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胸膜以外部位孤立性纤维瘤的CT和MRI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泉桦  黎军强   《放射学实践》2011,26(11):1167-1169
目的:探讨胸膜以外部位孤立性纤维瘤(ESFT)的CT和MRI表现及病理学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ESFT的CT和MRI表现度病理学表现.结果:本组ESFT的主要CT表现为略低密度软组织肿块.主要MRI表现为T1WI上肿瘤呈低信号~稍高信号,T2 WI上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示早期肿瘤...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经临床证实的11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CT及MRI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征,增进对该病的认识,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11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T及MRI的影像学表现.其中4例CT平扫后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其余7例直接行MRI平扫或平扫+增强扫描检查.结果 ①白血病浸润软脑膜5例,CT表现为脑沟、脑池消失,内可见条状低密度灶,对应MRI表现为T1WI呈低信号,T2WI/FLAIR呈高信号,脑回肿胀,D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②脑实质浸润6例,单发肿块2例,余均为多发,MRI表现T1WI低信号,T2WI/FLAIR高信号,DWI高信号,无明显占位效应,增强后明显强化;其中3例合并出血.③硬脑膜受累1例,累及额部板障,CT表现为软组织密度灶,MRI表现为软组织信号灶,增强后明显强化.结论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影像学检查尤其是MRI增强检查有助于对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表现的认识,以及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该文报道了1例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母细胞瘤胎儿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胎儿胎龄31+周, 胎儿颅脑MRI示左侧颞、枕叶不规则囊实性肿块, 边界不清, T1WI以稍高信号为主, 伴少量高信号及低信号, T2WI呈稍低及高信号, 扩散加权成像示部分病灶呈高信号。最终尸体解剖病理诊断为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母细胞瘤。  相似文献   

