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伤性截瘫伴排尿功能障碍患者膀胱功能训练的方法、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对20例脊髓损伤性截瘫患者行综合性膀胱功能训练,记录患者日排尿次数、平均膀胱容量、最大排尿量、残余尿量,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20例患者接受膀胱功能训练后排尿次数减少、平均膀胱容量增加、残余尿量减少,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综合性膀胱功能训练可以显著改善截瘫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的排尿功能。  相似文献   

2.
外伤性截瘫后膀胱功能的分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分期护理方法促进外伤性截瘫后膀胱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对35例外伤性截瘫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脊髓休克期采用个体化放尿,脊髓反射恢复期采用按压法、诱尿法、扳机排尿等方法训练膀胱功能,促进自主排尿功能恢复。结果35例患者中,23例摆脱尿管,恢复自主膀胱;12例需借助按压排尿和间歇性导尿。结论分期护理方法符合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恢复的变化规律,能够早期建立自主性膀胱。  相似文献   

3.
潴留型神经原性膀胱的康复护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间歇性导尿结合功能训练的护理方式在潴留型神经原性膀胱功能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106例潴留型神经原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康复护理组,n=56)和对照组(传统护理组,n=50),对康复护理组患者采用间歇性导尿结合功能训练的护理方式进行康复护理,而对照组患者只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观察和随访1个月后比较两组膀胱功能康复情况和出现并发症情况。结果康复护理组的膀胱功能恢复明显优于传统护理组(P<0.05),其并发症发生率则明显低于传统护理组(P<0.001)。结论间歇性导尿结合功能训练的护理方式可以有效促进膀胱功能恢复,且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更低,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对外伤性截瘫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6例外伤性完全截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两组均接受相同的膀胱功能强化训练,但治疗组更强调协同护理,然后对两组进行治疗后的指标评定。结果治疗组膀胱功能恢复及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留置尿管的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协同护理体现了护士、患者和家属为一护理集体的协商作用,对外伤性截瘫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膀胱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性截瘫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择66例脊髓损伤合并截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膀胱训练和尿管护理方法按常规进行;康复组:进行早期膀胱康复训练。比较2组排尿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临床膀胱功能恢复情况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脊髓损伤性截瘫患者进行早期膀胱康复训练,可以促使患者早日脱离尿管,建立规律性排尿习惯,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外伤性截瘫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排尿障碍、尿潴留、留置导尿等原因常常患泌尿系统感染和结石,甚至肾功能不全而危及生命。因此对患者实施一系列有效措施,进行膀胱功能的训练,尽早拔除导尿管,减少或避免泌尿系统并发症,是对截瘫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对32例外伤性截瘫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对膀胱功能康复的措施和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系统膀胱功能康复训练法在截瘫患者膀胱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对72例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行系统膀胱功能康复训练,并以既往未行康复训练的65例截瘫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及泌尿系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尿管留置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实验组不完全性截瘫患者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完全性截瘫患者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系统膀胱功能训练可减少尿管留置时间,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有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促进外伤性截瘫病人早日脱离尿管,减少尿路感染的方法。[方法]将66例外伤性完全性截瘫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康复组在脊髓休克期留置尿管3d后给予夹管,定时按摩按压膀胱排尿和病人有意识排尿活动训练;膀胱功能强化训练1周~2周后,在膀胱充盈时采用辅助按摩按压等方法下拔除尿管;并通过多饮水保持每天尿量在2500mL以上,进行生理性膀胱冲洗。对照组按护理常规护理。[结果]康复组尿管留置时间明显缩短,尿路感染率明显降低。[结论]早期膀胱康复训练,生理性膀胱冲洗和可行的拔管方法能促进外伤性截瘫病人顺利排尿。  相似文献   

