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根据手术方式将入选患者分为三组,对比三组术后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并评估疗效.结果 微创组NIHSS与ADL评分均明显优于小骨窗组,NIHSS与ADL评分均显著优于开颅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小骨窗组,却显著高于开颅组.结论 微创钻孔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具有手术创口小、简便易行、疗效确切的优势,但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正确选择最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结合预防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西白求恩医院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11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组(55例,常规血肿穿刺引流术)和B组(57例,神经内镜颅内血肿清除术)。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常规内科治疗及预防性护理,并观察至出院,术后均随访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48 h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住院时间、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7 d神经营养因子(NGF)、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术前及术后1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A组比,B组患者手术时间更长,48 h血肿清除率更高;术中出血量更少,ICU住院时间更短;与术前比,术后7 d两组患者血清MDA、NSE水平均降低,B组低于A组;血清SOD、NGF水平升高,B组均高于A组;与术前比,术后1个月...  相似文献   

4.
郑姬淑 《现代养生》2014,(20):151-151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开颅术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行小骨开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实行保守非手术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为93.3%,9例患者痊愈,11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对照组患者总体有效率为70%,痊愈患者有3例,12例患者效果显著。结论:小骨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疗效显著,因此,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陈明辉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2956-2956
目的 分析不同术式用于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收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4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微创小骨窗开颅术(微创组,42例)和传统开颅术组(传统组,42例),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 微创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传统组,而死亡率显著低于传统开颅组,P均<0.05.结论 采用微创小骨窗开颅术进行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疗效显著,并可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开颅术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行小骨开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实行保守非手术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为93.3%,9例患者痊愈,11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对照组患者总体有效率为70%,痊愈患者有3例,12例患者效果显著。结论:小骨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疗效显著,因此,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和评价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治疗组42例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38例给予内科常规治疗,比较其疗效。结果1治疗组有效率90.5%显著高于对照组相58.3%(P〈0.01),而且治疗组病死率7.1%明显低于对照组33.3%(P〈0.01)。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操作简单、手术损伤小、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值得拥有CT设备的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84例患者随机分成微创组41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组行微创血肿清除术。结果微创组总有效率80.5%、病死率7.3%,对照组总有效率74.4%、病死率14.0%,两组总有效率和病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血肿清除时间(18.14±3.21)h、对照组血肿清除时间(7.98±3.4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0.05)。两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方法简单、创伤小、存活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传统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月—2009年1月,1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和微创组,每组7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微创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传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4天、28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治疗后14天、28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同期传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能够明显提高治疗的有效率,降低死亡率,同时改善了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0.
雷鸣  卞葳  赵欣  李辉 《健康大视野》2006,14(12):87-88
高血版脑出血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在其治疗途释选择中,外科手术是较常见的方法之一。本研究总结了我院使用开颅血肿消除术和钻孔引流术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予以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该院自2008年11月—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0例,B组予以内科的综合治疗,A组在B组基础上予以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结果 A组有2例死亡,其死亡率为3.3%,B组有4例死亡,其死亡率为6.7%。A组有50例ADL(日常的生活能力)评分在60分以上,有6例为40至59分,仅2例在40分以下;B组有36例ADL评分在60分以上,有14例为40~59分,有6例在40分以下,两组相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予以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不仅效果显著,而且能够改善患者其生活的质量,应予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颅骨钻孔溶栓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2例,随机分为开颅组24例和钻颅组38例。其中,开颅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钻颅组采用微创颅骨钻孔溶栓引流术,两组术后3 d均复查脑部CT。比较两组术后出现意识障碍加深或瞳孔不等大情况、血肿消除情况、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死亡例数及疗效。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出现意识障碍加深或瞳孔不等大开颅组1例,钻颅组2例。术后血肿完全消除开颅组占91.7%,钻颅组占6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68,P<0.05)。术后血肿大部分消除开颅组占8.3%,钻颅组占54.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40,P>0.05)。术后7 d格拉斯哥昏迷评分,<6分开颅组2例,钻颅组1例;6-9分开颅组9例,钻颅组11例;9-12分开颅组7例,钻颅组15例,≥12分开颅组3例,钻颅组10例。死亡4例,开颅组3例,钻颅组1例。术后总有效率开颅组75.00%,钻颅组73.6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1,P>0.05)。结论应根据脑出血患者的出血部位、血肿量及全身情况,选择个性化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 [方法]对近3年开展此项技术前脑出血患者,即微创组(31例),对照组(33例),分别观察治疗后1周内意识恢复率及1个月后疗效,前瞻性分析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微创组疗效有效率为(86.7%)及意识恢复率为(77.4%)明显优干对照组(54.5%、42.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能明显提高有效率、降低死亡率和促使意识早期恢复.且操作简便、损伤小、安全性好,适宜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显微镜下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开颅血肿清除术中运用显微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优越性。方法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对46例HICH患者进行直视下手术,经侧裂入路或经皮质入路显微镜下清除脑内血肿。结果术后1~3d复查头颅CT,显示血肿清除70%以上.瞳孔散大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回缩,恢复良好率(达Ⅲ级以上)占80%。结论经显微镜下开颅血肿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有效的方法之一,疗效肯定,创伤少,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T三维重建定位下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在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接受开颅手术治疗,试验组接受CT三维重建定位下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生命质量、神经功能、颅内压、凝血功能指标及血压。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颅内压、SF-36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颅内压及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SF-36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颅内压及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FIB水平、ATPP及P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在58例高血压脑出血中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5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小骨窗微创开颅术治疗组(简称观察组)以及传统开颅术组(简称对照组),每组各29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良好率65.52%,优于对照组的48.82%,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微创开颅术可有效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临床疗效,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在58例高血压脑出血中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5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小骨窗微创开颅术治疗组(简称观察组)以及传统开颅术组(简称对照组),每组各29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良好率65.52%,优于对照组的48.82%,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微创开颅术可有效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临床疗效,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2.50%,对照组有效率62.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1周及1个月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能迅速清除血肿、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于洋 《中国卫生产业》2013,(32):72-72,74
目的 探讨锥颅血肿抽吸引流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锥颅组50例行锥颅血肿抽吸引流术,开颅组48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锥颅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少于开颅组(P<0.05);脑功能恢复情况锥颅组优于开颅组(P<0.05);死亡率锥颅组低于开颅组(P<0.05).结论 早期锥颅血肿抽吸引流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微创、操作相对简单、安全有效等优点,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微创锥颅血肿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漯河市某医院2014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观察组患者行微创锥颅血肿引流术,对照组患者行小骨窗开颅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1d、拔管时的血肿清除度;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死亡率;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2周、术后4周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09,P0.05);术后1d观察组患者血肿清除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18,P0.05);拔管时2组患者血肿清除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7,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再出血、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分别为7.69%和9.62%,低于对照组的17.31%和23.0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98,3.446;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25.00%和5.77%,低于对照组的51.92%和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63,6.310;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死亡率为11.54%,高于对照组的9.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2,P0.05)。排除死亡病例,观察组患者术前SSS评分分别为12.6±4.7,低于对照组的12.9±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89,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周SSS评分为26.8±6.2,高于对照组的24.7±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81,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4周时SSS评分为33.5±6.7,高于对照组的28.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96,P0.05)。结论相比小骨窗开颅术,微创锥颅血肿引流术的手术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术后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