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女性内脏型肥胖与膳食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之间的相关性,为预防女性肥胖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在天津市和平区健康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1 617名女性为调查对象,按照内脏脂肪面积(VFA)的大小,分为内脏脂肪正常组(VFA90 cm2,1 011例)和内脏脂肪肥胖组(VFA≥90 cm2,606例)。对体检者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生化指标检查和膳食调查,并采用体脂仪测定VFA。应用SPSS 19.0软件及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协方差分析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女性VFA与PUFA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女性内脏脂肪肥胖组的年龄、体质指数(BM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空腹血糖(FPG)均高于内脏脂肪正常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内脏脂肪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BMI、TG、TC、LDL-C和FPG与VFA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79、0.792、0.401、0.300、0.325和0.262,P0.01),HDL-C与VFA呈负相关(r=-0.210,P0.01)。随着VFA的升高,膳食n-3 PUFAs的摄入量逐渐减少,趋势性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步入法调整年龄、BMI、能量、膳食纤维、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体力活动和吸烟饮酒等混杂因素后,最高摄入水平的n-3 PUFAs(OR=0.67,95%CI:0.45~0.98)和n-6 PUFAs(OR=0.65,95%CI:0.44~0.97)是女性内脏型肥胖的保护性因素。未发现n-6/n-3比例与女性内脏型肥胖相关。结论在女性人群中膳食低n-3、n-6 PUFAs摄入水平容易导致体内内脏脂肪蓄积。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医院职工健康状况,研究体成分与脂肪肝的相关性,更好地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方法 2014年2~5月职工体检期间有322名在职及离退休人员参加了体成分测试,结合同期体检腹部彩超结果,分为脂肪肝组与非脂肪肝组,对两组人员的体成分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参检者体质量指数(BMI)、体脂百分比、腹围、腰臀比等均值高于正常范围,不同性别参检者BMI、矿物质含量、骨骼肌肉量、蛋白质、身体水分、体脂百分比等有性别差异,P0.01;年龄、内脏脂肪面积、肥胖程度、健康评分等无性别差异,P0.05;男性脂肪肝检出率高于女性,P0.05;脂肪肝组与非脂肪肝组的BMI、矿物质含量、骨骼肌肉量、蛋白质、体脂肪、体脂百分比、内脏脂肪面积、腹围、臀围、腰臀比、健康评分有高度统计学差异,P0.01,内脏脂肪面积分段与脂肪肝检出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组职工超重肥胖率较高,脂肪肝检出率高于近年事业单位体检报道[1-3],慢性疾病潜在危险性较高,脂肪肝组与非脂肪肝组体成分有高度统计学差异,对BMI、腰臀比超标及内脏脂肪面积80cm2的职工进行个体化饮食及运动方式指导,跟踪效果,利于脂肪肝等慢性疾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郑州市事业单位职工体成分与脂肪肝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郑州市事业单位在职职工1054人,对所有职工进行B超检查,充分暴露肝部位,将超声探头置于肝视野区,观察肝情况,并进行人体成分检查。结果女性体质指数(BMI)、体脂肪量、矿物质含量、骨骼肌肉量、蛋白质、身体水分含量、内脏脂肪面积、腰臀比均低于男性,体脂百分比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054例职工中有434例脂肪肝,检出率41.2%。脂肪肝组患者的BMI、体脂肪量、体脂百分比、矿物质含量、蛋白质、内脏脂肪面积、腰臀比、肌肉量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5岁以下职工内脏脂肪面积<80 cm2检出率最高,45~54岁,45~54岁职工内脏脂肪面积80~100 cm2检出率最高,55岁及以上职工内脏脂肪面积≥100 cm2检出率最高,不同年龄段内脏脂肪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5~54岁脂肪肝检出率最高,不同年龄段脂肪肝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44岁消瘦率最高,35岁及以下体重正常率最高,55岁及以上超重率最高,45~54岁肥胖率最高,不同年龄段营养状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郑州市事业单位职工体成分与脂肪肝有关,体脂百分比越高,内脏脂肪面积越大的职工越易发生脂肪肝,积极锻炼、合理饮食、保证适量营养摄入是预防脂肪肝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 QCT)探讨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 VFA)与颈动脉斑块相关性的研究。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体检中心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QCT、颈部动脉超声检查的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采集一般资料、生理、生化等信息。