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影响胚胎种植率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子宫内膜厚度是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的重要指标,薄型子宫内膜(thin endometrium,TE)患者的临床妊娠结局不良.大部分TE患者在接受雌激素治疗后子宫内膜能够达到胚胎种植需要的厚度,然而部分TE患者给予超生理剂量的雌激素后仍未能达到该厚度,这种情况被称为难治性薄型...  相似文献   

2.
薄型子宫内膜是指黄体中期子宫内膜厚度<7mm。子宫内膜过薄可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导致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降低。迄今对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且临床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对薄型子宫内膜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目前对该病的整体性研究及文献报道均较少,导致对该病的认识不深入。本文分别从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3方面对薄型子宫内膜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成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过薄的子宫内膜会降低子宫内膜容受性,导致胚胎着床失败,结局不良。目前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手段多集中于增加雌激素水平、改善子宫内膜血流以及子宫内膜微创刺激等方面,但疗效并不理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是最好的成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可用于治疗多种损伤性疾病。近期研究表明其可向子宫内膜迁移,使子宫内膜厚度增加,并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为治疗薄型子宫内膜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促排卵治疗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排卵治疗为辅助生殖技术(ART)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诱导排卵(OI)和控制性卵巢刺激(COS),广泛应用于不孕症的治疗。不同的促排卵药物和方案虽然可达到良好的促排卵效果,但会对子宫内膜容受性产生不同的影响,导致促排卵治疗的妊娠结局不尽相同。对临床工作者来说,了解促排卵治疗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有重要意义,选择合适的促排卵方案可能有助于提高不孕症患者的种植率和妊娠率。目前有众多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良好指标,本文从子宫内膜的形态学指标、分子生物学指标等多方面综述不同促排卵药物及方案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过薄会导致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从而影响胚胎植入,最终使妊娠率降低。目前为止,虽有多种方法应用于该病的治疗,但仍没有一种普遍适用并获得确切疗效的方法,所以薄型子宫内膜的治疗仍是一项重大挑战。薄型子宫内膜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激素治疗、改善血管活性药物(阿司匹林、维生素E、己酮可可碱、L-精氨酸、西地那非)的治疗、宫腔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灌注和最近兴起的再生医学。通过评估多种治疗方法对子宫内膜厚度的改善效果以及内膜再生情况,可以对薄型子宫内膜的治疗有更为全面的了解,发现更有优势的研究方向,综合管理因内膜因素导致不孕的患者,有序地应用个体化治疗方法,改善内膜厚度,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能力即子宫内膜容受性,具备良好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是胚胎移植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子宫内膜容受性差是导致反复着床失败患者胚胎移植成功率低的难题。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探索了各种方法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其中多项研究表明,机械刺激可以改善反复着床失败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从而提高妊娠率。机械刺激子宫内膜是指在胚胎移植前使用刮匙、活检管或宫腔镜等工具对子宫内膜进行人为损伤,从而诱导子宫内膜在自我修复过程中发生一系列变化以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一种方法。有较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机械刺激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机制进行了研究,但至今仍未达成相对统一的认识。本文从机械刺激后离子通道的改变、基因表达、血管生成、炎症机制、干细胞的修复作用等方面,讨论机械刺激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发育不良是辅助生殖技术中的难点问题,其病因为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多数患者因既往流产史、清宫史或患有其他疾病(如结核病史等)所致。目前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治疗方法种类多,且近年许多药物应用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治疗中,如干细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磷酸二脂酶5抑制剂(如万艾可等),芬吗通、小剂量阿司匹林、生长激素和中药等。上述药物治疗在部分患者中取得了满意疗效,即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和提高临床妊娠率。