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赖玉婷 《全科护理》2023,(8):1122-1124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父母出院准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便利抽样方式选择2020年1月—2022年5月本院NICU收治的124名早产儿父母作为研究对象,用一般资料问卷、早产儿父母出院准备度量表、儿科护士与患儿父母伙伴关系量表(PNPPS)实施问卷调查,分析NICU早产儿父母出院准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NICU早产儿父母出院准备总分为(222.30±26.48)分;单因素分析显示,早产儿出生体重、出生胎龄、父母与患儿关系、家庭年收入、胎次、儿科护士与患儿父母的伙伴关系与NICU早产儿父母出院准备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分析显示,早产儿出生体重低、出生胎龄低、患儿父亲、家庭年收入低、第1胎、儿科护士与患儿父母的伙伴关系差是NICU早产儿父母出院准备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NICU早产儿父母出院准备有待提高,其受早产儿出生体重、出生胎龄、父母与患儿关系、家庭年收入、胎次、儿科护士与患儿父母的伙伴关系影响。  相似文献   

2.
NICU早产儿出院后需要接受持续的健康管理。父亲是早产儿的主要照护者之一,其出院准备度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较大。该文对NICU早产儿父亲出院准备度的概念、现状、评价工具、影响因素及提高策略进行综述,旨在促进国内医护人员关注早产儿父亲的出院准备度,为制订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早产儿母亲出院准备度和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便利抽取2018年1月—12月在宁夏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和2所专科医院NICU住院的2 836例早产儿的母亲为研究对象。在早产儿从NICU转入过渡病房的第2天,采用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和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父母量表(PPUS)对早产儿母亲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早产儿母亲出院准备度总分为(97.77±1.42)分,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79.28±9.46)分;出院准备度总分及各维度与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早产儿母亲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水平,出院准备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两者密切相关。医护人员应及时评估并降低早产儿母亲的疾病不确定感,提高其出院准备度,从而帮助其更好地回归家庭及社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信健康教育在提高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名早产儿主要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早产儿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015年7—12月入住新生儿科的早产儿主要照顾者90名为对照组,2016年1—6月入住新生儿科的早产儿主要照顾者90名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早产儿照护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微信健康教育。比较2组干预前和出院当天的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得分、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得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2组早产儿主要照顾者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得分、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当天观察组的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得分、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当天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得分及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早产儿主要照顾者的自我效能和对早产儿照护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自评表在早产儿照护者健康教育中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3月入我院新生儿科的116名早产儿照护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n=56名)和对照组(n=6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基于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自评表的出院准备服务进行干预,观察比较2组早产儿照护者出院家庭准备度、生长发育达标率、再入院率的情况,延续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照护者出院家庭准备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生长发育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照护者对院外延续性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早产儿家庭准备度自评表的出院准备服务可以提高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提高早产儿生长发育达标率,降低早产儿再入院率,提高早产儿照护者对院外延续性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导向的出院计划对早产儿父母出院准备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2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68例早产儿及其父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34例早产儿及其父母。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模式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家庭为导向的出院计划干预。研究者于干预前后,采用中文版患者家属出院准备度量表对两组早产儿父母进行测评,比较两组早产儿父母出院准备度的变化以及两组早产儿干预期间门诊就诊与再入院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早产儿父母出院准备度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早产儿父母出院准备度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早产儿门诊就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再入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产儿父母中实施以家庭为导向的出院计划,是将早产儿父母视为早产儿在院期间的照顾者,以及与医护人员的合作者,为他们提供早产儿疾病及家庭照护相关信息支持与心理支持,从而提高了其出院准备度,降低了早产儿门诊就诊率,节约医疗资源,减少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父母的角度探讨其出院准备情况及居家照护信息需求,为采取科学有效的出院准备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8月入住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NICU的12名BPD早产儿父母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BPD早产儿父母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整理分析资料。