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盐酸哌甲酯控释片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永华  郑毅 《中国新药杂志》2006,15(20):1731-1734,1784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儿童期常见的精神障碍,中枢兴奋剂如盐酸哌甲酯片是临床治疗此类障碍的一线药物。然而,由于盐酸哌甲酯片疗效持续时间较短,需要每天多次服药使治疗依从性不佳。盐酸哌甲酯控释片(专注达)是每天1次服用的渗透型控释片剂,成为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有价值药物。现综述其药动学、药理作用、剂型特点、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行盐酸哌甲酯缓释片、感觉统合训练(SIT)联合治疗的可行性,为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66例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采取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3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哌甲酯控释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配合感觉统合训练。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智力状况评分及治疗后行为状况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全量表智商、言语量表智商及操作量表智商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试验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儿的学习因子、行为因子、心身因子、焦虑因子、冲动因子、多动因子评分分别为(1.55±0.40)、(1.55±0.35)、(0.90±0.23)、(1.45±0.30)、(1.26±0.30)、(1.80±0.3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93±0.43)、(1.78±0.40)、(1.10±0.25)、(1.68±0.33)、(1.82±0.33)、(2.10±0.3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哌甲酯缓释片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在改善患儿的智力状况以及行为状况等方面均有积极意义,建议联合推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Meta分析评价国内盐酸哌甲酯控释片(专注达)与传统药物治疗18岁以下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1979-2008)、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1978-2008)和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等,检索国内有关盐酸哌甲酯控释片治疗儿童ADHD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由两位评价者进行质量评价,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试验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查阅到国内相关临床研究13篇,最终进入评价的临床研究4篇,患儿174例。合并分析表明,盐酸哌甲酯控释片与传统治疗药物比较,可显著降低患儿ADHD-RS量表的评分(P<0.01),平均减分值之差(95%CI)为[-7.85(-9.07,-6.64)]。结论从现有的临床证据看,盐酸哌甲酯控释片在改善18岁以下ADHD患儿的核心症状方面疗效显著。但由于样本数较少,该药与传统治疗药物的疗效对比仍需大规模、高质量、随访结局统一的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应用盐酸哌甲酯缓释制剂治疗临床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于本院就诊的46例ADH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盐酸哌甲酯缓释制剂治疗.治疗前采用联合型瑞文测验(CRT)评估患儿智力,并根据国际最新方法将ADHD患儿分为注意力缺陷型、冲动型/多动型和混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盐酸哌甲酯控释片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ADHD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哌甲酯控释片每次18 mg,qd,晨起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每次治疗30 min,每周2次。2组患儿均连续治疗9个月。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多动指数分别为(2.97±1.23)和(4.31±1.78)分,对立违抗分别为(1.02±0.37)和(1.76±0.95)分,注意力分别为(2.39±0.68)和(3.71±1.06)分,身心障碍分别为(0.99±1.07)和(1.45±1.21)分,学习问题评分分别为(2.62±1.45)和(3.74±1.5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盐酸哌甲酯控释片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儿童ADHD的临床疗效确切,其能有效地提高患儿注意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智力糖浆联合盐酸哌甲酯片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重庆市开县人民医院儿科收治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哌甲酯片,2片/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口服小儿智力糖浆,10 m L/次,2次/d。3周为1个疗程,全部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onner行为评定量表各因子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7.78%、88.8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冲动多动、多动指数、学习问题、品行问题、焦虑、身心问题评分均较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智力糖浆联合盐酸哌甲酯片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兰瑛  ;罗蓉  ;张伶俐 《中国药房》2009,(23):1763-1767
目的:评价哌甲酯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成本-效果,为国家卫生决策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BM、CNKI、VIP等文献数据库,纳入哌甲酯治疗儿童ADHD的各经济学原始研究,按照经济性研究方法学质量评价标准和外在适用性评价标准,对纳入研究严格评价,提取、调整纳入研究的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与结论:本研究最终纳入5篇文献,大部分方法学质量较高;哌甲酯对比苯丙胺类(右旋苯丙胺、硫酸右旋苯丙胺、苯丙胺/右旋苯丙胺)的成本-效果存在差异;哌甲酯的成本-效果优于苯异妥英低剂量及苯异妥英高剂量,而哌甲酯速释制剂与哌甲酯控释制剂比较无差异。由于国外的经济条件、医疗卫生保健情况的不同,结果不可直接适用于我国国情。鉴于纳入文献较少,本结论仍需高质量的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黄龙颗粒联合盐酸哌甲酯片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潍坊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哌甲酯片,5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小儿黄龙颗粒,6~7岁:5 g/次,8~14岁:10 g/次,2次/d。