将研究对象的VFA按四分位数法进行分组,采用logistic回归(向后逐步回归法)分析影响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分析VFA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结果 (1)共纳入研究对象2 645例,检出颈动脉斑块者(斑块组)1 230例(46.5%),其中男性685例(51.66%),女性545例(41.32%)。与无颈动脉斑块者(对照组)相比,斑块组的年龄、腰围、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酸均较高(P<0.05)。(2)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男性、腰围、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VFA是颈部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各OR...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校教职工年龄、性别、身体成分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教职工为高血压的预防和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某高校在职教职工592人的性别、年龄、测量其体重指数(BMI)、内脏脂肪断面积指数(VFA)和体脂率,并分析其与高血压检出率的关系.结果 该人群高血压检出率为13.34%,其中男性高血压检出率(20.95%)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天津市体检人群腰围、体质指数(BMI)、内脏脂肪面积、皮下脂肪体积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关联性和诊断价值。方法选取364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根据2010年中华医学会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及B超结果,分为NAFLD组182例和对照组182例。对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一般检查、腹部B超检查、人体成分分析和生化指标测定,内科医生询问饮酒史、既往病史、用药史等情况,采用4项体脂测量指标(腰围、BMI、内脏脂肪面积和皮下脂肪体积)反映肥胖者脂肪堆积情况,并比较各指标与NAFLD间的关联。结果无论男女,NAFLD组腰围、BMI、内脏脂肪面积和皮下脂肪体积平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发现,男性BMI、女性腰围对NAFLD具有最高诊断效能,且男性内脏脂肪面积诊断效能高于女性,而皮下脂肪体积低于女性。ROC曲线确定各体脂测量指标诊断发生NAFLD的最佳切点值,男女性腰围分别为91.50和86.50 cm;男女性BMI分别为26.07和25.68 kg/m2;男性内脏脂肪面积为112.40 cm2,女性为95.60 cm2;男性皮下脂肪体积为193.70 cm3,女性为226.37cm3。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内脏脂肪面积更易增加NAFLD发生风险[男性OR=7.240(95%CI:3.099~16.913),女性OR=9.360(95%CI:3.563~24.487),增加1标准差]。结论 4项体脂测量指标(腰围、BMI、内脏脂肪面积和皮下脂肪体积)与NAFLD之间存在关联,其中女性腰围、男性BMI对NAFLD具有最高诊断效能,同时确定了各体质指标诊断NAFLD发生的最佳切点值,内脏脂肪面积比其他指标更易增加NAFLD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校教职工年龄、性别、身体成分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教职工为高血压的预防和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调查某高校在职教职工592人的性别、年龄、测量其体重指数(BMI)、内脏脂肪断面积指数(VFA)和体脂率,并分析其与高血压检出率的关系。结果该人群高血压检出率为13.34%,其中男性高血压检出率(20.95%)高于女性(4.69%)(P<0.01);随着年龄、BMI、VFA的增加高血压检出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随着体脂率的增加高血压检出率有升高趋势,除中度与重度肥胖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两两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发病可能与性别、年龄和身体成分有关。应加强高血压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增进教职工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在合适范围,以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海口市健康体检人群身体成分现状,为健康体检人群改善生活行为方式提供依据。方法以海口市人民医院健康管理部的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电阻抗技术测定其身体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内脏脂肪面积、肌肉含量、矿物质含量、骨矿物质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996人完成身体成分测定,其中男性725人,平均年龄为(37.9±12.8)岁,女性271人,平均年龄为(42.3±14.3)岁。随着年龄的升高,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其身体水分含量、水分含量比例、蛋白质含量比例均降低(均P0.01),体脂率和内脏脂肪面积增加(均P0.01)。