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罗建  崔亮 《医疗装备》2001,14(12):20-21
本文介绍了远程医疗家庭监护网的研制。介绍了远程医疗家庭监护网的系统构成和性能特点,它实现了将病区与病区、医院与医院、家庭与医院以及地区与地间联网,实现远程监护远程会诊。特别实用于社区医疗网的远程医疗监护。  相似文献   

2.
应用于远程医疗的远程家庭监护设备的发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远程医疗历史发展为背景,介绍当前国际国内远程家庭监护的发展和现状,提出远程家庭监护设备的理想设计要求和特点,分析目前推广现有远程家庭监护技术的问题所在,在探讨目前处于发展中的远程家庭监护设备市场和卫生领域远程家庭监护设备应用现状后,借鉴并支持医院信息化和远程医学统一发展的观点,并就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景和生物传感器的发展进一步探讨今后家庭远程监护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设计的系统由中央监护站、胎儿监护仪和家庭胎儿监护仪联网组成。中央监护站安装于中心医院产科,基于无线传感器技术去除了电缆对孕产妇的束缚,实现对孕产妇在医院内的移动监护;基于Internet,实现社区医疗机构的胎儿监护仪与中心医院的中央站的远程连接,由中心医院对社区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基于公共电话网或Internet,实现家庭胎儿监护,为在家的孕妇提供远程诊断与指导。  相似文献   

4.
社区医疗是一种新型的医疗模式,它的出现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满足了人类的健康需要。远程监护是社区医疗监护系统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功能,目前社区远程监护主要有基于电话网、Internet网以及无线网等几种,本文主要介绍社区医疗监护系统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远程胎儿监护系统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设计的系统由中央监护站、胎儿监护仪和家庭胎儿监护仪联网组成。中央监护站安装于中心医院产科,基于无线传感器技术去除了电缆对孕产妇的束缚,实现对孕产妇在医院内的移动监护;基于Internet,实现社区医疗机构的胎儿监护仪与中心医院的中央站的远程连接,由中心医院对社区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基于公共电话网或Internet,实现家庭胎儿监护,为在家的孕妇提供远程诊断与指导。  相似文献   

6.
家庭远程监护网络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设计了一种家庭医疗保健远程监护网络系统,并详细介绍了远程监护技术与家庭医疗保健相结合的应用实例——家庭远程监护网络。  相似文献   

