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艳云 《江西医药》2023,(5):583-585
目的 探讨悬浮红细胞(SRBC)与新鲜冰冻血浆(FFP)在创伤大输血患者输血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4月至2021年1月创伤大输血患者14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悬浮红细胞与新鲜冰冻血浆输注,根据输注比例不同分为3组。A组(n=51)选择FFP∶SRBC=1∶1.5比例输注,B组(n=49)选择FFP∶SRBC=1∶2.5比例输注,C组(n=46)选择FFP SRBC=1∶4比例输注,比较3组输注前及输注24 h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钙离子(Ca2+)、钾离子(K+)、不良反应。结果 输注24 h A组FIB、TT、APTT、PT与输注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FIB水平低于输注前,TT、APTT、PT高于输注前(P<0.05);输注24 h后3组FIB、TT、APTT、P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A组FIB水平最高,TT、APTT、PT最短(P<0.05);输注24 h后3组Ca2+<...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子痫前期应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40例子痫前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凝血酶原时间(PT)]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LT(204.48±30.19)×109/L、FIB(3.79±0.48)g/L低于对照组的(291.26±37.36)×109/L、(5.02±0.45)g/L, TT(16.28±1.44)s、APTT(34.12±3.34)s、PT(12.13±0.92)s长于对照组的(12.07±1.62)、(26.57±3.19)、(10.15±1.64)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妊娠结...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大量输血后患者血清电解质、凝血功能及酸碱平衡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2021年1月在院接受大量输血治疗的1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输血前后电解质(Na+、K+、Ca2+、Cl-)、凝血功能(PT、APTT、TT、FIB、PLT)、血气分析(pH值、Lac、BE)、TCO2、肝功能(AST、ALT、TBil)、肾功能(BUN、Cr、UA)变化情况。结果 输血后K+、Ca2+、FIB、PLT、pH值、静脉血TCO2水平低于输血前,PT、APTT、TT、BE、Lac、ALT、AST、TBil高于输血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输血前后Na+、Cl-、BUN、Cr、U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量输血后会对机体电解质水平、凝血功能、酸碱指标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对输血患者,应密切监测电解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普利森CA-2000A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285例临产孕妇(临产孕妇组)与1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凝血四项进行检测并作统计分析。结果临产孕妇组PT、APTT、TT、FIB分别为(12.77±2.37)s、(31.07±10.26)s、(11.67±3.48)s、(3.74±1.05)g/L;对照组PT、APTT、TT、FIB分别为(12.95±1.48)s、(30.85±6.52)s、(12.73±1.32)s、(2.80±0.51)g/L;临产孕妇组与对照组P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T、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产前进行凝血四项检测对预防产妇异常出血、血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凝血四项在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2例首诊肝硬化患者进行凝血四项检测,包括PT、TT、FIB、APTT,与同期80例健康志愿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健康对照组PT为(13.19±2.00)s、TT为(13.34±3.16)s、FIB为(2.96±0.25)g/L,APTT为(13.56±2.37)s;肝硬化组PT为(23.55±5.12)s、TT为(22.35±3.06)s、FIB为(1.97±0.59)g/L,APTT为(50.28±4.17)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检测凝血四项对肝硬化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相关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作为观察组(疾病分期:高凝期26例,低凝期50例,纤溶期24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人群1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凝血检验。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不同分期患者的凝血检验指标[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抗凝血酶Ⅲ(AT-Ⅲ)、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TT、APTT、FIB、PT、INR、AT-Ⅲ、FDP、D-D分别为(21.66±2.46)s、(39.65±2.33)s、(1.65±0.42)g/L、(19.12±1.23)s、(2.07±0.52)、(70.23±19.23)%、(36.03±9.22)mg/L、(8.52±5.22)mg/L,对照组分别为(13.46±1.65)s、(28.15±4.74)s、(2.88±0.15)g/L、(12.22±1.20)s、(1.03±0.33)、(88.14±15.24)%、(4.23±0.22)m...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方法 8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2例。A组选择氯吡格雷进行治疗, B组选择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治疗。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 A组患者的PLT(203.91±27.59)×109/L、FIB(5.32±0.95)g/L、PT(11.43±2.46)s、APTT(20.28±6.03)s与B组的(205.12±29.01)×109/L、(5.43±1.03)g/L、(11.15±2.89)s、(20.16±6.13)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A组患者的PLT(195.78±26.81)×109/L与B组的(198.42±24.31)×109/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FIB(2.41±0.41)g/L低于A组的(3.62±0....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00例临产孕妇(观察组)及100例健康育龄妇女(对照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的PT(0.87±0.07s)、APTT(29.27±2.43s)、TT(9.81±1.02s)、FIB(4.61±0.71/L)相应与对照组的PT(1.05±0.11s)、APTT(30.30±3.25s)、TT(10.01±0.53s)、FIB(3.09±0.51g/L)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在产前及分娩过程中,及时监测凝血指标对预防和治疗产妇异常出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血栓弹力图(TEG)与凝血指标应用于急诊创伤患者输血治疗中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集2019年1月-2021年8月在某院接受输血治疗的80例急诊创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输血治疗指导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凝血四项指标检测指导输血治疗)和观察组(TEG检测指导输血治疗)各40例,比较两组输血前、输血24h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血制品使用量、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院内病死率。