超重或肥胖者各项身体成分含量或比例与体重正常或偏瘦者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职业女性在水分含量比例、蛋白质含量比例和内脏脂肪面积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职业男性在水分含量比例、蛋白质含量比例、体脂率和内脏脂肪面积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BMI24.9者与BMI≤24.9者其内脏脂肪面积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表现为BMI24.9的男性内脏脂肪面积100 cm2者比例达59.34%(235/396),女性达50.00%(50/100)。结论生物电阻抗技术测定身体成分作为一种无创体格检查方法,在内脏性肥胖诊断、骨矿物质含量调查、身体水分含量调查等健康管理方面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与肾功能损害间的关系。方法对1967例体检者测身高、体重、血压、肾功能、血脂、肝功能、血糖,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体重指数(BMI)。通过t检验、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MS与肾功能相关性。结果肾功能损害组年龄、血压、BMI较肾功能正常组高,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肾功能正常组低。MS组GFR明显低于对照组。影响肾功能损害的因素是BMI、年龄。影响MS的主要因素是血尿酸、GFR。结论MS存在多种代谢紊乱,是导致肾功能损害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不同民族成人超重肥胖体成分年龄变化特征,探讨其民族、性别差异及体脂率(BF%)、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内脏脂肪面积(VFA)、肥胖度(OBD)与肥胖之间的关系,为制定预防与控制超重与肥胖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愿接受非药物干预体重的18~59岁超重肥胖者1 089名,采用In Body 720型人体成分分析仪,测量体重、BMI、WHR、VFA和OBD等人体成分指标,比较不同组别的体成分特征。结果两民族间相比,维吾尔族人群的BMI、体脂肪、BF%、WHR、VFA和OBD高于汉族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吾尔族女性体重高于汉族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8~59岁男女性WHR均值随年龄递增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女性的增长幅度超过男性;18~59岁男女性VFA均值随年龄递增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各变量对脂肪分布指标的贡献率分析显示,对BF%贡献率最大的为体脂肪(R2=57.9%,P0.01),对VFA贡献率最大的为BMI(R2=69.2%,P0.01),BMI和体脂肪对WHR的贡献率分别为45.8%和3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逐步回归得出方程式,通过WHR、VFA和OBD推测18~59岁超重肥胖者全身BF%的方法是可行的。结论结合BF%、WHR、BMI和VFA主要体成分指标可较全面了解全身及腹部脂肪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超重肥胖小学生BMI、腰围与体脂百分比及腹部脂肪率的相关性.方法 于2010年5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在北京市东城区抽取2所小学,以两所学校医务处4月份体检记录中符合超重肥胖标准的162名2~5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体检,测量其体脂百分比、腹部脂肪率和内脏脂肪等级,并计算BMI.采用t检验和秩和检验分析各指标性别间的差异;采用相关分析探索各脂肪分布指标(体脂百分比、腹部脂肪率和内脏脂肪等级)与BMI及腰围的相关性;运用单因素回归分析探索各变量对各脂肪分布指标的贡献率.结果 超重肥胖小学生体脂百分比为(43.62±2.98)%,腹部脂肪率为(28.06±6.02)%,内脏脂肪等级为7.51±3.43,BMI为(23.41±2.83) kg/m2.男生腰围、体脂百分比和腹部脂肪率分别为(78.57-±7.76)cm、(42.36±2.56)%和(26.47±5.39)%,女生分别为(73.34 ±7.22)cm、(45.88±2.26)%和(30.92±6.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22、8.75和4.81,P值均<0.01);男、女生内脏脂肪等级分别为8.86±3.42和5.09±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08,P<0.01).BMI与体脂百分比的相关性及对其方差贡献率(r =0.563,R2 =31.7%)高于腰围(r=0.402,R2=16.1%)(P值均<0.01),腰围与内脏脂肪等级的相关性及对其方差贡献率(r=0.723,R2=57.3%)高于BMI(r=0.621,R2=41.7%)(P值均<0.01).结论 BMI对体脂百分比的相关性及预测能力优于腰围,腰围则对内脏脂肪的相关性和预测性较BMI强.  相似文献   

12.
低剂量胸部CT是肺癌筛查的首选方法, 而定量CT(QCT)是利用CT数据进行对第1~2腰椎骨密度, 肝脏脂肪含量和第2腰椎水平腹部脂肪面积等进行测量的方法, 二者结合可以应用于健康管理, 可以在筛查肺癌同时, 进行骨质疏松, 脂肪肝和肥胖的评价。中国健康定量 CT 大数据项目是前瞻性队列研究, 已经采集了6万多人的低剂量胸部CT和QCT的数据, 以及体检人体参数和血常规检查结果。通过分析这些大数据, 他们总结出中国人群男性和女性的骨密度正常值和骨质疏松患病率, 同时分析了腹内脂肪含量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 以及骨密度与血清蛋白的相关性。中国健康定量 CT 大数据项目的实施表明低剂量胸部CT结合QCT在健康管理的应用前景和科研价值。  相似文献   

13.
