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癫痫起病的神经梅毒临床特征与诊断(附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萍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7):3472-3473
[目的]探讨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神经梅毒临床特征,以及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结果]2侧患者均是急性起病,以癫瘸大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血清梅毒螺旋体抗体(TP-Ah)ELISA初筛试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均为阳性,脑脊液非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VDRL)阳性,头颅CT均未见异常. [结论]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神经梅毒起病隐匿,以癫痫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漏诊率高;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病史、梅毒血清学及脑脊液检查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为医生能够提供早期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的8例神经梅毒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特征包括:(1)急性、亚急性起病多,少数慢性起病;(2)临床以间质型,尤其脑卒中最常见;(3)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FTA-ABS)试验及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阳性率极高;(4)脑脊液检查表现为蛋白含量增加、细胞数增多(以淋巴细胞为主);(5)头颅CT或MRI表现病灶多发,可分布在脑前循环及后循环。结论神经梅毒误诊率高,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是其诊断的重要依据。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多样但缺乏特异性,根据不同类型有不同发病形式,首诊易误诊,在临床上遇到不明原因的颅内感染、痴呆、脊髓病变及青年人卒中等情况时,要警惕有无神经梅毒的可能,如果不意识到这一点,可能会误诊或使病人做许多无关的检查,失去最佳治疗时间窗,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3.
12例神经梅毒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渭芳 《现代保健》2009,(35):35-36
目的分析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文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1998年3月至2008年2月收治的12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脊髓结核5例,脑膜血管梅毒3例,麻痹性痴呆3例,无症状性神经梅毒1例;血和脑脊液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及快速血浆反应素均阳性;5例头颅CT和MRI表现脑梗死、脑萎缩等表现。结论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容易误诊,血和脑脊液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及快速血浆反应素阳性是确诊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分析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探讨其诊疗手段的有效性。方法对2003年至2011年我院收治的11例神经梅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患者中包括无症状神经梅毒3例,脑脊膜梅毒1例,脑膜血管梅毒4例,麻痹性痴呆3例。11例患者血清TRUST试验及TPPA试验阳性,脑脊液TPPA阳性;9例脑脊液TRUST试验阳性,2例阴性。4例脑膜血管梅毒头颅MRI检查有相应责任病灶,多表现为梗死灶。经抗梅毒等治疗后有症状患者自称症状明显好转。随访6~24个月,除1例患者须行重复治疗外,其余患者无需重复治疗,随访情况良好。结论早期治疗神经梅毒更有利于症状的改善,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神经梅毒的认识,尽可能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5.
李爱敏 《药物与人》2014,(4):203-203
2013年6月—2014年3月,本人共收治头颅CT证实的不典型脑出血患者10例,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范围50-88岁,平均69岁,急性起病7例,相对缓慢起病3例。有高血压病9例(其中3例有经常头痛史)。发病诱因中:劳累3例,用力排便2例,感冒1例,睡眠中发病3例,情绪激动1例。2.症状精神异常3例,头痛1例,头痛并呕吐1例,头昏、眩晕、认知功能障碍5例。此组患者均没有明显局灶神经体征。3.头颅CT CT检查最早在起病后8小时,最迟3天。一侧侧脑室出血2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临床特点。方法:对32例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患者临床表现,脑脊液,头颅核磁,脑电图相关辅助检查进行分析。结果: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患者起病形式复杂多样,多急性起病以头痛,发热最为常见。辅助检查中脑脊液异常率明显高于脑电图,头颅核磁。结论:以头痛,发热急性起病患者要考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能性,脑脊液常规检查可做为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性感染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7.
小儿脑卒中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渐增加趋势,临床表现多样,病因与成人有很大差异,探讨其病因及危险因素越来越受重视。现对1997~2004年收治的127例脑卒中患儿的发病原因回顾性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27例脑卒中患儿,男73例,女54例,男女之比为1.4∶1,其中3岁以下38例,占29.92%,3岁及以上89例,占70.08%。所选病例均符合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且经头颅CT或MRI证实为脑卒中。2.临床表现:急性起病99例,亚急性起病28例。患儿起病首发症状不同,急性偏瘫72例,双下肢无力11例,行走不稳10例,惊厥19例,意识障碍8例,头痛7例。3岁以上患儿巴氏…  相似文献   