结果:输血24h,两组PT、APTT、TT均较输血前缩短,血浆FIB水平较输血前升高,且观察组PT、APTT、TT短于对照组,血浆FI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血小板及红细胞使用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院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凝血指标检测指导创伤患者输血治疗相比,TEG检测指导输血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减少血制品使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磺达肝癸钠与依诺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3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依诺肝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磺达肝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血小板(PLT)]、血糖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出血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APTT、TT、FIB、D-D及PLT分别为(31.34±3.09)s、(12.25±1.50)s、(3.52±0.39)g/L、(2.37±0.31)mg/L、(228.39±9.23)×109/L,治疗后分别为(32.17±2.99)s、(13.14±1.23)s、(2.39±0.22)g/L、(0.66±0.12)mg/L、(208.19±7.34)×109/L;对照组患者治疗前APTT、TT、FIB、D-D及PLT分别为(31.50±2.18)s、(12.27±1.52)s、(3.5...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联合巴曲酶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听力情况、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7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巴曲酶治疗,观察组实施地塞米松联合巴曲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听力情况、凝血功能[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体液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睡眠质量。结果 治疗后,两组耳鸣、耳闷、眩晕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耳鸣、耳闷、眩晕评分分别为(1.39±0.51)、(1.37±0.78)、(1.41±0.72)分,低于对照组的(3.21±0.56)、(3.73±1.26)、(3.28±1.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T、APTT、PT均长于本组治疗前, FIB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TT(14.75±5.01)s、APTT(33.37±5.78)s、PT(13.32±2.90)s长于对照组的(12.81±2.18)、(29.70±5.31)、(11.89±2.30)s, FIB(3.23±1.15)g/...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华法林与达比加群酯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简称非瓣膜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2020年新余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华法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达比加群酯治疗,均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miR-26、miR-233表达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043,P=0.044)。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IB、INR高于对照组,PT、TT、APTT长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FIB、INR高于治疗前,PT、TT、APTT长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TNF-α...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大量输血时血浆与红细胞输注比例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35例严重创伤需大量输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24 h内输入血浆和红细胞的比例分为低比例组(65例,血浆:红细胞=1∶2~1∶1)和高比例组(70例,血浆:红细胞>1:1)。比较两组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入院24 h内输血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输血前,两组患者的Hb、HCT、PLT、PT、APTT、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24 h后,两组患者Hb、HCT、PLT、PT、APTT、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24 h后,低比例组和高比例组的Hb、HCT、PT、APTT水平与本组输血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前,低比例组PLT、FIB分别为(167.63±99.60)×109/L、(1.72±1.05)g/L,高比例组分别为(142.27±9...  相似文献   

14.
陈铁军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4):2157-2158
目的 探讨标本不同存放条件对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在无法即刻测定情况下尽可能保证凝血指标检测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抗凝静脉血标本60例,同一标本取适量血液立即分离血浆,分别于即刻、室温(18 ~ 25℃)1h、2h、4h及-4℃4h、12 h、24h条件下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指标,剩余血液标本置室温2h后再分离血浆测凝血指标.比较不同存放条件下各凝血功能指标的检测结果.结果 与留取即刻检测相比,室温下血浆放置1h、2h及-4℃放置24h凝血功能各指标均无明显差异;室温下放置4h后凝血指标准确性明显下降[APTT和TT分别为(35.30±6.86)s与(32.03±4.98)s、(18.21±2.32)s与(16.35±1.94)s,均P<0.05];室温2h后再分离血浆测凝血指标则已明显改变[PT、APTT、TT、FIB分别为(13.78±2.48)s与(12.25±1.81)s、(35.70±6.32)s与(32.03±4.98)s、(19.01±2.86)s与(16.35±1.94)s、(2.72±2.08) g/L与(3.19±1.02)g/L,均P<0.05].结论 测定凝血功能指标,应及时送检和尽快分离血浆,分离血浆后应于室 温下2h内、-4℃下24h内完成测定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黄娟 《中国实用医药》2022,(24):132-135
目的 探究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7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试验组采用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组止血时间、产后出血量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与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结果 试验组止血时间(24.15±2.45)min短于对照组的(30.34±4.34)min,产后2 h出血量(198.64±34.45)ml、产后24 h出血量(347.84±40.41)ml少于对照组的(245.15±35.14)、(434.64±40.1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全血粘度(24.33±1.05)mPa·s、血浆粘度(1.93±0.31)mPa·s均高于对照组的(22.34±1.11)、(1.76±0.22)mP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IB高于治疗前, PT、APTT短于治疗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血栓弹力图(TEG)指导下输血和监测肝素是否残留对心外术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进行心外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在传统凝血项监测指导下输血,观察组在血栓弹力图监测指导下输血,并监测肝素是否残留。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红蛋白(Hb)水平及术后引流量、气管插管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心功能情况。结果 术后,观察组Hb(99.31±7.35)g/L高于对照组的(77.41±6.94)g/L, PT(15.17±2.09)s、APTT(27.83±5.02)s均短于对照组的(18.39±2.46)、(31.04±5.17)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引流量(561.28±20.37)ml少于对照组的(607.41±28.31)ml,气管插管时间(7.83±1.13)h、体外循环时间(1.26±0.06)h均短于对照组的(8.63±1.16)、(1.49±0.0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心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7.
