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一种折叠式便携式多功能战略担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担架是一种运送伤病员的重要工具。目前使用的担架无论是结构还是功能上都缺乏急救器材、药品及其它辅助设施,不便于现场展开急救。据英军对以往战争的经验凡伤后得到快速、有效救治的创伤,愈合更快,残废的程度也最轻1。为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担架的结构和功能也需要不断的改进,使之趋于多功能、小型化,力求有更小的体积、更轻的重量,具备更多的功能,以达到快速、有效地救治伤病员和减轻救治人员负担的目的。1 传统担架的主要缺点 (1)体积大、重量重,不便于携带 现有的担架缺乏满意的折叠功能,少数折叠式其折合后的体积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制一种担架转轮附属装置,用于平战时辅助担架快速转运伤病员,减少战斗减员,提高生存能力。方法:用担架卡槽、承载结构、卡紧螺帽和360°多向转轮组成高约15 cm的辅助装置。该装置担架卡槽侧壁和卡紧螺栓均带有环形牙槽,便于与担架杆充分卡紧;承载结构由空心钢管做成,在承载担架所需韧性的前提下尽量减轻装置的质量,便于携带;转轮可以360°任意方向旋转,便于运送伤员时向任意方向行进。结果: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操作方便,15 cm的高度能帮助担架快速越过一般的障碍,在单个救护员匍匐前进的动作协助下就能快速将伤病员运送至后方安全地带。结论:该装置可满足平战时单兵执行伤员急救后送的需要,战时能减少伤员及救护员暴露的风险,对战场上提高伤病员及救护员安全、提高伤病救治能力、减少伤员伤亡、保证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设计一种野战急救轮式担架,为战现场快速转移伤员并实施部分救治提供方便。方法:野战急救轮式担架包括轮式车体和配套担架2个部分。轮式车体包括支撑台、支撑腿、安装在支撑腿下的万向轮、固定连接在支撑台上方的固定轨以及输液杆和脚蹬;配套担架包括担架体和在担架体底部用于与固定轨连接的轨道,其中担架体包括担架杆和支撑面2个部分。轮式车体和担架支撑面均由高强度铝合金材质制作,且担架支撑面上层有帆布床布;担架杆为空心铝合金结构,两边有树脂手柄。结果:该野战急救轮式担架组装和拆卸方便,在转运伤员的同时还可进行输液等部分急救工作,更利于抢救伤员。结论:该野战急救轮式担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用于战现场、院前院内等环境下的伤员救治和转移工作,值得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4.
古时候,没有其它的救援工具,担架在民间和军队救治机构的后送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它能以尽可能少的痛苦把伤病员同救护车辆直接连系起来,因而在伤病员的运输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了实现担架的这一功能,军队卫生勤务部门必须提出与现实情况相适应的担架发展和改进的基本要求。本文专门探讨军队医疗部门对担架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针对重症救治方舱对危重伤病员实施紧急救命处置的功能需求,研究一种优化的重症救治方舱结构布局方案,使其能够有效地实施快速、持续、综合的急救功能。方法:在总结分析二代方舱医院不足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卫生装备构成体系和医疗设备配置方案,通过方案布局比较,实现重症救治方舱结构布局优化设计的目的。结果:重症救治方舱形成了一种以急救设备集成吊塔为核心功能区的优化方案,并进一步开展了方舱的试制。结论:优化后的重症救治方舱与前两代重症救治方舱相比,操作使用更加便捷,更加有利于开展急救处置等医疗作业,增强了重症救治方舱的救治能力。  相似文献   

6.
68-Ⅱ型海军担架是一种供各型舰艇在平战时搬运伤病员用的轻便担架,也可用于陆上短途运送伤病员和码头救护所作为临时病床。一、结构特点(图1)  相似文献   

7.
目的:设计一种移动式生命支持系统,能适应突发灾害事故或未来局部战争中伤员现场救护和后送的需要。方法:分析突发灾害事故或未来局部战争伤痛员的特点和勤务救治要求,结合内嵌设备结构及急救器材与药品的配置,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系统框架整体结构、设备安放位置、固定方法、干涉情况、操作性能等进行仿真设计。结果:设计的系统能推、能抬,能加载在多种运载工具上,进而快速投放至急救现场展开急救.使危重病现场救治规则、卫勤保障原则更趋于合理,提高抢救成功率。结论:设计的系统结构新颖,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操作方便,为突发灾害事故或未来局部战争中伤病员现场抢救.以及伤病员长距离转移过程中不间断急救复苏.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综合急救装备。  相似文献   

8.
野战医疗方舱在地震灾害危重伤病员救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的:探讨我军第二代野战医疗方舱系统的急救方舱在地震灾害危重伤病员救治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地震灾害46例急危重伤病员的救治,分析抢救成功率与急救方舱设备、人力资源配置及心理干预的关系。结果:野战医疗急救方舱共收治急危重伤病员46例,抢救成功率100%。结论:现代化的急救设备,合理的人员配置和适当的心理干预,是野战医疗急救方舱伤病员抢救成功率高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便携式多功能担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担架是运送伤病员的基本工具,平战时运用十分广泛。我院对担架的构造和功能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种便携式多功能担架,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1设计思想(1)担架杆选用玻璃钢材,结构采用抽出式结合折叠式,以便减轻重量,缩小体积,容易携带、贮存。(2)考虑到伤病员运送至后方需行各项检查,如摄X片、CT等,需将伤病员从担架搬至检查台,搬放过程有诸多不便,常需多人协助,尤其对于骨折病人,每一次搬运无疑会加重损伤。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担架设计为可拆卸式,将病人用担架抬上检查台后,卸下担架架杠,仅剩帆布于病人身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制一种可随时转换成担架的体积小、携行方便、可迅速展收的多功能战创伤眼用急救箱。方法:担架丈撑面采用军用迷彩布料,药品器材箱采用PVC和军用迷彩布料制成。担架杆采用四折铝合金结构,箱底有折叠支撑结构,可以和担架杆快速卡锁与拆除。结果:急救箱总质量:15kg;外形尺寸:480mm×460mm×160mm:担架承质量:200kg。结论:该装备突出军队特色,战时是一款战场救护装备,平时可用于灾难救治,可广泛应用于军队医院、综合医院、部队卫生队及社区门诊的眼部和复合伤的急救。  相似文献   

