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温度敏感TRP通道包括热敏感受体和冷敏感受体,是人体感受温度的基础,与心衰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益气温阳法是中医治疗心衰的首要治法,基于该治法的各种中药及组方被证明能够有效拮抗心衰进程,但其作用机制是否与靶向调控温度敏感TRP通道有关,至今未知。文章基于TRP通道温度敏感受体与心衰的相关研究以及中医治法基本理论,提出中医益气温阳法治疗心衰或与激活部分保护性的热敏感通道受体、抑制部分不良的冷敏感通道受体相关。该过程可能还涉及益气温阳法通过调控温度敏感TRP通道,从而改善心衰后的心肌能量代谢和心肌收缩力。结合离子通道领域相关新技术,文章还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新方向。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从黏膜免疫系统与中医卫气、自主神经系统与中医寒证、Th1/Th2细胞平衡与阴阳的关系,探讨炎症机制与中医虚寒证型的相关性,阐明益气温阳法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重要方法,为防治变应性鼻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慢性心衰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经过大量临床实践,中医对慢性心衰的认识逐步完善,气阳亏虚、血瘀水停为基本病机,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为基本治法叽20世纪末,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和心室重构理论提出,现代中医尝试通过这一理论探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衰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益气温阳活血化瘀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机制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更进一步探讨益气温阳活血化瘀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机制 ,笔者通过建立具有中医证候特点的动物模型来深入探讨益气温阳活血化瘀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机制 ,验证在益气温阳活血化瘀原则指导下中药复方心复康口服液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1 建立具有中医证候特点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动物模型随着中医学现代化研究的不断深入 ,建立具有符合中医临床证候特点的动物模型 ,对研究中医证的实质、探讨药物治疗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有关此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多 ,但尚无具备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的报道。…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病率显著增加。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具有共同的病理基础和发病机制。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超重和肥胖,导致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高血脂等代谢紊乱,从而进一步促进了肥胖的发生发展。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作为一种新的疾病状态,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主要认为与胰岛素抵抗、肥胖、高血脂、脂代谢紊乱等多种因素相关。中医对该病的认识历史悠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不断完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从健脾化湿角度论治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2型糖尿病和肥胖两者之间相互独立又紧密相关,其病因病机多为脾气亏虚,痰湿内盛,治以健脾化湿法为主。目前,从健脾化湿角度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理论在不断完善,但仍缺乏系统的论述,导致对其临床疗效的不够深入、研究成果较少,有待进一步探索。文章基于对本病的认识,从中医病因病机及多角度治疗的角度探讨健脾化湿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研究进展,并总结其不足之处,以期为糖尿病合并肥胖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更多的参考方向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6.
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喉科临床常见多发疾病,其病机多为肺、脾、肾三脏亏虚。文章从中医病名、病机等理论角度进行了探讨,说明肺肾气虚、鼻失温养是变应性鼻炎的重要病机之一,阐明了摄涕止鼽颗粒运用益气温阳、摄涕止鼽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辽宁中医杂志》2017,(7):1405-1407
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其中医病机多为肺、脾、肾三脏亏虚。文章从变应性鼻炎的中医病机、治法等角度进行探讨,阐明益气温阳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理论依据,阐述将中医学"治未病"和"治病求本"理论应用于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益气温阳法治疗老年顽固性失眠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阐述了老年顽固性失眠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认为阳气亏虚是老年顽固性失眠的重要病理机转,益气温阳法是治疗老年顽固性失眠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文章探讨张文高教授运用益气温阳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经验。通过对益气温阳活血方的治疗原则、辨证思路及药物组成的分析,明确其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机制,并通过临床验案明确其治疗思路与方法。采用益气温阳活血方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从中医脉络学说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机制,提出气阳虚乏、络瘀水停、络息成积是本病的主要病机,"气血水"同治分消为其基本治疗原则,制定"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治法与芪苈强心胶囊组方概述辨证分型与处方用药,对提高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防治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阅读文献,以细胞自噬与肥胖炎症状态、痰湿困脾与肥胖病机、自噬异常与痰湿困脾,以及化痰祛湿健脾法与代谢炎症性相关疾病等为关键词探讨肥胖的形成与干预机制,认为肥胖的形成与细胞自噬异常所致的慢性炎症状态密切相关,提出肥胖的病机关键为痰湿困脾,并深入阐析了细胞自噬异常与痰湿困脾的内在关联,明确了从化痰祛湿健脾入手可能是调控细胞自噬改善肥胖等相关代谢性疾病的有效手段。这为从细胞自噬的角度阐明肥胖痰湿病机及干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辨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慧 《山西中医》2009,25(2):1-3
从气血阴阳病理变化的角度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进行探讨,提出气虚是其共同病机,在不同的阶段可兼见阴虚、阳虚,亦可合并血瘀、水泛等标证。治疗总的原则是益气温阳、活血化瘀利水,并根据病程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各有侧重,并提出中医的辨证施治是心衰治疗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归属于中医"消渴""痹病"范畴,是消渴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赵继福教授通过对消渴病病变进展的深入研究,指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发生于消渴病虚损阶段,并根据临床症状与病因病机特点,提出以益气温阳通络法治疗本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风湿性心脏病在心功能逐渐恶化的过程中,中医辨证多由原来的气虚、阴虚和血瘀逐渐向心肾改变形成后期心肾阳虚的病机转化,即该病的终末期阶段。中医治疗以益气温阳、活血化瘀为法,用之临床,获益明显。  相似文献   