马博  李亮  杨旭 《中国医药》2012,7(11):1394-1395
目的 观察注射用蛇毒血凝酶在肝硬化(Child A级)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止血效果以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因胆囊结石行LC的肝硬化患者40例,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于术前30 min肌内注射注射用蛇毒血凝酶(巴曲亭)1U,手术开始至术毕静脉滴注蛇毒血凝酶2U;对照组自手术开始至术毕静脉滴注酚磺乙胺注射液(止血敏)0.5g.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并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定量和PLT,所有患者术后常规随访1周.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引流量明显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118±6)ml比(184±8)ml,术后24h引流量:(130±43) ml比(163 ±52)ml,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FIB定量和PLT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B定量:(2.0±0.4)g/L比(2.9±0.5)g/L,PLT:(103±31)×109/L比(179±38)×109/L,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APTT、TT、PT均较治疗前延长,而FIB和PLT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PTT:(27±5)s比(22±4)s,TT:(14.7±2.0)s比(12.1±1.0) s,PT:(14.8±1.3)s比(10.9±1.0) s,FIB:(1.9±0.3)g/L比(2.8±0.4)g/L,PLT:(114±29)×109/L比(186±45)×109/L,均P<0.05].2组患者术后随访1周,均未发生下肢血栓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蛇毒血凝酶可以明显减少肝硬化患者LC手术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 h引流量,不影响患者凝血功能,不会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女性在妊娠晚期及分娩后8周内凝血功能的变化,减少产后凝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产前检查的晚期妊娠患者114例作为试验组,对照组在我院健康体检人群中选择,年龄在25~35岁的女性,分别检测两组受试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含量(FIB),比较两组受试者测定结果,并于产后4周和8周重新测定试验组凝血四项水平。结果妊娠晚期检测结果分别是PT(7.75±0.58)、APTT(24.08±2.94)、TT(18.38±0.34)显著低于非妊娠对照组PT(11.21±0.68)、APTT(32.62±3.64)、TT(22.19±0.75)、FIB(4.1±0.72)高于对照组FIB(2.5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产后4周凝血四项水平为PT(7.64±0.68)、APTT(26.44±2.18)、TT(17.93±0.52)、FIB(4.35±0.69),与妊娠32周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产后8周凝血四项水平为PT(10.96±0.54)、APTT(31.44±3.25)、TT(21.96±0.68)、FIB(2.67±0.69),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妊娠晚期凝血功能增强,处于高凝状态,产后8周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9.
张彬 《淮海医药》2024,(1):17-21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及纤溶指标检测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78例作为观察组,并依据不同妊娠结局将观察组分为妊娠期高血压(32例)、轻度子痫前期(24例)、重度子痫前期(22例)3个亚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78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受试者及观察组3个亚组间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抗凝血酶Ⅲ(AT-Ⅲ)]及纤溶指标[D-二聚体(D-D)、预测纤溶指数(EPL)、纤溶指标(LY30)],绘制ROC曲线分析PT、TT、APTT、AT-Ⅲ、D-D、EPL、LY30及联合检测诊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PT、TT、APTT、AT-Ⅲ[(9.56±1.13)s、(12.41±1.15)s、(25.69±2.13)s、(91.63±7.58)%]均小于对照组[(13.02±1.28)s、(16.18±1.25)s、(34.58±2.41)s、(105.89±10.12)%],观察组3亚组间重度子痫前期<轻度子痫前期<妊娠期高血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大量输注悬浮红细胞以及新鲜血浆与红细胞不同输注比例对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大量输血的手术患者85例,根据输注悬浮红细胞的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根据输注的血浆与悬浮红细胞的比例分为高比例组(≥1∶1)、中比例组(1∶1~1∶2)、低比例组(≤1∶2)。采集静脉血,比较输血前后血红蛋白(HGB)、血细胞比容(HCT)以及凝血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其中凝血相关指标包括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输血后,所有患者的HGB和HCT均有显著升高,PT、TT和APTT均有显著延长,观察组患者的PLT和FIB均有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比例组和低比例组的PLT和FIB均有显著下降,PT、TT和APTT均有显著延长,且低比例组的变化更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大量输注悬浮红细胞可导致手术患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提高血浆与悬浮红细胞的输注比例可减轻凝血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