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8 毫秒
1.
[目的]根据结构-过程-结果 (structure-process-outcome,SPO)模型,从结构、过程和结果 3个维度,构建一套适用于我国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方法]在文献研究和相关政策解读的基础上,结合两轮专家咨询的意见构建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权重,并采用Cronbach’sα系数对指标体系进行信度检验。[结果]两轮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0.83和0.87,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17和0.823。肯德尔协调(Kendall’s W)系数分别是0.39和0.44(P均0.001)。最终建立的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含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和36个三级指标。各维度指标信度检验的Cronbach’sα系数均 0.800。[结论]此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及科学性,为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水平提供了一种新的评价方法,丰富了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评价的研究,为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建立健康促进幼儿园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确定专家条件;遴择专家;初步拟定评价指标体系;分轮专家咨询;结果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确立评价指标体系。结果两轮函询的回收率分别为80%和70%。5项一级指标专家权威程度大于0.70,表明专家的权威程度较高。第二轮咨询5项一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包含一、二、三级指标)在0.154~0.356之间,第一轮咨询专家权威程度为0.186,第二轮为0.192,说明本次专家的意见有一定的协调性。综合专家的评分结果,结合专家权威系数,确定每项指标最终的组合权重。权重系数较大的一级指标是政策指标(0.2363)和社会环境指标(0.2623),其次是硬件指标(0.1843),社区关系指标(0.1456)和健康服务与健康技能指标(0.1715)权重较小。经过2轮专家函询确定的评价确定129项统计指标(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23项,三级指标101项)。结论综合考虑北京市城区幼儿园卫生工作的发展水平,本体系是一个全方位的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对健康促进幼儿园工作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基于SERVQUAL模型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卫生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围绕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卫生服务的概念、特性、内涵、内容等,采用文献研究法、半结构式访谈法、Delphi—AHP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权重。结果:构建了具有7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和77个三级指标的养老机构卫生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三轮咨询专家权威系数Cr均高于0.84,专家综合权威性系数均高于0.83;总体专家协调系数Kendall W第一、二轮为0.309,第三轮为0.706,且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内容效度指数I-CVI介于0.90~1.00之间,S-CVI为0.94,kappa值均高于0.74;信度系数Cronbachα总体为0.972,各维度Cronbachα系数在0.792~0.921之间。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靠性和一致性。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全面建立贴近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的内设医疗机构,改善机构内卫生服务质量。在对指标体系进行应用时,可转化为机构中老年人对各指标项目的感受(P)与期望(E),以两者的差值(P-E)代表机构的卫生服务质量。根据专家赋权结果,应重点加强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对可靠性、有效性、经济性等指标项目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适用于流行病学研究的亚健康状态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建立亚健康状态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筛选相关领域专家参与本次研究,通过2轮函询完成专家咨询活动,计算专家权威程度、协调系数等指标,依据统计结果及专家意见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改。结果两轮函询专家应答率分别为73.9%和100.0%。专家权威程度中位数为0.75;指标体系中,疲劳状态、失眠状态、抑郁状态、焦虑状态4个1级指标的专家权威程度中位数均为0.75;第1轮函询4个1级指标下指标权重及指标可操作性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30,0.13,0.34,0.36,0.13,0.14,0.09,0.08;第2轮函询4个1级指标下指标权重及指标可操作性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49,0.24,0.45,0.38,0.33,0.37,0.32,0.13。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亚健康状态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4个1级指标,16个2级指标,46个3级指标构成,并具有相应的权重。该指标体系是一个适用于亚健康状态流行病学研究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卒中高危人群健康管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于2020年3—5月查阅文献资料,以健康生态学、社会认知、知信行理论为理论指导,采用文献回顾法结合小组讨论拟定卒中高危人群健康管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初稿。通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卒中高危人群健康管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共22名专家被邀请参与专家咨询,第一轮函询发放问卷22份,收回问卷20份,其中有效问卷20份(90.9%);第二轮函询发放问卷20份,收回问卷19份,其中有效问卷19份(95.0%)。结果两轮专家权威系数Cr分别为0.933、0.937;第二轮专家函询中重要性的肯德尔协调系数W显著高于第一轮(0.299比0.172)(P<0.001);各级指标的重要性得分均数Mj为4.10~5.00,变异系数CV为0~0.235,满分比Kj为0.26~1.00。最终构建了包含3项一级指标(个体特质、行为方式、环境支持)、12项二级指标和58项三级指标的卒中高危人群健康管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本研究构建了卒中高危人群健康管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科学的量化指标和测评工具,专家积极性、权威性、意见协调程度均较高,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进一步安全推动“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开展,建立可量化的指标。[方法]以三维质量结构理论为框架拟定指标体系初稿,编制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18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94.44%,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05,0.818。2轮函询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37,0.180(P<0.001)。