结果 提炼出4个主题,即多样化知识需求、角色适应不足、出院准备不确定和情绪变化。结论 BPD患儿父母表示需要充分的准备和个性化的指导,以减少在过渡准备出院期间的焦虑和不确定性。因此需提高照顾技能和疾病相关知识,有助于父母的角色适应,并且多学科团队的支持指导可能对出院准备过程至关重要,尤其针对BPD早产儿的后期随访服务,为支气管肺发育早产儿家庭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出院准备服务对早产儿家庭出院准备度的影响,以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减少再入院率。方法 以2021年1-6月收治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40例早产儿及其主要照护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以2021年7-12月收治的40例早产儿及其主要照护者作为观察组,采用“评估-指导-再评估-再指导”的院内外护理。比较出院时两组早产儿家庭的出院准备度评分,出院3个月后主要照顾者对延续护理的满意度,以及两组早产儿的再入院情况及身高、体质量的达标率。结果 出院时,观察组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评分为(23.28±7.23)分,高于对照组(19.28±5.95)分(P<0.05)。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照顾者对延续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再入院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7.5%(P<0.05),且观察组早产儿身高及体质量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出院准备服务可提高早产儿家庭出院准备度及照顾者对延续护理的满意度,有利于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降低其再入院率,有助于促进患儿健康及护理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适应在早产儿母亲家属赋能与出院准备度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210名早产儿母亲为研究对象。采用特殊儿童家属赋能量表、心理适应量表、产妇出院准备度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早产儿母亲家属赋能、心理适应与出院准备度的相关性。采用AMOS 21.0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验证中介效应。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10份, 回收有效问卷202份, 有效回收率为96.19%(202/210)。结果 202名早产儿母亲家属赋能总分为(93.72±12.96)分, 心理适应总分为(54.25±9.14)分, 出院准备度总分为(107.36±14.66)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早产儿母亲家属赋能与心理适应、出院准备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73、0.554, P均<0.01), 心理适应与出院准备度呈正相关(r=0.584, P<0.01)。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 早产儿母亲家属赋能可正向预测出院准备度, 效应值为0.586, 心理适应在家属赋能与出院准备度间起部分中介效应, 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盛玮青  杨江兰  徐红 《护理研究》2013,27(10):867-869
对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NICU的应用情况、早产儿出院指导及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早产儿出院指导中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进行综述,提出建立完整的以家庭为中心的早产儿出院指导,可以为家长提供支持和有效的资源,促进早产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患儿父母出院准备度以及教育质量现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及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新生儿出院准备度量表、出院教育质量量表对2021年1—4月泰安某三甲医院NICU即将出院的202例新生儿的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NICU患儿父母的出院准备度总分为248.50±30.83分,出院教育质量总分为214.41±25.23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NICU患儿父母出院准备度及其各维度均与出院教育质量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新生儿的母亲、文化程度和职业是影响新生儿父母出院准备度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NICU患儿父母出院准备度和出院教育水平均处于中等水平,且两者呈正相关。接受调查的为新生儿的母亲、文化程度低、职业为待业和农民的父母,出院准备度得分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制订和应用提升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的最佳循证实践方案。 方法 结合最佳证据和情景分析,形成“提升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的最佳循证实践方案”,整合证据进入临床实践。 结果 该方案实施的两个月期间,共有 69 个家庭进入科室接受个体化的针对性指导。 初步效果评价显示,照顾者自评的照顾能力有显著提升。 结论 通过护理质量改进,制订和应用最佳循证实践方案,可更早地帮助早产儿照顾者掌握必要的照顾知识和技能,提升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出院早产儿及照护者延续性护理网络平台应用的研究进行范围综述, 旨在为未来研究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主题词、关键词结合布尔逻辑法的方式,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NICU出院早产儿及照护者延续性护理网络平台应用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2月14日。结果纳入23篇文献, 基于网络平台延续性护理的内容要素包括提供专业知识和照护技能指导、同伴支持、与专业人员联系、信息与决策支持和心理支持, 应用形式包含移动应用程序、网站平台及网络视频, 结局指标类型主要为对照护者和早产儿的效果、亲子互动质量、母乳喂养情况及可行性评价, 护理均有积极效果且具可行性。结论基于网络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NICU出院早产儿及照护者取得积极效果, 多要素相结合、个性化定制、多学科参与的方式更符合照护者需求。未来研究需关注促进早产儿家庭功能, 进一步制订适合每个儿童发展阶段需要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内容, 探索更加安全的网络服务监管模式并进行成本效益的评估。  相似文献   

14.
