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循手三阳经筋远端拨按治疗青年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将140例来自湖南中医药大学及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招募的青年颈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其中手阳明经筋组、手太阳经筋组、手少阳经筋组各40例,阴筋对照组20例。4组患者均采用拨按对应经筋远端治疗的方式,治疗过程均为10 min,治疗1次。观察治疗前后4组患者的颈椎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压痛阈值、软组织张力D0.5 kg值的即刻变化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手阳明经筋组、手太阳经筋组与手少阳经筋组颈椎活动度各方向均增加,VAS评分及患侧压痛阈值下降,患侧软组织张力D0.5 kg值提高(P<0.05或P<0.01)。与阴筋对照组比较,手少阳经筋组颈椎各方向活动度均增加,VAS评分及患侧压痛阈值降低,患侧软组织张力D0.5 kg值提高(P<0.05或P<0.01);手阳明经筋组、手太阳经筋组颈椎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活动度增加,VAS评分及患侧压痛阈值降低,患侧软组织张力D0.5 kg值提高(P<0.05或P<...  相似文献   

2.
经筋在解剖中具有明确的定位,在临床中起着精确治疗的作用.从经筋理论分析颈肩综合征的疼痛扩延规律,从手三阳经筋着手探讨其诊疗思路,应遵循"筋骨并重"原则,根据经筋"点线面体"规律,先判断手三阳经筋在颈肩部分布肌肉的原发痛点与继发痛点,继而重视切诊准确定位结筋病灶点,进行适当操作如推拿以达到松筋解结,温通经络.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灵枢.经筋》篇与后世注释的基础上,重点分析颈部不同经筋病变所出现的症状特点,并结合挥鞭样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认为挥鞭样损伤下颈段综合征的机制与经筋异常扭挫有密切关系。根据明代马莳、张介宾对经筋的具体注释并结合现代解剖学知识,归纳出挥鞭样损伤的4个不同经证:太阳经证为颈部广泛痉挛、拘急、屈伸不利;阳明经证为颈不可左右视、掣引疼痛、痉挛和肩不举;少阳经证为头颈支撑不适、痉挛、侧屈困难;少阴经证为颈部深处疼痛、后伸困难、头晕。对挥鞭样损伤患者运用《灵枢》经筋理论进行辨经分型论治,能提高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灵枢>十二经筋分布规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灵枢》十二经筋(以下简称经筋)是十二经脉的组成部分,经气经经筋、络脉散络于筋肉关节,使人体保持正常的形态和运动功能。经筋的循行分布较复杂,研究其分布规律,有助于对经络的全面认识,且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 起止、走向经筋的起点,均位于四肢末端,与十二经脉的远体点基本一致。具体规律是:手足三阴、手三阳经筋与经脉几乎完全一致。唯手太阴经筋“起于大指之上”,而手太阴肺经“出大指之端”;手太阳经筋“起于小指之上”,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之端”,二者有细微差别。足三阳尤其是足阳明经筋与经脉差异稍大。足阳明经筋起…  相似文献   