4.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影像学及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的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胸膜及腹部SFT的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对照观察。结果 (1)SFT多见于胸腔,平片呈边缘光滑的孤立性肿块。(2)CT检查孤立性肿块部分可见囊性退变区,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3)MRI肿瘤实质在T2WI上呈低信号,较大的肿瘤在T2WI上呈高低混杂信号且可见血管流空信号。(4)病理学检查肿瘤由梭形细胞构成,有多种排列方式,免疫组化CD34阳性。结论 SFT是一种间叶源性软组织肿瘤,影像学上见孤立性,境界清楚的软组织肿块时应考虑到该肿瘤可能,确诊须靠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特征及病理表现,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肾孤立性纤维瘤的CT、MRI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CT平扫示右肾实质向肾盂内突入一实性软组织肿块,呈均匀高密度,平扫CT值约47 HU。CT增强扫描皮质期强化欠均匀,实质期及分泌期肿块强化程度进一步增加,且趋向均匀强化。MRI平扫肿块T1WI呈等信号,T2WI呈明显均匀低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呈略低信号。增强检查多期相上肿块呈现出渐进性延迟强化的特点,且趋向均匀。镜下肿瘤组织呈束状、席纹状交错排列;瘤细胞呈梭形,无明显异型性,核分裂象罕见。免疫组化结果为CD34、CD99、Vim阳性表达。结论肾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在肾实性肿瘤的诊断中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的影像学表现及CT、MRI对DFSP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DFSP患者的CT、MRI及超声表现,总结DFSP的影像特征。结果:10例病例中9例单发,1例多发。发生于躯干者6例,足底及后枕部各1例,乳腺2例,病变均位于皮肤及皮肤下层。肿瘤直径<5cm者8例,>5cm者2例;2例为术后原位复发,8例为原发。CT表现为边界尚清晰、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稍低密度或等低混杂密度肿块。与肌肉信号相比,MRI表现为T1WI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DWI呈高信号,T2WI脂肪抑脂序列呈高信号,信号较均匀,边界较清晰,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1例行MRI动态增强扫描的时间-信号曲线呈速升缓降型。超声表现为均匀低回声或混合回声肿块,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病灶内部及周边血流信号丰富。结论:DFSP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特征可作出较准确的诊断;CT及MRI对DFSP特别是术后复发患者的术前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颅骨膜血窦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儿童颅骨膜血窦的临床资料和CT、MRI表现。结果颅骨膜血窦的特征性临床症状为随颅内压改变而变化的头皮肿块。病变位于颅顶部4例,额部2例,颞部1例,枕部1例。CT表现为颅板外头皮下软组织肿块,增强后呈明显均匀强化。骨窗及三维成像可显示颅骨的孔状缺损。MRI表现为头皮下肿块,T1WI为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并清晰显示异常连接静脉。结论儿童颅骨膜血窦具有典型的CT、MRI表现,结合患者特征性临床表现,对该病能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眶颅沟通性郎格尔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CT及MRI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学证实的15例单发眶颅沟通性郎格尔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影像学资料。结果15例均发生于眼眶外、上壁交界处(额骨),其中左侧6例,右侧9例。CT表现:均呈溶骨性破坏,形成三角形骨质缺损区,边缘清楚但无硬化,伴密度不均匀的软组织肿块。MRI表现:T1WI呈低信号11例(与脑实质比较,以下同).中等信号4例;T2WI呈高信号6例,等信号9例,但信号不均匀。CT及MRI增强后,病变显示中到重度强化。病变压迫颅内及眶内结构,8例浸润额、颞头皮软组织及颞肌,MRI显示额部脑膜增厚并强化7例。结论CT是眶颅沟通性郎格尔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诊断和鉴别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MRI可更清楚、准确地显示病变的范围,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可作为一种补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颅内孤立性纤维瘤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其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孤立性纤维瘤的CT和MRI表现。1例行CT增强扫描,3例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1例同时行CT和MRI扫描。结果 5例颅内孤立性纤维瘤均为单发,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楚,直径1.2~6.5 cm。发生于颞叶1例,鞍内1例,桥小脑角区1例,中后颅窝三叉神经走行区1例,顶叶1例。CT平扫病灶均为高密度,增强扫描均匀强化。MR T1WI上3例病灶为等信号;1例为多发分隔囊状低信号。T2WI上3例病灶表现为等、低混杂信号,病灶内见少量斑片状高信号;1例为多发分隔囊状高信号。MRI增强所有病灶实质部分显著强化,T2WI低信号区明显强化,坏死囊变区未见强化。结论颅内孤立性纤维瘤MRI表现有一定的特点,MR T2WI上低信号、增强扫描呈显著强化较具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酮症性高血糖伴偏侧舞蹈症患者颅脑CT和MRI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临床确诊的非酮症性高血糖伴偏侧舞蹈症患者的颅脑CT及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颅脑CT平扫示左侧尾状核头、豆状核呈片状高密度影;MRI平扫示左侧尾状核头、豆状核呈片状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影,DWI稍低信号。结论非酮症性高血糖伴偏侧舞蹈症较少见,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孤立性纤维瘤临床及影像诊断探讨(附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穿刺活检与手术病理证实的孤立性纤维瘤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作文献复习。结果孤立性纤维瘤在临床上可无临床症状或因肿瘤压迫出现不典型症状,发生于胸膜的巨大孤立性纤维瘤可以合并低血糖症。在超声上表现为不均匀中等或中低回声;在X线平片上表现为均匀致密的孤立性肿块;在CT上1例表现为巨大囊实性肿块,增强后实性部分中度强化,另1例为均匀致密的软组织肿块;在MRI上肿瘤实性部分表现为在T1WI上呈中、低混杂信号,T2WI上呈低信号,肿瘤内可见明显囊变区。结论孤立性纤维瘤是一种少见疾病,必须结合既往病史、临床症状、各种影像学资料综合分析,才有可能作出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筛窦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筛窦脑膜瘤平片、CT及MRI表现。结果 CT表现3例呈巨大囊性肿块;2例呈巨大囊、实性肿块;1例呈巨大实质性肿块;囊性部分囊壁周围骨质硬化;实性部分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可有钙化和囊变区,明显增强。MRI表现(1例)囊、实性肿块,囊性部分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实性部分T1WI与T2WI均为等信号,有增强。平片表现(3例)均见筛窦密度增高,体积变大,窦壁光整。结论 筛窦脑膜瘤CT表现颇具特征性;MRI对鉴别诊断有帮助;平片定性诊断较困难。  相似文献   

