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印海林 《当代医学》2022,28(9):147-149
目的 分析乳腺癌化疗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于本院行化疗的8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有无恶心呕吐发生分为发生组(n=21)与未发生组(n=67),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分期、既往史、化疗途径、焦虑(SAS评分)情况与合并疾病等,同时采用多因素Logis...  相似文献   

2.
王小妮  迟婷  张凯  杨碎胜  肖洁 《甘肃医药》2022,41(2):173-17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措施对乳腺癌化疗期患者恶心呕吐(CINV)症状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2月甘肃省肿瘤医院乳腺科60例化疗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化疗期间内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于干预前后用化疗后所致恶心呕吐分级量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程度及焦虑抑郁情绪状况。结果:实施心理干预前两组患者CINV分级程度、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CINV分级程度、SAS和SDS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乳腺癌患者因化疗产生的恶心呕吐症状,舒缓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实施循证护理对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乳腺癌患者74例,按照护理方案分为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和循证组(给予循证护理),各37例,比较2组化疗期间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及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结果 循证组化疗期间未发生恶心、呕吐54.05%(20/37)明显高于常规组32.43%(12/37)(P<0.05);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实施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个体化音乐疗法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胃肠道反应是否起到干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l月至2013年6月首次接受乳腺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的女性患者50例,全部患者均接受相同化疗方案的辅助化疗,随机分音乐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音乐组在化疗期间除常规护理外采取个体化音乐疗法,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在化疗第1、3、5天观察患者恶心、呕吐的情况,按照WHO规定的胃肠道反应标准分别记录两组的胃肠道反应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化疗结束后,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但音乐组患者在化疗第1、3、5天发生恶心、呕吐的程度均比对照组明显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音乐疗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乳腺癌化疗患者的胃肠道毒性反应,提高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石碧霞 《大家健康》2016,(12):22-23
目的:探究脐疗防治乳腺癌化疗致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于该院就诊的88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化疗前后给予盐酸格拉司琼止吐,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脐疗。依照国际WHO化疗后的毒副反应评分法计算两组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预防总有效率,从而来量化分析脐疗防治乳腺癌化疗致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化疗24h后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预防有效率为97.73%较对照组79.55%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疗可有效预防乳腺癌化疗致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胸腺嘧啶核苷激酶1(TK1)水平与乳腺癌TNM分期及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68例乳腺癌患者,于化疗前检测患者血清TK1水平并进行TNM分期,化疗第二个周期完成后四周评定疗效。结果:不同TNM分期的乳腺癌患者,其血清TK1水平也不相同(P〈0.01),两者呈正相关(r=0.64,P〈0.01);疗效评定显示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39例、稳定(SD)21例和进展(PD)7例,SD患者血清TK1水平高于化疗有效(CR+PR)的患者(P〈0.01),PD的患者高于SD患者(P=0.01)。结论:血清TK1水平与乳腺癌的TNM分期相关,并可作为患者化疗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刘敏  苗华  王倩 《吉林医学》2009,30(20):2428-2429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将接受化疗的2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例与对照组10例,观察组采用有效止吐药,配合耳穴按压,心理干预,行恶心、呕吐的预防及症状护理,加强饮食管理和营养支持;对照组只单纯用一种止吐药配合常规护理方法。分别观察记录乳腺癌化疗患者的恶心、呕吐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化疗期间呕吐发生频次、呕吐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配合联合用药,可有效预防及控制化疗性呕吐的发生,增强化疗效果,增加治疗信心。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地塞米松对新辅助化疗(术前化疗)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PONV)的预防效果。方法:新辅助化疗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女性乳腺癌患者280例,18~60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40例:(1)D组:实验组,术前给予10 mg地塞米松静脉滴注;(2)C组:对照组,术前给予2 mL生理盐水作为安慰剂静脉滴注。每组患者再分为两亚组,每组70例,分别应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TIVA)(P亚组)和七氟醚维持吸入全身麻醉(S亚组)。