5.
王建文 《中医学报》2021,36(5):1006-1009
贝尔氏麻痹又称"面瘫"。根据面瘫经筋病候特点,石学敏院士创立"经筋刺法",提出针刺治疗面瘫选穴以面部取穴为主,针对面部瘫痪肌群确立以经筋透刺和经筋排刺为主的治疗方法。主穴为:阳白四透、地仓与颊车之间阳明经筋排刺、太阳透颊车、太阳透地仓。所选穴位均是手、足三阳经经筋循行于面部的要穴。该刺法可以鼓舞阳经经气,健培气血,促进气血运行,散瘀通经活络,使得面部经筋得以充养,缺损神经功能得以修复。针对患者因面瘫导致的情志不舒,石学敏院士指出,应以解郁除烦为法则,选取百会、印堂、太冲、内关等穴以开窍醒脑、理气解郁、宁心调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足阳明经筋型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影像学特征,进一步完善经筋理论的科学内涵。【方法】选取足阳明经筋型KOA病例31例(31个膝关节)为足阳明经筋型KOA组(研究组),健康体检者31例(31个健康膝关节)为空白对照组(空白组),进行基于髌股关系的临床影像学回顾性研究。【结果】2组Insall指数及髌骨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髌股指数、髌股协调角与外侧髌骨角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髌股关系紊乱是足阳明经筋型KOA的主要病变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循经筋病灶点针灸配合拉伸治疗肩周炎。方法:对来自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针灸科的60例肩周炎患者,依据经筋辨证施治的原则,按结筋病灶点在肩关节近端与远端的分布规律,以经筋理论为指导,采用触诊法,结合经筋病灶的解剖特点,对肩部近端与远端的病灶点进行定位,以针灸配合拉伸进行治疗。结果:60例患者经上述方法治疗1-3个疗程后,其肩关节的上举、外展、背伸以及各个方向的活动功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好转,肩关节活动范围疗效好。结论:循经筋病灶点拉伸配合针灸治疗肩周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针刺手四针对前头痛、偏头痛、后头痛和头顶痛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168例患者随机分为手四针组(84例)和常规针刺组(84例).手四针组在手上的前头点、偏头点、后头点和头顶点四穴进行针刺;常规针刺组按前头痛属阳明经头痛来选穴、偏头痛按少阳经头痛来选穴、后头痛按太阳经头痛来选穴、头顶痛按厥阴经头痛来选穴进行针刺治疗.采用针刺后头痛症状消失的时间长短以及治愈后在一定时间内有无复发作为病程评定标准.结果 手四针治疗各种头痛的临床疗效,痊愈率为95.23%,优于常规针刺治疗各种头痛组的67.85%,并缩短治疗周期和用针的数目,减少头痛患者的恐惧感.结论 针刺手四针可以显著改善各种头痛,促进头痛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网球肘是以时关节防骨外上髁部疼痛.伴伸腕和前臂旋转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劳损性疾病。根据《灵枢·官外》篇:“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这一功能特点,再遵循《灵抠·经筋》篇,治筋痹,多用“燔针劫刺,以知为度,以痛为输”这一原则。本人将两者结合起来,运用齐刺烧外法治疗网球肘20例,获得满意的效果.介绍如下。1治疗方法在防骨外上髁到烧骨颈之间,找到敏感的压痛点,在压痛点处常规消毒,取一30号1寸针,对准压痛点垂直刺入.以患者有酸胀感为度,然后在此针的左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颈髓损伤四肢瘫患者开展后期肌腱转移重建手功能的临床经验.方法:对5例残留C6、C7运动神经平面的颈髓损伤患者,利用残留的前臂功能肌肉进行肌腱转位术,重建拇指的侧捏和手指的抓握功能.结果:5例患者经平均1.5年随访,手功能均有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自理和自立能力获得提高.结论:在低位颈髓损伤伴手部功能障碍的患者开展后期的肌腱转移,重建拇指侧捏和手的抓握功能,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经筋病中医病理机制理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医经筋病理机制并探究外周经筋病理三期针刺方法。方法:从现代文献、《内经》结合临床实践进行研究。文献方面,从经筋理论临床运用、经筋理论病理研究、经筋实质等进行研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结合《内经》相关条文,提出对经筋实质指向与模型建构、经筋病理过程假说(分外周经筋病理与中枢经筋病理两大部分),并结合临床实践,对上述病理过程进行验证。结果:经筋临床运用方面主要集中在筋肉系统与神经系统,对经筋病理研究方面十分薄弱,经筋实质主要集中在筋肉系统学说、神经学说、神经筋肉统一学说等方面;而笔者提出的经筋实质:中枢经筋(手阳明经筋头部相交与足少阳经筋维筋相交)在脑内,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周经筋主要为筋肉系统;外周经筋病理三期过程即"瘀沫期""筋膜拘挛期""筋结病灶形成期"等假说,经临床验证有其合理性。对外周经筋病进行三期分治(瘀沫期采用毫针温针经脉压痛点针刺法、筋膜拘挛期采用小针刀与刺络放血减张法、筋结病灶形成期采用粗银质针温通"解结"法治疗)提高了临床疗效;中风病"中枢经筋"病理过程早期为"热毒水瘀"的"级联形成"与中后期"痰瘀水"胶结;中风病痉挛性运动障碍从经筋病理角度进行治疗主要有4个方面:①益气血、生髓充脑、温通经络;②通调跷脉;③温通督脉;④调理经筋——温通解结与神经干刺激法。结论:笔者提出的经筋实质假说与外周经筋病三期病理过程假说具有理论意义与临床现实意义,值得观注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1996年至1998年,我科采取推拿点穴手法治疗150例颈椎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总数为150例,均经X片确诊为颈椎病;其中男性96例,女性54例;病程最长者Ic年,最短者1月,初诊者3O例,因外院治疗效差复诊者12o例。3诊断标准颈肩部酸胀疼痛,活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及旋转)受限并产生疼痛感,伴上肢及手指胀痛麻木,握力下降,或伴头昏痛、恶心呕吐、耳鸣、视力模糊。体检可见颈椎后凸或侧弯,肌板结,棘上韧带有剥离感或条索状物。臂丛牵拉试验(+)X片示:正位可见椎间隙变窄,关节模糊,甚至侧弯;…  相似文献   

