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详细介绍了“类方-方证-主证”辨证新体系,包含其内涵和外延.该辨证体系包含三大要素:一是类方,即具有相似组成或功效的一类方剂;二是方证,即某一方剂的使用指征,是区分同一类方中不同方剂的依据;三是主证,主证作为临证时患者最重要的四诊信息,帮助辨证,迅速确定合适的方剂. “类方-方证-主证”辨证新体系要求临证时,抓住疾...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评价2022年冬季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润肺止咳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2月15日至2023年1月5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医科门诊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患者108例,其中包括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给予“润肺止咳方”治疗,对照组对为未采用中医治疗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的临床患者,但可能有西医对症治疗。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中医证候和用药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体温复常时间、核酸转阴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体温复常时间和核酸转阴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2,P=0.967)。观察组的临床治愈率为52.9%(36/68)、总有效率为88.2%(60/6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临床治愈率12.5%(5/40)、总有效率47.5%(19/40)(均P<0.01)。结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润肺止咳方”可改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咳嗽症状,提高了中医治疗新型冠状病毒咳嗽后遗症的有效率和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当属中医学“疫病”范畴,病位主要在肺脾,正气不足为内在因素,“湿毒秽浊”为外在病因,病机特点为“湿、热、毒、瘀、虚”。中医药防治COVID-19有独特的优势,其中芳香类中药显示出了较大的应用潜力。芳香类中药因其气味芳香的特性,具有避秽扶正、解表行气、祛湿和胃、开窍醒神、透络活血等多方面的功效,因而在COVID-19的预防及治疗阶段得以广泛应用。内服及外用芳香类中药具有突出且确实的疗效,其作用的多环节、多因素、多途径既显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又体现了“治未病”及“内病外治”的思想。文章以温病理论为指导,提出芳香类中药防治COVID-19的作用机制及理论依据,研究临证应用思路及策略。诊疗过程中要重视“祛湿、透邪”,明辨湿邪寒热性质,恰当使用芳香类药物;辨明湿与温之孰轻孰重,重视因势利导,透邪外出;辨病位,即邪在上中下三焦所属的部位,注重脏腑功能和三焦气机;最后还要辨卫气营血浅深层次,采用芳香类中药干预COVID-19的发生发展。总之,文章旨在通过探讨COVID-19的证候及传变规律,继承发挥古人运用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挖掘柴胡汤类方中医症状及证素分布规律,为证素辨证应用于类方鉴别提供依据。方法对52本《伤寒论》相关书籍中柴胡汤类方医案进行整理,提取症状、舌象、脉象、诊断以及治疗方剂名称,建立数据库,按照证素辨证原理进行症状规范化处理及证素诊断,运用频数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521条规范化柴胡汤类方共同症状为口苦、纳呆恶食、胸闷、脉弦,共同证素为肝、胆、气滞、湿、热、阴虚。不同柴胡汤类方证素比较,小柴胡汤为半表半里、气虚、痰、胃,大柴胡汤为胃、半表半里、痰、脾,柴胡加芒硝汤为半表半里、气虚、脾、胃,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痰、心神、气虚、阳亢,柴胡桂枝汤为气虚、阳虚、表、半表半里,柴胡桂枝干姜汤为气虚、阳虚、脾、半表半里。结论 运用证素辨证原理可以客观地反映柴胡汤类方症-证规律在症状、证素的差异,为柴胡汤类方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制定的清肺排毒汤已作为通用方在全国范围推广使用,其运用经方方证辨证思想,以小柴胡汤、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五苓散合方加减化裁而成。新冠肺炎患者症状表现有发热、咳嗽、咽痛、胸憋气短、乏力肢重等为主要症状,在方证辨证思想指导下,往来寒热可用退热抗炎和解方小柴胡汤,喘而发热可用肺热咳喘良方麻杏石甘汤,咳而上气、咽痛可用寒痰阻肺咳嗽哮喘专方射干麻黄汤,发热、乏力肢重可用寒湿内盛水蓄霍乱良方五苓散,考虑到疫邪为寒湿温疫,加藿香芳香辟秽、化湿退热又顾护脾胃,再配伍枳实、陈皮行气宽胸、理气化痰,山药养阴益气、清补肺脾、顾护中焦。诸药合而成方,药性平和,解热清肺、宣畅气机、化气利水、辟秽排毒,故能安全、快速获效。 相似文献
7.
〔摘 要〕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属中医 “ 疫病 ” 范畴,本研究通过数据挖掘各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医诊疗方案,明确本
病的中医病名为 “ 新型冠状病毒疫病 ”(以下简称 “ 新冠疫病 ”)。中医药防治疫病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形成了独特的辨
治体系。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阐述运用八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对新冠疫病进行辨证分析;从
病因、病性、病位等方面对新冠疫病进行辨病分析。旨在阐明新冠疫病的发病机制与病因,为广大学者研究新冠疫病的防
治提供借鉴与思路。 相似文献
8.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发生以来,中医药在抗疫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现今临床诊疗实践中,广大临床工作者已对其理论基础、证候特点、辨证方法、治法、用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总结。但仍存在诸如理论创新不足、与临床实际结合程度不高;证候繁杂、传统辨证方法精准性欠缺等问题。通过目前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医药防治COVID-19相关理论探讨和临床研究文献,对其病名、病因、证候、病机演变、治法、用药处方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现有不足,并提出证素辨证在COVID-19中医诊疗中具有一定优势,以期为临床工作者开阔思路。 相似文献
9.