最终形成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51个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为安全推动“互联网+护理服务”提供质量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科学、合理的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体系。方法:根据文献回顾、深度访谈,基于“投入-过程-产出-结果”框架初步构建指标体系,邀请上海市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长护险管理机构、政府卫生或民政部门的专家、管理者共计40人,采用5级量表法设计Delpihi咨询问卷,同时请专家对权威程度(Cr)、熟悉程度(Ca)开展自我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使用界值法,计算指标的算数平均值、变异系数和满分频率,根据界值考虑剔除和修改指标,最后进行权重计算,并使用Kendall协调系数评价专家意见一致性。结果:40位咨询对象在本次医养结合服务评价方面的权威程度为0.889,熟悉程度为0.73,两项均值均在0.7以上,三级指标的Kendall协调系数:第一轮为0.397,(χ2=4.678,P=0.001),第二轮为0.477(χ2=3.154,P=0.000),第一轮咨询筛选出“医疗机构内可提供医养融合服务的设备数量”等11条待剔除指标,经过再次讨论,最终剔除“居民自费支付水平”等6条指标,形成一套由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39个三级指标构成的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本研究构建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备较好的理论框架依据和现实可操作性,能够为医养结合服务的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医院专科运营助理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为医院专科运营助理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1—3月, 通过文献分析和行为事件访谈法, 基于Donabedian模型初步构建医院专科运营助理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随后采用专家咨询法进行函询, 邀请专家对指标体系的内容及重要性进行评价, 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共开展两轮专家函询, 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第二轮函询专家的熟悉系数为0.87, 判断依据系数为0.90, 权威系数为0.89。最终构建形成的医院专科运营助理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3个、三级指标81个。一级指标结构指标的权重为0.266, 其所属二级指标中权重最高的为运营发展能力(0.083), 而运营发展能力所属三级指标中权重最高的为综合协调能力(0.193);一级指标过程指标的权重为0.405, 相应的权重最高的二级和三级指标分别为科室运营实践工作(0.157)和资源的合理配置(0.303);一级指标结果指标的权重为0.329, 相应的权重最高的二级和三级指标分别为医疗质量与安全(0.103)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率(0.237...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一套适宜北京市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效果、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方法改进的特尔菲(Delphi)法。结果经两轮专家函询共确定评价指标109项,其中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34项,三级指标99项。两轮专家权威程度较高,分别为0.7509和0.7319。协调系数分别为0.176和0.195。结合专家权威系数,从重要性和可操作性两方面综合专家评分结果,确定指标最终组合权重,其中投入、服务内容、服务满意度、服务费用和效果效益五项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是0.2118、0.1813、0.2145、0.1889和0.2035。结论本指标体系的建立考虑了北京市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水平,是全方位的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农村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通过成立研究小组,选取20名函询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函询确定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结果两轮专家函询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01、0.951,变异系数均<0.2,协调系数为0~1。所建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4项、三级指标18项。结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合理、科学,但仍需在实证研究中不断修正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构建三级公立医院护理管理内控评价指标体系,为提升护理管理精细化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回顾文献,参考相关政策,拟订初始指标,邀请来自江苏省25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筛选指标。结果 形成了包含6项一级指标、39项二级指标、105项三级指标的三级公立医院护理管理内控评价指标体系。两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第一轮咨询专家权威系数为0.885,第二轮咨询三级指标协调系数分别为0.366、0.302、0.31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构建的三级公立医院护理管理内控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可为护理管理内部控制提供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加强与规范日间手术专业护理团队的选拔、培养与评价,以适应日间手术的快速发展。方法 在临床实践、文献研究及理论分析基础上,初步建立指标池,运用德尔菲法对22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对指标进行筛选、修订,确定指标体系。结果 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0.87%,第二轮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系数为0.336(P<0.001),建立了包括专业素养与品质、专业护理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安全管理能力、科学思维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专业发展能力7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结论 日间手术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将对医疗资源的协调、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患者安全及快速康复的促进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专职人员的培训、评价提供客观依据。方法2016年8-10月,自行设计问卷对选自全国7个市、22所医院从事医院感染管理、护理、临床、医技的34名专家进行德尔菲专家咨询;筛选指标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果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4.44%、100.