王瑶 《当代护士》2022,(6):50-53
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护理干预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新生儿科2019年1月—2020年12月接收的88例早产儿及其家属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月—12月接收的44例早产儿及其家属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另将2020年1月—12月接收的44例早产儿及其家属纳入观察组,给予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早产儿的出院家庭准备度及出院半年后的生长发育指标增长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评分和各项生长发育指标增长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早产儿及其家属进行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早产儿的出院家庭准备度,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孕产妇出院准备度进行范围综述, 旨在为未来临床母婴护理研究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的范围综述指南为方法学框架,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孕产妇出院准备度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0月20日。结果纳入24篇文献。孕产妇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包括社会人口学因素、孕产因素、心理因素、子女因素、家庭社会因素、医护人员相关因素和其他因素。孕产妇出院准备度的干预措施包括组建出院准备小组、入院至产前措施、产后至出院当日措施和出院后措施。孕产妇出院准备度评估量表种类较多, 尚未统一评估标准。结论孕产妇的出院准备度水平不一, 需关注孕产妇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未来可进一步研究孕产妇出院准备度的干预措施和评估标准, 为提高孕产妇出院准备度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NICU早产儿出院指导对早产儿家庭护理的影响。方法选择在NICU住院的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174例,采用区组随机化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研究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出院指导计划。观察2组早产儿出院时、纠正胎龄2、4、6个月时的身高和体质量变化;观察入NICU时和出院时早产儿母亲护理知识、护理技能、焦虑评分(SAS)和抑郁评分(SDS),比较2组早产儿6个月内母乳喂养率、再住院率、患病率和病死率。结果 2组出生时和纠正胎龄40周体质量、身长和头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纠正胎龄2个月、4个月、6个月研究组体质量、身长和头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病率和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NICU时,2组早产儿母亲的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2个月时较入NICU时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提高更为显著(P0.05)。入NICU时,2组早产儿母亲的SAS和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2个月时较入NICU时显著下降(P0.05),研究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对NICU早产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出院指导,可促进患儿体格发育,降低患病率,改善家属不良情绪,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协同护理对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照顾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低出生体重早产儿38例为对照组,2020年2月-202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低出生体重早产儿39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协同护理,比较2组照顾者出院准备度、照护应对能力和出院3个月内早产儿的再入院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出院准备度得分、应对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协同护理可以提高照顾者的出院准备度和早产儿照顾应对能力,降低患儿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家庭支持护理模式对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早产儿父母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选取我院NICU的192例早产儿及其父母,对其实施家庭支持护理模式。在早产儿父母参与家庭支持护理前和完成护理支持后的出院日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其进行调查。 结果 接受家庭支持护理后,早产儿父母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实施家庭支持护理前(P<0.05)。 结论 家庭支持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NICU早产儿父母的焦虑和抑郁心理状况,应将早产儿父母纳入NICU整体护理的关注范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家庭功能对早产儿6个月内非计划性再入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12月在4家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的656例早产儿母亲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family APGAR index,APGAR)调查早产儿母亲的基本情况及家庭功能,并统计早产儿出院后6个月内因呼吸系统疾病发生非计划性再入院情况。结果 出院后6个月内,383例早产儿发生非计划性再入院,早产儿母亲家庭功能总分为(6.69±1.72)分,家庭功能良好者284例(43.2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周、家庭功能、疾病严重程度是早产儿发生非计划性再入院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早产儿家庭功能欠佳,良好的家庭功能可以降低早产儿非计划性再入院的发生,早产儿家庭成员应提高自身的照护能力,为早产儿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以促进早产儿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早产儿家庭准备度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 2019 年 3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本院收治早产儿 100 例为研究对 象。通过 APGAR 家庭功能量表评估家庭准备度,记录早产儿性别、出生胎龄、出生体重等一般资料以及家属性别、文化程度、 年龄、年收入、育儿经验,评估疾病不确定感。对早产儿家庭准备度影响因素进行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100 例早产儿 家庭准备度 APGAR 评分平均(6.46±1.03)分。APGAR 评分在早产儿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家庭年收入、育儿经验、家属性 别、疾病不确定感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早产儿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家属性别、 年收入、育儿经验及疾病不确定感是早产儿家庭准备度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早产儿家庭准备度水平整体较低,与 早产儿胎龄、出生体重、家属性别、育儿经验、疾病不确定感有关,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