10.
在疫情防控“动态清零”的大背景下,新冠肺炎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治疗越发重要,促使新冠肺炎患者完全康复和回归正常生活成为诊治工作的重点之一。张伯礼教授认为新冠肺炎属于中医学“湿毒疫”范畴,恢复期患者以疫邪未尽、正气虚损为核心病机,以湿邪留滞、气阴两虚为主要临床特征。在治疗中强调全面评估健康状态,明辨邪正关系,分清祛邪扶正之主次;精准辨证,灵活用药,祛邪以治湿为主,扶正以益气养阴、调治肺脾为主;重视疏利气机,恢复脏腑升降出入之常;病证结合,灵活运用现代药理和组分中药研究成果。此外,重视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形神同治,瘥后防复,使患者最大程度恢复生活、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大面积爆发,许多患者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随着疾病的发生发展进入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是指患者符合相关出院指征而未达到在临床上治愈的标准,患者出院后仍存在有咳嗽、乏力、焦虑等多功能障碍,影响社会各行各界复工复产,同时严重降低个人生活质量。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目前西医常规口服药物治疗都为对症治疗,大多无明显疗效。徐伟辉主任医师在临床工作多年,有充足完备的理论知识储备及专业操作技能,基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的认识,再结合临床上大量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患者的经验,基于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提出以腹针结合雷火灸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的具体运用方案,可以为临床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患者提供更具有中医特色的可行建议,为临床中医治疗此类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感染后,部分患者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常见症状有心悸、气短、乏力、胸闷等,其中心悸较为多见。不符合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的新冠感染后心悸,病机主要责之外来疫毒侵袭,内在正气亏虚,机体感邪后脏腑功能损伤,致营卫失调,气阴两虚,心失所养,五脏失和,其病机可概括为营卫不调、五脏失和,治疗当以调和营卫、益气养阴为核心,兼以五脏同调,注重养心为上、健脾为要、补益心肺、心肝同调、水火相济。临证合桂枝汤、炙甘草汤、生脉饮三方之意,创制“新冠感染后心悸协定方”,治疗本病获得了较好的疗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气康肺方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病例接触者的临床预防效果及不良反应,为临床选方用药及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32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为研究对象,均按照相关规定单独隔离14 d,隔离期间按照干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进行临床隔离观察。观察组给予益气康肺方,每日1剂,煎取400 mL,分早晚2次温服,连服14 d。观察两组发病情况,比较两组发病率,分析治疗前后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淋巴细胞(Lymphocyte,LYM)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病率为0.00%(0/6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6%(4/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外周血WBC、LYM水平较干预前降低(P <0.05),且对照组降低幅度更显著(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益气康肺方干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病例接触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发病风险。有研究发现WBC、LYM水平与发病严重程度和临床预后密切相关,益...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属中医学“疫病”范畴,随着病原体的不断变异和流行毒株的轮替,出现不同的临床特点。在本次以奥密克戎(Omicron)感染为主的疫情中,儿童因其特有的生理病理特点、病因病机演变及症状与成人不同,故需对其中医证治进行针对性探讨。本文就2022年冬季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情况及感染后临床特点,审证求因,认为此次疫情的病因病机主要为疫毒夹风、寒、热为主,兼湿者少,多犯肺脾,以轻中型为主,因感邪性质及体质不同而症状各异。结合历次疫情中医儿科辨治经验,提出立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特点分期论治,以症统证,从不同时期的典型症状辨证论治;治疗不拘辨证体系,以清宣透为法,解毒祛疫;注意结合体质和基础病,动态辨证、调护情志、综合诊疗,以期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5.
在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Omicron)全球大流行的严峻形势下,有必要对3年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中医临床证治研究进行回顾与反思,以更有力地应对Omicron的挑战。笔者通过3年来的临床实践,认识到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是本病的直接病因,临床表现具有隐匿性、复杂性和病程阶段性,病机主要是湿、毒、热、痰、瘀、闭、厥、脱,辨治要点是辨顺逆、辨内伤基础、辨发热与喘促、识化源。临床救治要特别关注重症和危重症的高危人群,在进展期,截断扭转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所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诊治亟需疫病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17.
18.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主要累及呼吸系统的一种传染病,自2019年以来已造成全球公认的规模最大、性质最为严重的疫情。围绕中医药对从化的论述,挖掘从化理论的核心内涵,对从化理论进一步指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证治展开研究,在构建从化体系,充分结合天时运气、地理位置、时令季节、体质禀赋、人身情志、服用药物和自身宿疾6个要素及阮诗玮教授临证感悟的基础上,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发病、传变、预后、转归等与6个要素联系紧密。从天气、地气、时气、人气、药气、病气6个因素论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证治,并阐释其内在机制,深入探讨上述6个因素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影响,为临床上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观点和相应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性痴呆已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方-病-人”理论主要将辨体质与辨证相结合,得出方证,从而拟方用药,达到有针对性的临床诊疗目的。文章基于黄煌教授的“方-病-人”理论,通过两则案例总结其运用经方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经验,具体阐释该理论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该理论使得临床诊疗更具体并有针对性,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