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4%、0.88%;经过两轮专家咨询确定了包括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5项和三级指标71项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构建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对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任用、选拔、培训、考核及评价提供可以量化的依据,也可为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指明实践需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并验证妇科手术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IAPIs)预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妇科手术提供有效的IAPIs预防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用Delphi专家函询法形成妇科手术患者IAPIs预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历史对照研究验证该指标体系的效果。结果:共进行2轮函询,专家回复率均100.0%,权威系数(Cr)均0.919,2轮函询的Kendall系数分别为0.291和0.364。最终制定妇科手术患者IAPIs预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含3个一级指标,35个二级指标。应用该指标体系能显著降低妇科手术患者IAPIs的发生率(0.7%比3.1%),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46.52±1.72分比41.57±3.87分)(均P<0.05)。结论:本研究制定的妇科手术患者IAPIs预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性较强,能降低妇科手术患者IAPIs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今后需在应用中不断完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构建一套适用于高校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经过专家小组讨论形成咨询问卷,对在校大学生进行2轮的函询调查,采用界值法、结合综合指数法对指标进行筛选,最终确立高校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两轮函询中,问卷回收率均为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46、0.54,构建了包含6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31个三级指标的高校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高效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高校护理工作的评价提供客观、可量化的测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构建三级肿瘤专科医院医疗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肿瘤专科医院医疗质量监测和持续改进提供工具。方法 通过文献梳理初步确定医疗质量评价指标池,运用德尔菲法展开两轮专家函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赋予各级指标权重。结果 两轮专家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5.18%、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2、0.85;总体指标协调系数分别为0.364、0.372,P均<0.05。构建的三级肿瘤专科医院医疗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55项。结论 构建的三级肿瘤专科医院医疗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科学性,能够较好反映政策导向及医院发展需求,可为进一步丰富医疗质量评价内涵及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于缓解养老压力和提升老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新时代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需求,基于SERVPERF模型,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评价和改进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梳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相关政策及文献,结合专家访谈,确定初步指标池;开展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结果:两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9、0.82,专家协调程度逐轮提升;最终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和36个二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评价、建设和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构建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备案评价体系,为提升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能力,同时也为进一步优化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进行两轮函询,确定指标体系,进而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结果 两轮问卷回收率均为100.00%,专家权威系数>0.7,肯德尔和谐系数(W)的值较高且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专家积极程度、权威程度和意见协调程度均较高,最终确定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备案评价体系包含A1安全防护、A2运行管理和A3制度建设等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44个三级指标。结论 该备案评价体系具有评选、自查、预警、督促四大功能,对促进本地区实验室生物安全能力建设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实习护生岗位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客观评价实习护生核心胜任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文献研究、访谈法、专家咨询初步拟定实习护生岗位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2轮德尔菲(Delphi)法专家函询筛选指标,获得权重。结果构建的实习护生岗位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34个三级指标。2轮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100%、94.74%,专家权威程度系数分别为0.875、0.88;经过2轮专家咨询,一~三级指标Kendall-W协调系数分别为0.15、0.235、0.166,各指标变异系数均小于0.25,专家积极性、权威性和一致性较高。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实习护生岗位核心胜任力各指标权重合理,具有科学性,可为临床实习护生培养和管理提供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20.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制定较为科学、合理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方法:在采取广泛查阅文献和专题讨论的方式制定指标体系框架后,采取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筛选指标,构建指标体系。结果: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共确定评价指标71项,其中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2项,三级指标56项。专家积极系数两轮分别为80%和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528;绝大部分指标变异系数控制在0.3以下。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专家积极性、权威程度、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和协调性均较高,显示评价指标体系的可信程度较高,可为进一步建立适合各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