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成立延续护理小组,采用健康教育、电话回访、家庭访视和门诊随诊的形式,指导及督促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肺功能锻炼,正确服用药物,合理用氧,合理饮食和运动。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表测评延续护理前及6月后患者生活质量情况,评价患者延续护理前及6月后对治疗的依从性。结果延续护理6个月,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表得分从出院时的(21.88±2.25)分下降为(10.91±2.04)分,患者治疗完全依从性从出院时29.4%提升为52.9%。结论延续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王秀秀  徐男  王庆丰 《临床荟萃》2019,34(4):363-366
肺康复作为目前最具成本效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策略之一,在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控制策略中被强烈推荐。然而,由于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原因,肺康复的应用率较低。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移动医疗的概念界定、设备类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旨在总结经验与不足,从而为国内开展相关的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远程医疗的概念和重要意义,分析并总结了远程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中的应用方式、应用效果及应用建议,以期为国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护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基于移动健康平台的护理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干预组(40例)和平台干预组(40例).常规干预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平台干预组在常规干预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移动健康平台的护理进行干预,两组均干预...  相似文献   

5.
方慧  刘贤亮  王斌  施雁 《中华护理杂志》2019,54(10):1597-1600
对远程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居家肺康复中应用的相关概念、实现形式、应用效果及阻碍因素等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为远程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居家肺康复中的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延续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6~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1例为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选取2016年1~7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3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观察2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的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量表评分(COPD assessment test, CAT)及生存质量。 结果 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6min步行距离、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活动情况的评分均高于常规组,CAT评分、抑郁心理情况和焦虑心理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 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的作用.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工作,护理人员主要是对患者住院期间给予周到的照顾.实验组患者给予延续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后每周与患者通电话一次,每个月进行随访一次.采用SF-36量表评定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后5个月的生存质量.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理前生存质量无显著差异,护理干预后5个月实验组生存质量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干预中,应用延续护理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互联网+”延续护理的概念、意义及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现状、效果进行了综述,并分析总结了其在COPD患者应用中的优势及局限性,为COPD患者居家护理干预措施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住院患者评估中的应用。方法以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为依据,对4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的主要护理问题进行分析、归类,找出患者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住院期间护理问题发生率超过50%的为呼吸、神经-肌肉-骨骼功能、消化-水合、药物治疗方案、循环、排便。结论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评估中的应用,能够促进临床护理的评估和整体护理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以家庭为中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护理模式,以期在临床工作中获得较好护理成效。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C延续护理模式,即:一系列具有全面性(Comprehensiveness)、合作性(Continuity)、协调性(Coordination)、延续性(Collaboration)的护理活动,由病房医护人员和社区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提供出院前准备及出院后家庭随访的个案管理方案。分别在出院前(介入干预前)和出院后12周行临床指标、功能指标2个方面的成效以及满意度的测定。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的活动耐力、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自觉气喘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 C延续护理模式能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管理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现阶段较为高发的一类呼吸系统慢性病变,严重影响着患病人群的健康与生活质量,近年来伴随康复医学的发展,对本病患者肺康复干预的重视度在不断提升,以肺康复为中心的各类护理服务模式也逐步应用于诊疗工作中,其中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为患者居家生活提供专业化的护理干预,从而有效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作,延缓疾病进程,降低再入院风险,本文主要结合近年来相关研究报道,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开展延续护理的肺康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且有病程长、病情反复、合并症多、急性期紧急多变、病死率高等特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家庭护理中的自我保健尤为重要,对疾病的康复有显著地促进作用.探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家庭护理中的自我保健要点,以期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13.
移动医疗在慢性气道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愈发广泛,文章对移动医疗在慢性气道疾病患者吸入治疗依从性管理中的应用形式、影响和局限性等内容进行综述,以期为移动医疗在吸入治疗管理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提高患者依从性,进一步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我健康护理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保健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接诊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采用自我健康护理教育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GRQ呼吸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戒烟成功率达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自我健康护理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积极配合医疗和护理措施,提高戒烟率,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4 C延续护理模式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对25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验组128例、对照组128例)应用两种不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采用生活质量简易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随访6周,实验组生活质量良好的为49例(38.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例(19.53%),且QOL平均分(10.42±7.8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31±10.1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4C延续护理模式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疾病。目前对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主要非药物管理办法是推行肺康复治疗、氧疗、无创正压通气以及延续护理等方面,可在不同程度上改善患者运动耐力、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石斐  吴云  王淑芬 《护理与康复》2014,13(4):393-395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农村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对3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后正常出院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院外延续护理,包括电话回访、信函沟通和上门访视。评价患者出院时、出院3个月及6个月的治疗依从性,用SF-36简明健康问卷进行生活质量评定,统计出院6个月内失访率和疾病复发率。结果治疗完全依从性出院时为33.16%,延续护理3个月为50.28%、6个月后为55.04%;患者F-36简明健康问卷总均分出院时为(81.01±4.45)分,延续护理3个月为(86.69±14.29)分、6个月后为(92.31±15.67)分;6个月内失访率10.10%、疾病复发率为38.86%。结论对农村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延续护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机依赖中的作用。方法将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使用呼吸机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其呼吸机依赖的原因,制定全程性、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使用呼吸机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缩短、再插管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减轻呼吸机依赖,顺利脱离呼吸机。  相似文献   

19.
院外延续性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院外延续性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出院前对患者进行康复运动指导、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家庭氧疗指导、急性发作的识别和自救方法指导,同时结合院外延续性护理;对照组出院时进行康复运动指导、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家庭氧疗指导、急性发作的识别和自救方法指导,不进行电话回访。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6 min步行距离和急性发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急性发作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院外延续护理,能有效延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减少急性发作次数,减少住院周期,减缓肺功能的进行性恶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阴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将2011年1月~2011年12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1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新法进行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并以2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满意度调查及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开展整体护理工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缩短患者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亦规范了医疗护理行为,提高了医院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