7.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医疗监护网络。采用CC2430芯片构成无线网络节点,完成测量数据的采集和传输,并通过网络协调器、PC机和Internet网络进行远距离数据传输。以心电信号测量为例,介绍了传感器节点设计及测量结果。该网络可以应用于家庭以及医院病房,构成远程的家庭、社区以及医院的医疗监护系统。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和GSM的远程胎心监护系统监护中心软件的设计.文章提出远程胎心监护系统监护中心软件的总体架构,各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在远程胎心监护系统中,医院和产科医生可及时得到胎心数据,并将诊断信息反馈给孕妇,对胎儿监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远程医疗发展现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牟岚  金新政 《卫生软科学》2012,26(6):506-509
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远程医疗的文献和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初步了解国内外远程医疗各个方面的发展、应用以及一些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目前远程医疗主要包括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教学、远程监护和远程医疗车等。应用空间范围除医院、诊所等医疗场所外,还有作战场地、海上医疗、家庭监护等。而远程医疗中应用的一些技术也从单一的电视监控或电话远程诊断逐渐发展为利用移动通讯设备、有线网、无线网络等进行数字、图像、语音的综合传输;监控设备以及各种生命体征监测仪器、无线传感器都向小型化和便携式方向发展,穿戴式生物医疗仪器是目前的研究热点。虚拟网络和灵活组网等是目前远程医疗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家庭远程监护系统,使患者无需到医院就诊,方便医生远程监护患者,提高就诊效率。方法: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采用嵌入式网关服务器将被监护对象的生理参数(比如血压)通过互联网从客户端传输至医疗中心,医生通过数据分析,从而实现远程监护。结果:建立了一个家庭远程监护系统,使患者方便有效地得到了良好的监护,使医生方便有效地提高诊断效率。结论:监护系统可以运用在将来的医疗设备中,为患者提供方便,同时也能为医生及时地提供有效的数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多参数无线医疗监护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一套无线多参数监护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对方案的软硬件实现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将无线通信技术、嵌入式Internet技术与医疗服务相结合,实现了对用户进行远程医疗监护.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了远程监护的发展与研究现状,提出构建家庭急救监护网络系统的研究。方法:该系统由家庭部分、救护车部分、社区部分和医院中心站4部分组成,并以深圳宝安人民医院和其所辖的10个社康站作为研究基地,对患者的重要生理参数实行远程监护。结果:构成了功能强大的家庭急救监护网络系统,将急救监护功能延伸到社区和家庭。结论:能够促进疾病的早诊早治,减少院前猝死率,提高急救水平,降低死亡率,加强医疗服务体系间的联系、合作,缓解了医疗卫生资源的缺乏和分布不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一种远程家庭医疗模式,使更多老弱病残人群在家中得到有效的监护.方法:研制一种基于3G网络和Internet网络的社区远程诊断系统,将测量得到的生理参数通过网络传送到数据库,医生在其终端通过访问数据库进行会诊,然后向用户反馈意见.结果:该系统可满足社区或家庭的常规生理参数检查.结论:该系统可以作为远程家庭医疗的有效平台,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家庭监护.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远程监护技术的概念、意义及特点,阐述了自行构建的远程生理参数嘛护系统的架构、主要功能、监测项目及参数,指出未来远程监护技术在家庭护理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适合中国国情的远程家庭医疗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远程医疗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探讨了中国远程家庭医疗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远程家庭医疗系统,并对该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关键组成部分:远程家庭监护仪及远程计算机中心处理系统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一种基于Internet的多生理参数远程监护系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介绍一种新的基于Internet的家庭多生理参数远程监护系统。该系统由多生理信号采集器、PC机、中央服务器组成,系统运行采用客户/服务器(C/S)模式结合对等网络(P2P)模式的混合模式。运用本系统可以对人体多种生理参数进行实时采集、分析与监护,并可以进行远程实时传输,实现远程监护与诊断功能,适合于社区和家庭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GPRS的社区医疗远程实时心电无线监护仪的设计。它以MSP430F449微控制器为核心,采用GPRS模块实现了对心电信号的实时采集、无线发送。患者佩戴心电无线监护仪可获取心电数据,借助GPRS网和In-ternet网上传到社区医院监护端,医生可对病人心电信息进行分析诊断,从而实现心电信号的远程实时监护。  相似文献   

18.
多参数中央监护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参数中央监护系统是通过网络将各个床位病人的床旁监护仪所得到的各项监护波形和生理参数同时集中显示在中央监护的大屏幕监视器上,使医务人员能对病人实施有效的实时监护。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把中央监护系统与医院HIS网络联接起来,实现病人的信息资料远程传输和远程访问,对远程医疗有着积极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Internet的远程医疗监护即时通信系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开发一套基于Internet远程医疗监护即时通信系统,主要用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远程在线监控。方法:开发平台为Visual C++6.0。开发语言为C++,同时使用了微软提供的开发类库MFC(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能够在系统内实现心电信号的实时图像传输。结果:医疗监护人员能够在系统监护终端实时看到客户端检测到的心电图并进行分析.及时地把诊断结果反馈给客户端。结论:发展社区医疗监护系统是实现人人都能享受医疗监护目标的一个积极有效的解决方案.它的最终目的是把高技术医疗保健引入到通常被视为常规技术的环境中,实现医院功能的向外延伸.让“医院式”的护理进入家庭.从而在真正的意义上实实在在地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远程医疗是指通过远程医疗系统在医院之间开展的远程疾病诊断、远程查房、远程监护、远程手术示教/手术指导活动。远程医疗可以实现病历资料和优质医疗资源的跨区域、跨机构共享,能够减少患者赴外地就医造成的重复检查与长途奔波,方便群众就医,减轻政府和群众就医负担,是目前优质医疗资源严重分布不均条件下缓解基层群众看病难问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