13.
筛窦脑膜瘤影像诊断误诊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筛窦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筛窦脑膜瘤平片、CT及MRI表现。结果:CT表现:3例呈巨大囊性肿块;2例呈巨大囊、实性肿块;1例呈巨大实质性肿块;囊性部分囊壁周围骨质硬化;实性部分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可有钙化和囊变区,明显增强。MRI表现(1例):囊、实性肿块,囊性部分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实性部分T1WI与T2WI均为等信号,有增强。平片表现(3例):均见筛窦密度增高,体积变大,窦壁光整。结论:筛窦脑膜瘤CT表现颇具特征性;MRI对鉴别诊断有帮助;平片定性诊断较困难。  相似文献   

14.
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CT和MR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ESFT)的CT和MR表现.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ESFT的CT和MR表现. 结果 发生在眼眶和腹膜后各2例,胸椎管内髓外硬膜下、盆腔和睾丸各1例.CT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肿块,边界较清楚,4例密度均匀,3例密度不均匀.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低信号.增强后肿瘤实质区均明显强化. 结论 影像学表现为孤立性肿块、边界清楚、T2WI有低信号区提示本病.  相似文献   

15.
张静  郑君惠  黄飚 《放射学实践》2019,34(3):270-276
【摘要】目的:探讨松果体区实性肿瘤的CT及MRI影像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搜集本院43例松果体区实性肿瘤的CT及MRI资料,生殖细胞瘤经手术病理及临床放疗后随访证实,其余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生殖细胞瘤25例(手术病理证实18例,临床放疗后随访证实7例);松果体实质细胞肿瘤10例;神经上皮源性肿瘤4例;脑膜瘤4例。生殖细胞瘤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肿块,边界清楚,密度/信号均匀,CT呈等或稍高密度,钙化的松果体被肿瘤包裹或位于肿瘤周边;MRI呈T1WI等低信号,T2WI等/稍低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松果体细胞瘤表现为松果体区圆形或类圆形、浅分叶、边界清楚的肿块,CT呈稍高密度,MRI呈T1WI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增强扫描一般均匀强化,部分不均匀强化。松果体母细胞瘤肿瘤呈深分叶状,形态不规则,肿瘤内部可见出血、囊变、坏死,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中间分化的松果体实质细胞瘤影像学表现介于松果体细胞瘤及松果体母细胞瘤之间。脑膜瘤呈圆形或类圆形,形态规则,边界清楚,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CT呈稍高密度,T1WI呈等信号,T2WI呈等稍低信号,信号/密度均匀,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并可见“脑膜尾征”。结论:松果体区域组织成分较复杂,肿瘤种类较多,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需结合影像学表现(肿瘤形态、边界、其与周围组织关系、强化特点)及临床资料(患者年龄、性别、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考虑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钙化性纤维性肿瘤(CFT)术前诊断正确率较低,本研究旨在探讨CFT在各个部位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诊断为CFT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与MRI表现,包括肿块大小、密度、信号、强化方式等。所有患者行CT检查,其中14例行增强扫描,4例行MRI检查。结果 18例中,17例为单发软组织肿块,1例为多发软组织肿块。17例边界清楚,1例位于实质性脏器的病灶与实质分界相对欠清。CT平扫病灶均呈等或稍高密度,且较均匀,无明显坏死囊变,增强扫描后呈轻度缓慢强化。肿块内可见粗大条状钙化或散在不规则点状钙化。4例MRI表现为T1WI等信号,T2WI等或稍低信号,扩散加权成像呈稍低信号。1例胃黏膜下肿块行超声内镜检查呈中等回声,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隆起,表面粗糙,但未见明显破坏或糜烂。结论 CFT的影像学特征为:CT平扫呈均匀等、稍高密度,MRI呈等T1等或稍短T2信号,扩散加权成像稍低信号,增强扫描呈渐进性轻度强化或不强化,肿块中心出现粗大条状钙化或散在点状钙化时则比较典型。  相似文献   

