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8 毫秒
1.
张洁琼  张春  王海霞  蔡闵敏  豆欣蔓 《全科护理》2021,19(27):3858-3861
目的:了解高血压病病人服药的真实经历和感受,探讨影响个体服药依从性的促进因素和阻碍因素,为寻求更有效的服药管理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0年6月在兰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15例高血压病病人进行深度访谈,并运用Colaizzi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归纳.结果:高血压病病人服药依从性促进因素归纳为3个主题:良好疾病认知、积极的健康信念、家庭及替代性经验的支持;服药依从性阻碍因素归纳为4个主题:参与用药安全管理意识薄弱,主观参与用药意识过强;健康素养缺乏;治疗获益感差;就诊医务人员缺乏耐心.结论:高血压病病人服药依从性有待提高,医务人员应寻求相应的服药管理策略,加强病人疾病认知,提高病人的健康素养,形成积极健康信念,同时提高病人用药安全参与意识,从而促进个体有效利用基本公共卫生,改善病人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动机性访谈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术后不同性别病人服药依从性影响的差异。[方法]选取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行PCI手术并完成本研究的病人227例,其中女108例,男119例,所有病人均接受动机性访谈,并给予3个月的电话随访。在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干预后3个月时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价研究对象的服药依从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后1个月及3个月女病人服药遵医性高于男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对PCI术后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应进一步探索适合男病人的干预策略,从而提高其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术后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系。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月对128例冠心病PCI患者用药依从性进行调查,应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冠心病PCI患者用药依从性与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系,并制定干预措施。结果:128例冠心病PCI患者术后用药依从率为58.59%(75/128)。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学历高中或以上、月收入3000元/月、就医方便、对药物知识了解、用药种类≤2种、家庭支持、接受过健康教育的患者用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年龄≥60岁、学历初中或以下、月收入≤3000元/月、就医不方便、对药物知识不了解、用药种类2种、家庭不支持及未接受过健康教育的患者。经logisitc多因素分析可知,年龄≥60岁、学历初中或以下、对药物知识不了解、用药种类2种是影响冠心病PCI术后用药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家庭支持、接受健康教育则是保护因素。与用药依次组相比,不依从组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增加,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PCI患者术后服药依从性较低,且用药依从性差会增加患者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因此临床护理人员有必要对冠心病PCI服药依从性差的高危人群加强随访,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降低PCI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城乡慢性病病人服药依从性的现状及差异,为我国城乡慢性病的药学监护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湖南省怀化沅陵县和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的425例慢性病病人,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采用Morisky推荐的评价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的量表对病人服药依从性、用药知识、用药信念等方面进行评估,分析城乡服药依从性的差异和各因素与服药依从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农村慢性病病人服药依从性显著低于城市慢性病病人(P0.01);用药知识、用药信念行为、社会支持均与服药依从性密切相关(P0.01)。[结论]城市慢性病病人服药依从性高于农村慢性病病人,用药知识、用药信念、社会支持是影响城乡慢性病病人服药依从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以及对服药依从性不佳的相关看法及感受。[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6例服药依从性不佳的南宁市南棉社区服务中心老年高血压病人,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结果]对影响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居家服药依从性不理想、服药依从性差的因素提炼出5个主题:忘记服药、病人健康意识淡薄与知识缺乏、缺乏用药监督、经济困难、服药次数过多。[结论]忘记服药、病人健康意识淡薄与知识缺乏、病人缺乏用药监督、经济困难、服药次数过多为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居家服药依从性不理想、服药依从性差的主要因素,主要与年龄、相关知识缺乏、缺乏自我管理能力有关,护理人员应加大对相关人群的护理及宣教,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的居家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朱迎  董丽  石红丽  戴金萍  胡梅 《全科护理》2016,(30):3214-3216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病人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对12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进行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通过访谈,将溃疡性结肠炎病人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归纳为3个主题:病人自身因素、药物治疗因素和家庭社会支持因素。[结论]为提高病人的服药依从性,护理人员应关注病人对疾病治疗的理解程度,包括对药物作用及副反应、医嘱等方面是否正确理解,同时重视调动病人的家庭社会支持系统,促进病人服药依从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心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早期认知加工的形式和内容。[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2例冠心病PCI术后病人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结果]析出冠心病PCI术后病人消极认知加工和积极认知加工2个主题,消极认知加工包括创伤回忆、睡眠障碍、负性情绪、焦虑或担忧4个亚主题;积极认知加工包括积极发现、信息和情感支持和认知调整3个亚主题。[结论]医护人员应认识冠心病病人PCI术后早期认知加工的形式和内容,针对病人的心理问题给予相应的支持与干预,促进病人的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8.
