、湿热较轻三种类型。热置于湿主证身目色黄鲜明如橘子,发热较高,口干烦渴,小便少而黄赤,大便秘结,或有腹胀、厌油泛恶,或胁痛肝大,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治则清热利湿,解毒散瘀。方药加味茵陈蒿汤:茵陈30~150克(后下)板兰根15~30克栀子10克大黄3~10克美人蕉根30~90克败酱草15~30克黄连10克丹参15~30克郁金10~15克。加减舌苔黄厚而燥加生石膏以清热;有呕逆者加半夏、陈皮、竹茹降逆止呕;发烧(39℃以  相似文献   

15.
一谈到无黄疸型肝炎的治疗,往往令人考虑到疏肝理气或抑肝和胃或建脾除湿等传统治法,笔者早年也曾以上诸法辨证治疗无黄疸型肝炎,虽有治愈,但复发者不少,收效不显。经多年临床摸索,逐步拟定出疏风清  相似文献   

16.
急性黄疸型肝炎治疗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黄疸型肝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之一,经运用中医药服药、注射剂、水针加中药疗法、针灸诸疗法,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王永新  吴桂贤 《中外医疗》2010,29(32):178-178,180
目的探讨黄疸型肝炎引发的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并发的黄疸型肝炎。方法两者均用5%葡萄糖、苷力欣、维生素C、菌栀黄、苷乐宁治疗。结果前者不久肝功能指标全部正常,两对半均转阴;后者肝功能正常,而两对半由原来的大三阳转变成HbsAg和抗-HBc阳性。结论黄疸与乙肝有密切关系,用治疗黄疸的药如菌栀黄对乙肝效果及佳。  相似文献   

18.
19.
近年来,由于免疫学的发展以及对肝细胞的超微结构有了深入的认识,对肝炎的发病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1965年Blumberg氏发现了澳大利亚抗原(Au-抗原),1967年Krugman氏把肝炎分为Ms-Ⅰ与Ms-Ⅱ型,后来Giles氏证实Au-抗原在Ms-Ⅱ型肝炎血清中多为阳性。这些发现不但对肝炎的新概念奠定基础,而且对甲型与乙型肝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1969年Wrignt氏从慢性肝炎坏死后肝硬  相似文献   

20.
黄疸型肝炎属中医的“黄疽”范畴,是以目黄、身黄、尿黄为主要表现的常见肝病,多因感受湿热疫毒,或湿邪阻滞中焦,脾胃升降功能失调,肝胆气机受阻,疏泄失常,湿热不得泄越,同时又瘀结于血,瘀热互结,逼迫胆汁外泄所致。本文就中医对黄疸型肝炎的辨治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