现就中西药物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今后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滋肾养卵汤辅助对子宫内膜薄型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卵巢血流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薄型不孕症患者9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戊酸雌二醇、地屈孕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滋肾养卵汤治疗。比较两组子宫内膜容受性、卵巢血流、妊娠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月经评分及子宫内膜厚度均增加,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子宫内膜类型更趋向A型,且观察组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B型、C型子宫内膜无差异(P0.05);两组子宫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均升高,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均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成功率(36.7%)高于对照组(18.4%)(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且比较(6.1%、6.1%)无差异(P0.05)。结论:滋肾养卵汤辅助应用于子宫内膜薄型不孕症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卵巢血流参数,提高妊娠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胚胎着床过程复杂而精密。胚胎质量、子宫内膜容受性以及两者的同步发育是决定胚胎着床的关键因素。蜕膜化是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转变为分泌型的蜕膜基质细胞的过程, 与子宫内膜容受性密切相关。异常蜕膜化可导致胚胎着床失败或不良妊娠结局。最新研究表明子宫内膜蜕膜化中存在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衰老的现象, 一定程度的基质细胞衰老促进蜕膜化和容受性建立, 而过度或不足的基质细胞衰老则可能导致蜕膜化异常和容受性受损。本文旨在对基质细胞衰老在子宫内膜蜕膜化及容受性建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以期为容受性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超促排卵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控制性超排卵治疗较其它促排卵方案理想,但是控制性超排卵仍然对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影响,使胚胎着床发生障碍,妊娠率降低.控制性超排卵主要是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标志性因子整合素、白血病抑制因子、转化生长因子以及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形态学标记胞饮突的生长发育,并使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降调不良,干扰内源性激素水平,进而影响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辅助生殖技术迅速发展,但胚胎着床率一直较低,成为一个主要制约因素.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影响着床的重要方面,由多种因素共同调节,尤其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使用控制超排卵,超生理剂量的甾体激素可能损害黄体功能,影响内膜容受性和妊娠率.通过总结卵巢刺激周期中子宫内膜发育和容受性变化,分析胞饮突、整合素、白血病抑制因子和相关基因等标志物的变化,寻找理想的内膜容受性标志物,以期为认识着床机制和提高体外受精成功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卵巢刺激周期的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其标志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辅助生殖技术迅速发展,但胚胎着床率一直较低,成为一个主要制约因素。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影响着床的重要方面,由多种因素共同调节,尤其在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中使用控制超排卵,超生理剂量的甾体激素可能损害黄体功能,影响内膜容受性和妊娠率。通过总结卵巢刺激周期中子宫内膜发育和容受性变化.分析胞饮突、整合素、白血病抑制因子和相关基因等标志物的变化,寻找理想的内膜容受性标志物,以期为认识着床机制和提高体外受精成功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薄型子宫内膜可导致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降低,目前尚无改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的最佳方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灌注治疗作为改善子宫内膜厚度的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确切作用较为复杂。PRP所含有的血小板浓度高于全血中通常所含的血小板浓度,而使用高浓度血小板的基本原理和治疗潜力是基于它们可以提供超生理剂量的必需生长因子,以提供再生刺激,促进具有低愈合潜力的组织修复。现基于目前国内外PRP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研究进展,探讨PRP内生长因子促细胞增殖、迁移及通过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调节子宫内膜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PRP治疗的分子基础及确切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子宫内膜厚度可以反映内膜功能状态,薄型子宫内膜是指子宫内膜厚度不足以获得胚胎着床及临床妊娠。