颜文  王淑琼  薛琴  吴婷  沈萍 《护理研究》2015,(11):1312-1314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服药依从性与服药信念的相关性。[方法]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问卷和服药信念量表对108例老年高血压病人进行调查。[结果]病人服药依从性得分为(4.95±2.07)分,66.6%的病人服药依从性差,20.4%的病人服药依从性中等,13.0%的病人服药依从好;服药必要性维度得分高于服药顾虑维度得分;病人服药依从性与服药信念呈负相关(P<0.01),病人服药依从性与服药必要性呈正相关(P<0.01),与服药顾虑呈负相关(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服药依从性与服药信念相关,医护人员可通过评估病人的服药信念,及时识别病人的不良认知并有效引导病人及其家属树立正确的服药信念,从而提高其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从加强对冠心病病人的健康教育、指导病人服药行为、建立健全的随访制度、加强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方面综述提高冠心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的护理现状,指出用药依从性直接关系着病人的疾病预后及生存质量,对病人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癫痫病人重返工作岗位后的疾病体验。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对11例重返工作岗位的癫痫病人进行深度的半结构式访谈,用Colaizzi的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癫痫病人重返工作岗位后的疾病体验可以归纳为3个主题:压力较大(心理压力大、经济负担重、长期服药的副作用);自我效能感低;支持系统薄弱(社会支持系统薄弱、家庭支持匮乏、缺乏专业人员指导)。结论:癫痫病人重返工作岗位后承受较大压力,且支持系统相对薄弱,仍存在一些顾虑,临床医护人员在随访、复诊过程中要重视其心理感受,给予充分的共情和专业上的支持与指导,改善病人心理舒适度,更好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头颈肿瘤免疫治疗病人居家期间自我管理的体验,为护理干预及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3年2月—6月在长沙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内科接受免疫治疗的18例头颈肿瘤病人,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头颈肿瘤免疫治疗病人的居家自我管理体验归纳为4个主题11个亚主题,居家自我管理能力缺陷(认知受限、技能不足、行为依从性弱)、居家自我管理支持资源匮乏(家庭支持不足、专业指导缺乏)、居家自我管理心理负担重(对副反应预后的不确定感、自我形象紊乱、病耻感增强)、居家自我管理的行为动力(同伴支持和医务人员支持、对个人健康及家庭的责任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结论:头颈肿瘤免疫治疗病人居家期间,护理人员需关注病人心理感受、生理体验及支持需求,提供更多针对性的指导和干预,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以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术后恐动症的形成原因,为该群体术后早期康复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对1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恐动症病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及提炼主题。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恐动症成因可归纳为应激性疼痛感知(对疼痛的过度警觉、视疼痛为潜在伤害);消极自我应对(负性情绪产生、自我效能低下);对术后早期锻炼存在认知偏差(害怕对身体造成伤害、对术后锻炼效果的不确定感、不良的锻炼体验);院外康复支持不足(缺乏家庭支持、康复信息获取中断)4个主题。结论: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术后恐动症的发生,医护人员应注重恐动症的早期评估及干预,指导病人有效应对运动恐惧,促进病人积极参与术后早期康复锻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服药依从性及相关知识认知程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根据健康信念模式对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比较健康教育前后两组病人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及服药依从性.[结果]健康教育前两组病人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及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健康教育后3个月随访观察,两组病人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及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健康信念模式教育能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及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首次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病人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过渡期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兰州市、南宁市某两所三级甲等医院2021年10月—2022年5月住院并首次行PCI术的329例病人为调查对象,于出院前1 d,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病人健康素养量表、病人家庭关怀指数、冠心病病人疾病感知量表收集信息,出院后1个月,采用中文版用药偏差评估工具、服药依从性量表进行调查,通过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用药偏差影响因素。结果:PCI术后病人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发生率为35.0%,类型以次数减少最常见,病人源性和医源性用药偏差发生率分别为65.9%、34.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医嘱用药数量、疾病感知、用药依从性、健康素养为影响因素。结论:PCI术后病人过渡期的用药偏差发生率较高,医护人员应根据病人特点及影响因素制订用药管理计划,减少用药偏差发生,确保病人过渡期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患者有关该病知识、信念及其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75,自引:1,他引:75  