8.
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总结我院267例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资料,探寻MS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从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等方面对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67例MS病例中,男110例,女157例;发病年龄5到70岁,平均40岁。小于15岁的早发型病例占4.5%;23.9%病例病前有诱发因素;77.5%病例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以肢体无力、感觉障碍和视力减退最常见。本组头颅MR/以侧脑室周围、半卵圆中心、脑干等处多见。[结论]MS起病年龄与欧美相当,。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变多累及视神经;临床类型和病程与神经功能缺失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9.
神经梅毒的诊治和护理(附3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于 196 4年宣布基本消灭梅毒 ,但随着性病在我国的再度蔓延 ,梅毒这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性病也死灰复燃 ,发病率逐年递增 ,以往罕见的神经梅毒也时有出现 ,现就我院收治的 3例神经梅毒报告如下。1 病例病例 1:女 ,4 1岁 ,突发持续性头痛 2 0d ,无发热、抽搐、偏瘫、呕吐 ,当地CT检查疑脑脓肿转我院。我院MRI考虑右枕占位病变 ,胶质瘤可能性大 ,不排除转移癌。手术行肿块全切 ,快速活检为梅毒结节。病理报告为脑组织弥漫性大量炎性细胞浸润 ,主要为浆细胞及淋巴细胞 ,显血管周围炎及血管炎改变 ,结合临床 ,诊断为神经梅毒。术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临床特点。方法:对32例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患者临床表现,脑脊液,头颅核磁,脑电图相关辅助检查进行分析。结果: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患者起病形式复杂多样,多急性起病以头痛,发热最为常见。辅助检查中脑脊液异常率明显高于脑电图,头颅核磁。结论:以头痛,发热急性起病患者要考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能性,脑脊液常规检查可做为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性感染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深圳市梅毒血清固定人群神经梅毒筛查措施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探讨神经梅毒筛查的可行性和推广性,为制定和调整梅毒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卫生经济学统计方法计算2013年在深圳市慢病中心就诊的血清固定人群进行神经梅毒筛查和治疗所消耗的成本及获得的效益,比照患者若未进行筛查和治疗,按神经梅毒自然病程发展,两者所产生的成本和效益进行卫生经济学分析。结果 2013年项目共对61名血清固定患者进行神经梅毒筛查,投入总成本为17.13万元,平均每例投入成本2807.92元,并节省1.95万元/例的治疗成本;共发现6例无症状神经梅毒,避免5例症状性神经梅毒的发生,获得427.61万元经济效益,其中直接经济效益为4.78万元,间接经济效益为422.83万元,净效益为410.48万元,成本效益比为1:24.97。结论血清固定人群的神经梅毒筛查投入成本低,效益显著,适合在全市甚至全国范围内推广,建议对所有血清固定患者行神经梅毒筛查。  相似文献   

12.
1995年~1999年我们采用穴位针刺并电针综合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48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14例,年龄17岁~49岁。病程数小时至10天。左侧面神经麻痹20例,右侧面28例。主要症状:急性起病,患侧面部额纹消失,眼睑扩大,不能闭合,口角歪斜,鼻唇沟消失,表情运动障碍。本组病例来自本院门诊,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即治疗组及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8例,对照组47例,两组症状及病程基本一致,治疗组采用针刺并电针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针刺治疗。 1.2 治疗方法 (1)穴位选择:取医风、阳白、迎香、四白、风  相似文献   

