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伟大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有助于充实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时效性和亲和力;有助于教学改革,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有助于打造“金课”,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调查显示,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还存在整合度不够;部分教师融入水平亟待提高;教师学生的双主体作用调动不够等问题。从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提升大学生的认知度,自觉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融入水平,使教学更有情怀与温度;调动教师学生双主体性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等是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路径,为医学生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调查等方法,分析伟大抗疫精神蕴含的思政元素,构建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课程思政的设计方案与教学模式路径。[结果]伟大抗疫精神的价值追求、精神品格、意志信念、实践品格、性质宗旨与医学生课程思政需求有较强契合度,通过打造课程思政精品,有效促进价值引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培育学生精神品格;掌握网络主流话语权,塑造远大理想信念;坚持社会服务,促进实践教育转化等可以有效促进课程思政实施。[结论]通过课程思政实施,促使中医药院校医学生在伟大抗疫精神的学习与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职业道德、锻炼学术能力,为推进一流医学人才的培养提供基础参考。  相似文献   

3.
苏凤启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22,52(6):514-516,封三
课程思政聚焦高校育人价值本源,是新时代高校课堂改革创新的关键。抗疫精神对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内容设计、资源拓展具有独特的价值意蕴。针对当前抗疫精神融入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堵点,从教学手段、课程资源和教学载体三维度,探索“抗疫精神”融入课程思政实践路向,提升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厚度、温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4.
抗疫故事是抗疫实践的真实表现,是医务人员抗疫战斗的艺术浓缩,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具体阐述,是中国制度优势和治理能力的类型事例,也是医学生思政课需要纳入和阐述的重要内容。通过讲好抗疫故事融入医学生思政课的逻辑分析,从讲好中国故事、思政课属性、生命力、育人宗旨的角度出发,认为抗疫故事有必要融入医学生思政课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不仅可以为讲述抗疫故事提供理论基础和学科支撑,也可以促进医学生思政课理论丰富和实践创新,推动医学生思政课的学科发展和生命力提升,建议从医学生思政课的引领力、感化力、认同力、亲和力、主体力方面出发,加强医学生思政课的整体建设和讲好抗疫故事,提升医学生思政课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是对我国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本研究探讨了课程思政融入军队医学院校英语视听说教学的策略与反思。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框架下, 根据"三同步"教学原则, 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采用主题定制式、词汇嵌入式、情境思辨式和专业叙事式教学策略, 将思政育人贯穿课前、课中和课后3个阶段。经过1个学期的教学实践, 课程思政融入英语视听说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对培养军队医学生"救死扶伤、保家卫国"的职业精神, 提高其甄别意识、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具有一定的作用, 有助于实现军队医学院校"立德树人、为战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疫情期间,在2018级临床“5+3”一体化专业人体解剖学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教学中挖掘和提炼思政元素,并将抗疫精神与理论知识完美结合,从爱国主义、责任教育、科学精神、健康素养、生态文明教育、职业认同等方面挖掘思政素材,提升学生思政素养,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正"人民给了我很多荣誉,其实我不是英雄,真正的英雄是我们的人民!"昨天上午,由市教育两委主办的"讲抗疫故事增制度自信担报国使命"抗疫思政课专题巡讲首场报告会,在津云中央厨房开讲。中央疫情防控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伯礼教授,通过网络直播为全市大中小学师生上了一堂极其生动的抗疫思政课。刚一开讲,张伯礼就把心底最  相似文献   