对149例高血压患者一般情况、高血压知识得分、健康信念、服药依从性进行调查,发现病人的服药依从性主要受患者的健康信念和疾病知识的影响,认为治疗高血压是有益者服药依从性较高,认为治疗高血压是有害者、没有必要者服药依从性较低,高血压知识越多,服药依从性越差。说明在临床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在开展高血压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仅通过健康教育的手段增加病人的知识,来促进病人的服药依从行为是不够的,同时还要注意每个病人健康信念的特殊性,据此制定合理的健康教育方案,矫正其错误的健康信念,建立正确的健康信念,依此来促进病人遵守医嘱行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冠心病病人二级预防依从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人口学以及疾病相关资料调查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及非药物依从行为调查问卷,对400例冠心病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服药依从性得分为(5. 05±2. 75)分,处于低水平;非药物依从性得分为(7. 88±2. 23)分,处于中等水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距离上次住院时间短、PCI术后、合并其他疾病、男性、丧偶、住院次数多、文化程度高及职业为工人是冠心病病人服药依从性的正向影响因素(P0. 05);年龄大、收入高、PCI术后、CABG术后、女性、文化程度高、退休及有医疗保险是非药物依从行为的正向影响因素(P0. 05)。[结论]冠心病病人二级预防依从性有待提高,需针对不同病人的人口学特征及疾病特点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出院患者药物素养现状及与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出院患者药物素养调查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天津市胸科医院的114例急诊PCI出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急诊PCI术后出院患者药物素养得分(3.94±1.66)分。不同年龄(F=25.274)、文化程度(F=9.222)、职业状态(t=10.175)的出院患者药物素养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急诊PCI术后出院患者药物素养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P0.01)。结论急诊PCI术后出院患者药物素养处于中等水平,其中高龄、文化程度低、非在职的患者药物素养相对较差。患者的药物素养与社会支持具有相关性,社会支持程度越高,药物素养水平也越高。医护工作者可通过提升患者社会支持水平,进而提升患者药物素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口服化疗药物依从性的现状并分析影响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运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和Morisky依从性问卷,调查180例口服化疗药物的肿瘤患者的相关资料及依从性现状,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80例口服化疗药的肿瘤患者中,依从性好的为54例(30.00%),依从性差的为126例(70.00%);单因素检验显示文化程度、社会支持、化疗不良反应、经济条件、口服化疗相关知识、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求医条件不同的患者,其依从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患者口服化疗药物依从性的独立因素为:缺乏口服化疗相关知识(OR=4.46)、化疗不良反应(OR=3.82)、不良心理反应(OR=3.24)、经济条件差(OR=2.97)和缺少社会支持(OR=2.86)。结论口服化疗药物的肿瘤患者存在依从性差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不注意服药、忘记服药和自行停药;缺乏口服化疗相关知识、化疗不良反应、不良心理反应、经济条件差和缺少社会支持等均会影响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医护人员应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积极措施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以保证药物疗效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2月我院ASC行PCI术后患者82例,采用Morisky量表评价服药依从性。结果:平均出院时间(5.72±2.59)个月,每日需服药物种类(6.20±1.35)种,每日服药总次数(8.17±3.45)次,每日服药(12.72±7.35)片。Morisky平均得分为(3.33±0.79)分,50%的患者依从性差。忘记服药为最常见的不得分条目,自行停药的原因最常见为自我感觉良好。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每日服药种类数、总次数、总片数越多,发病病程越长,服药依从性越差。logistic分析发现每日服药总次数和本次发病病程为依从性差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ACS患者PCI术后半年服药依从性差,患者服药依从性随每日服药总次数和本次发病病程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术后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128例冠心病P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Morisky依从性调查问卷及简易健康调查量表-36(SF-36)对进行调查;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冠心病PCI患者用药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的关系,并制订干预措施。结果 128例冠心病PCI患者术后用药依从率为58.59%(75/128),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小于60岁、已婚、职业为干部、文化程度高中或以上、月收入大于3 000元、付费方式为医疗保险、对药物知识了解、就医方便、获得家属支持、用药种类小于或等于2种的患者用药依从率显著高于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离异/丧偶患者、职业为农民/失业、文化程度为初中或以下、月收入小于或等于3 000元、付费方式为自费、对药物知识不了解、就医不便、家庭不支持、用药种类超过2种的患者。经Logisitic回归分析可知,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婚姻为离异/丧偶、学历为初中或以下、对药物知识不了解、家庭不支持,用药种类超过2种是影响冠心病PCI术后用药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经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PCI患者用药依从性与SF-36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PCI患者术后服药依从性较低,对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高其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