成人体重指数和总体脂肪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成人体重指数(BMI)、总体脂肪率及分布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7年4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年度查体的302例健康成人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多频生物电阻抗测定体重(BW)、总体脂肪(TBF)、腹部脂肪(AF)、内脏脂肪(VF)、内脏脂肪面积(VFA)和腰臀围比值(WHR),同时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析BMI、TBF及分布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结果男性BMI肥胖和超重的发生率、WHR异常和血脂异常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女性(P<0.05),但女性表现为TBF%显著增高(P<0.05)。超重和肥胖组的TBF、WHR、AF、VF、VFA、CHO、TG和LDL-C均显著高于体重正常组(P<0.05)。血脂正常组,女性BMI和TBF与CHO、TG和LDL-C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血脂异常组,男性和女性均表现为BMI和TBF与TG呈正相关(P<0.05),男性BMI和TBF与TG和HDL-C呈负相关(P<0.05)。结论肥胖/超重和体脂总量超标可增加成年男性和女性血脂异常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肥胖人群减重术前定量CT(QCT)体质成分与代谢综合征(MS)组分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减重手术的97例肥胖患者, 记录其体重指数(BMI)、生化指标以及基于QCT测量的体质成分。按照不同性别、肥胖程度、MS组分数进行分组, 比较各组之间体质成分的差异, 同时分析各体质成分与代谢指标的相关性,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体质成分对不同MS组分肥胖人群的诊断效能。结果肥胖患者中女性75例(77.3%)。男性肥胖人群较女性有更高的腹部总脂肪面积[(693.23±148.90)比(574.99±114.89)cm2, t=-3.958, P<0.001]、腹内脂肪面积(289.65±57.67比195.60±57.37 cm2, t=-6.753, P<0.001)、胰头脂肪含量[27.45%(21.65%, 45.48%)比21.60%(17.6%, 26.9%), Z=-2.675, P=0.007]及骨骼肌指数[73.36(68.74, 81.26)比61.52(55.74, ...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体成分与高血压患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7月期间在河南省某三甲医院体检科进行体检的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电阻抗方法测定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脂百分比、腰臀比、内脏脂肪下面积(visceral fat area,VFA)等体成分指标,另测量体检人群血压等。分析体成分指标与高血压患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 本次共纳入研究对象2 803例,高血压检出率为26.5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2.26,95%CI:1.63~3.14)、年龄越大(OR=1.07,95%CI:1.05~1.66)、腰臀比超标(OR=1.32,95%CI:1.06~1.08)、BMI≥24.0 kg/m2(OR=1.33,95%CI:1.02~1.72)和VFA越大(OR=1.01,95%CI:1.01~1.02)的体检人群罹患高血压的风险越高。腰臀比、BMI和VFA对男女高血压患病的预测截点分别为0.93、25.20 kg/m2、84.95 cm2和0.87、22.73 kg/m2、96.25 cm2结论 体脂比、腰臀比、VFA与高血压的患病有明显相关性,VFA对高血压预测作用最大,为建立高血压的一级预防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体成分分析仪在脂肪肝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体检的60例脂肪肝患者设为观察组,应用人体成分分析仪进行健康管理;对照组60例为无脂肪肝者,应用人体脂肪测量仪进行检查。对两组体检者进行脂肪肝情况的全面检查,包含脂肪面积、骨骼肌、体脂肪率、腹围与内脏脂肪等,以及体检满意度。结果:检测结束后,观察组脂肪面积、体脂肪率、腹围与内脏脂肪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骨骼肌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体检满意度评测中,观察组对本次体检满意度较高,与对照组比对差异显著(P<0.05)。结论:人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包含水、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在人体体质量处于正常情况下时,脂肪面积、体脂肪率、腹围与内脏脂肪均会成为脂肪肝的高发风险,为提高体检人群对脂肪肝的重视,以及强化自我管理,体检科将人体成分分析仪用于脂肪肝监测中,对疾病诊断带来推动作用,为体检者提供更为可靠且专业的体检服务,提高体检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女护士群体人体成分指标与血脂的相关性,为更精准的个体化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59岁健康体检女护士856名,使用两种衡量标准将所有体检者各分为4组,分别讨论。