9.
促进外伤性截瘫病人顺利排尿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促进外伤性截瘫病人早日脱离尿管,减少尿路感染的方法。[方法] 将66例外伤性完全性截瘫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康复组在脊髓休克期留置尿管3d后给予夹管,定时按摩按压膀胱排尿和病人有意识排尿活动训练;膀胱功能强化训练1周~2周后,在膀胱充盈时采用辅助按摩按压等方法下拔除尿管;并通过多饮水保持每天尿量在2500mL以上,进行生理性膀胱冲洗。对照组按护理常规护理。[结果] 康复组尿管留置时间明显缩短,尿路感染率明显降低。[结论] 早期膀胱康复训练,生理性膀胱冲洗和可行的拔管方法能促进外伤性截瘫病人顺利排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预防外伤性截瘫患者泌尿系感染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156例外伤性截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改进护理方法和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泌尿系护理,比较两组泌尿系感染发生率、导尿管留置时间及更换次数.结果 观察组泌尿系感染发生率、导尿管留置时间及更换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膀胱功能锻炼,生理性膀胱冲洗,可有效预防外伤性截瘫患者泌尿系感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比较了解家庭康复护理对外伤性截瘫患者的疗效,阐明截瘫患者出院后家庭康复护理训练的重要性.方法 将60例外伤性截瘫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护理方法:入院、术前、术后、出院前各阶段重点宣教功能训练,实验组除了按照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外,将出院后各阶段的家庭康复训练也列为重点护理内容.比较2组患者的康复效果. 结果实验组经过2年的家庭康复训练,1例发生Ⅰ度压疮,1例发生轻度尿路感染,1例瘫痪肢体轻度肌肉萎缩,日常生活能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对照组5例发生Ⅱ度压疮,3例发生Ⅲ度压疮,6例中度尿路感染,10例轻度肌肉萎缩,5例重度肌肉萎缩,15例日常生活处理能力提高,5例无变化,5例退步明显.2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家庭康复护理对外伤性截瘫患者ADL提高有一定效果,能最大限度的恢复运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缩短康复时间,促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电兴奋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电兴奋治疗联合局部肌肉训练对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排尿机制恢复的效果。方法将61例2型糖尿病并发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除传统的护理方法外,增加电兴奋治疗联合局部肌肉训练。观察两组症状、体征及膀胱残余尿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电兴奋治疗联合局部肌肉训练能明显促进膀胱功能恢复,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3.
泌尿系感染是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而长期留置尿管也是造成膀胱上行感染的因素。为了使截瘫病人排尿功能得到恢复,护理人员要对病人进行排尿训练,但训练时机选择不当则影响膀胱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交流外伤性截瘫的康复治疗经验。方法: 介绍本院建立家庭康复小组指导外伤性截瘫患者中后期康复治疗经验。结果:病人治疗疾病信心增强,截瘫指数均有下降,膀胱功能明显恢复, 无尿路感染,26 例I°褥疮经皮肤康复疗法痊愈。结论:外伤性截瘫家庭康复经济、方便、有效、是其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间歇导尿配合艾箱灸对恢复脊髓损伤后截瘫患者膀胱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脊髓损伤截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间歇导尿配合艾箱灸气海、关元。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自主排尿恢复时间、残余尿量、膀胱容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1)。结论间歇导尿配合艾箱灸有利于促进脊髓损伤后截瘫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促进宫颈癌根治术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科收治的80例宫颈癌根治术后留置尿管的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研究组则采用康复护理,主动训练膀胱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拔除尿管第1次排尿后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膀胱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前术后早期引入康复护理,主动训练膀胱功能,可加快盆丛神经的恢复并改善手术后膀胱功能,促进术后膀胱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外伤性截瘫患者生命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外伤性截瘫患者生命质量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选择外伤性截瘫患者219例,2006年住院患者101例为对照组,按照传统截瘫病人护理常规进行护理;2007年住院患者118例为观察组,以护理程序为工具,施以综合护理干预。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改良式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及生存质量自评量表(QOLQ)对两组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的评定,统计分析两组差异,并评估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护理干预1个月和3个月的FIM评分、改良式Fugl-Meyer积分、QOLQ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的发生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护理程序为工具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帮助外伤性截瘫患者增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有效预防并发症,避免二次损伤,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1):4166-4167
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48例脊髓损伤导致截瘫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积极进行间歇导尿护理措施,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对比两组膀胱功能康复情况。对照组中出现感染情况为9例(37.5%)、训练后3个月内可以自主排尿的患者例数为5例(20.83%);观察组出现感染情况3例(12.5%)、治疗3个月内可以自主排尿的患者为13例(54.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脊髓损伤导致截瘫患者行早期间歇导尿训练,可显著改善患者膀胱功能,提高康复效果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尿潴留患者膀胱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脊髓损伤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间歇导尿、膀胱功能训练及心理护理等治疗,对照组进行留置导尿常规护理。2个月后分析两组患者恢复自主排尿时间、残余尿量、膀胱容量及泌尿系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恢复自主排尿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少,膀胱容量恢复或接近正常,泌尿系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间歇导尿可使患者较快地恢复自主排尿功能,膀胱容量增加或恢复至正常,残余尿量减少,降低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脊髓损伤患者在住院期间训练反射性膀胱,提高截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方法对132例截瘫患者分阶段,联合应用无菌间歇导尿、膀胱区脉短波及针灸治疗,为患者训练反射性膀胱。结果132例截瘫患者以积极乐观的情绪配合治疗,均在4周内恢复自主排尿,无并发症出现。结论训练反射性膀胱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