13.
萧剑雄  王惠榕  张春阳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2):2299-2300,2286
目的了解福建省医疗机构梅毒、淋病病例报告现状和准确程度,为性病疫情管理和疫情估计提供依据。方法下载被调查地区2010年1-6月所有梅毒与淋病病例的网络直报数据与医疗机构门诊日志、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核对并进行准确性评价。结果共核查梅毒病例1 158例,其中后天性梅毒1 067例,先天性梅毒425例;淋病病例425例,淋病病例报告准确性高于梅毒病例。淋病病例报告的准确率为84.71%,梅毒为54.89%。在各期/类梅毒病例报告中,I期、Ⅱ期梅毒和Ⅲ期梅毒的准确率分别为63.37%、78.05%和54.55%,隐性梅毒仅52.27%,胎传梅毒的准确率最低仅有27.47%。结论福建省隐性梅毒和胎传梅毒的准确率偏低,影响了性病疫情的准确性,应进一步加强性病疫情的管理,强化性病诊断的培训,提高性病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14.
olosa -Hunt综合征 (THS)由Tolosa[1 ] 和Hunt[2 ] 首先报道 ,是一种特殊的痛性眼肌麻痹 ,具有独特的病理及临床表现 ,现就我院 1993年以来诊治的 8例THS分析报导如下。一、临床资料1 一般情况 :男 5例 ,女 3例 ,发病年龄 19~ 6 2岁。急性起病 5例 ,亚急性起病 2例 ,慢性起病 1例 ,病程 3d~ 4年。2 首发症状 :一侧额颞痛或眼眶钻痛者起病者 6例 ,其中左侧 4例 ,右侧 2例。双侧头痛起病者 2例 ,伴病侧眼结膜充血水肿、眼球突出者 1例 ,伴恶心呕吐者 1例。头痛与眼部症状同时出现者 1例 ,其余为 6h~ 5个月不等。3 颅神经损害情况 :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延安市梅毒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流行规律,为预防控制梅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延安市2005—2010年梅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0年延安市报告梅毒病例3 250例,年均发病率为25.24/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病例以隐性梅毒为主(2 331例),占总病例数的71.72%,其次是一期梅毒(533例)占16.40%,二期梅毒(267例)占8.22%,胎传梅毒和隐性梅毒报告病例数逐年增多;各年龄组均有病例报告,以20~59岁年龄组发病为主(2 394例),占总病例数的73.66%;男性1 805例、女性1 445例,男女性别比为1.25∶1;病例职业以农民为主(1 480例),占病例总数的45.54%,其次为家务及待业(占16.06%)、工人(占12.31%)。结论延安市梅毒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防控形势严峻,要加强对高危和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广泛开展行为干预,以控制梅毒的流行和蔓延。  相似文献   

16.
我们采用赛莱乐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并与以往用传统中成药脉络宁注射液作对照观察,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本文患者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均符合以下条件:(1)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制订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经头颅CT或MRI确诊;(2)起病1周以内,合并有不同程度的  相似文献   

17.
梅毒血清固定与神经梅毒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梅毒血清固定与神经梅毒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09年5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神经梅毒发生情况及其特性.结果 1208例梅毒患者中有梅毒血清固定的411例,梅毒血清固定的发生率为34.02%,其中205例经脑脊液检查,确诊为神经梅毒115例,占56.10%;神经梅毒的临床类型以麻痹性痴呆、脑膜血管梅毒和无症状神经梅毒为主,脑脊液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明胶凝集试验、白细胞以及白蛋白异常率均显著高于非神经梅毒.结论 梅毒血清固定与神经梅毒密切相关,应进行脑脊液实验室检查,以排除神经梅毒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研究早期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提高对该病诊疗上的认识。方法:对我院2012~2014年诊治的20例早期神经梅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早期神经梅毒血的梅毒血清快速反应素试验(RPR)、荧光密螺旋体抗体(TPPA)检测阳性;脑脊液(cFs)梅毒实验室试验(VDRL、TPPA检测亦阳性;CSF检查,白细胞数升高7例;蛋白升高11例。其中3例伴有头痛头晕症状,2例伴有视物模糊症状,15例为无症状神经梅毒。结论:脑脊液TPPA及VDRL检测有助于神经梅毒的诊断。对于病期大于1年复发梅毒、血清RPR持续阳性患者,应及早进行脑脊液检查并采取神经梅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无症状神经梅毒实验室诊断相关因素及意义。方法收集68例无症状神经梅毒住院病例,对患者脑脊液TRUST滴度与年龄、血清TRUST、脑脊液TPPA、脑脊液白细胞、脑脊液蛋白、脑脊液压力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神经梅毒脑脊液TRUST滴度和年龄、脑脊液TPPA、脑脊液压力、脑脊液白细胞计数无相关性(P〉0.05),与血清TRUST滴度、脑脊液蛋白呈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神经梅毒脑脊液TRUST滴度与血清TRUST滴度、脑脊液蛋白呈现正相关,无症状梅毒血清固定患者要早期行腰穿检查排除神经梅毒。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泰国北部某居民区于1970年日本乙型脑炎流行期间的106例病例情况。该地日本乙型脑炎病死率为25%。年幼者为50%。从起病到死亡的平均日数,年幼者约为年长者的1/2。年幼者病情严重,病死率较高,死前临床过程也较短。存活者中年幼者的临床后遗症也比年长者多。该地住院病例数男:女为2:1,男性在急性期和恢复期神经缺损较严重。急性期中惊厥、运动麻痹与脑电图等不正常者,年幼组明显多于年长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