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6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评分、SNAP-Ⅳ量表评分、Conner简明症状量表评分表(ASQ)评分、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评分、数字划消试验(NCT)失误率和血清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05%、97.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多动不宁、神思涣散、多言多语、性急易怒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NAP-Ⅳ量表评分、ASQ评分、PHCSS评分、NCT失误率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相关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泌乳素(PRL)、S100β蛋白(S100β)、25-羟维生素D水平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清学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黄龙颗粒联合盐酸哌甲酯片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认知功能,调节血清PRL、S100β、25-羟维生素D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托莫西汀与哌甲酯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共52例,随机分为托莫西汀组与哌甲酯组各26例,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ADHDRS-Ⅳ-Parent:Inv评分以及CPRS-R:S评分.结果:托莫西汀组与哌甲酯组的治疗有效率相近.治疗后托莫西汀组与哌甲酯组的ADHDRS-Ⅳ-Parent:Inv各项评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托莫西汀组与哌甲酯组CPRS-R:S评分的分数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托美西汀组的多动分变化值大于哌甲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托莫西汀的疗效与哌甲酯相近,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盐酸托莫西汀(ATX)与盐酸哌甲酯(MPH)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例数合计为100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观察组予以盐酸哌甲酯治疗,对照组予以盐酸托莫西汀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服用药物3个月。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智力商数IQ改善情况,症状好转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IQ较治疗前有了显著的改善;两组患儿治疗后IQ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有食欲下降6例、嗜睡5例、皮疹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0%;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发生率为2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托莫西汀与盐酸哌甲酯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疗效相当,但盐酸哌甲酯更有助于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系统评价静灵口服液联合盐酸哌甲酯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中药治疗该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比较盐酸哌甲酯控释片(专注达)治疗注意缺陷为主型、冲动-多动为主型以及混合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我院诊治的ADHD患儿100例,根据DSM-Ⅳ中ADHD诊断标准分为三组,分别为ADHD-I组(注意缺陷为主型)33例、ADHD-HI组(冲动-多动为主型)33例和ADHD-C组(混合型)34例。三组患儿均采用盐酸哌甲酯控释片治疗,18 mg/d,疗程为6周。采用SNAP-Ⅳ父母评定量表及Conners父母症状评价量表评价疗效,观察并比较三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患儿在SNAP-Ⅳ和Conners量表中各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且ADHD-HI组患儿改善幅度大于ADHD-I组和ADHD-C组(P均<0.05),而ADHD-I组和ADHD-C组改善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DHD-HI组患儿总有效率84.85%(28/33),较ADHD-I组的66.67%(22/33)和ADHD-C组的73.53%(25/34)高(P均<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哌甲酯控释片治疗ADHD患儿有显著疗效,但不同亚型间的疗效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盐酸哌甲酯缓释片联合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UFA)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96例ADHD患儿,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52例(采用盐酸哌甲酯缓释片联合ω-3 PUFA治疗)和对照组44例(仅采用盐酸哌甲酯缓释片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研究哌甲酯(MPH)及托莫西汀(ATX)治疗前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功能状态,探讨HPA轴在ADHD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双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根据美国<精神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ADHD诊断和分型标准确诊111例6~14岁ADHD男童...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哌甲酯缓释片与托莫西汀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患者睡眠的影响。方法:共入组70例ADH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哌甲酯缓释片(MPH)与托莫西汀(ATX)药物治疗组。分别于基线时、服药2周末和服药6周末进行整夜多导睡眠监测(PSG)。结果:48例ADHD患者(哌甲酯缓释片组23例,65.7%;托莫西汀组25例,71.4%)完成共3次PSG。基线时,哌甲酯缓释片组和托莫西汀组各睡眠参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周末时哌甲酯缓释片组睡眠潜伏时间(SOL)、快速眼动期(REM)潜伏时间(ROL)比托莫西汀组长,REM期时间比托莫西汀组短,睡眠效率(SE)比托莫西汀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周末时哌甲酯缓释片组SOL,ROL,REM期时间及SE等参数与托莫西汀组比较异常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N1期、N2期、N3期及R期的总睡眠时间(TST)、唤醒次数及唤醒时间(WASO)等睡眠参数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似文献   

17.