虽然临床对薄型子宫内膜治疗的方式较多,但总体治疗效果欠佳。干细胞因具有多向分化和自我更新的潜能而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包括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随着对干细胞研究的深入,目前有研究诱导干细胞向子宫内膜细胞定向分化并增生,以促进子宫内膜生长,进而用于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现主要就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子宫内膜干细胞(EDSCs)、人胚胎干细胞(h ESCs)及人脐带华通胶间充质干细胞(WJ-MSCs)在薄型子宫内膜治疗的研究进展以及这4种细胞用于临床治疗的优缺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子宫内膜厚度可以反映内膜功能状态,薄型子宫内膜是指子宫内膜厚度不足以获得胚胎着床及临床妊娠。虽然临床对薄型子宫内膜治疗的方式较多,但总体治疗效果欠佳。干细胞因具有多向分化和自我更新的潜能而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包括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随着对干细胞研究的深入,目前有研究诱导干细胞向子宫内膜细胞定向分化并增生,以促进子宫内膜生长,进而用于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现主要就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子宫内膜干细胞(EDSCs)、人胚胎干细胞(hESCs)及人脐带华通胶间充质干细胞(WJ-MSCs)在薄型子宫内膜治疗的研究进展以及这4种细胞用于临床治疗的优缺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ART)的发展,薄型子宫内膜是临床医生面临的又一挑战.目前已基本达成共识,认为过薄的子宫内膜可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其是ART中周期取消和胚胎种植失败的原因之一,造成了患者经济上和心理上的压力.目前关于薄型子宫内膜治疗的报道很多,但这些方案多为个案报道或小规模研究,疗效有待进一步证实.从促进内膜细胞再生、改善内膜血流、促进生长因子表达等方面进行分类总结,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今后临床治疗和探索新的方案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肥胖造成女性排卵障碍,自然受孕困难甚至不孕。肥胖女性不孕症发病率上升,寻求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的人数增加。肥胖使促性腺激素(Gn)使用天数、剂量增加,获卵数减少,临床妊娠率、活产率降低。肥胖影响卵母细胞质量、植入前胚胎质量及子宫内膜容受性等。肥胖从卵泡液代谢产物、基因水平、脂肪毒性及炎性因子、端粒形态等方面影响卵母细胞质量。饮食导致肥胖(DIO)模型认为卵母细胞发育动力学延迟和细胞成分的改变影响胚胎质量。动物模型表明肥胖使子宫内膜蜕膜化受损,内膜容受性微阵列(ERA)分析发现,种植窗子宫内膜基因表达异常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肥胖妊娠增加产科并发症风险,母亲肥胖增加多代人代谢障碍的风险,即跨代效应。减重包括改善生活方式、药物干预、减肥手术等。临床中结合患者年龄及卵巢储备功能,建议夫妇适时、合理减重。  相似文献   

18.
肥胖造成女性排卵障碍,自然受孕困难甚至不孕。肥胖女性不孕症发病率上升,寻求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的人数增加。肥胖使促性腺激素(Gn)使用天数、剂量增加,获卵数减少,临床妊娠率、活产率降低。肥胖影响卵母细胞质量、植入前胚胎质量及子宫内膜容受性等。肥胖从卵泡液代谢产物、基因水平、脂肪毒性及炎性因子、端粒形态等方面影响卵母细胞质量。饮食导致肥胖(DIO)模型认为卵母细胞发育动力学延迟和细胞成分的改变影响胚胎质量。动物模型表明肥胖使子宫内膜蜕膜化受损,内膜容受性微阵列(ERA)分析发现,种植窗子宫内膜基因表达异常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肥胖妊娠增加产科并发症风险,母亲肥胖增加多代人代谢障碍的风险,即跨代效应。减重包括改善生活方式、药物干预、减肥手术等。临床中结合患者年龄及卵巢储备功能,建议夫妇适时、合理减重。  相似文献   

19.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与子宫内膜容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影响妊娠成功的关键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在正常人类子宫内膜的表达呈周期性特征,主要受雌、孕激素调节,能在局部以自分泌和/或旁分泌的方式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和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容受性,胚胎的种植和发育密切相关。本文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的研究进展及它们和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辅助生殖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众多不孕不育患者通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成功妊娠,然而仍有部分患者存在多次移植优质胚胎后仍未获得临床妊娠的现象,称为反复种植失败(repeated implantation failure,RIF)。RIF是辅助生殖技术中的难题,同时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加重患者的身心创伤。如何提高胚胎质量、干预母体自身因素(如改善薄型子宫内膜、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抑制子宫收缩、改善高凝状态、免疫抑制治疗)以及改变胚胎移植方法等从而改善妊娠结局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综述不同病因RIF临床处理策略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和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