15.
介绍彭顺林教授治疗肺肾阳虚型变应性鼻炎的经验。认为肺肾阳虚是鼻鼽的主要病机。治疗应以益气温阳法补益肺(脾)之气,温煦肺肾之阳,使得脏腑阳气充足,邪气无以侵犯。以益气温阳法组成摄涕止鼽方治疗鼻鼽,获得满意疗效。并举病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6.
王焕禄临证辨治冠心病时,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先辨病,再识证。采取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冠心病不同于胸痹,病机不能简单概括为"阳微阴弦",从中医学角度结合现代医学认识考虑"心之气阳虚衰、瘀血阻滞经脉"是冠心病的基本病机,益气温阳,活血化瘀是治疗冠心病的基本方法,并注重冠心病的调神治疗。  相似文献   

17.
补气温阳通脉法治疗胸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闻锐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2):160-161
探讨以补气温阳通脉法治疗胸痹的机理及方法。首先分析了胸痹的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多实少,虚实并见,法当标本兼顾,并以振奋阳气为主,达到使血行瘀散、阴寒自消的目的。治疗当以补气温阳、温通心脉、标本同治为法。临床运用时,当随证加减,如:益气为主,温阳为辅;益气温阳,宣痹通络;益气温阳固脱;益气养阴,安神宁心;益气温阳,活血通腑;益气温阳,活血利湿。可收益气生血、气旺血行、脉通化瘀及振奋阳气而使阴闭自消之功。  相似文献   

18.
赵军  师建平 《环球中医药》2020,13(6):1069-1070
本文从因地制宜、谨守病机两点入手深入挖掘,通过对中医脾胃病基本病机认识、运脾思想理论概况、运脾法与补脾法区别、化湿运脾法治疗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化湿与燥湿法的不同、化湿法在临床运用、中医对于西北地域人体机理认识、西北人湿病以内湿为主等内容进行详细论述分析,深刻阐述了段迎喜教授在高寒干旱地区运用化湿运脾理论治疗脾胃病中的特点和经验。  相似文献   

19.
运用中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诊疗方法,以益气温阳、滋阴养血、复脉止悸为法的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随证加减,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杨冬花  卞震炯  付蓉 《陕西中医》2009,30(6):740-742
目的:利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益气温阳活血方对慢性心衰大鼠心室重构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含588个基因克隆的大鼠基因芯片研究慢性心衰大鼠经益气温阳活血方治疗前后心肌组织及心肌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并以RT-PCR法和Wester-blot法验证部分差异基因。结果: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组织及心肌细胞以益气温阳活血方治疗后差异表达基因共有27条,其中上调基因7条,下调基因20条。结论:益气温阳活血方通过对多基因、多靶点的调控,可改善慢性心衰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