第一个维度是按年龄分为4组:20~29岁组(n=335),30~39岁组(n=344),40~49岁组(n=131),50~59岁组(n=46);第二个维度是按BMI(body mass index)kg/m2和体脂肪含量%(body fat percentage,BF%)分4组:组1:BMI<24 kg/m2,BF%<25%;组2:BMI<24 kg/m2,BF%≥25%;组3:BMI≥24 kg/m2,BF%<25%;组4:BMI≥24 kg/m2,BF%≥25%。采用Inbody720人体成分分析仪生物电阻抗法检测人体组分成分和禁食12h后采静脉血检测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BMI、体脂肪含量%、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VFA)、腰臀脂肪比(waist hip ratio,WHR)等指标相应增长,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与BMI(kg/m2)、体脂肪含量、内脏脂肪面积、腰臀脂肪比的增长程正相关;研究对象无BMI≥24 kg/m2,BF%<25%的人群,也就是说该群体没有“运动员”类型的超体质量肌肉型,从侧面说明该群体运动量不足;基础代谢(basal metabolic rate,BMR)在50岁后下降,身体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矿物质含量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结论提示应该尽早的关注除体质量外,体脂肪含量百分比、内脏脂肪面积等指标,注意饮食结构的调整和保持运动量,减脂增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体重指数 (BMI)、高脂血症、肪肪肝 3者的关系。方法 从 1999-2 0 0 1年在华西医大附属第三医院门诊健康体检人群中整群抽取完整资料 2 110例 ,对不同水平的BMI组别的高脂血症、脂肪肝的检出率进行比较 ;对不同血脂水平组别进行脂肪肝检出率比较。结果 随BMI的增加 ,高脂血症、脂肪肝的检出率增加 ,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高脂血症组别脂肪肝的检出率高于无高脂血症组别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脂肪肝的检出率与血脂成份有关 ,甘油三脂水平越高的组别脂肪肝的检出率越高 ,其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而不同水平胆固醇组别脂肪肝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体重指数与高脂血症、脂肪肝的发生呈正相关 ,脂肪肝的形成与甘油三脂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体脂分布对减肥效果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471名单纯肥胖者。采用InBody720人体成分测定仪进行内脏脂肪测定。根据内脏脂肪正常与否分为内脏脂肪超标组和正常组。经过1个月的饮食控制、适量运动,分别于实验前后进行体重测量。结果经过减肥治疗,内脏脂肪超标组减重分数(0.067±0.022)明显高于内脏脂肪正常组(0.057±0.023),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中内脏脂肪超标组减重分数和女性中内脏脂肪超标组减重分数均明显高于相对应的内脏脂肪正常组的减重分数,且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男性P<0.05,女性P<0.01)。而内脏脂肪超标组和正常组组内的男女之间的减重分数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体重指数(BMI)的增大,减重效果越明显,年龄小于45岁者较年龄大者减重效果并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内脏脂肪超标者其减脂效果好于正常者,体重指数(BMI)越高者减脂效果越好,但其减肥效果与性别、年龄无关。  相似文献   

20.
张世蘋 《现代预防医学》2015,(17):3107-3111
摘要:目的 了解高校教职工人群脂肪肝患病分布趋势,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为高校群体脂肪肝的防治工作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对2014年某高校健康体检的1447名教职工进行身高、体重、血压、血脂、空腹血糖、转氨酶、肌酐、尿酸及腹部B超检查,并对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脂肪肝总检出率为25.7%,60岁之前检出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χ2=41.053,P<0.001),50~60岁组达高峰为37.4%,随后下降;男性检出率(38.5%)明显高于女性检出率(16.0%)(χ2=93.428,P<0.001);脂肪肝组超重肥胖、血脂紊乱、高血糖、高血压和肝功能异常检出率高于非脂肪肝组(P<0.01);超重肥胖、血脂紊乱、高血糖、高血压的检出率与脂肪肝检出率性别和年龄趋势一致,男性高于女性,与年龄呈正相关;体重指数、空腹血糖和甘油三酯分层分析,脂肪肝检出率随体重指数和甘油三酯水平增高而升高,最高达85.5%和62.0%,趋势性卡方检验χ2值为364.493和208.155(P<0.001),提示体重指数和甘油三酯与脂肪肝发生关系最为密切。结论 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患病率高,肥胖、血脂紊乱与脂肪肝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