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克庄 《首都医药》2003,10(3):40-40
四气 “气”,指药的“性”。四气为寒、热、湿、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叫“四性”。 应该注意的是:寒、热、温、凉并不指该药物本身的温度,而是它作用于人体后的反应。如:能够治疗热  相似文献   

2.
在古今有关药性寒热理论的论述中,有二气说(寒热)、三气说(寒热平)、四气说(寒热温凉)、五气说(寒热温凉平)等多种学说.本文从地理环境、季节气候、文化背景、四时饮食及用药原则、药性理论与中医理论的依从关系、逻辑学的划分规则等方面,对四气说成为古今主流学说的原因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临床运用中药,均有一定的配伍形式,《神农本草经》将药物配伍形式归纳为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总称为药物七情.本文所论药性及作用相反药物的配伍与“七情”中之“相反”春风马牛不相及。药性相反者如来凉药与温热药.升浮药与沉降药,作用相反者如补阴药与补阳药,辛散药与收效药.渗泄药与收涩药等。运用这种配伍形式是取其相互持抗、制约的作用,以适应复杂的病情及调整失调的机体功能,达到相反相成.使之发挥更为理想的效应.1.来凉药与活热药配伍:一方中既用寒凉药又用温热药,也称寒热并用,在临床上极为…  相似文献   

4.
中药的性味包括四气五味(四气即寒、热、温、凉;五味即酸、苦、甘、辛、咸),是药物性能的重要标志之一。中药性味的辨识与确定是正确指导中医药性实践的重要步骤,同时也是一个长期的、综合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传统上主要通过口尝、取象比类、以药物效应反推等方法辨识中药四气五味,现代中医药工作者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药物研究方法和技术进行创新,从不同侧面对四气五味药性规律进行探讨,为揭示中药药性本质提供了新视角。该文通过梳理中药性味理论的起源、发展历程、中药性味辨识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总结归纳中药性味的辨识方法,为继承和发展中药药性理论提供新方法,为促进中医药现代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现代中医中药学定义的“中药”是指按照中医药理论指导应用于临床,并具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药性的药物,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天然药物指人类在自然界中发现并可直接供药用的植物、动物、矿物以及基本不改变其物理、化学属性的加工品,是应用现代医学理论指导而应用于临床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藤类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等传统药性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总结,为藤类中药的临床应用和研究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学研究方法对藤类中药进行检索,采用归纳的统计方法对藤类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等传统药性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共检索到40个科的255味藤类中药。以四气归类,性温和性平的藤类中药各占37.0%和25.5%,性寒、性凉者分别占18.0%和16.5%;以五味归类,并以“总味”计,味苦、味辛和味甘的藤类中药各占57.6%、43.9%和24.7%;以归经归类,并以“总经”计,归肝经的藤类中药占有归经记载的83.0%。结论藤类中药的传统药性有一定的规律性,以四气分类,性温者最多,以五味分类,昧苦和味辛者多,在有归经记载的藤类中药中,归肝经者最多。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有关文献中肾毒性中药的报告及其与四气、五味、归经、有效成分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文献研究方法,对具有肾毒性的中药进行统计归类分析研究。结果:中药四气、五味、归经及其有效成分与肾毒性有一定的相关性。肾的毒性主要集中在四气属性中寒热两类药物;五味属性中苦、甘、辛三类药物;归经属性中归肝、脾、肺、肾四经的药物和有效成分中含生物碱类及甙类成分的药物方面。结论:中药药性理论及有效成分与其肾毒性之间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中医谈乳房     
乳房与脏腑经络的联系 乳房位于胸前第二和第六肋骨水平之间,分乳房、乳晕、乳头、乳络等四个部分。《黄帝内经》有“两乳之间,广九寸半”的记载。清代医籍《疡医大全》在论及乳房的形质结构时指出:“妇人乳有十二穰。”穰,即乳络,或称乳管,现代解剖学分为15~20个乳腺腺叶。两乳正中部位称为膻中,为人体宗气积聚之处。左乳下心尖搏动区,古称“虚里”。按触虚里的搏动状况,可测候心肺之气充盈与否,中医称其为“虚里诊”。  相似文献   