8.
伟大抗疫精神源自全国人民与新冠疫情进行艰苦斗争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立足于理论维度、价值维度和实践维度,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能够推动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培育,坚定医学生的医德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通过引导疫情舆情管控,颂扬伟大抗疫楷模;挖掘学校教育资源,开展抗疫思政课堂;深化学生生命关怀,提振抗疫信心决心等实践路径,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引导医学生成长为能担大任的栋梁之材。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讲话中提到: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1]。在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和思政课中,着力培养学生的敬畏生命、爱国之情、尊重科学,将抗疫精神教育融入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过程,使抗疫精神成为青年学子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寄生虫病防控成效的凸显以及寄生虫病疾病谱的变化,致使医学寄生虫学的学科地位及其现实意义越来越被忽略.近年来,由于医学寄生虫学教学工作受重视程度的不断降低,医学寄生虫学课程也逐渐呈现出授课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和方法传统落后的特点.而"课程思政"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举措,其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融入专业课,从而达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模式和完善教学方法的目的.文章深入剖析医学寄生虫学教学现状,并深入探讨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如何有效发掘"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到医学寄生虫学的课程教学当中,从而有效应对医学寄生虫学教学现状,打造医学寄生虫学课程教学"金课",实现医学寄生虫学"专业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1.
"思政"与"课程"的关系,应当是"如春在花、如盐化水",而非"眼中金屑、米中掺沙".将立德树人贯彻到高校课堂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之中,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前行、相得益彰,构筑育人大格格局是高校教师的重要任务.下面就以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Unit 6 Maker Move-ment in China"为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厚德而后为医,以药理学课程为载体,基于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的就业岗位及职业能力,围绕培养学生的医学道德修养、人文修养、社会责任、团队合作精神、爱国情怀、合理用药能力等目标,进行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课程思政"的研究与探索,挖掘蕴含在药理学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研究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药理学"课程思政"...  相似文献   

13.
面对疫情期间谣言造成的社会恐慌,医学科普能提高公众的"谣言免疫力",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通过完善科普政策,提升科普精度等措施,高校教师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承担起社会科普的责任,为科普"战疫"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4.
中职护理专业教学课程应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以南丁格尔精神为背景,找准结合点,抓住切入点,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本文从活化教学内容、用好类型典型、优化教学体系设置的思政课程主渠道和挖掘德育元素、强化职业精神、完善教学环境的课程思政主阵地等方面阐述南丁格尔精神在中职护理教学思政课程和课...  相似文献   

15.
以中药炮制学中的"半夏"教学内容为例,在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树立中医药文化自信,发扬工匠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相似文献   

16.
2018年8月,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提出,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2019年10月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指出,全面提高课程建设质量,提高课程建设的规划性、系统性,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根据自身特征,在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时以培养卓越、强化能力、突显学生和凸出重点作为教学理念,全面提升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核心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人文关怀能力和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17.
《推拿手法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推拿学及其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的位置,对中医学生的临床技能提升起着重要作用.在国家一流课程、金课及慕课建设的背景下,课程思政和中医技能型人才培养形式下,开展《推拿手法学》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意义突出.立足深化立德树人,构建课程思政案例教学宗旨,按照"金课"和"两性一度"的标准,从模块化设计教学内容、知识点启发式教学模式、打造高水平课程教学团队、创新混合式线上教学考核方式探讨和介绍了长春中医药大学《推拿手法学》国家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的建设经验与举措,对于当前"国家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的中医高等院校开展高水平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8.
探讨高职助产综合实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及效果,以提升助产专业学生职业精神和人文关怀能力,拓展多元化的思政模式,培养有责任、有担当、有温度的新时代助产人才.  相似文献   

19.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全国31个省区市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各地公共图书馆做出了一系列疫情防控和读者服务的应对措施.本文以太原市图书馆在疫情期间向全国发起的"共战'疫'不孤'读'"抖音云助力活动为例,论述要利用好新媒体平台,开展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潮流的宣传方式和阅读推广活动,才能更好地促进...  相似文献   

20.
伟大抗疫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是医学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两者相融合有助于优化“纲要”课的话语体系,强化“纲要”课的政治功能和深化“纲要”课的价值引领。认真研究“纲要”课教学内容,寻找其与伟大抗疫精神的相通相融之处,进而通过立足课堂主阵地,搭建实践大平台和用好网络新媒体等具体路径,将伟大抗疫精神及其彰显的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力、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以及中国坚实国力等内容“基因式”地嵌入教学过程中,提高“纲要”课实效性,培养具有坚定政治立场和高尚医德素养的新时代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