余莉  叶朝辉 《中国药学》2022,31(10):755-760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宁波市精神病院和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9月诊断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用药处方,比较了盐酸哌甲酯和盐酸托莫西汀治疗时的药物保留率情况。应用医院合理用药管理系统筛选诊断为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处方。在调整性别、年龄、体重以及处方费用四个系数之后,应用Kaplan-Meier回归分析比较两种用药方案的处方保留率。盐酸哌甲酯组平均年龄为8.75±2.16岁,每月处方费用为327.37±146.64元;托莫西汀组平均年龄为8.33±1.73岁,每月处方费用为363.15±154.90元。两种药物方案的入组年龄和每月处方费用存在一定的差异(均P<0.01)。对比两种治疗药物的用药保留率,盐酸哌甲酯在18个月内的用药保留率均高于盐酸托莫西汀方案,经Kaplan-Meier回归分析,这种趋势具有显著意义(Tarone-Ware,卡方值=14.893,P<0.001),处方费用可能是影响药物保留率的一个因素。本研究发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应用药物治疗时,保留率逐月下降;5个月后两者的保留率分别为52.20%和41.22%,远远低于指南的推荐水平。  相似文献   

18.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多发病于童年期的临床常见慢性神经发育性障碍,哌甲酯类药品治疗该病应用较为广泛。结合相关文献,概述国内外上市的治疗ADHD的哌甲酯类药品及其药学研究的影响因素,从药学审评角度分析此类药品的药学研究关注点,提出结合药品释药机制等特性进一步加强制剂的溶出度控制、乙醇剂量倾泻和撒拌给药等研究的建议,以期为儿童用药的研发和技术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患儿盐酸哌甲酯片的用药情况,评估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通过回顾性处方调查方法,统计我院2008年2月~7月门诊盐酸哌甲酯片处方共579张,对性别、年龄、用药频率、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以限定日剂量(DDD)、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及评价.结果:我院盐酸哌甲酯片处方男女比例为5: 1;7~10岁患儿处方占70.00%;在用法上,早上一次和早上、中午各一次占98.96%;DUI值为0.72.结论:我院门诊患儿盐酸哌甲酯片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20.
分析我院2014年门诊盐酸哌甲酯缓释片的处方情况,以提高此类药物使用的合理性。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我院门诊药房2014年1~12月份盐酸哌甲酯缓释片的处方,按姓名、性别、年龄、数量、用量、用药天数进行统计,以《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和《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审核处方开具的合理性;以限定日剂量( DDD)、药物利用指数( DUI)为指标,评价其使用情况。收集的1728张处方涉及患儿441例,男女性患儿比例约8.3∶1;7~10岁患儿最多。哌甲酯缓释片的DUI为0.73。某院盐酸哌甲酯使用基本合理,但处方质量有待提高,需要医师、药师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