所有患者均进行标准的全身麻醉操作,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滴注昂丹司琼(ondansetron) 8 mg。随访术后24 h内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并对PONV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检测因素包括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晕动病史/既往PONV史、是否应用地塞米松以及麻醉方法。结果:术后24 h内D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患者(11.4% vs. 20.7%,P=0.034);术后0~2 h D组患者PONV的发生率低于C组患者(1.4% vs. 6.4%,P=0.031);术后2~24 h D组患者PONV的发生率与C组患者差异无显统计学意义(10.7% vs. 17.9%,P=0.088)。术后24 h内各时段,D组与C组内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亚组与吸入麻醉亚组PONV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地塞米松对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有预防效果(OR=0.447,P=0.030),晕动症/PONV病史是术后恶心呕吐的危险因素(OR=15.730,P<0.001)。结论:术前应用地塞米松可明显降低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分析肺癌患者化疗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9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23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化疗后肺部感染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中性粒细胞情况、合并基础疾病情况、肺不张情况、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评分)、分化程度、TNM分期、化疗药物种类、化疗时间、放疗情况及侵入性操作情况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肺癌患者化疗后肺部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230例肺癌患者化疗后29例发生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2.61%。不同性别及分化程度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5岁、白蛋白<35 g/L、血红蛋白<110 g/L、中性粒细胞减少、合并基础疾病、肺不张、KPS评分<80分、TNMⅢ~Ⅳ期、化疗药物两种及以上、化疗>2个周期、进行放疗及侵入性操作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年龄<65岁、白蛋白≥35 g/L、血红蛋白≥110 g/L、中性粒细胞正常、无基础疾病、无肺不张、KPS评分≥80...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服务在乳腺癌患者化疗恶心呕吐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中,明确医生和护士在患者恶心呕吐症状发生前的职责,建立并实施医护一体服务流程及服务方法,并与对照组患者胃肠道等症状表现比较。分别观察化疗过程中恶心及呕吐发生率、托烷司琼使用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应用医护一体服务模式后恶心及呕吐发生率[32.8%(18/60)、21.6%(13/60)VS61.6%(37/60)、51.6%(31/60)3、托烷司琼使用率[23.3%(14/60)VS40%(24/60)](P〈O.05),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医护一体化服务能缩短平均住院日、可以控制乳腺癌患者化疗所致的恶心与呕吐的发生,改善消化道症状,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及CTCAE不良反应调查表,对11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首次予帕博利珠单抗免疫治疗病人进行调查。结果单因素分析,吸烟史、饮酒史、手术治疗史、化疗史、中医体质是疲乏的影响因素;性别、吸烟史、吸烟指数、过敏史、TNM分期、化疗史、中医体质是皮疹的影响因素;职业、过敏史、TNM分期、化疗史、中医体质是瘙痒的影响因素;性别、婚姻状况、吸烟史、饮酒史、过敏史、手术治疗史、化疗史、中医体质是腹泻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饮酒史是其发生疲乏的主要影响因素;吸烟史、吸烟指数是其发生皮疹的主要影响因素;变量均不是其发生瘙痒的主要影响因素,手术治疗史是其发生腹泻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医务人员要采取预见性干预措施,以降低因免疫治疗发生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黄志恒  王先明 《海南医学》2010,21(21):132-133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治疗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焦虑抑郁及胃肠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64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2例)和心理干预组(82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化疗方案,心理干预组同时配合综合心理治疗3周。采用症状自评表评定患者精神症状。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检测。组间采用t检验。结果患者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与正常人常模比较,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因子评分明显升高(P〈0.01)。心理干预组第5周SDS及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胃肠道反应亦减轻。结论乳腺癌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综合心理治疗科明显降低乳腺癌化疗患者抑郁、焦虑程度及胃肠道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在该院接受化疗的16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SAS)、抑郁评分(SDS)和胃肠道反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 SAS 评分为(30.6±4.9)分,SDS 评分为(32.5±5.2)分,胃肠道反应发生18例,发生率为22.5%;对照组患者 SAS 评分为(46.3±5.7)分,SDS 评分为(45.7±5.4)分,胃肠道反应发生48例,发生率为65.0%。实验组患者各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 <0.05)。