17.
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叶瘤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叶瘤(SPNET)的MRI及CT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PNET的MRI及CT表现。结果 SPNET的影像学表现有以下特点;(1)肿瘤呈类圆形,边界清楚,病灶周围无水肿或水肿较轻,且大部分位于中线附近及侧脑室旁,少数位于皮层下;(2)MRI示肿瘤实质T1WI呈稍低或等倍,T2WI呈等信号,与脑灰质信号相等,增强较明显。(3)CT示肿瘤实质呈稍高密度,影像学表现与髓母细胞瘤相似。(4)中线附近的肿瘤为实体结构。无囊变;囊变明显的肿瘤多们于皮质下。(5)部分肿瘤内有出血或钙化,有的可见到脑脊液扩散灶。结论 SPNET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结合其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症状有助于与其他肿瘤区分。  相似文献   

18.
结节性硬化症脑部CT和MRI表现(附12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结节性硬化症脑部CT和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临床证买为结节性硬化症患者的CT和MRI脑部影像学表现。结果:TSC脑部主要影像学改变包括:①室管膜下结节(12例),CT 上表现为多发高密度钙化结节,MRI上表现为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7例,T1WI和T2WI上均为低信号1例,T1WI 上呈等信号、T2WI上呈低信号4例;②皮层及皮层下结节(9例),其CT表现为高密度钙化灶3例、低密度灶6例,MRI上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9例;③脑白质异常(6例),CT上表现为多发低密度灶4例,MRI上表现为T1WI低信号、 T2WI高信号6例。5例行MRI增强扫描,示室管膜下结节呈中等强化,皮层及皮层下结节和脑白质异常信号均未见强化。结论:CT和MRI能较好显示结节性硬化脑部改变,CT对显示钙化结节较敏感,MRI对显示皮层及皮层下结节和脑白质改变较敏感。  相似文献   

19.
该文报道1例肾脏软骨肉瘤患者的CT及MRI表现。男, 73岁, 因"血尿、腰痛不适1 d"就诊, CT示伴有钙化灶的软组织肿块, 增强扫描可见肿块分隔及边缘延迟强化;MRI示肿块呈小叶状改变, T1WI呈稍高信号, T2WI呈不均匀低信号, 扩散加权成像呈低信号, 增强扫描可见间隔及周围延期强化, 右肾静脉内见充盈缺损。术后病理诊断为肾脏软骨肉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平滑肌瘤的CT及MRI表现。资料与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位于颅内鞍旁的血管平滑肌瘤的CT及MRI表现。2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1例行MRI动态增强,1例行CT平扫。结果 2例均位于右侧鞍旁。例1行CT平扫示中颅窝鞍旁类圆形稍高密度肿块,密度均匀,周围未见水肿,MRI平扫T1WI呈低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呈低信号,T2WI呈不均高信号,内可见条状低信号。病灶周围见薄层环状水肿带,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均匀强化,局部可见脑膜尾征;例2 MRI平扫示鞍旁卵圆形肿块,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右三叉神经受压,增强扫描早期示病灶中心斑片状强化,增强晚期示病灶逐渐从中心向周边强化。结论动态增强扫描呈中心性渐进性强化可能为颅内血管平滑肌瘤特征性表现,有助于其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