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淋证是临床的常见病 ,古今分类亦不一致。据阮诗玮教授多年的临床经验 ,进行对淋证尝试性辨证论治探析 ,并总结临床上应用方便的淋证分类即辨证论治法。淋证的病因病机病性复杂。如病因有外感湿热、饮食不节、年老体弱 ,郁怒伤肝 ,久病生瘀。病机有湿热、脾虚或肾虚 ,气虚或血虚 ,气滞膀胱或瘀热互结。于是导致同一气、血、膏石、热淋均有虚实之分。因此历代医家对此分变不一。如果能在临床上把握病机 ,进行分类则简明扼要。如辨湿热来源、辨虚的病位、辨气血的虚滞、辨体质的差异则可总领气、血病、石、热、瘀淋的辨治 ,做到有条不紊地指导上方用药  相似文献   

2.
阮诗玮教授对淋证辨证论治撷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琦 《中医药学刊》2002,20(4):464-465
淋证是临床的常见病,古今分类亦不一致。据阮诗玮教授多年的临床经验,进行对淋证尝试性辨证论治探析,并总结临床上应用方便的淋证分类即辨证论治法。淋证的病因病机病性复杂。如病因有外感湿热、饮食不节、年老体弱,郁怒伤肝,久病生瘀。病机有湿热、脾虚或肾虚,气虚或血虚,气滞膀胱或瘀热互结。于是导致同一气、血、膏石、热淋均有虚实之分。因此历代医家对比分变不一。如果能在临床上把握病机,进行分类则简明扼要。如辨湿热来源、辨虚的病位、辨气血的虚滞、辨体质匠差异则可总领气、血病、石、热、瘀淋的辨治,做到有条不紊地指导上方用药。  相似文献   

3.
刘蓉 《浙江中医杂志》2022,(11):825-826
黄文政教授认为慢性泌尿道感染多属于中医淋证中的劳淋,常以劳淋辨治慢性尿路感染,且从心、脾、肾三脏论治,心劳多为心气阴两虚,肾劳可为肾阴肾阳虚损,脾劳多为脾虚气陷,三者均伴有膀胱湿热的表现。黄文政认为以劳淋辨治慢性泌尿道感染,根据不同脏腑及邪正进退灵活用药,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张明 《中医药信息》2000,17(4):10-10
《中脏经》认为“五脏不通 ,六腑不和 ,……皆可致淋。”各脏腑的关系是既相互协同又相互制约的 ;每一脏腑的病理变化 ,都往往与其他脏腑相关。从此说明淋证的病位虽然局限于肾与膀胱 ,但病起之根本却不只限于肾与膀胱 ,亦可由于其他脏腑病理变化影响肾和膀胱而致发本病。1 治淋从心论  《内经》中言淋之因唯湿与热两端 ,又如《景岳全书·淋浊》篇说 :“淋之初病 ,则无不由乎热剧 ,无容辨矣。”可见“热”为淋证的一个主要致病因素。而诸热者皆应于心 ,又小肠为火腑 ,心与小肠相表里 ,小肠具有分清泌浊之功 ,其清者水也 ,泌于膀胱。下移…  相似文献   

5.
仲昱 《江苏中医药》2012,44(10):63-65
邹燕勤教授辨治淋证从虚实、脏腑入手。标实证辨明热重于湿,湿重于热,或湿热并重;本虚辨清气虚,阴虚或阳虚之候;病位分清在肺、在脾、在肾之不同,或兼夹并存。治疗上采用苦寒直折、清热解毒、清热利湿通淋、芳香化湿、淡渗利湿、清源洁流、健运中焦及补益肾元之淋证八法,临床配伍应用,并将清热利湿解毒法贯穿治疗始终。祛除湿热重视选择甘寒淡渗之品,补益脾肾选择以甘补为主,药性平和为上,用药上处处顾护脾肾,以防伤脾败胃,戕伐肾气。邹师遣方用药于"平淡之中见神奇",充分体现了孟河医派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李中梓淋证辨治经验,在研读《医宗必读》淋证篇后,从石淋为病、积热所致,劳淋之因、伤于脾肾,血淋辨治、求证审因和气淋证治、当辨虚实以及膏淋冷淋、虚实挟杂等6种淋证加以探讨分析,提示李中梓治淋经验独特,切合临床,重于实践,迄今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吴曦 《浙江中医杂志》2007,42(3):129-131
唐宗海,字容川(1851—1908),四川彭县人,晚清著名医学家,代表著作《血证论》。其学术成就突出于血证研究方面,而对痨瘵证治亦颇有创见,在《血证论》中专设《痨瘵》篇。唐氏论治痨瘵,强调审因论治、从症论治、从体论治,独具一格,今探析如下。1审因论治唐氏论治痨瘵,强调辨病辨证  相似文献   

8.
正王世荣系山西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师承李平教授、侯振民教授、韩履祺教授。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对肾病的发病机理及临床诊治研究颇深,尤对尿路感染的治疗颇有心得。笔者师从王教授临证,现将其治疗尿路感染的辨治思路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1.1古代医家对发病机理的认识:关于淋证,历代诸家论述颇多,大多医家认为淋证的病机为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  相似文献   