结论:肿瘤化疗患者应用中医护理能明显改善焦虑、抑郁症状,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恶性肿瘤患者因应用肿瘤化疗药物所引起的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是化疗时最常见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患者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并常继发食欲不佳、胃肠道不适及焦虑情绪等症状,从而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有时因上述症状还需要推迟化疗时间,甚至有患者对治疗产生恐惧感而拒绝接受下一周期治疗,从而影响化疗的效果。为了防治乳腺癌患者化疗中出现的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本科采用耳穴压豆配合止吐药同时使用,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可手术的乳腺癌患者综合治疗的疗效、预后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05年12月236例可手术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探讨患者的年龄、绝经与否、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数量、TNM分期、激素受体表达情况、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的疗效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236例患者5年生存率为68.6%。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及TNM分期与患者生存率呈负相关(P〈0.05)。其中三阴性乳腺癌的生存率较非三阴乳腺癌明显降低(P=0.022)。术后进行化疗、放射治疗或内分泌治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均高于未进行综合治疗的患者(P〈0.05)。年龄、绝经与否、激素受体表达与5年生存率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TNM分期、三阴性乳腺癌以及术后是否进行化疗、内分泌治疗、放射治疗均与预后有密切关系。其中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和TNM分期为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意向松弛训练对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选择近期在我院接受联合化疗的肿瘤患者70例,按随机原则分成实验组(n=35例)和对照组(n=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意象松弛训练,采用化疗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级标准(WHO)比较2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同时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2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状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SAS均分为45.42±6.4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62.21±9.20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意象松弛训练能有效降低肿瘤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及心理症状,提高耐受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晚期肿瘤患者化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其对患者胃肠道反应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晚期肿瘤化疗患者136例,设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68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68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的情况及睡眠质量。睡眠质量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作为评定标准。结果:实验组患者恶心30例(44.1%),呕吐13例(19.1%),食欲减退39例(57.4%),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恶心42例(61.8%),呕吐29例(42.6%),食欲减退48例(70.6%);实验组PSQI评分为(4.1±2.32)明显优于对照组(8.37±3.38),(P〈0.05)。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在晚期肿瘤患者化疗中应用,可明显减轻患者胃肠道反应,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圉化疗期恶心呕吐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对300例固化疗期恶心呕吐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其中215例有恶心呕吐的患者,经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后,有明显效果的89例,(无呕吐或仅有轻度恶心者)占41.4%;有效果的75例,(呕吐1~2次或呕吐略重者)占34.9%;无明显效果的51例(恶心呕吐3次以上或有严重恶心呕吐者),占23.7%;总有效率占76.3%。临床效果满意。结论有针对性的加强肿瘤患者围化疗期恶心呕吐的预防和护理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确保肿瘤化疗正常进行并获得满意效果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阿托品预防晕动病35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笔者对35例有晕动病病史者,以口服阿托品,预防晕动病,取得较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男23例(65.71%),女12例(34.29%);年龄17~56岁。35例均有晕动病病史,其中以往每次乘车都发生恶心、呕吐者13例(37.14%),有时发生恶心、呕吐或头晕者22例(62.86%)。35例均有预防性服用抗晕车药史。受试者于乘车前0.5h左右,口服阿托品0.6mg(青光眼患者禁用)。服药后显效15例(42.86%),未发生是动病;有效17例(48.57%),仅有轻度头晕不适,但无恶心、呕吐等;无效3例(8.57%),仍有头晕、出冷汗、恶心及呕吐…  相似文献   

20.
于志强  李朋  胡慧  韦伟 《吉林医学》2010,31(16):2405-2406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止吐药应用指南》对于乳腺癌化疗止吐的应用价值。方法:按化疗方案不同将185例乳腺癌化疗患者分为CMF组、CEF组、CA续贯T组和紫杉醇+卡铂组,应用《肿瘤患者止吐应用指南》进行干预后,对预防和治疗呕吐的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185例患者中无一例由于恶心、呕吐而终止化疗。无恶心、无呕吐、轻度恶心和轻度呕吐者共计153例,有效率为82.70%。结论:肿瘤患者止吐药物应用指南为化疗药物引起恶心、呕吐的处理提供了明确的参考方案,应用于乳腺癌化疗患者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