13.
邵志刚 《中原医刊》2004,31(2):24-24
以往单一的中西药物、针灸、理疗仅对功能障碍较轻的肩周炎获效迅捷 ,而对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弥漫粘连 ,导致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严重受限伴疼痛较剧的冻结肩则疗效较差、疗程较长。冻结肩属于肩周炎中较重的一型。近年来我们采用“松”、“通”结合的中西医结合疗法 ,初步探索出了快速、高效治愈冻结肩的综合治疗措施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3 0例中男 14例 ,女 16例 ,年龄 2 6~ 64岁 ,其中 45~ 5 5岁2 6例 ,病程 2个月至 3年 ,多数 3~ 12个月。组中病例均有患侧上肢前屈、外展、背屈严重受限、肩痛 ,于强迫用力或入夜时痛剧。凡只有肩…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颈痛患者功能位X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颈椎X线功能位表现,探索其在青少年颈痛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12~25岁的青少年学生中筛选出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68例,予侧位、过伸过屈X线检查,观察角位移、椎体滑移和阶梯征及Ruth Jackson线交点改变状况.结果 68例颈痛患者功能位片中,51例表现颈椎失稳,均表现有阶梯征,其中两椎体后缘滑移不稳者11人,角位移不稳者35人.Ruth Jackson线前屈位交点改变者51人,后伸位交点改变者33人.结论 青少年颈痛主要表现为颈椎力学失衡.功能位X线片能够反映青少年颈痛早期病变情况,能够作为青少年颈痛的早期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经筋正骨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杭州市中医院门诊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McKenzie疗法,治疗组采用经筋正骨手法治疗,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3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分进行测定。结果 治疗后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分差值中,颈项痛、头痛、颈项压痛及颈椎活动受限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一定优势,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筋正骨推拿治疗本病临床有效,与临床疗效确切的McKenzie疗法相比,还能更好的改善颈项痛等临床症状,临床可联合开展使用。  相似文献   

16.
冉维佳  于洋 《中医学报》2019,34(11):2454-2458
目的:观察针刺结筋病灶点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经筋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经筋组患者先进行足太阳经筋触诊,确定结筋病灶点部位后按照毫针针刺的流程施治,常见结筋病灶点为环跳次、志室次、肓门次、腰椎横突、白环俞次、中膂俞次、膀胱俞次、小肠俞次、关元俞次、大肠俞次等;对照组选择腰眼、阿是穴、大肠俞、委中为主穴辨证施治。两组均每天1次,共治疗8周。观察记录0周、2周、4周、8周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roland-morris dysfunction questionnaire,RMDQ),腰部静动态肌耐力评估,病例完成情况、安全性评价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经筋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自第2疗程开始两组VAS、RMDQ、腰部静动态肌耐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因素与治疗方案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说明时间因素发挥的作用在两种方案上有差异,经筋组随着疗程延长(尤其在4周后),评分改善的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基于经筋理论针刺治疗腰背肌筋膜炎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腰部功能,且持续治疗时间超过4周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肩胛背神经(dorsal scapular nerve,DSN)阻滞治疗单侧肩胛间区疼痛的疗效以及安全性。 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单侧肩胛间区疼痛患者156例,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颈肩部手法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超声引导下DSN阻滞治疗。比较2组患者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度、上肢功能、生活质量差异。 结果 2组治疗4周、12周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肩关节前屈被动关节活动度(passive range of motion,PROM)、后伸PROM、内旋PROM、外旋PROM、Fugl-Meyer 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ugl-Meyer motor Function Scale upper limb,FMA-UE)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4周、12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肩关节前屈PROM、后伸PROM、内旋PROM、外旋PROM、FMA-UE评分、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超声引导下DSN阻滞可有效降低单侧肩胛间区疼痛患者疼痛程度,改善颈肩活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整体观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内容之一。目前对于经筋病的治疗囿于“以痛为输”,缺乏整体观念。筋作为人体组织结构的基础,不是孤立存在的,通过“经”有规律地联系在一起。经筋理论是由局部上升到整体的高度总结,其构成、分布循行与现代的肌筋膜链高度重合,为经筋“束节络骨,利全体之运动”“点-线-面-体”的运动规律打下基础,即经筋生理功能具有整体性。经筋结构、功能的整体性决定了其病理变化的整体性,由结筋病灶点产生,引发远端病变,最终破坏人体平衡,出现整体姿势异常。经筋病的治疗根据“整体-局部-整体”的影响规律,通过望整体姿势判断目标肌肉,使用针刺手法松解局部筋结,恢复正常整体姿势,则全身气血运行通畅,疼痛得以缓解,疗效立竿见影。  相似文献   

19.
颈前皮肤菲薄活动性大,深部烧伤创面愈合后易引起疤痕挛缩。轻者颈部活动受限,重者可发生唇胸粘连,颈部前屈,后仰以及旋转活动均受障碍,需进行整复外科治疗恢复其功能。我院1956年以来,共收治烧伤后颈部疤痕挛缩148例,今将治疗方法与体会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比较传统推拿疗法与经筋推拿疗法在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治疗前后差异。方法将150例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KOA患者随机分为经筋组和传统组,各75例。经筋组采用经筋辨证推拿疗法,传统组采用传统推拿疗法。记录治疗前后2组VAS评分、Lysholm评分指数,以及12个体表观测点的红外热成像测定值,并进行疗效比对。结果经筋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在减轻疼痛、改善膝盖功能方面,经筋组优于传统组(P0.05);红外热成像观察2组治疗前、后体表观察点温度值比较,治疗后体表观察点除观察点1和观察点7的温度无差异外,均比治疗前降低(P0.05);经筋组总有效率95.83%,传统组为88.73%(P0.05)。结论经筋推拿疗法治疗KOA优于传统推拿疗法,红外热成像技术有助于建立经筋推拿手法治疗KOA的客观观察标准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