9.
百病生于气,是指各种疾病的发生都和人体内“气”的变化有关。《素问·举痛论》中提出九种不同情况作代表来说明“气”在人体内的各种变化,“九气”不仅只是引起各种疾病的诱因。笔者认为古人对“气”的论述是中医病因病机的基本理论。也就是在辨证论治的过程中,应紧紧抓住有关“气‘的变化这一环节,  相似文献   

10.
论炮制与中药四气五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寒热各制,可增其功;寒热相制,可纠其性;生凉熟温,各有其用;五味不足,各自增功;五味过胜,相制除弊等六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炮制中药四气五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中药平性的内涵。方法:结合一药两性及对高学敏主编的七版《中药学》教材中的平性药物,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发现平性药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寒热两性,或寒多或热多,或寒热相差无几;②温性或凉性,偏性不大;③无寒热之性。结论:平性是指药物作用于人体后对人体寒热变化无影响作用的特性。平性药物以适应面广,寒热虚实均可选用为其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寒热各制,可增其功;寒热相制,可纠其性;生凉熟温,各有其用;五味不足,各自增功;五味过胜,相制除弊等六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炮制中药四气五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治未病思想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显然是强调在人体未发病之前,就应采取积极且有效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张仲景对《内经》提出的“不治已病治未病”思想可谓全盘继承了。  相似文献   

14.
冬季起居的调摄,在《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即有这样的阐述:“冬三月。此谓闭藏。天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相似文献   

15.
沙苑子又沙苑疾藜、白疾藜、潼疾藜、同疾藜,为豆科植物扁茎黄芪,药用干燥种子。沙苑子药用历史悠久,唐代甄权《药性本草》中在疾藜项下叙述,“形如羊肾,圆而细,色如菜豆,嚼之作菜豆腥气,为末煎之,则香同新茶者真”。后《本草图经》、《本草纲目》等历代药学名著中均有论述,现代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中收载药物。沙苑子味甘性温,入肝、肾二经,有益肾固精,清肝明目的功效。主治肾虚腰痛,早泄阳痿。现代药化药理及临床学研究主要含有维生素A、E类物质、脂肪、黄酮、生物碱及铁、锌、锰、磷等人体必须的矿物元素,并有抗癌、抗衰老、美容等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气,这是每个学习中医和从事临床工作的人时时接触,并且必须回答的问题.比如说水谷之气、元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邪气、水气等等,还有药物中的四气,针灸中的得气,临床医生辩证中的气虚、气滞,采用补气,行气的原剜和方药给予治疗。那么气到底指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中药炮制是祖国医药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根据医疗、调剂、制剂的要求,对原药材所进行的各种加工处理技术的一门学科。中药炮制理论与中药药性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1中药炮制与四气五味的关系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4种不同的药性,此外,还有平性,是指比较和平的药物也是四性之范围。5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此外,还有淡味。炮制可以改变药物的性味以适应临床医疗的需要,如生地性味甘、苦、寒,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作用,用于清营汤、四生丸等方,炮制熟地后其性味改变为甘,微温,…  相似文献   

18.
中药的性能包括性和味(四气五味),作用部位(归经),作用趋向(升降浮沉),补和泻及有毒无毒等。中药的“动”与“静”则是从处方的整体观念出发,用以说明处方的性能特点。方剂是由各味中药组成的,因此也说明中药在方剂功效中的“动”与“静”的关系,对组方选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处方中药物“动”与“静”的结合,已为临床医师常用。  相似文献   

19.
“药食同源”与食物“四性” 传统医学最重要的一项主张就是“药食同源”,认为有些药就是食物,而基本上食物都具药性和药用价值,通过“食补”、“食疗”治疗某些疾病,比吃药好得多。由此,也将中医理论中药物具有“四性”、“五味”的观点引入到人们的日常饮食中,认为食物同样具有“四性”、“五味”,每一种食物性味的不同,对人体的作用也不同。因此,人们有必要了解不同食物的性味,以便“辨证”饮食,才能够适当搭配,趋利避害,起到养生保健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四气五味最早记载于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的《神农本草经》。神农氏尝百草,先分有毒无毒,再分寒热温凉,为其定性(又称气),最后辨辛酸甘苦咸,为其定味。"气味"不同,其作用就有差异。医食同源、药食同行,四气五味理论同样适用于食材。只有摸清食物的"性格",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合理选配食物,最终防病保健,延年益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