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庄立丽 《大家健康》2016,(7):239-239
目的:讨论心理护理对肿瘤放疗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该院所接收肿瘤放疗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基于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抑郁、焦虑评分差异不显著(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均显著降低(P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肿瘤放疗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4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3)和观察组(n=23),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结果 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后SAS和SDS评分为(30.24±3.26)和(42.01±5.2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51±5.75)和(45.89±6.73)(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可显著消除或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老年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老年肠梗阻患者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3)和对照组(n=2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采用抑郁自评分量表(SAS)、焦虑自评分量表(SD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1)干预后观察组SAS 评分、SDS 评分(53.34±9.32分,50.87±8.4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9.39±8.78分,58.47±9.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有效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老年肠梗阻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该院泌尿外科收治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干预组于患者入院后连续干预7次,每日干预1次,每次干预15~20 min。结果心理护理组患者抑郁评分(1.55±0.56)分、焦虑评分(1.50±0.48)分,常规护理组抑郁评分(1.89±0.64)分、焦虑评分(1.79±0.5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组患者生活质量问卷核心量表中生活满意度评分(32.86±7.63)分、自我概念评分(41.98±6.16)分、健康和功能状态评分(31.75±7.12),常规护理组生活满意度评分(26.92±7.45)分、自我概念评分(37.57±5.64)分、健康和功能状态评分(26.13±6.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护理中开展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患者紧张、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早期心理干预措施对晚期肿瘤患者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56例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在生活质量总评分提高,其中在饮食、精神、睡眠、疲乏、对癌症的认识及对治疗的态度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或P<0.01).结论 早期心理干预对晚期肿瘤患者在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上能起到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2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结果: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手术患者心理焦虑、抑郁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抑郁焦虑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8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脑卒中抑郁焦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接受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后HADS-A、HADS-D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脑卒中抑郁焦虑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可明显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何淑波  罗超  周初菊 《海南医学》2014,(16):2487-2489
目的 探讨老年肺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12月至2013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肺癌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焦虑、抑郁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干预前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焦虑与抑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与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组间干预后焦虑[(64.92±6.81)分]与抑郁评分[(64.04±6.72)分]显著低于各组间干预前焦虑[(60.42±4.92)分]与抑郁评分[(59.75±5.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肺癌患者在常规干预措施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抑郁及焦虑不良情绪,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右江医学》2019,(9):676-679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对恐惧症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2例恐惧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焦虑、抑郁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显著低于同组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DL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恐惧症患者焦虑、抑郁不良心理状态,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眼外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12月在我院治疗的眼外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2组均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同时行心理护理干预,并于第1天、第10天用焦虑评分、抑郁评分评价患者。结果:入院第1天2组患者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10天,2组患者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眼部创伤患者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施行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7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35)与干预组(n=36)。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认知行为护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WHO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并予以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生理、心理、环境、社会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施行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护理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青年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对符合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诊断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0)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n=50)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行为干预;于入院和出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定,并与我国常模做对照。结果干预前青年脑卒中患者SAS、SDS评分均较高于国内常模(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SAS、SDS评分比较显著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行为干预有助于改善青年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68例符合精神分裂症患者有焦虑、抑郁的配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精神科对配偶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常规精神科健康宣教基础上对配偶采用心理干预措施,观察6周。于心理护理前及心理护理后6周,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心理干预6周末,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同组治疗前评分(P〈O.01),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焦虑抑郁,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疏导及精神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142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用心理疏导及精神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的观察组的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抑郁患者采用精神护理及心理疏导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抑郁及焦虑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9):854-856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低位直肠癌患者行Miles术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于河南省荣军医院行Miles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84例,根据护理措施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46),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措施,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焦虑自我评定量表(SAS)、抑郁自我评定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2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够明显改善低位直肠癌Miles术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不孕症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的影响,为不孕症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措施。方法选择2004年2月1日-2006年7月1日在我院生殖内分泌门诊就诊的不孕症患者,符合入组条件且表示能够坚持随访的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病人均按要求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OS),并进行心理状态评分。观察组40例(失访4例),在其诊治过程中对其进行全程、系统的心理干预措施;对照组40例(失访2例),则顺其自然不进行心理干预,仅给于一般性指导。对干预前及干预三个月后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心理障碍,经全程系统心理干预的观察组其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系统的心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改善不孕症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实施卵巢囊肿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观察2组患者护理前后负面情绪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囊肿手术患者针对性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手术带来的疼痛,且帮助患者减少相关负面情绪,从而加快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运动康复联合心理护理在改善青光眼患者视力、眼压及心理状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8年2月~2021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青光眼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对照组、干预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用运动康复联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眼视力、术眼眼压、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前、术眼视力、术眼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术眼视力明显提高,组间比较干预组术眼视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眼眼压均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干预组术眼眼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明显下降,且干预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康复联合心理护理用于青光眼患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术眼视力及眼压,同时有效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受到患者及家属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19.
沈闪华 《浙江医学》2017,39(21):1930-1931,1937
目的探讨人文护理对干燥综合征(SS)患者负性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SS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常规入院接待、执行医嘱、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人文护理关怀。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焦虑心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对SS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文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心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胡进梅 《广东医学》2016,(Z1):280-281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用于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护理价值,探讨其改善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1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160例,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分成观察组( n=80)与对照组(n=80),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前抑郁自评量表( SDS)与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DS与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及满意的人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理抑郁情绪,降低焦虑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