11.
李瑞兴  陈征宇 《医疗卫生装备》2006,27(3):F0002-F0002
德军战时医疗救治阶梯执行北约体制,分为战术,战役,战略3区和临床前医学急救,初步医疗救治,初步专科治疗,优良专科治疗4级,医疗后送车辆主要负责从一线向救治机构以及在各级救治阶梯之间转运伤病员,德军医疗后送车辆配套齐全,从车辆类型上分为吉普车,装甲车,运输车,客车等4类,从卫勤功能上分为以运输伤病员为主的救护车和具有较强的动中监护急救功能的急救车2类,共10个型号。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制将伤员安全、便利地转送到救治一线的野战快速固定后送担架。方法:利用两种高分子化学物质反应产生的泡沫状物质膨胀塑形和与人体躯干相匹配的棉织物固定袋的限制作用.构成一种野战快速固定后送担架。结果:经过部队演习和各类车祸骨伤科急救运输与急救过程实际验证,总体性能达到了设计要求,为伤员的治疗提供了保障,有利于二次、三次治疗和转运方案的实施。结论:该担架自身质量小,携行方便,操作简捷,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急救车发展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急救车是随着医学的发展而诞生的一种新型卫生技术车辆,它能够短时间内将医护人员和必要的急救设施运送到事发现场,可在现场和途中对伤病员实施不间断的治疗,缩短了伤员的抢救时间,降低了伤病员的死亡率。因此,为适应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卫勤保障的需要,满足现代战伤现场救治及紧急救治的要求,国内外都将急救车作为一个重点装备进行研究。1急救医疗体系与急救车急救医疗体系,是人们通过对战争、自然灾害中伤病员实施抢救的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医疗体系,即急救医疗中心或急救站。目前国际上广泛推行的急救医疗系统,是由院…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制一种多功能生命支持车,并能有效满足伤病员现场急救、基础治疗和转运的需要,从而提高伤病员救治能力、人装结合能力及环境适应能力。方法选用角钢、不锈钢制作车的骨架,骨架上铺设不锈钢板,轮子由万向轮及带自锁的轮子组成,多种急救仪器、药品、器械集成在生命支持车上。结果平战急救用多功能生命支持车,实现装备高度集成、减少人员跑动、高效完成救治任务。结论平战急救用多功能生命支持车高度集成,方便携带,机动性强,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不宜搬动的伤病员,如脑血管意外,复合创伤,大手术后伤病员的搬运问题,我们根据现用担架构造,采用板式结构,制成板式离合式担架(如图)。经手术室和急诊室应用,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李明际 《医疗卫生装备》2010,31(12):153-153
氧气保障装备是指能提供抢救伤病员所需医用氧气和各类制氧或供氧的设备和器材,它是军队卫生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伤病员及时吸氧是降低伤死率、提高战伤救治能力的重要措施。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随着杀伤力武器的增加,短时间内发生大量死亡,伤病员的休克发生率增高,急救手术和伤病员后送都需要大量氧气,  相似文献   

17.
刘庆来  何君 《医疗卫生装备》2006,27(10):I0001-I0001
由66267部队自主开发的一种战时伤病员救护的功能模块“寓于旅、团救护所的快速机动救治单元”目前研制成功。该救治单元针对岛屿、山地特殊环境或执行特殊任务时野战救护所展开困难、伤病员无法后送或营救护所需要快速支援等情况,可快速组成医疗救治分队,承担并完成前进和预备救护任务,能够迅速对危重伤病员进行紧急救命手术和抗休克治疗,达到快速有效、机动灵活、生存率高、实效性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担架是现场急救和临床医疗工作中搬运伤病员的一种常用的基本工具。然而,现有的担架在实施伤病员搬运时,基本上都要通过搬抬病人来实现伤病员从事故现场、急救车、病床、各种检查床和手术台等之间的转移。对于昏迷、休克、脊柱骨折、心肌梗塞、手术后和长期卧床等不宜和不便搬动的病人,搬动病人后不仅可增加他们的疼痛和痛苦,而且存在着一些潜在的危险,常见的有因搬动所引发的病情变化,如病情加重或副损伤等。同时,搬抬病人还大大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为了克服伤病员在搬运转移过程中存在的上述不足,实现基本上不直接…  相似文献   

19.
血液是急救医疗不可缺少的物质,是其他任何物质都不能代替的,只能来自健康者的机体。在我国,急救用血是通过公民志愿献血的方式解决的。伤病员需要输血救治时,保证及时提  相似文献   

20.
担架集成式综合急救系统研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现代战争,重症伤员将明显增加,同时,部队机动性增加,使得伤员与救治机构的距离大幅度增加,要求必须向前沿提供更高层次的医疗保障,本文所述的担架集成式综合急救系统,正是为满足这种需要而研制的,该系统机动性强,能抬,能推还可附载在车,船、飞机等运载工具内快速投放至急救现场,独立对重症伤员实施急救综合处置,复苏,稳定伤员伤情,也可作为转运平台对重症伤员实施长距离转运并维持转运后送途中的急救,系统内嵌的电能,氧源可连续工作不小于2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