9.
张梅 《山西中医》2008,24(5):61-62
<血证论>是清代医家唐宗海的著作,笔者在搜集治疗闭经中医古文献时,深感作者对本病认识独特,现叙述于下. 1 论述条理清晰,辨治分寒热虚实  相似文献   

10.
戴梦  刘杰  盛昭园 《环球中医药》2021,14(4):627-630
虚劳涉及的内容广泛,历代医籍对其论述甚多,本文基于中国历代医家各家学说,对虚劳病的概念及诊治方法进行溯源分析。虚劳的产生可追溯至《内经》,病名源自《金匮要略》。对于虚劳病的论治,从脏腑及阴阳虚损的主要病机出发,归纳历代各家尊于经典从肾、心与肾、脾与肾、脾与胃等五脏虚损的角度,以及从阴虚、阳虚、阴阳并重等阴阳虚损的经验推陈出新,为虚劳病的辨证施治提供有力的佐证。近现代医家在继承前人治疗虚劳病的经验上,进一步扩大虚劳的范围,认为凡是慢性虚衰性病证,以脏腑元气亏损、阴阳失调为主要临床表现,皆可归属为虚劳。对于骨结核、恶性肿瘤以及重症肌无力等现代疾病,皆可以虚劳辨治,为虚劳病的传承与发展开辟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急性尿路感染是一种炎症反应,属中医学"淋证"范畴.现代医家多从湿热毒邪论治,治以清热解毒、利湿通淋.临证辨治不拘泥于"淋家忌补"之说,从"阳虚阴浮"出发,认为阳气不足为急性尿路感染发病之本,阴火外浮为其标,治以温阳散寒、潜阳封髓.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2.
泌尿系感染     
慢性泌尿系感染的辨证施治本病多因久淋不愈,反复发作,湿热滞留,耗伤正气,脾肾渐虚而成。多虚实挟杂,即肾阴虚、肾阳虚、脾肾气虚和膀胱湿热滞留,而以虚为本。治疗以补为主,通淋为辅,或补通并重。本病急性发作期膀胱湿热突出,治以清热通淋法,但不可久图,湿热遭挫即应转入以补益脾肾为主,以治其本,可提高治愈率。本病分三型辨治:①肾阴虚损、湿热蕴  相似文献   

13.
林洁琪  郑健  艾斯 《吉林中医药》2015,35(3):245-248
脏腑功能失调,外邪乘虚侵袭鼻窍被认为是过敏性鼻炎的主要病机,其病位在肺脾肾肝,病性又有寒热之分、虚实之别,包括瘀血、痰饮等病理因素。近现代各医家对其辨证论治的临床经验各不相同,主要包括从肝脾肾等脏腑论治、从风论治、从痰瘀论治等方法。  相似文献   

14.
浅析从脾论治淋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淋证为临床的常见病,医家多以三焦膀胱和肾立论治疗,鲜有从脾胃论治者。本文以古代医籍为基础,从痰湿困脾、脾胃气虚、脾气下陷、脾不统血四个方面对淋证从脾论治进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从脏腑病位、邪实偏胜、疾病发展阶段三方面探析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中医辨证治疗思路。临床辨治本病应定病位,辨脏腑盛衰,从肝、脾、肾三脏论治。明病机,辨邪实偏胜,从瘀血、气、痰、毒邪论治。分阶段,辨寒热虚实,即病之初期,肝郁热盛,治以疏肝清热为主;病之中期,正虚邪实,治以扶正祛邪为主;病之末期,正气大虚,治以扶正气为主,忌一味猛攻。  相似文献   

16.
淋证是以小便频数、淋漓涩痛、欲去不去,欲尽不尽为特征的一种下焦疾患。自从《严氏济生方》倡“五淋”始,历代医者及现行一些教科书多以“五淋”分类法阐述淋证之辨治。笔者认为,对淋证一病,当以虚实为纲,脏腑辨证为目进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7.
清代医家唐宗海提倡中西医汇通,对血证有深入研究,其著《血证论》对后世影响较深,对血证辨治颇有成就。唐氏总结提出止血、消瘀、宁血、补虚四大法则,为通治血证的大纲。  相似文献   

18.
中医辨治肾性蛋白尿析义远方程惠学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沈阳110032)蛋白尿是慢性肾脏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属于中医学精气下泄范畴。病因病机除脾肾肺肝等脏腑功能失调外,常与气血阴阳的虚损、血瘀、湿热病邪有密切关系。临床中应审因论治,随证化裁,方能奏效...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NB)是一种发病率高、起病隐匿的慢性自主神经病变。中医认为,脾肾两虚、命门火衰是本病发病之本,气机升降失调是发病关键环节,湿热下注、瘀血内阻是主要致病因素。魏子孝教授根据DNB之病因病机进行分期辨治,提出急性期病机责之湿热胶着、瘀血阻滞,症见小便短涩、灼热刺痛,或尿细如线、点滴不通,治以攻逐湿热瘀浊;缓解期病机责之脾肾亏虚、命门火衰,症见小便淋沥、频数,或小便难、遗尿,治以补脾固肾。魏师临证分期论治DNB,灵活使用清热利窍、补脾益气、温肾助阳、活血利水之法,并辅以外治法,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20.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中医论治,历代医家多责之于脾肾,通过对古今文献的查阅研究,认识到五脏病皆能引起膀胱过度活动症,非独脾肾,并阐述其生理基础与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